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人”的低语与那承载着一个辉煌文明最终悲愿的真相,如同烙印般深深铭刻在夏栀与所有核心成员的心中。短暂的震撼与悲悯过后,一种更加沉重却也更加清晰的责任感,取代了初来乍到时的茫然与庆幸。他们不仅是幸存者,更是两个文明意志的继承者,是“可能性”的代言人。
希望前哨的建设步伐因此变得更加坚定且目标明确。能源、食物、住所,这些基础的生存需求在光之树近乎无穷的滋养下已不再是问题。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那永恒金色光辉之外的无尽黑暗——他们来自何处,又将归于何方?林澈和方舟主体是生是死?“园丁”与“沉沦者”的威胁是否依旧高悬?归途,成为了压在每个人心头最迫切的疑问。
临时组建的“星海探索部”在墨文和华仲的共同牵头下迅速成立,集中了前曙光城最顶尖的天体物理学家、空间理论学者以及符文能量工程师。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现有的一切手段,确定“光之树空间”在宇宙中的确切坐标,绘制出他们所在的星图,并寻找回归“试验场”区域,或者至少是回归已知文明世界的可能路径。
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光之树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规则异常点,它稳定地存在于一片未知的维度夹缝中,外部是连物理常数都可能失效的“虚无之海”。传统的天文观测手段在这里几乎完全失灵。没有熟悉的星座,没有脉冲星规律的信号,没有星系红移可供参考,窗外只有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以及黑暗尽头偶尔可见的、模湖扭曲的、不知是真实存在还是空间透镜效应产生的怪异光斑。
第一次大规模深空探测尝试,动用了“希望号”上所有完好的大型探测阵列,功率全开,指向了各个可能的方向。结果令人沮丧。探测波束射入外界的黑暗,如同泥牛入海,绝大部分能量被虚无吞噬,极少数返回的信号也充满了无法解析的杂乱噪音和规则畸变,根本无法构成有效的空间坐标信息。
“我们就像被关在一个绝对隔音的完美金库里,外面的一切声音都无法传进来。”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沮丧地总结道。
难道他们要被永远困在这座温暖的“监狱”里吗?
绝望的情绪尚未蔓延,转机再次来自于对光之树本身力量的深度利用。
在一次关于如何利用规则能量进行超远距离通讯的讨论中,一位年轻的符文能量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光之树的力量能够稳定这片空间,隔绝外界的‘虚无’,那么它的规则力量,是否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探针’,去主动感知外界的空间结构?就像……用水波去探测池塘的边界和内部的障碍物?”
这个想法让墨文和华仲眼前一亮。是的,他们一直在试图用“旧世界”的物理规则去挑战“新世界”的规则环境,这本身就是缘木求鱼。或许,答案就在他们一直赖以生存的这棵巨树本身。
研究重点立刻转向。他们不再试图直接“看”穿黑暗,而是开始研究如何引导光之树那温和而磅礴的规则力量,将其凝聚成一种能够穿透空间隔阂的“规则涟漪”。
这个过程同样困难重重。光之树的力量浩瀚而有序,想要精确引导其一丝一毫,都如同要求一个凡人去精确指挥星辰的运行。他们尝试了数十种符文阵列和能量引导方案,大多都以失败告终,最好的情况也仅仅是让一丝规则波动逸散出去,却无法形成有效的探测与反馈。
关键时刻,夏栀和她手中的符文再次成为了破局的关键。
在又一次失败的能量引导试验后,夏栀站在巨大的、试图模拟光之树规则波动的符文阵列中央,感受着其中散乱不驯的能量流,她深吸一口气,将林澈的混沌雷光符文再次置于引导阵列的核心节点。
当她的精神力与符文连接,并尝试着将“探测外界,寻找归途”的强烈意愿灌注其中时,异变发生了!
符文本已与光之树建立的联系被瞬间激活、放大!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共鸣器,而是仿佛成了一个权限极高的“指令终端”!以符文为中心,一道无形却能被精神清晰感知到的、混合了混沌雷霆破碎特性和光之树有序波动的特殊规则涟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勐地扩散开来!
这道涟漪轻易地穿透了“希望号”的舰体,穿透了光之树空间那稳定的边界,没入了外界的绝对黑暗之中!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全息投影上那代表着规则涟漪扩散的、微弱的能量脉络图。
一秒,两秒……时间在寂静中缓慢流逝。
就在众人以为这次尝试也将无功而返时,那道扩散出去的规则涟漪,仿佛触碰到了什么!
嗡——!
一阵极其微弱、却带着明确“实体感”和“结构感”的反馈波动,沿着原路返回,被符文精准捕获,并转化为了可以被仪器接收和理解的数据流!
“接收到反馈了!”监控人员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形。
全息星图上,原本一片漆黑和混乱噪音的区域,首次出现了一个极其模湖、却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轮廓!那像是一个……巨大的、扭曲的星系旋臂的局部?虽然细节依旧不清,距离尺度也无法确定,但这无疑是突破性的进展!
“成功了!利用城主符文与光之树的联合规则波动,我们可以进行超空间探测!”墨文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
接下来的日子,“星海探索部”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他们以夏栀和她的符文为核心,构建了一座小型的“规则探测阵列”。每一次探测,都需要夏栀集中全部精神进行引导,消耗巨大,但收获也同样惊人。
一次又一次的规则涟漪被发送出去,触碰着外界黑暗中的各种宇宙结构。反馈的数据流被超级计算机疯狂地记录、拼凑、计算。
如同盲人摸象,又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一点点点亮周围的烛火,一幅前所未见的、广袤而陌生的星图,开始在全息投影上缓缓浮现,逐渐清晰。
它不同于人类认知中的任何一张星图。星系的分布更加稀疏,结构更加古老,充满了大量人类天文史上从未记录过的奇异天体——比如仿佛被无形之力撕裂的破碎星云、散发着不稳定引力的幽蓝恒星、以及一些……仿佛被某种巨大力量刻意“修剪”过的、呈现规则几何形态的星系团。
当第一幅覆盖了相当广阔范围的星图初步绘制完成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没有猎户座,没有银河系中心那明亮的凸起,没有任何一个熟悉的星座哪怕一丝一毫的影子。
他们通过对比星图中几个特征明显的中子星和类星体的信号特征(这些信号在规则层面相对稳定,不易被完全扭曲),与曙光城资料库中存储的、来自“试验场”区域的星空数据进行反复核对、计算。
得出的结论,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谷底。
他们此刻所在的位置,与原本的“试验场”区域,相隔的距离……已经无法用常规的光年单位来准确描述。那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常规宇宙航行技术都变得毫无意义的、令人绝望的天文尺度。中间还隔着大片人类科技完全无法理解、探测器反馈显示规则极度混乱甚至可能物理常数都不同的“未知疆域”。
“我们……我们可能永远也回不去了……”一名年轻的学者看着那令人绝望的距离数据,失神地喃喃道。
归途,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渺茫无数倍。
然而,就在这几乎要将人压垮的绝望感中,夏栀却紧紧握住了手中的符文。她感受到了符文传来的一丝微弱却坚定的悸动,仿佛在回应着她内心深处那份绝不放弃的执念。
“不,我们还有希望。”她的声音清晰地响起,打破了控制室内的死寂。
众人看向她。
夏栀指向星图上那片将他们与故乡隔开的、规则混乱的“未知疆域”,眼神锐利:“常规方法确实不可能。但是,我们拥有光之树,拥有‘守护者文明’的遗产知识,还拥有……这个。”
她再次举起了那枚混沌雷光符文。
“光之树的力量能够稳定空间,创造出一个隔绝虚无的‘安全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向思考?利用它的力量,结合林澈符文中所蕴含的、能够打破规则束缚的特性,去……‘开辟’一条临时的、稳定的超空间通道?”
“就像……用强大的规则力量,在混乱的海洋中,强行搭建起一座桥梁?”
这个想法堪称疯狂!利用规则本身作为动力和工具,进行超乎想象的超空间跳跃!这已经触及到了神级文明的领域!
墨文和华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以及……一丝被点燃的、名为“可能”的火花。
“理论上是存在的……”墨文沉吟道,快速调出数据库中关于海渊文明空间理论的章节,“海渊文明有过类似构想,称之为‘规则锚点跃迁’。但需要两个关键条件:一是对目标区域规则的精确坐标定位,二是……一个强大到足以在混乱规则流中维持通道稳定、并作为‘牵引锚点’的……规则核心。”
第一个条件,他们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规则探测,一点点完善星图,最终定位到“试验场”区域可能对应的规则坐标——虽然这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持续努力。
而第二个条件……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再次聚焦在夏栀手中那枚微微发光的符文上。
林澈分离出的这部分本源精神力与规则印记,以及其内部蕴含的、连“园丁”都为之侧目的“变数”潜力,是否……就是那个他们梦寐以求的,“规则锚点”?
前路依旧漫长,希望依旧渺茫如风中残烛。
但他们至少已经找到了方向,绘制了第一幅星图,提出了一个理论上可行的、通往归途的疯狂构想。
从完全的迷失,到初步定位,再到提出那看似不可能的归乡之路……
希望前哨的控制室内,那因为绝望而熄灭的光芒,再次在每一位探索者眼中点燃。这一次,光芒中少了几分侥幸,多了几分基于理性分析与不屈意志的、更加坚韧的掌控感。
他们或许漂泊到了宇宙的尽头,但寻找归途的征程,此刻,才真正开始。
喜欢全球孤岛:开局合成校花私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全球孤岛:开局合成校花私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