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清晨,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社区凉亭的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白杨和陈默坐在石凳上,面前摊开的是厚厚的“社区规划民意收集表”——这是他们联手应对社区规划调整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上一世,社区因盲目拆迁纺织厂、忽视居民需求,导致大量家庭失业、社区氛围恶化,这一世,他们要通过扎实的民意收集,为社区规划提供最真实的居民诉求,避免重蹈覆辙。 “我们得把民意收集表分三类,”陈默手指在纸上划过,“一类是纺织厂工人家庭,重点了解他们对工厂保留的意见和就业诉求;一类是老年家庭,关注医疗、休闲设施的需求;还有一类是有孩子的家庭,主要收集教育、安全方面的建议。”他从书包里掏出之前调研的社区人口结构数据,“社区里工人家庭占40%,老年家庭占30%,有孩子的家庭占25%,我们要确保每个群体的意见都能被充分收集。” 白杨点头附和,从书包里拿出自己设计的问卷初稿:“我在问卷里加了开放式问题,比如‘你最希望社区保留或新增什么设施’‘对纺织厂拆迁有什么看法’,这样能收集到更具体的建议。还画了社区简易地图,让居民直接在地图上标注希望建设设施的位置,更直观。”他指着问卷上的漫画插图,“我特意画了小太阳代表休闲区、小房子代表服务站,这样老人和孩子也能看懂。” 接下来的一周,两人利用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民意。第一户走访的是纺织厂老工人张伯伯家,张伯伯的双手布满老茧,说起工厂眼眶泛红:“我在厂里干了二十年,全家就靠我这工资生活,要是拆了厂,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在问卷上重重勾选“强烈反对拆迁”,还在建议栏写道:“希望保留工厂,增加技能培训,让我们能跟上生产需求。”白杨认真记下,补充道:“张伯伯,我们会把您的建议整理进报告,还会帮您向社区反映培训需求。” 走访老年家庭时,王奶奶拉着白杨的手,指着窗外光秃秃的空地:“以前我们老姐妹只能在路边聊天,要是能建个小广场,有个歇脚的地方就好了。”陈默立刻在地图上标注出王奶奶建议的位置,“奶奶您放心,我们会把休闲广场的需求放在优先位置,还会建议配备健身器材。” 遇到有孩子的家庭,家长们最关心的是教育和安全。“小区里没有专门的儿童乐园,孩子总在马路上玩,太危险了,”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说,“希望能建个有围栏的乐园,再请志愿者定期组织学习活动。”白杨把这些需求详细记录在“教育与安全”板块,还承诺会联系社区学校的老师,争取公益辅导资源。 一周后,两人收集到了800多份有效问卷,整理出三大核心诉求:90%的工人家庭反对纺织厂拆迁,希望保留就业岗位并增加技能培训;85%的老年家庭希望建设社区健康服务站和休闲广场;75%的有孩子家庭呼吁建设儿童乐园和开展课后辅导。他们把这些数据制成柱状图,配上居民手写的建议和地图标注,整理成厚厚的《社区规划民意报告》。 “有了这份报告,社区居委会就不能忽视居民的声音了,”陈默摸着报告封面,语气坚定,“我们不仅要提交报告,还要组织居民代表一起去沟通,让居委会看到大家的决心。”白杨重重点头,手里的报告仿佛有了重量——这不仅是一张张问卷的集合,更是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是他们联手守护社区的第一道防线。
喜欢五岁人生重起计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五岁人生重起计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