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国家超导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已是凌晨一点,实验大楼依旧有几扇窗户亮着灯,像是不肯合上的疲惫眼睛。其中一扇窗户后,研究员张浩正对着一堆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眉头紧锁,往嘴里机械地塞着第五包速溶咖啡粉。
“不对…还是不对…”他烦躁地抓了抓本就稀疏的头发,屏幕上的模拟结果再次与实验数据偏离,“掺杂比例稍微一动,临界温度就掉得厉害…这钇钡铜氧的氧空位有序化,也太他妈娇贵了!”
他负责的课题是高温超导带材的性能优化,目标是提升其临界电流密度,这是实现超导应用大规模产业化的核心瓶颈之一。然而,传统的工艺路线似乎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几个月来,进展微乎其微,无数次尝试的结果都是令人沮丧的平行线。
压力巨大。研究所里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气氛,国际上几个顶尖团队也在紧追慢赶,谁先突破,谁就能占据下一代能源、交通、医疗设备的制高点。
桌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发出轻微的震动。是他那个喜欢猎奇、在各个直播平台瞎逛的大学室友发来的一个视频链接,附带一条留言:“耗子!快看!乐子大了!直播铝盆接流星!主播差点被砸成二次元!哈哈哈哈!”
张浩瞥了一眼,没好气地嘟囔:“无聊。”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晶格缺陷和载流子散射,哪有心思看这种沙雕直播。
他顺手想把手机翻过去,却不小心点开了链接。一个摇晃剧烈的直播录屏开始播放,标题赫然是“【硬核科技】午夜零点…”,画面里一个脸色憔悴的年轻人正举着个巨大的铝盆,对着天空胡言乱语。
“物理学圣剑?呵…”张浩嗤笑一声,准备关掉。这年头,为了流量真是什么都敢演。
然而,就在视频进度条快到尽头时,异变陡生!
一道刺目的亮光从天而降,伴随着一声令人心悸的沉闷巨响,主播连人带盆被震飞出去,画面剧烈晃动后定格在摔倒在地的主播和那个扣在地上的铝盆上。
张浩的手指顿在了关闭键上方。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他对光影和声音有着职业性的敏感。那道光的下坠轨迹、那声撞击的质感…太真实了,完全不像是特效。还有主播被震飞那一下的物理反馈,真实得令人不适。
“有点意思啊…”他稍微提起了一点兴趣,难道是某种新型的烟火或者无人机表演失误?他把进度条拖回撞击前几秒,仔细观看。
这一次,他注意到了更多细节。那道光的核心亮度、尾焰的颜色、与空气作用产生的激波现象…这绝非普通烟火能达到的效果!倒更像是…更像是某种高速飞行器再入大气层的景象!但规模又小得多。
他的眉头渐渐皱起,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这主播,好像真接到了什么东西?
视频最后,主播挣扎着爬向铝盆,镜头也艰难地对准了盆底——那块深深嵌入盆底、表面覆盖着灼烧痕迹和奇异纹路的暗银色金属块,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
张浩的呼吸猛地一窒!
这碎片的外观…这独特的烧蚀纹路…这绝非自然陨石!这分明是某种人造飞行器或卫星部件经过大气层剧烈燃烧后的残留特征!他曾在一些内部参考资料和航天部门的公开报告中见过类似的图片!
“难道…真的是…”一个荒谬却令人震惊的念头浮现在他脑海。
而紧接着,主播那仿佛吓傻了、神志不清的喃喃自语,透过嘈杂的背景音和喘息声,隐约传来:
“…烧蚀痕迹…碳复合材料?不对…这导电性…低温…临界电流密度…这结构…像是…像是钇钡铜氧的某种…掺杂改进?成本…这成本怎么可能…”
嗡——!
张浩只觉得大脑像被一道闪电劈中,整个人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撞倒了桌上的咖啡杯,褐色的液体泼洒在键盘上也浑然不觉!
钇钡铜氧!掺杂改进!临界电流密度!成本!
这几个词,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专业神经上!
一个直播用铝盆接“流星”的主播,在受到极度惊吓后,怎么可能脱口而出如此专业、如此前沿的超导材料研究方向核心术语?!而且精准地指向了当前国际超导界苦苦攻关的难点——掺杂改性和成本控制!
这绝不是巧合!更不可能是演戏!没有哪个演员能即兴演出如此精准的行业黑话!
他猛地扑到电脑前,手忙脚乱地清理洒掉的咖啡,手指颤抖着将视频进度条再次拖回最后几秒,将音量开到最大,反复聆听主播那含糊不清的呓语。
每一次回放,都让他的脊背窜上一股新的寒意和激动!
没错!他听得清清楚楚!就是这些词!而且主播的语气充满了无意识的困惑和难以置信,仿佛他看到了某种颠覆他认知的东西,大脑在极度震惊下,下意识地调用了他可能自己都遗忘的专业知识试图去理解!
张浩的心脏疯狂跳动,血液涌上头顶。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块嵌在铝盆里的碎片。
难道…难道那从天而降的,根本不是普通的卫星碎片?而是某种…搭载了前沿超导实验装置或材料的航天器部件?!在坠落过程中,或许因为高速摩擦、撞击或者其他未知原因,其内部结构或材料特性以某种方式显现了出来,恰好被这个有点物理学背景的主播看到了?而主播在极度震惊下,无意识地说出了他看到的、却无法理解的现象所对应的专业猜测?!
这个推测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但却是目前唯一能解释这一切的逻辑!
如果…如果这是真的…
那张浩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块可能蕴含着超导技术突破关键信息的“天外来物”,以一种极其荒诞的方式,出现在了一个公众直播里!而其中最关键的信息碎片,竟然被一个主播在懵懂状态下“解读”了出来!
“必须立刻上报!立刻!”张浩的声音都变了调,他一把抓起桌上的内部保密电话,那是直通实验室主任、一位在超导领域泰斗级人物的紧急线路。他的手抖得厉害,第一次甚至按错了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对面传来一个带着睡意和不悦的苍老声音:“…小张?你知道现在几点吗?最好有要紧事…”
“主任!是我!张浩!”他的语速快得几乎咬到舌头,“对不起打扰您休息!但出了天大的事!我必须立刻向您汇报!”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实验又失败了?失败是常事,明天…”
“不是实验!是…是…”张浩急得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他猛地吸了口气,“主任,请您立刻打开电脑,我给您发一个视频链接!还有一段音频!您一定要看最后三十秒!听最后那几句话!是关于超导的!可能是…可能是颠覆性的发现!”
电话那头的睡意似乎瞬间消散了:“超导?颠覆性发现?小张,你把话说清楚!什么视频?”
“我…我一时说不清!您看了就明白了!是一个直播录屏!有人…有人用铝盆接住了可能是卫星碎片的东西!然后他说…他说出了关于钇钡铜氧掺杂和临界电流密度的话!非常专业!非常前沿!”张浩语无伦次,激动得满脸通红。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消化这过于离奇的信息。然后,主任的声音变得无比严肃和凝重:“铝盆接卫星?胡言乱语?小张,你确定你不是熬夜熬糊涂了?或者被人恶作剧了?”
“我确定!主任!我以我的专业素养担保!那撞击是真的!那碎片是真的!那主播说的话…虽然零碎,但每一个词都打在要害上!尤其是他提到了‘Ag掺杂’和‘成本’!这绝不是巧合!”张浩几乎是在吼了,“主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万一…万一是真的呢?!”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主任的声音再次响起,已经彻底恢复了冷静和权威:“立刻把链接和你的分析摘要发到我加密邮箱。不要复制,不要转发,用最高权限的内部网络发送。我五分钟内查看。”
“是!主任!”张浩如同领了圣旨,立刻挂断电话,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因为激动而不断打错字。
他飞快地撰写了一份简短的报告,说明视频来源、观察到的事实(碎片特征、撞击真实性)、以及最关键——主播呓语中提到的超导专业术语及其可能蕴含的重大意义。他将视频链接和录屏文件(他自己已经第一时间下载保存)通过实验室最高等级的加密通道发送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他瘫坐在椅子上,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像是刚跑完一场马拉松。心脏还在咚咚咚地狂跳,仿佛要挣脱胸腔。
他死死盯着电脑屏幕,期待着主任的回复。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实验室里静得可怕,只有服务器机箱低沉的嗡鸣声。窗外的城市已经彻底沉睡,但他知道,今夜,或许有很多人要无眠了。
几分钟后,内部通讯软件上弹出了主任的消息,言简意赅,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
“视频已阅。情况特殊,事关重大。我已紧急上报科技委和国安相关部门。张浩,你立了一功。现在,立刻,原地待命,等待进一步指示。记住,绝对保密!”
看到这条消息,张浩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整个人几乎虚脱。
上报了!真的上报了!他的判断没有错!
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实验室、一个研究所的范畴!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却依旧翻腾不息。那个名叫林墨的主播,那张惊吓过度的脸,那个嵌着碎片的铝盆,那些石破天惊的呓语…
这一切,究竟是一场荒诞的闹剧,还是一个…奇迹的开端?
而此刻,他并不知道,几乎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另一个系统的指令也在悄然发出。
载着林墨的黑色轿车,并未驶向公安局或派出所,而是拐入了一个戒备森严、并不起眼的大院。
负责护送他的国安人员手中的加密通讯器微微震动,一条简短的信息浮现:“目标人物暂置‘第七接待室’。其所持移动设备,立即进行深度数据提取与恢复分析,重点:近期所有便签、备忘录、即时通讯记录。物理证据(铝盆及附着物)即刻移交‘三号分析中心’,优先级:最高。”
夜更深了。
一张无形的网,开始悄然收拢。
而网的中心,是那个看似吓傻了、低着头、眼神却悄悄打量着陌生环境的年轻人——林墨。
他并不知道,他随手撒下的那些“灵感碎片”,已经在深海的某个角落,激起了第一圈汹涌的暗涌。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