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首页 >> 看故事悟人生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之极限奇兵龙血战神谍海孤雁海贼之母巢秩序明士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我夺舍了隋炀帝寒门崛起笔趣阁绛色大宋大唐再起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15章 陈汤踏西疆的铁血传奇与“虽远必诛”的千古绝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前36年的西域,风裹着黄沙,在戈壁上卷出呜咽的声响。

葱岭以西,康居国的土地上,一座土城突兀而立,城头上飘着的匈奴旗帜,像一块脏污的破布,在烈风中歪歪扭扭地晃。城里的郅支单于,正斜倚在毡毯上,手中端着酒碗,眼神里满是桀骜——他杀了汉朝的使者,抢了乌孙的牛羊,逼得大宛国年年纳贡,自以为远在天边,强汉就算再厉害,也摸不到他的衣角。

他不知道,此时一支四万多人的大军,正踏着黄沙,日夜兼程地向他扑来。队伍最前方,那员身披玄甲、目光如炬的将领,正是出使西域的副校尉陈汤。没人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使臣,会用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给大汉的史册,刻下一句震古烁今的誓言。

一、匈奴裂土:西域的暗流与大汉的隐忧

汉元帝时期,大汉的国力虽不及武帝时那般鼎盛,却也依旧是四海臣服的天朝上国。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让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三十六国的使者往来长安,贡品络绎不绝。可北边的匈奴,始终是块硌在心头的石头,搅得西域不得安宁。

早年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权夺利,打得头破血流。最终,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脱颖而出,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呼韩邪识时务,带着南匈奴投靠汉朝,亲自到长安朝见天子,甘愿做大汉的北藩,年年称臣纳贡。汉廷也顺水推舟,派使者安抚,赐给粮米布帛,帮他稳定部众。

可郅支单于偏不,他性子烈,又傲得很,见呼韩邪投靠汉朝,心里又妒又恨,觉得丢了匈奴的脸面。他带着北匈奴往西迁徙,一路烧杀抢掠,先是吞并了周边的小国,又把矛头对准了西域。乌孙国被他打得节节败退,连昆弥(乌孙国王)的都城都差点被攻破;大宛国被他逼着年年上供,稍有迟缓就派兵劫掠。

更嚣张的是,他竟敢杀汉朝的使者。汉廷曾派卫司马谷吉送还郅支留在汉朝的质子,可郅支二话不说,就把谷吉等人全杀了。杀了人还不算,他怕汉朝报复,又往西逃到康居,和康居王勾结,反过来欺负周边部落,把西域西北一带搅得鸡犬不宁。

汉朝几次派使者去质问,要他交出凶手,郅支却装疯卖傻,要么避而不见,要么派使者敷衍,说什么“我现在处境艰难,愿意归附汉朝,还想送儿子去当质子”,嘴上说得好听,行动上却半点不收敛,依旧我行我素。

长安城里,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出兵讨伐,可又怕路途太远,粮草不济,劳民伤财;有人主张息事宁人,觉得郅支远在万里之外,掀不起什么大浪。汉元帝犹豫不决,这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没人注意到,远在西域的都护府里,一个叫陈汤的副校尉,早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二、孤臣请缨:陈汤的远见与矫诏的孤勇

陈汤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年轻时家里穷,可他心气高,又爱读书,尤其喜欢研究兵法和历史。他知道,匈奴人素来欺软怕硬,郅支现在这么嚣张,就是觉得汉朝鞭长莫及。要是再放任下去,等他在西域站稳脚跟,联合周边的部落,迟早会成为大汉的大患。

这一年,陈汤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甘延寿是个谨慎的人,凡事都想先请示朝廷,可陈汤不一样,他性子果决,做事雷厉风行。两人刚到都护府,陈汤就找到甘延寿,直言不讳地说:“将军,郅支单于残暴成性,勾结康居,祸害西域,要是等他羽翼丰满,再想收拾他就难了!现在他远在康居,立足未稳,我们不如趁机征调西域各国的兵马,再加上汉朝屯田的士兵,一举把他消灭,永绝后患!”

甘延寿听了,心里一动,可转念一想,这么大的事,没有朝廷的诏书,怎么敢擅自行动?他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这事得先上报朝廷,等天子批准了才能动手。”

陈汤急了:“将军,朝廷离这里几千里地,一来一回,最少也得几个月。等诏书下来,郅支早就做好准备了,战机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了!”

可甘延寿还是犹豫,他觉得矫诏出兵是大罪,万一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两人争论了几次,都没达成一致,甘延寿干脆称病,把这事搁了下来。

陈汤看着甘延寿拖延,心里急得像火烧。他知道,再等下去,只会让郅支越来越嚣张,汉朝的威严也会一落千丈。既然甘延寿不敢,那他就自己来!

趁着甘延寿生病卧床的机会,陈汤悄悄召集了都护府的属官,假传圣旨,征调西域各国的兵马,还有汉朝在车师、伊循等地的屯田兵,一共四万多人,分成六路,浩浩荡荡地向康居进发。

等甘延寿得知消息,大吃一惊,连忙从床上爬起来,想要阻止。陈汤拔出腰间的佩剑,指着甘延寿,厉声说道:“大军已经集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就算停下来,也是欺君之罪,你我都活不了!不如索性干到底,立下大功,也好将功补过!”

甘延寿看着陈汤坚定的眼神,又看看外面整装待发的大军,知道事已至此,再也没有回头路。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那就依你所言,全力出击!”

三、万里奔袭:风沙中的铁血征途

公元前36年冬,西域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陈汤和甘延寿率领大军,踏上了远征之路。

队伍一路向西,穿过茫茫戈壁,越过皑皑雪山。白日里,骄阳似火,沙砾被晒得滚烫,士兵们的靴子都快被烤焦了,口干舌燥,嘴唇裂出一道道血口子;黑夜里,寒风刺骨,帐篷根本挡不住寒气,士兵们冻得瑟瑟发抖,只能挤在一起取暖。粮草有时也接济不上,大家就靠打猎、采摘野果充饥,可就算这样,没人叫苦,没人退缩——陈汤早就把道理说透了:“我们这一战,不是为了掠夺财物,是为了替天行道,为大汉扬威!郅支杀我使者,辱我大汉,此仇必报!只要打赢了,大家都是功臣,荣耀加身!”

大军走到乌孙境内时,遇到了不少逃难的百姓,他们都是被郅支和康居人欺负得家破人亡的。陈汤一边安抚百姓,一边打听郅支的消息。得知郅支在康居境内横征暴敛,杀人如麻,连康居王的女儿都被他杀了,百姓怨声载道,陈汤怒火中烧,对士兵们说:“你们看,这郅支就是个恶魔,我们今天不灭了他,西域的百姓就永无宁日!”

士兵们群情激愤,士气更盛。陈汤又派人去联络康居的贵族,晓以利害,说只要他们配合汉军,打败郅支后,就归还被抢走的财物和土地。康居贵族早就恨透了郅支,纷纷表示愿意相助,还派了向导,带着汉军绕过郅支的哨卡,直奔郅支城。

一路上,陈汤军纪严明,严禁士兵劫掠百姓,遇到部落村庄,还主动分发粮食,西域各国的百姓见汉军秋毫无犯,都纷纷送来牛羊和粮草,支援大军。

经过几十天的长途奔袭,大军终于抵达郅支城附近。陈汤下令,在离城三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观察敌情。

郅支城是一座土城,外面还有一道木城,城头上布满了匈奴士兵,一个个手持弓箭,严阵以待。郅支单于得知汉军来了,一开始还很傲慢,觉得汉军远来疲惫,不堪一击。他派使者去汉营,假意问:“汉军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为何而来?”

陈汤坐在营帐里,看着匈奴使者,冷笑一声,大声说道:“你们单于杀我大汉使者,罪该万死!我大汉天子派我们来讨贼,今日要么束手就擒,要么玉石俱焚,自己选!”

使者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跑回城里汇报。郅支这才慌了,他没想到汉军真的会追来,而且来势汹汹。他连忙下令,加固城墙,准备死守。

四、血战郅支:刀锋上的大汉威严

第二天一早,陈汤下令攻城。

“咚咚咚!”战鼓雷鸣,汉军将士如猛虎下山,呐喊着冲向郅支城。盾牌手在前,挡住城上射来的箭雨;弩箭手在后,对着城头的匈奴士兵猛烈射击;云梯手扛着云梯,飞快地冲到城墙下,架起云梯,往上攀爬。

郅支的士兵也很凶悍,他们趴在城头上,用滚石、擂木往下砸,用弓箭射,不少汉军士兵刚爬上云梯,就被打了下来,鲜血染红了城墙下的土地。

陈汤站在阵前,手握长剑,怒目圆睁,大声喊道:“兄弟们,加把劲!攻破城池,斩杀郅支,为死去的使者报仇,为大汉争光!”

将士们听了,士气大振,一个个悍不畏死,前仆后继地冲向城头。有个士兵被箭射中了胳膊,他咬着牙,拔出箭,继续往上爬;还有个士兵被滚石砸中了腿,他趴在地上,依旧挥舞着刀,砍向靠近的匈奴士兵。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从清晨一直打到中午,汉军虽然伤亡不小,却也攻破了外层的木城。郅支单于亲自登上城头指挥,他的阏氏(王后)和太子也都拿起武器,参与守城。陈汤看到郅支在城头,立刻下令:“集中火力,射那个穿金盔的!”

弩箭手们纷纷瞄准,一支支弩箭像流星一样射向城头,郅支的肩膀中了一箭,鲜血直流,他疼得大叫,连忙躲到城墙后面。匈奴士兵见单于受伤,士气大跌,开始往后退缩。

汉军趁机发起猛攻,攻破了土城,涌入城里。巷战开始了,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匈奴士兵节节败退,一个个倒在血泊中。郅支带着残兵退到宫殿里,负隅顽抗。汉军将士冲进去,和匈奴士兵展开最后的厮杀,宫殿里的柱子被砍断,帐篷被点燃,火光冲天。

陈汤提着长剑,一步步走进宫殿,他看到郅支单于蜷缩在角落里,肩膀上的伤口还在流血,眼神里满是恐惧。陈汤冷笑一声,走上前,一剑刺穿了郅支的胸膛。

郅支单于,这个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匈奴王,最终死在了汉军的刀下。

战斗结束后,将士们清点战果:一共斩杀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一百四十五人,投降的匈奴士兵有一千多人。陈汤下令,把投降的士兵分给西域十五个国王,让他们带回部落,彰显大汉的恩威;又把郅支的头颅割下来,用木匣装好,准备送回长安。

看着城头飘扬的大汉旗帜,看着将士们脸上的笑容,陈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消灭了郅支,更让西域各国看到了大汉的强大,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轻易挑衅汉朝的威严。

五、千古绝唱:疏文里的铁血丹心与大汉气魄

大军凯旋的路上,陈汤和甘延寿联名写了一封奏疏,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这封奏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文书之一。

奏疏里写道:“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意思是说,天下的大义,就是要统一四海,昔日有尧舜那样的圣君,今日有强大的汉朝。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已经臣服,成为大汉的北藩,只有郅支单于叛逆作乱,罪大恶极,还躲在大夏以西,自以为强汉不能征服他。

接着,陈汤写下了战斗的经过:“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郅支单于残害百姓,罪恶滔天,天理难容。臣甘延寿、陈汤率领正义之师,替天行道,讨伐叛逆,依靠陛下的神灵保佑,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攻破敌阵,斩杀郅支单于及各级贵族。

最后,是那句震古烁今的誓言:“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应该把郅支的头颅悬挂在长安槁街的蛮夷馆舍之间,让万里之外的人都知道,敢侵犯强大汉朝的人,就算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奏疏送到长安时,汉元帝正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议事。当内侍念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时,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随后,大臣们纷纷赞叹,都说陈汤立了不世之功。

可也有人站出来反对,说陈汤矫诏出兵,是欺君之罪,应该治罪。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有人主战功,有人主罪责,吵得不可开交。

汉元帝看着奏疏,又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里也很纠结。他知道,陈汤矫诏确实不对,可他立下的功劳太大了,消灭了郅支,稳定了西域,维护了大汉的尊严,要是治他的罪,恐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这时,御史大夫匡衡站出来说:“陈汤矫诏出兵,固然有罪,可他最终立下大功,诛杀郅支,震慑西域,功大于过。陛下应该赦免他的罪责,予以封赏,这样才能鼓励将士们为国效力。”

汉元帝点了点头,觉得匡衡说得有道理。他下诏,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食邑三百户,拜为长水校尉;封陈汤为关内侯,赐食邑三百户,拜为射声校尉。又下令,把郅支的头颅悬挂在槁街,示众十日,以警示蛮夷各国。

消息传到西域,各国国王纷纷派人前往长安朝贡,献上珍宝,表示愿意永远臣服汉朝。丝绸之路再次恢复了平静,商旅往来不绝,大汉的威名,远播万里。

六、孤臣青史:铁血背后的赤子之心

陈汤的一生,注定是充满争议的。他矫诏出兵,虽然立下大功,却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后来,有人弹劾他在征讨郅支时,私吞了缴获的财物,汉元帝虽然没有治他的罪,却也削了他的爵位,贬为庶人。

几年后,陈汤又被起用,可没过多久,又因为受人牵连,再次被贬。晚年的陈汤,穷困潦倒,最终在长安病逝。

可历史终究是公正的。尽管陈汤的仕途起起落落,饱受争议,但他在西域立下的功绩,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誓言,却永远被铭记在了史册上。

有人说,陈汤是个赌徒,赌上自己的性命和前程,换来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胜利;也有人说,陈汤是个忠臣,他心中装着大汉的威严,装着西域的百姓,所以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矫诏出兵。

其实,陈汤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大汉男儿。他没有名门望族的背景,没有朝堂上的靠山,却凭着自己的远见和勇气,在万里之外的西域,用刀枪和热血,扞卫了一个大国的尊严。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大汉精神——那是一种自信,一种强硬,一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底气;那是一种担当,一种勇气,一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赤子之心。

千年以后,当我们再次读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时,依然会热血沸腾。因为这句话里,藏着一个民族的骨气,藏着一个国家的尊严,藏着无数像陈汤一样的铁血男儿,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传奇。

西域的风沙早已吹散了当年的硝烟,可陈汤的名字,和他那句千古绝唱,却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民族的尊严,砥砺前行,永不退缩。

喜欢看故事悟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看故事悟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无限武道求索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波矮子的开挂人生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丹崖仙途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食妖奇谭别笑哥抓鬼呢欲行都市大明小郎君巅峰宝鉴诸天武道强人绝世战祖这个明星只想学习鬼眼道长宿主她甜入心扉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天神诀
经典收藏抗战之重生周卫国三国之魏武元勋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三国之胜谋天下我是曹子桓大明孽子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历史的执笔者不宋贞观医仙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绝世宠臣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穿越之边疆崛起逍遥小地主九两金华夏鼎世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奋斗在激情岁月
最近更新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老子今朝,点检形骸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糊涂县令贾清廉烟雨龙魂路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九鼎圣王我在明朝修铁路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大明巨匠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梁朝九皇子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看故事悟人生开局迎娶双胞胎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