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老张的男人点点头,目光落在那些搬运工身上扛着的“东海牌”罐头箱子上:“红火好啊,说明东西确实受老百姓欢迎。走,咱们进去会会这个陈老板。”
他们没有去挤销售科,而是直接找到了门卫,亮明了身份。
门卫一看证件,吓了一跳,赶紧往厂长办公室打电话。
五分钟后,陈凡在办公室里接待了这两位不速之客。
“陈总,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省铁路局后勤处的张国强,这位是我的同事李明。”张国强开门见山,没有半点废话。
铁路局?铁老大?
陈凡心里微微一动,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九十年代,铁路那是绝对的霸主,掌握着全国最大的流动人口市场。
“原来是铁路局的领导,失敬失敬。”陈凡不动声色地给两人倒了茶,“不知两位领导今天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张国强喝了口茶,赞许地点点头:“陈总年轻有为啊。我们这次来,是想实地考察一下你们的产品。”
“最近我们在好几个火车站,都看到旅客手里拿着你们的鱼罐头,反映味道很不错。我们铁路系统正在搞服务升级,打算在列车上增加一些方便食品的供应。”
九十年代的绿皮车,吃饭是个大问题。
餐车贵且难吃,大部分旅客都是自带干粮。如果能有一款味道好、易携带、价格适中的罐头食品上车,那销量绝对是天文数字。
这是送上门的天大机遇!
陈凡压住心头的喜悦,平静地说:“感谢领导的信任。我们的产品质量绝对没问题,从捕捞到加工,全流程都在我们自己手里控制。我可以带两位参观一下生产线。”
参观过程中,全封闭的无菌车间、先进的德国设备、严苛的质检流程,让两位铁路局的领导频频点头。
在这个年代,能有这种现代化管理意识的私营企业,凤毛麟角。
“不错,比很多国营罐头厂都要规范。”张国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回到办公室,谈判进入实质阶段。
“陈总,如果我们要采购,初期每个月的量大概在五十万罐左右,以后还会增加。不过,我们铁路系统的采购流程比较严格,价格方面……”
五十万罐!这几乎相当于现在半个月的产量了!
“价格好商量。”陈凡知道,跟铁老大做生意,图的不是单价高,而是量大稳定,更重要的是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广告效应。
就在双方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了,秘书小刘一脸焦急地走了进来,在陈凡耳边低语了几句。
陈凡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两位领导,实在不好意思,有点小麻烦需要处理一下。能不能请两位稍坐片刻?”
“怎么了?”张国强问。
“没什么,就是市工商局和卫生局的几位同志,说是来例行检查。”陈凡淡淡地说。
又是林浩然。这家伙的消息还真灵通,这边刚有大客户上门,他的“黑手”就伸过来了。
张国强和李明对视一眼,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哪能听不出这里的猫腻。
“看来陈总这里生意太好,招人嫉妒了啊。”张国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正好,我们也想看看,北海市的执法水平如何。不介意我们旁听一下吧?”
“求之不得。”
会议室里,几个穿着制服的人正大马金刀地坐着,领头的还是那个张副局长。上次在环保问题上栽了跟头,这次他显然是有备而来。
“陈凡,我们接到严重举报,说你们的罐头使用变质鱼肉,还违规添加防腐剂!今天我们要封存所有库存,停业整顿!”
张副局长把桌子拍得震天响,官威比上次还大。
陈凡冷冷地看着他:“张局长,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们的鱼都是自己船队捕的新鲜货,防腐剂添加量也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你这顶大帽子扣下来,有证据吗?”
“证据?封了回去慢慢化验就有证据了!”张副局长蛮横地说道,“来人,去贴封条!”
“慢着!”
一声断喝从门口传来。张国强背着手,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你是谁?敢妨碍公务?”张副局长眼珠子一瞪。
张国强没理他,径直走到桌前,拿起一罐刚下线的香酥鱼,看了看生产日期,然后“刺啦”一声拉开拉环。
一股浓郁的鱼香飘散开来。
他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点点头:“嗯,鱼肉紧实,骨酥肉烂,新鲜得很嘛,这就是你说的变质鱼肉?”
“你到底是什么人!”张副局长感觉有点不对劲了。这人的气场,不像是一般老百姓。
李明走上前,亮出了自己的工作证:“省铁路局后勤处。我们正在考察这家企业,准备作为铁路系统的定点供应商。”
“这位同志,你刚才说这罐头有问题?那就是说我们的眼光也有问题了?”
张副局长看到工作证上的红章,腿肚子瞬间就转筋了。
省铁路局!那可是比市里还要高半级的庞然大物,而且是出了名的强势部门,根本不买地方账。
“误会……都是误会……”张副局长额头上的冷汗刷地就下来了,“我们也是……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需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封门停业吗?”张国强把工作证往桌上一拍,声音不大,却威严十足,“我看你们这不是执法,是乱作为!是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这件事,我会向省里有关部门反映的!”
张副局长吓得差点没跪下。向省里反映?那他这顶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别别别!领导,我们这就走,这就走!”张副局长带着人,像过街老鼠一样,灰溜溜地逃出了会议室。
陈凡看着这一幕,心里暗爽。林浩然啊林浩然,你这次是踢到真正的铁板了。
有了这段小插曲,铁路局的两位领导对陈凡反而更信任了。一个敢跟乱作为的地方官员硬刚的企业家,产品质量能差到哪去?
当天下午,双方就草签了合作协议。“东海牌”香酥鱼罐头,正式成为该路局列车指定供应食品。
消息传出,整个北海商界再次震动。
林浩然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喝红酒。
昂贵的水晶杯被他直接捏碎,鲜红的酒液和血水混在一起,顺着指缝往下滴。
“铁路局……他怎么搭上铁路局这条线的!”林浩然面目狰狞,完全没了往日的风度。他机关算尽,却没想到陈凡总能找到他意想不到的破局点。
“林总,那我们……还继续封锁吗?”秘书战战兢兢地问。
“封锁个屁!”林浩然咆哮道,“他现在有铁老大撑腰,货直接上火车卖到全国去了,我们还怎么封?”
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林浩然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看来,用常规手段是搞不死他了。”
“既然他想玩大的,那我就陪他玩把大的。帮我联系日本的佐藤株式会社,就说我对他们上次提的那个深海围网捕捞合作项目,很有兴趣……”
铁路局的大订单就像一针强心剂,让东海第一鲜彻底摆脱了资金困境,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每天,满载罐头的卡车直接开进火车站货场,发往全国各地。陈凡的名字,在北海市已经成了传奇。
有了钱,陈凡立刻启动了他的第二步战略,升级船队。
九十年代初,中国近海渔业资源虽然还算丰富,但过度捕捞的苗头已经出现。
真正的宝藏,在更远的深海,而要想去深海,现在的这些几十吨的木质包铁船根本不够看。
陈凡看中了市船厂那两艘刚造好,却因为订货方毁约而趴在船坞里的三百吨级钢制拖网渔船。
这两艘船,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冷冻舱和探鱼设备,是真正能去远海作业的大家伙。但价格也高达惊人的三百万一艘。
“凡哥,六百万啊!咱们刚赚点钱,是不是缓一缓?”王大锤看着报价单,肉疼得直咧嘴。
陈凡站在船坞边,仰头看着那两艘如钢铁巨兽般的渔船,目光灼灼:“大锤,近海快没鱼了。未来是深海的天下。这两艘船,就是咱们游向深海的两把尖刀。买了!”
陈凡大手一挥,直接拍板。
东海第一鲜斥资六百万购买两艘远洋渔船的消息,再次轰动了北海。在那个万元户都稀罕的年代,六百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喜欢重生1990:从破渔船到全球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90:从破渔船到全球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