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突袭北方边境的急报,如乌云般笼罩在金陵上空。柴荣攥紧密报,指节泛白,眼中怒火熊熊——辽穆宗背信弃义,趁后周主力南征之际侵扰边境,无疑是在背后捅刀。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如今南唐刚降,江南局势未稳,若贸然调回主力,前期战果恐付诸东流。
“李重进,你率三万禁军留守金陵,彻底清剿南唐残余势力,安抚江南百姓,推行新政。”柴荣当机立断,“王环率水师镇守长江,防止南唐余孽逃窜或勾结契丹;刘仁赡仍守寿州,稳固江北防线,衔接南北战局。”
部署完毕,柴荣又命人星夜赶往汴梁,传旨赵匡胤:“即刻率领五万禁军驰援北方边境,务必将契丹与北汉联军驱逐出境,保护百姓安危,若敌军敢深入腹地,便予以迎头痛击!”
安排好双线应对之策,柴荣决定亲自前往寿州。寿州作为江北重镇,是连接中原与江南的枢纽,既是防御契丹南下的屏障,也是稳定江北民心的关键。他要亲自坐镇寿州,一边督导防务,一边推行新政,让江北百姓真正归心。
銮驾抵达寿州时,城门内外早已挤满了百姓。得知柴天子亲来,百姓们自发夹道欢迎,手中捧着刚收获的粮食、水果,高声呼喊“柴天子万岁”。柴荣掀开车帘,面带微笑向百姓挥手致意,心中感慨万千——昔日战乱频发的江北,如今终于有了安宁的迹象。
进入寿州城,柴荣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官吏,宣布废除南唐所有苛捐杂税。“南唐以来,官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柴荣坐在州府大堂,声音传遍内外,“从今日起,寿州及江北各州,免除三年赋税,开垦荒地者额外补贴种子与农具;凡南唐时期被强征的土地、财物,一律归还百姓!”
百姓们听闻此言,欢呼雀跃,不少老者当场落泪,跪地叩谢。随后,柴荣又下令开放寿州粮仓,发放救济粮。粮仓大门打开,士兵们有序地将粮食分发给百姓,每人都能领到足够维持数月的口粮。一位经历过数朝战乱的老者捧着粮食,哽咽道:“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体恤百姓的天子,跟着柴天子,我们有好日子过了!”
除了减税放粮,柴荣还注重民生建设。他下令修复寿州城内被毁的道路、桥梁,重建官学与医馆,让孩童有书可读,百姓有病可医。同时,推行后周的“保甲制度”,组织乡勇巡逻,维护地方治安,防止南唐残余势力作乱。
刘仁赡在一旁辅佐,亲眼见证柴荣的新政如何迅速安抚民心,心中愈发敬佩。“陛下,此前寿州城内尚有部分百姓对后周心存疑虑,如今您一番举措,民心尽归,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作乱了。”
柴荣点点头:“得民心者得天下。朕征战四方,不是为了争夺土地,而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只有百姓真正信服,江山才能稳固。”
他还特意召见了寿州的工匠与商人,鼓励他们恢复生产。“工匠们可组建工坊,官府将提供场地与原料,生产的农具、器物优先供应本地,多余的可通过运河运往中原与江南,官府予以免税;商人往来贸易,沿途关卡不得刁难,凡在寿州经商者,三年内免征商税。”
政策一出,寿州城内很快恢复了生机。工坊重新开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织布声不绝于耳;商铺纷纷开张,街道上人头攒动,货物琳琅满目;运河之上,船只往来穿梭,运送着粮食、货物,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就在寿州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刘仁赡却发现了异常。近期有不少陌生人潜入寿州,行踪诡秘,似乎在暗中打探军情与新政推行情况。更令人警惕的是,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契丹与北汉的奸细,他们混入百姓之中,散布谣言,称“契丹大军即将南下,后周守不住寿州”,试图扰乱民心。
“陛下,这些奸细若不及时清除,恐会影响新政推行,甚至危及寿州防务。”刘仁赡向柴荣禀报,神色凝重,“他们暗中联络南唐残余势力,可能策划在夜间发动骚乱。”
柴荣闻言,脸色沉了下来。他没想到契丹不仅在北方用兵,还在寿州安插了如此多的奸细。这些人就像毒瘤,若不及时切除,迟早会引发大乱。
那么,这些契丹与北汉的奸细究竟有多少人?他们的具体图谋是什么?除了散布谣言,是否还策划了更严重的破坏行动?柴荣会如何清除这些奸细,确保寿州的稳定与安全?一场针对奸细的抓捕行动,已悄然拉开序幕。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