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溪水般潺潺流过,转眼便到了半个月后的二月二。
沈良玉凭记忆发现,这大炎王朝虽无前世那精确的二十四节气,却也有“龙抬头”的说法,寓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开始的信号。
过了龙抬头,天气果然一日暖过一日,那料峭的春寒终究是彻底败下阵来。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落下,滋润了干渴一冬的土地,也洗去了空气中的最后一丝寒意。如今,除了些畏寒的老人早晚还需裹着薄棉袄,村里的年轻后生们早已换上了比较保暖的棉布内衣和外单衣,到了中午棉布内衣都不需要。
这一日,雨后天晴,空气格外清新。沈良玉来到村东头的那片育苗地边。只见经过春雨的洗礼,苗床上的泥土更显乌黑油润。而就在这片沃土之上,一蓬蓬、一簇簇的红薯苗,已然长得极为茂盛!
放眼望去,那约莫两分的苗地里,尽是绿油油、鲜嫩嫩的一片。薯苗茎蔓粗壮,叶片肥大,呈心形,绿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蔓子互相缠绕着,奋力向上伸展,最高的已然超过了一尺,生机勃勃,长势极为喜人。
沈良玉心中一定,这苗情比他预想的还要好。系统出品的种薯,加上他精细的管理,果然不同凡响,就是这产量能否达到前世现代社会的水平就不知道了,在他前世可是有人种出了亩产上万斤的红薯。被一些食品企业大量收购加工成红薯粉,淀粉等经济商品。他只是给了村民们一个保守估计,亩产三到四千斤,如果管理得当,农家肥下的足够合适,肯定不止三四千斤,五六千斤还是有的。
苗地里,王大和王二兄弟俩正挽着裤脚,赤着脚,小心翼翼地蹲在田垄间,仔细地拔除着苗床边缘和缝隙里偶冒出的杂草。他们动作轻柔,生怕碰伤了娇嫩的薯苗。看到沈良玉过来,兄弟俩连忙站起身,憨厚地笑着打招呼:“良玉哥,你来啦!看这苗子,长得多好!”
“辛苦你们了,平日里照看得仔细。”沈良玉点点头,走近几步,蹲下身,伸手轻轻捏住一片肥厚的薯叶,又仔细看了看茎蔓的粗度和色泽,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嗯,根系应该也发育得不错,再过三天就可以开始剪苗扦插,进行移栽了。”
正说着,老村正也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他这些天几乎每天都要来这育苗地看上几眼,这片绿色已然成了他心中最大的慰藉。此刻见到这片愈发葱郁的景象,老人脸上每道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良玉,看这苗势,咱们槐树村今年有指望了啊!”老村正声音洪亮,透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沈良玉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屑,转向老村正,问道:“村正叔,你来得正好。我正想问你,村里各户准备种红薯的地,可都按我之前说的要求,深翻、起垄,准备好了吗?”
年前动员大会后,沈良玉就详细交代了种植红薯对土地的要求:需深翻一尺以上以松土保墒,并要起高垄,以利排水和块根膨大。这活儿不轻松,尤其是对习惯了浅耕种植粟米的村民来说。
老村正闻言,立刻答道:“都问过了,也都去看过几家。全村都按你的要求弄好了。地都深翻过,垄也起得高高的。有几户劳力不足的,左右邻居也都搭了把手,帮着一起弄了。大伙儿都盼着这苗子能早点下地呢!”
“那就好。”沈良玉心中了然,村民们的积极性毋庸置疑(都是建立在沈良玉的三大条件诱惑之下)。他目光再次扫过那片绿茵茵的薯苗,估算了一下苗量和长势,沉吟道:“看这情况,最多再过三天,等这批苗再壮实一些,就可以开始剪第一批藤蔓,进行扦插种植了。”
“三天后就能种了?”老村正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良玉,这剪藤蔓……会不会伤了根本?这苗子金贵啊。”
一旁的王大、王二也竖起了耳朵,他们也有同样的疑问。
沈良玉笑了笑,知道他们的顾虑。他走到一蓬格外茂盛的薯苗前,伸手轻轻拨开纠缠的藤蔓,指着根部解释道:“村正叔,你们看。这红薯,主要是靠剪藤蔓扦插繁殖。这些早期长出来的苗,我们叫做‘母蔓’。剪掉它们的顶尖部分去扦插,不但不会伤根,反而能促使母蔓根部憋出更多的侧芽,长出更多的新藤来,越长越旺盛。只要肥水跟得上,这两分地的苗,足够咱们全村分批次扦插种植之用,还能有富余。”
他顿了顿,继续详细说道:“剪苗也有讲究。要选这种颜色深绿、茎秆粗壮、没有病虫害的健壮藤蔓,长度大概在六到八寸左右,用干净的剪刀或者快刀斜着剪断。剪下来的苗,最好及时扦插种植,如果一时种不完,也要放在阴凉处,根劲部用湿布盖着保湿。”
老村正和王大兄弟听得连连点头,虽然半个月前就听沈良玉仔细说过,但还是将这关键的要点再次牢牢记在心里。沈良玉说的每一句话,在他们听来都蕴含着高深的农植学问。
“三天后……”老村正喃喃自语,掰着手指头算着日子,脸上焕发出一种异样的神采,“好!我这就去通知大伙儿,让他们都把家伙事准备好,地再最后检查一遍,把水渠沟埝也理一理,就等着三天后,下苗!”
老人说完,仿佛年轻了十岁,转身就要去敲锣。
“村正叔,稍等。”沈良玉叫住他,“通知大家的时候,再说一声,这两天把肥下到地里,不用挖坑,撒在地表上就行。三天后的早上,还是在这里,每家来一个人就行。我会当场演示如何剪苗,如何扦插。让各家都派个心灵手巧的来学,看明白了,再回去自家操作。到时候村正叔你就负责指导一下大家伙,怕有个别的一时半会没记住。”
“对对对!是这个理儿!”老村正连连称是,“光听你说还不够,得让他们亲眼看着怎么做!我这就去!”
“村正叔,还有一点你转告大伙,如果肥料不够,可以挑茅坑里人的排泄物,记住兑十倍以上清水稀释,等红薯苗种好后在浇在旁边泥土上,不要直接浇在红薯苗上。这东西臭是臭了点,但并不比牲畜肥料差。”
“兑十肥以上的清水?好的,记住了,我这就告诉大伙去。”沈良玉的话倒是没让老村正吃惊,却又给他上了一课。
这个社会的农民也是有用大粪做肥料的,只是没像沈良玉说的那样兑十倍清水,都是直接浇,所以效果不但不好,太浓的肥还烧死了很多农作物。
老村正风风火火地走了,脚步比来时更加轻快有力。
沈良玉又对王大、王二吩咐道:“这两天,你们多费心,时不时来看一下苗床。若是中午太阳太大,感觉苗子有些蔫,千万别浇水。浇水最好的是早上,其次就是傍晚太阳下山时。红薯的生命力强,太阳晒不死它。”
“良玉哥,你放心,我们晓得!”兄弟俩异口同声地保证。
沈良玉点了点头,独自一人先离开了育苗地。
他的目光看着远处大山的翠绿,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他要将槐树村打造成为这乱世中独一无二的世外桃源。只是后来系统给了他一个任务,不止是槐树村,他把整个大炎王朝打造成了世外桃源,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代大帝(这是后话)。
喜欢开局迎娶双胞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迎娶双胞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