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宫的偏殿被改造成临时理政处,柴荣铺开江北四州的舆图,指尖划过濠州、泗州、楚州、寿州的疆域,目光落在民生安抚与新政推行上。“江北历经战乱,百姓困苦,若不能尽快安定民心,即便收复领土,也难以稳固统治。”他对身旁的赵匡胤、范质说道。
范质躬身回应:“陛下所言极是。南唐在江北推行苛捐杂税,百姓早已苦不堪言。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废除南唐旧制,推行后周新政,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好处。”
“正有此意!”柴荣当即拟下三道旨意,“第一,废除南唐在江北的所有苛捐杂税,今年赋税全免,明年减半;第二,打开各州粮仓,向贫困百姓发放救济粮,同时发放种子与农具租赁券,鼓励开垦荒地;第三,选拔清廉能干的官员,前往各州任职,整顿吏治,严禁贪污腐败。”
旨意下达后,江北四州立刻行动起来。濠州城内,新任知州带着衙役,挨家挨户发放粮食与种子,百姓们捧着温热的米粮,热泪盈眶。一名老者跪在地上,对着汴梁方向叩拜:“柴天子真是仁德之君!以前在南唐,我们一年要交十几样赋税,如今不仅免了赋税,还能领到粮食种子,这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泗州的官署外,张贴着新政告示,围观的百姓络绎不绝。当得知后周将修建水利、改善交通时,百姓们纷纷主动报名参与,不少青壮年表示愿意加入后周军,保卫这来之不易的安稳日子。知州看着踊跃的百姓,感慨道:“以前南唐官员欺压百姓,百姓怨声载道;如今柴天子推行仁政,百姓争相拥护,这便是民心所向啊!”
楚州的农田里,百姓们拿着后周发放的新式农具,开垦荒地。这种改良后的农具轻便耐用,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一名农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对身旁的人说:“这柴天子的农具就是好用,以前耕种一亩地要花三天,如今一天就能完成。照这样下去,明年必定是大丰收!”
赵匡胤奉命巡查江北各州,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干劲十足的景象,心中愈发敬佩柴荣。他回到金陵,向柴荣禀报:“陛下,江北四州百姓已归心后周,不少青壮年主动报名参军,各州吏治清明,新政推行十分顺利。”
柴荣点头笑道:“民心是根本,只要百姓安居乐业,江山才能稳固。传我将令,在江北四州设立官学,让百姓子弟免费读书;同时修建官道,疏通河道,方便物资运输,促进经济发展。”
就在新政如火如荼推行之时,金陵传来消息,李璟病情加重,想要见柴荣一面。柴荣犹豫片刻,最终决定前往探视。南唐皇宫内,李璟躺在床上,面色憔悴,见柴荣到来,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柴荣按住。
“李璟,你我虽为敌,但如今南唐已归降,朕不会为难你。”柴荣道,“江南百姓与江北百姓一样,都是朕的子民,朕会推行新政,让江南百姓也过上好日子。”
李璟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颤声道:“多谢陛下……朕只希望陛下能善待江南百姓,保全南唐皇室性命。”
“朕言出必行。”柴荣道,“你安心养病,江南的政务,朕会派专人打理,不会有丝毫滋扰。”
离开南唐皇宫后,柴荣下令,将江南的苛捐杂税也一并废除,推行与江北相同的新政。江南百姓得知后,纷纷焚香跪拜,称颂柴天子仁德。
此时,一名探子匆匆来报:“陛下!北汉皇帝刘钧与契丹辽穆宗达成协议,两国联合出兵,共十万大军,已入侵后周边境,如今已攻占数座县城,正向汴梁方向逼近!”
柴荣闻言,脸色瞬间凝重起来。他没想到,契丹与北汉竟然如此迅速地联合入侵。他看着北方的方向,心中暗忖:如今后周大军主力虽在江南,但江北已安定,百姓归心,正好可以调动江北的兵力,抵御入侵。
“传我将令,赵匡胤率领五万大军,留守江南,继续推行新政,安抚百姓;李重进率领三万大军,即刻北上,增援边境;朕率领中军,班师回朝,统筹应对契丹与北汉的联合入侵!”柴荣当机立断。
“臣遵旨!”赵匡胤与李重进齐声领命。
后周军即刻行动起来,北上的士兵火速集结,向边境进发。柴荣站在金陵城楼上,望着北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疑虑:契丹与北汉的十万大军,战力强悍,边境守军能否抵挡得住?此次北伐,又将面临怎样的恶战?
而此时的汴梁,朝中大臣得知契丹与北汉入侵,纷纷上书,请求柴荣速回京城主持大局。各地藩镇也纷纷上表,愿意出兵援助,抵御外敌。后周的命运,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