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军营里,寒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像小刀子割肉。骁途攥着怀里被磨得发皱的“军营指南”,跟着同队士兵在演武场操练。刚结束负重跑,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争吵声,围了一圈人。
挤进去一看,是同队的张强和李三扭打在一起,地上散落着半袋麦麸——原来张强觉得李三分粮时多拿了半瓢,李三却喊冤,说自己只是帮体弱的小兵多带了些,两人说着说着就动了手。
百夫长周勇赶来时,两人脸上都挂了彩,周围的士兵要么跟着起哄,要么事不关己地站着看。周勇气得脸色铁青,正要下令把两人各打二十军棍,骁途忽然上前一步:“百夫长,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张强和李三也停了手,愣愣地看着这个入伍才半个月的新兵。周勇皱着眉:“你有话要说?”
“是。”骁途定了定神,想起云伊岭在指南里写的“遇冲突先查因,再寻互利解”,便指着地上的麦麸说,“百夫长,不如先清点今日的粮袋,看看总份数对不对。若李三真多拿了,再罚不迟;若只是误会,罚了人反而伤了同袍和气。”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咱们同队十几人,日日一起训练、一起守夜,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若是因为这点小事伤了感情,日后上了战场,谁还肯把后背交给对方?不如趁今日把分粮的规矩定清楚,比如按人头分好后,谁若帮别人代领,先跟队里说一声,大家都看得到,自然就没了误会。”
周勇盯着骁途看了片刻,心里忽然一动。他早就觉得分粮时总有些小摩擦,却没找到好法子解决,没想到这个新兵竟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当即让人去清点粮袋,结果果然是误会——李三确实是帮生病的小兵代领,只是没提前说清楚。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张强红着脸给李三道歉,周围的士兵也对骁途刮目相看。等众人散去,周勇拍了拍骁途的肩膀:“你这小子,脑子倒灵光。刚才那番话,是谁教你的?”
骁途摸了摸怀里的指南,想起云伊岭的叮嘱,笑了笑:“是我自己琢磨的。在家种地时,邻里间也常因农具、田地闹矛盾,只要把规矩说透,互相体谅些,就没解不开的结。”
周勇没再多问,却记在了心里。接下来的几日,他特意留意骁途,发现这小子不仅训练刻苦,还总在休息时帮体力弱的士兵整理装备,教他们握枪的巧劲——就像那日说的“互利共赢”,把整个队伍的士气都带动起来了。
月底考核时,骁途的箭术和马术都得了中上,更难得的是,同队士兵竟联名夸他“顾全大局”。周勇拿着考核表,在将军面前特意提了骁途:“这新兵不仅肯吃苦,还懂团结人心,是个可塑之才。”
将军听了,让骁途过来问话。面对将军的提问,骁途不慌不忙,把平日里琢磨的“如何快速整队”“如何在行军时节省粮草”等想法一一说出,虽有些稚嫩,却透着股务实的机灵劲。将军点点头,当即下令把骁途调到斥候队——那里最能锻炼应变能力,也最容易立下军功。
夜里,骁途躺在军营的硬板床上,借着微弱的油光翻看指南。看到“积累人脉如同囤积粮草,平日多付出,战时才有依靠”那一句,他忍不住笑了。他摸出贴身放着的那小块碎银,想起云伊岭的笑容,心里暗道:伊丫姑娘,我没让你失望。
而此时的苏府,云伊岭正借着给苏婉清读信的机会,打听军营的消息。当听到“斥候队”三个字时,她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骁途得到了机会,担忧的是斥候队危险重重。她默默在心里盘算,下次若有机会,得再给骁途补一份“斥候生存指南”才好。
喜欢锦绣逆袭:从金牌保险顾问到将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锦绣逆袭:从金牌保险顾问到将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