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天光微亮,晨雾尚未散尽,将巍峨的宫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灰白之中。
露水从檐角滑落,砸在青石阶上,发出细微而清冷的“滴答”声,仿佛时间也在屏息等待。
空气中弥漫着湿木与铜锈的气息,夹杂着远处焚香未燃尽的余烬味,沉甸甸地压在人胸口。
赵破虏独自一人,身着无甲的布衣,腰间却依然悬着那柄从不离身的百炼钢枪——按旧例,龙首卫七将可持短兵入宫当值,此枪长不过五尺,形制似仪仗,实则寒锋内敛,枪缨已褪成暗红,如凝固的血痂。
他每走一步,枪穗便轻轻拂过腿侧粗麻布衣,粗糙的触感提醒着他八年来从未卸下的职责。
枪身暗沉,枪头在晨曦中泛着一点寒芒,像他此刻的眼神:灼烈、警惕、不容退让。
宫门守卫见他佩枪而来,如临大敌,数柄长戟交叉在前,金属相撞之声刺耳响起,厉声喝道:“宫中禁地,岂容带刃!解下兵器!”
赵破虏昂然而立,不为所动,只将目光投向那深邃的殿门,仿佛在等待一个最终的裁决。
指尖摩挲着枪杆上的细密纹路,那是南疆雨林中无数次劈砍留下的刻痕,冰冷而熟悉。
就在此时,殿内传来一个清朗而平静的声音,穿透晨雾,清晰地落在每个人的耳中:“让他带着进来。”
那声音不高,却如钟振玉鸣,震得雾气微微颤动。
守卫们闻声一滞,面面相觑,终是缓缓撤开了长戟,铁刃收回鞘中,发出低沉的“锵”声。
赵破虏深吸一口气,鼻腔里灌满了清晨潮湿的寒意。
他握紧了枪杆,掌心因汗水而微黏,一步一步,踏上通往太极殿的白玉阶。
脚底传来石阶的凉意,透过薄履渗入骨髓。
每一步都沉重如山,脚下的石阶仿佛变成了通往地狱或天堂的栈道,回音在空旷的宫道间反复震荡,如同命运的脚步声步步逼近。
他昂首步入空旷的大殿,殿中只有一人,高坐于御案之后。
檀香袅袅升起,在梁柱间盘旋缭绕,映着天窗透下的微光,织成一道道浮动的金纱。
大殿深处寂静无声,唯有铜壶滴漏的“嗒、嗒”声,缓慢而无情地切割着时间。
那少年天子,身着玄色常服,面容平静,正静静地注视着他,眼神深不见底,既无怒火,也无畏惧。
袖口绣着云雷暗纹,随着他轻抬的手势微微拂动,像风掠过深渊之口。
赵破虏在殿中站定,目光如炬,直视龙椅上的曹髦,声音嘶哑而决绝:“陛下!大将军为国流血,镇守南疆,功勋盖世!如今您若杀他,便是忘恩负义,寒天下忠臣之心!”
话音落下,余响在殿壁间碰撞,久久不散。
他的喉头干涩,舌根泛苦,仿佛吐出的不是言语,而是八年忠诚熬成的灰烬。
他将一个“忘恩”的罪名,重重砸向了御座上的天子。
曹髦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甚至连眼皮都未曾多眨一下。
他非但不怒,反而抬手虚引,示意殿旁的宦官搬来一张锦墩:“赵副将,赐座。”
赵破虏一愣,他设想过天子的雷霆之怒,设想过双方的刀兵相向,却唯独没料到这般平静的礼遇。
他梗着脖子,没有坐下,指节因用力而咯咯作响,掌心已被枪杆磨得发烫。
曹髦也不强求,只是淡淡开口:“你可知,他被下狱之后,最后写了些什么?”
不等赵破虏回答,曹髦对一旁的孙元使了个眼色。
孙元会意,躬身从御案上取过两份卷宗。
他先展开第一份,那正是内察司还原出的、曹英试图送出的第一封密信——原信被截于城东驿站,经药水显影复原。
“‘七月十五,营中举火,救我。’”孙元一字一顿地念出,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字字如钉,敲进人心,“赵副将,这是大将军想活。”
赵破虏的瞳孔猛地一缩,耳边嗡鸣骤起,仿佛有千军万马在颅中奔腾。
他记得那个日子——那是血誓营每年祭旗之时,他曾亲手点燃篝火,照亮南疆的夜。
孙元随即又展开第二封,那是曹英在得知将被公开审判后,亲笔所书的信。
据狱卒密报,此信原欲交其幼子,却被内察司眼线调包呈报。
“‘不必救我,速焚旧档,勿连累家人。’”
孙元的声音低沉下来,近乎耳语,却更显悲凉:“而这封,是他想死。”
曹髦的目光如两道利剑,直刺赵破虏的内心:“你追随他多年,朕问你,你今日集结死士,是要救一个还想活的人,还是陪一个已认罪求死的魂?”
一句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赵破虏的心口。
胸膛剧烈起伏,呼吸变得粗重,喉咙里像是堵着滚烫的砂石。
他握着枪杆的手,关节因过度用力而根根泛白,微微颤抖起来。
救一个想活的英雄,是义薄云天;为一个一心求死、自认罪责的人去送命,是愚不可及。
曹髦没有给他太多喘息的机会,忽然话锋一转,问道:“你在大将军麾下的血誓营几年了?”
赵破虏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断了思绪,下意识地答道:“八年。”
“可还记得你第一次杀人?”
“是个司马府的探子,在城东茶肆偷听军情,被我当场格杀。”
“那你可记得,是谁连夜奔赴中尉府,为你压下擅杀之罪,免了你的军法处置?”
赵破虏彻底愣住了,那段尘封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当时他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闯下大祸,是曹英亲自出面,一力承担了所有后果。
“是……是大将军。”他的声音干涩,舌尖尝到一丝腥甜,不知是咬破了口腔,还是心在流血。
曹髦缓缓从御案后站起,踱步走下台阶,一步步向他逼近:“他救过你,不止一次。这八年,朕算过,他明里暗里保下你八次。而朕,也救过他三次。他擅捕朝臣,朕可以容他;他私设公堂,朕也可以忍他;甚至他写下那份檄文,朕都可以当作是他一时糊涂。”
曹髦停在赵破虏面前,两人的距离不过三尺。
少年的身影并不高大,但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却让手握长枪的悍将感到一阵窒息。
空气仿佛凝固,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可是,”曹髦的声音陡然转冷,低沉而清晰,“当他要用他的刀,代替朕来判断谁该生、谁该死的时候,朕,就不能再救他了。”
“朕可以容错,但不能容僭越!”
“僭越”二字,如惊雷贯耳,让赵破虏浑身剧震。
他可以为“忠义”二字拼命,却无法反驳“僭越”这至高无上的罪名。
这是君臣大义,是刻在每一个军人骨子里的铁律。
赵破虏僵立原地,胸口起伏如风箱,耳中只剩那一句“僭越”反复撞击。
他一生信奉的忠义之道,此刻竟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天地旋转,脚下金砖似化为流沙……
忽然,一道尖细的声音刺破寂静——
“陛下,屯田营司马李衡,跪于偏殿之外求见,言有要事上奏!”
这声音像一把钝刀划过铁皮,撕开了凝滞的空气。
赵破虏猛地回神,只见殿门开启,一个身穿文士袍服的中年人踉跄而入。
他脸色苍白如纸,双手高高捧着一卷账册,指尖不停颤抖,冷汗顺着鬓角滑落,在领口留下深色痕迹。
赵破虏认得此人,他是江东流亡的士人,穷困潦倒之际被曹英收留,安排在屯田营中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吏,对他素来感恩戴德。
“叛徒!”赵破虏见状,目眦欲裂,怒喝出声,声浪在殿中激起回响。
李衡身子一颤,泪水夺眶而出:“赵副将……我受大将军活命之恩,恩重如山。但我……我不敢随他一同堕入地狱,让全家老小为他的野心陪葬!”
他猛地一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声响,将账册呈上:“这是大将军近两年来,从屯田营中暗中拨粮的账目!前后共计三千石军粮,尽数送往其弟曹平的私营。名为屯田,实为私军!大将军他……他不是要清君侧,他是要养兵自重啊!”
曹髦看也未看那账册,只对孙元一摆手。
孙元上前接过,随手便将那沉甸甸的账册掷于赵破虏面前的地上。
“啪”的一声,账册散开,里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目,像一张张狰狞嘲讽的鬼脸,在晨光中泛着冰冷的墨光。
“你看清楚,”曹髦的声音冰冷如铁,“这不是清君侧,这是挖大魏的根基,在朕的眼皮底下,蓄养他曹家的兵!你若今日为他拔枪,明日青史之上,写的便不是‘赵破虏忠肝义胆’,而是‘龙首卫副将赵破虏,助逆谋反,身死族灭’!”
赵破虏死死盯着地上的账册,又看看痛哭流涕的李衡,最后将目光移回到曹髦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上。
他心中那座名为“忠义”的丰碑,在这一刻,被无数事实的铁证砸得粉碎,轰然倒塌。
他久久不语,脸上的愤怒、挣扎、迷茫最终都化为一片死寂的灰败,唇边渗出一丝苦笑,冰凉而麻木。
终于,他松开了紧握的长枪。
“哐当”一声,那柄追随他八年、饮血无数的百炼钢枪,被他横置于冰冷的大殿地面上。
金属与金砖相击,余音悠长,仿佛一声呜咽。
赵破虏双膝跪地,对着曹髦重重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金砖,发出沉闷声响,泣不成声:“臣……罪该万死!臣……愿交兵权,听凭陛下发落!”
曹髦静静地看着他,片刻后,亲自上前将他扶起,声音恢复了温和:“你不走曹英的老路,便是对他最大的尊重。去吧,朕信你心中仍有忠义。”
随即,一道诏书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全军:龙首卫副将赵破虏,念其旧功,免其死罪,贬为庶民,流放陇西屯田三年,以观后效,期满可复仕。
其余参与集结的三百将士,凡未参与密谋者,不降反升,官升半秩,以彰天子恩威!
诏书颁布当日,城西校场的三百死士自行解散,军中骚动一夜平息。
十余名曾在朝堂上为曹英附议的将官,连夜入宫自首请罪。
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兵变,就此消弭于无形。
当日午后,卞皇后披衣起身。
她素来仁厚,曾多次主持赦囚,狱官不敢阻拦;又与曹英同乡,早年亦有旧谊。
入夜,月升中天,她悄然前往北寺狱。
在最深处的囚室里,她见到了曹英。
曾经英武逼人的大将军,此刻披头散发,形容枯槁,正蜷缩在墙角,对着墙壁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语:“我没错……我没错……是他们该死……”
他的声音干涩沙哑,混着铁链轻响,在死寂中回荡。
卞皇后悄然落泪,回到宫中,对曹髦泣道:“陛下,他……他已经疯了。”
曹髦正立于观星台上,手中握着那份尚未签署的密旨。
侍从低声道:“北寺狱来报,大将军终日喃喃自语,似已神志不清。”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不是疯了,是信念塌了。一个把理想走成偏执的人,有时候,比敌人更危险。”
他缓缓转过身,月光在他年轻的脸庞上投下深沉的阴影。
“传旨。”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明日,于宫门前焚毁《清君侧檄文》原件,仅存副本,录入《天子起居注》,以儆效尤。”
“另拟一道密旨,发往北寺狱,”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幽远,“若曹英自尽,追赠骠骑将军,谥‘愍’。”
风起,吹动他宽大的袖袍,猎猎作响。
洛阳城万籁俱寂,唯有皇城一角,那新立的“内察司”匾额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冷光。
一名黑衣暗探立于檐下阴影中,低声禀报:“大人,新规矩,立起来了。”
一场席卷洛阳的风暴看似已经平息,而一座新的秩序,正在旧日的废墟之上,悄然重建,坚不可摧。
喜欢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