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被任命为“漕运协理”的旨意一下,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整个长安官场都为之侧目。这官职名头不算显赫,但“协理”二字权限可大可小,尤其还是协理关系国计民生的漕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意味着,秦风这个“基建狂魔”的魔爪,正式伸向了帝国的经济命脉。
消息传到“建设集团”,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王大锤兴奋得差点把屋顶掀了,立刻召集工程部所有工匠,宣布集团业务正式拓展至“国家级水利及航道工程”,并要求大家立刻学习游泳、熟悉船只结构,为即将到来的“大挖特挖”做准备。他甚至已经让人去收集废旧船只,准备改造成秦风奏章里提到的那个什么“挖泥船”。
莫小贝则对“协理”这个头衔十分满意,觉得比“总教头”听起来更威风,立刻让人给她赶制新的官服——依旧是她钟爱的紧身短打风格,但颜色换成了深蓝色(她觉得水是蓝的),肩膀上绣了金色的浪花纹样,背后一个大大的“漕”字。她已经开始幻想自己站在船头,指挥着庞大的船队,威风凛凛的画面了。
刘主事则是忧心忡忡,连夜赶工,终于完成了那本厚厚的《漕运协理行为规范及与地方官吏相处之道》,一大早就在秦风书房外候着,准备进行“入职辅导”。
秦风看着这本堪比砖头的“规范”,哭笑不得,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刘主事絮叨了半天什么“漕运乃朝廷重器,牵涉各方利益,需谨言慎行,平衡各方”、“地方漕运官吏盘根错节,需以礼相待,徐徐图之”等等。
“刘顾问放心,我心中有数。”秦风接过“规范”,郑重地放在案头(大概率不会翻看),然后对等候在外的王大锤和莫小贝说:“收拾一下,带上必要的人和工具,我们即刻出发,前往汴州!”
**第一站:汴州漕运枢纽——混乱的漩涡中心**
汴州(今开封),作为漕运进入关中前最重要的枢纽和调度中心,此刻已然乱成了一锅粥。河道里,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漕船首尾相接,挤作一团,进退不得。船夫们的叫骂声、催促声、哀叹声不绝于耳。岸上,漕运司的官吏焦头烂额,试图维持秩序,但收效甚微。更有各地来的粮商、货主,围着漕运司衙门,吵着要说法,索要赔偿。
秦风一行人抵达时,看到的正是这幅混乱不堪的景象。
汴州漕运使姓郑,是个头发花白、面色愁苦的老吏,见到秦风这位京里来的“钦差协理”,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倒苦水般将困难说了一遍:河道淤塞严重,尤其是几处关键弯道和堰埭口,泥沙堆积如山;堰埭年久失修,启闭困难;各路人马互不统属,调度失灵……
“秦大人,下官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啊!”郑漕运使几乎要老泪纵横。
秦风没有废话,直接要求去淤塞最严重的河段实地勘察。
站在浑浊的黄河边,看着那几乎露出河床的浅滩和搁浅在泥泞中的漕船,秦风眉头紧锁。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王部长,”秦风对身后的王大锤说,“看到那几处浅滩了吗?给你三天时间,带着你的人,用一切办法,先给我挖出一条能让漕船勉强通过的临时航道来!不需要多宽多深,能过船就行!”
“得令!”王大锤摩拳擦掌,立刻招呼工程部的汉子们,“兄弟们!抄家伙!跟老子下水挖泥去!”
工程部的工匠们虽然大多是旱鸭子,但执行力一流。他们穿着特制的防水皮裤(秦风让莫小贝紧急采购的),拿着铁锹、镐头,甚至临时改造的大号粪勺(?),喊着号子就跳进了齐腰深的河水里,开始奋力挖掘淤泥。那场面,与其说是疏浚,不如更像一群人在集体摸鱼,泥水飞溅,人声鼎沸,蔚为壮观。
莫小贝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身手好的消防队员,沿着河岸巡视,美其名曰“维持秩序,防止有人破坏疏浚工作”。实际上,她是看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凑。看到有船夫因为争抢水道打架,她直接跳上船头,一人一脚给踹河里去了;看到有地痞想趁机勒索被困的商船,她提着斧头就追了对方三里地……
**“秦风式”疏浚法初试锋芒**
光靠人力挖掘,效率太低。秦风决定立刻上马他的“新式武器”。
1. **“秦氏一号”挖泥船(简陋版)**:王大锤找来两艘相对完旧的漕船,并排固定。在两船之间,架起一个巨大的、由人力摇动曲柄驱动的链斗!链斗上挂着一个个铁皮桶,随着链条转动,铁皮桶沉入河底挖起淤泥,提到高处后自动倾倒在旁边的空船上。虽然结构粗糙,故障频发(链条经常卡住,铁桶偶尔脱落),但比起纯人力,效率确实提升了不少!就是摇动曲柄的汉子们累得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2. **“束水冲沙”实验**:在一处河道宽阔、水流较缓的淤塞点,秦风指挥工匠们用沙袋和木桩,快速垒砌了两道简易的导流堤,将宽阔的河道收缩了近一半。水流在狭窄的通道内加速,果然开始冲刷底部的淤泥!虽然效果暂时还不明显,但让郑漕运使等老河工看到了希望。
3. **“标准化”堰埭抢修**:对一处闸门损坏严重的堰埭,秦风没有让人去找传统的木材慢慢修理,而是直接调来了“秦氏预制板工坊”生产的水泥板!工匠们用水泥板快速替换了破损的木质闸门边框,并用水泥砂浆进行加固和密封。虽然外观丑陋,但坚固程度和密封性远超从前!启闭闸门时,再也不用几十个汉子一起喊着号子拼命了。
这些“离经叛道”的方法,让汴州本地的河工和官吏们看得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
**莫小贝的“漕帮”威慑**
疏浚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漕运线上,盘踞着不少地方性的“漕帮”势力,他们控制着部分船夫和码头,甚至暗中操纵运价。秦风大刀阔斧的疏浚和调度,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一天夜里,一伙蒙面人偷偷潜入疏浚工地,想破坏那台宝贵的“秦氏一号”挖泥船。结果正好被半夜睡不着、在河边溜达的莫小贝撞个正着。
“呔!哪来的小毛贼,敢动老子的船!”莫小贝一声怒吼,如同平地惊雷。
那伙贼人吓了一跳,见只有莫小贝一人(他们没发现躲在阴影里的几个消防队员),仗着人多,挥舞着棍棒冲了上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莫小贝甚至没动用她的斧头,仅仅凭借拳脚,如同虎入羊群,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七八个壮汉全放倒在地,捆成了粽子。经过“友好”的交流(莫小贝的方式),这伙人很快就招供是受了某个当地漕帮头目的指使。
第二天,莫小贝单枪匹马,直接找到了那个漕帮头目的老巢。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莫小贝进去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大摇大摆地出来了。而那个在汴州地界上颇有势力的漕帮头目,随后亲自带着礼物来到秦风暂住的驿馆,赌咒发誓以后一定积极配合秦大人工作,绝不敢再搞小动作。
经此一役,秦风在汴州的漕运整顿工作,阻力大减。莫小贝“活阎罗”的凶名,也顺着漕运水道迅速传播开来。
在秦风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技术流”打击和莫小贝简单粗暴的“物理说服”下,堵塞了近一个月的漕运,终于被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第一批满载粮食的漕船,在疏浚出的临时航道中,艰难地、缓慢地,但确实地开始向西移动了。
消息传回长安,粮价应声回落。朝堂之上,那些原本质疑秦风的声音,也暂时偃旗息鼓。
秦风站在汴州码头上,看着重新开始流动的船只,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更艰巨的漕运系统升级改造,才刚刚开始。而他的“建设集团”,已经在这条黄金水道上,打下了第一根楔子。王大锤正在兴致勃勃地规划着如何建造更大、更高效的挖泥船,而莫小贝则在研究,能不能给消防队也配几条快船,成立个“水上消防分队”……
《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