“晨光苑”项目规划公示后,其颠覆性的理念与陆寒霆、沈清澜这对明星组合的光环,迅速在业内引起轰动,也无可避免地触动了传统势力的奶酪。京市地产界的庞然大物——以开发高端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闻名的“龙鼎集团”,率先感到了威胁。他们无法容忍一个跨界而来的“新手”,在他们视为后花园的高端康养领域,竖起一杆如此耀眼的旗帜。
第一波攻势:舆论与挖角
龙鼎集团的狙击,来得迅速而老辣。首先发难的是几篇在财经媒体和网络上悄然流传的“深度分析”文章。文章看似客观,实则暗藏机锋,不断质疑“晨光苑”的商业模式——“天价投入能否收回成本?”“所谓的‘智能健康管理’是科学创新还是营销噱头?”“过度依赖未经验证的技术是否存在巨大风险?” 同时,一些关于项目选址、设计“不专业”的匿名“业内人士”评论也开始出现。
几乎同步,龙鼎集团利用其雄厚的财力和人脉,对“清澜健康”,尤其是“晨光苑”项目组发起了精准的挖角。他们开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薪水和职位,目标直指几位掌握核心健康算法和智能建筑系统的关键技术骨干,以及一位负责项目整体运营的资深总监。
应对:壁垒与定力
面对舆论风波,陆寒霆的反应出奇地冷静。他没有选择在媒体上隔空喊话,而是指示公关团队,整理了一份详实的、面向顶级投资机构和潜在高端客户的《“晨光苑”技术白皮书与价值逻辑通函》,用扎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回应一切质疑。同时,他亲自致电几位关系密切的权威财经评论员,邀请他们参加小范围的闭门技术说明会,由沈清澜亲自进行深度解读。
“真相,是最好的消毒剂。”陆寒霆在内部会议上说,“我们的精力,要放在值得的地方。”
而对于挖角,沈清澜则展现了她对团队凝聚力的强大信心。她没有急着加码挽留,而是召开了一次核心技术人员会议。她没有谈忠诚,更没有画大饼,只是平静地向大家展示了“晨光苑”平台下一步的技术演进路线图,以及团队即将挑战的几个前沿科研课题。
“我知道外面有更好的价码,”她看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眼睛,语气真诚,“但我相信,真正驱动我们在这里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解决难题、创造历史的可能性。‘晨光苑’是我们从零开始搭建的梦想舞台,而龙鼎能给的,可能只是一个更大、更华丽的……螺丝刀岗位。”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最终,除了那位运营总监因个人发展原因离开,核心技术团队无一人动摇。那位负责健康算法的首席科学家甚至在内部群里直言:“跟着沈总做开创性的事,这种成就感,多少钱都买不来。”
第二波攻势:资源封锁与恶性竞争
舆论和挖角未能奏效,龙鼎集团使出了更狠辣的手段。他们利用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影响力,向几家顶尖的医疗设备供应商和专业的养老运营服务商施压,暗示如果与“清澜健康”合作,可能会影响他们与龙鼎集团及其庞大盟友体系的长期业务。
更令人不齿的是,龙鼎集团迅速宣布,将在毗邻“晨光苑”的地块,启动一个名为“龙鼎·康颐天地”的高端养老项目,定位与“晨光苑”高度重合,并宣称将采用“更成熟、更经济”的技术方案,定价却刻意低了一截,摆明了要进行贴身肉搏和价格绞杀。
反击:破局与升维
面对资源封锁,陆寒霆没有丝毫慌乱。他立刻启动备用方案,亲自飞往海外,凭借其国际视野和人脉,与两家在细分领域技术更领先的欧洲和日本供应商达成了独家战略合作。这一举动,非但没有被封锁住,反而意外地提升了“晨光苑”供应链的技术水准和国际色彩。
“感谢龙鼎,逼我们找到了更好的。”陆寒霆在签约仪式后,对沈清澜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
而对于“龙鼎·康颐天地”的恶性竞争,沈清澜和陆寒霆更是展现出了超越对手的格局。他们没有选择跟进降价,甚至没有在公开场合评论过这个竞争对手一句。
沈清澜在一次小范围的客户预沟通会上,被问及对此的看法,她只是淡然一笑:“我们专注于定义未来的健康生活模式,而非重复过去。‘晨光苑’提供的价值,在于独一无二的健康保障系统和生命质量提升方案,这是无法用简单价格来衡量的。”
陆寒霆则更加直接地在内部定调:“不要盯着隔壁的工地。我们的对手,从来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而是旧有的、落后的养老观念和健康管理模式。我们要做的,是开创一个全新的品类,当我们成功定义了‘标杆’,所有的模仿者,都只是在为我们证明这条路的价值。”
龙鼎集团的狙击,如同一块磨刀石,非但没有阻挡“晨光苑”的脚步,反而让“清澜健康”的团队凝聚力更强,让他们的技术选择和战略定位经受住了市场的严苛拷问,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陆寒霆的商业手腕和沈清澜的技术自信,在这一次次交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这场来自传统巨头的狙击,最终未能撼动新生的“清澜健康”,反而让业界看清了一个事实:这对夫妇所驾驭的,是一艘装备精良、目标明确且意志坚定的战舰,绝非依靠旧式炮火就能轻易击沉的帆船。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