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关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已由姜维和诸葛瞻共同派出的心腹信使,携带着血战余生的印记与决定国运的密奏,星夜驰向成都。
而此时的成都,这座被誉为锦官城的蜀汉都城,却沉浸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之中。表面上,街市依旧,商铺营业,小贩叫卖,仿佛战争远在天边。但若细心观察,便能发现那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暗流。往来的行人神色匆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阴霾。茶楼酒肆中,窃窃私语者众,高声谈笑者寡。一种关于前线败绩、魏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在空气中悄然蔓延。
皇城深处,宫阙巍峨,却同样压抑。
后主刘禅斜倚在软榻之上,身形略显臃肿,面容带着长期养尊处优的虚浮,一双本该威严的眼睛,此刻却有些涣散和不安。他面前案几上摆放着几份来自不同渠道的紧急奏报,内容互相矛盾,更让他心乱如麻。
一份是数日前诸葛瞻从绵竹发来的告急文书,言说邓艾大军奇袭,前线危急。另一份,则是刚刚由宫中宦官秘密呈上的消息,语焉不详地暗示前方可能已有不测。而最新收到的一份,却是黄皓信誓旦旦的保证,说什么“巫鬼”有言,敌军必退,陛下无需忧心。
“这到底孰真孰假?”刘禅烦躁地挥了挥手,像是要驱散眼前的迷雾,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绵竹究竟如何了?诸葛瞻还有姜维那边,怎么一点确切的消息都没有?”
他内心深处,既害怕听到败讯,又无法忍受这种悬而不决的煎熬。投降的念头,如同鬼魅,不止一次地在他心中浮现。若能保得富贵平安,这皇帝的虚名,似乎也并非不可舍弃……只是,这话,他不敢对任何人明言,尤其是对先帝旧臣和那些动不动就要死谏的官员。
就在这时,一阵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中常侍黄皓,弓着腰,几乎是小跑着进来,他那张保养得宜、白净无须的脸上,堆满了忧国忧民的表情,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狡黠与惊慌。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黄皓扑到榻前,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刻意压低,营造出一种分享秘密的紧迫感。
刘禅猛地坐直了身体:“何事惊慌?可是绵竹有消息了?”
“消息是有些风声”黄皓眼珠一转,避重就轻,“但奴婢担心的不是前线,而是朝中有人恐欲对陛下不利啊!”
“对朕不利?”刘禅一愣,随即皱眉,“休得胡言!谁人对朕不利?”
黄皓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极低,如同毒蛇吐信:“陛下明鉴!奴婢刚刚得到密报,卫将军诸葛瞻在绵竹或许已然兵败。”
刘禅脸色瞬间一白。
黄皓观察着刘禅的神色,继续添油加醋:“这原本是将帅无能,贻误军机。可奴婢担心的是,大将军姜维,他不在剑阁镇守,却突然不知所踪!陛下您想,若是诸葛瞻兵败,姜维又恰好‘适时’出现,这二人若是合兵一处,携大军之威,回转成都他们想做什么?”
他刻意停顿,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刘禅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他不是完全不懂权术的傻子,黄皓的暗示如此明显,他如何听不出来?功高震主权臣逼宫这是历代王朝最常见的戏码!尤其是姜维,手握全国兵权,又一向与他不算亲近,而诸葛瞻虽是丞相之后,但此番若真的大败,为了推卸责任或是寻求权力,与姜维勾结……
一想到那种可能性,刘禅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相比于远在天边的魏军,近在咫尺的权臣威胁,更让他感到恐惧。
“他……他们敢!”刘禅的声音色厉内荏。
“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黄皓噗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奴婢一片忠心,只为陛下安危着想!如今局势不明,朝中亦有不少大臣,如秘书令郤正等人,平日就与姜维、诸葛瞻等人眉来眼去。若他们里应外合……陛下,需早作决断啊!”
“决断?如何决断?”刘禅方寸已乱,下意识地依赖这个最亲近的宦官。
黄皓眼中闪过一丝得色,连忙道:“当务之急,是立刻控制成都防务!陛下应下旨,让右将军阎宇所部立即接管城防,所有城门守将,皆换为陛下绝对信重之人!同时,紧闭宫门,非陛下亲诏,任何人不得入宫!尤其是万一姜维、诸葛瞻派人回来,无论带来什么消息,都需严加盘查,绝不能让其轻易面圣,蛊惑人心!”
他这一招极其毒辣,名为保护陛下,实则是要彻底隔绝内外消息,将刘禅软禁在宫中,方便他继续操控,甚至为可能的投降铺平道路。只要控制住刘禅和成都,前方将士哪怕打了胜仗,也鞭长莫及。
刘禅被黄皓描绘的可怕图景吓住了,又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昏昏沉沉地便想点头答应:“就……就依你所言……”
“陛下!不可!”
一声清朗而焦急的喝声从殿外传来。只见秘书令郤正,不顾内侍的阻拦,快步闯入殿中。他年约四旬,面容端正,此刻因为急切而满面通红。
郤正跪伏于地,急声道:“陛下!如今国难当头,正当君臣一心,共御外侮!岂可因未经证实的流言,便自乱阵脚,紧闭宫门,疏远大臣?此举无异于自断臂膀,岂不让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心寒?若让阎宇将军接管城防,更是示天下以疑,若姜大将军与卫将军果真击退魏寇,凯旋归来,见此情形,将作何想?请陛下明察!”
黄皓见状,立刻尖声反驳:“郤正!你休要在此危言耸听!你口口声声前线将士,谁知那前线如今是何光景?若是败绩,姜维、诸葛瞻引败军归来,又当如何?你力主开门迎入,是何居心?莫非与他们早有勾结?”
“黄皓!你血口喷人!”郤正气得浑身发抖,转向刘禅,叩首道:“陛下!黄皓宦官干政,闭塞圣听,动摇国本,其心可诛!先帝与丞相创业艰难,陛下切不可听信谗言,毁坏社稷啊!”
“够了!”刘禅被两人吵得头痛欲裂,心中更是乱成一团麻。他既怕黄皓说的成为现实,又觉得郤正所言似乎也有道理。这种难以决断的痛苦,让他只想逃避。
他猛地一拍案几,怒道:“都给朕住口!退下!全都退下!”
黄皓和郤正见刘禅发怒,都不敢再言,只得叩首退出大殿。
出了殿门,黄皓阴冷地瞥了郤正一眼,低声道:“郤令君,好自为之。”说罢,拂袖而去。
郤正看着黄皓远去的背影,又回望那紧闭的宫殿大门,脸上充满了忧愤和无奈。他知道,陛下又一次选择了退缩和猜疑。而成都的天空,已是阴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绵竹前线,能传来一个真正的好消息。一个能够打破这僵局,驱散这迷雾的,确凿无疑的胜利消息。
然而,信使还在路上,而朝堂之上的斗争,却已抢先一步,进入了白热化。忠诚与奸佞,勇气与懦弱,在这座华丽的宫殿里,进行着无声却更加凶险的搏杀。
喜欢汉阙孤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汉阙孤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