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测引力波”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网络上的热议从“果核通信”转向了“光斑跳舞”,林墨的“民科教主”地位愈发稳固。在普通网友看来,这家伙的运气和脑洞已经突破了天际,总能撞上各种匪夷所思的“科学奇迹”。而在“异常现象与技术解析总局”内部,对那杯“共鸣水”和简陋光学系统的分析报告,已经堆满了负责高精度测量和基础物理研究的专家们的案头。
【微观时空度规扰动探测与解析技术(初级)】所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那种奇异的【时空涟漪共鸣水晶】微粒,其与真空涨落相互作用的机制,为物理学家们打开了一扇观测微观时空涨落的新窗口。虽然距离直接探测宇宙引力波还遥不可及,但在实验室尺度上,这种材料及其背后的原理,已经使得测量某些以前无法触及的、极其微弱的惯性力、引力梯度变化成为可能。数个关乎国家命脉的项目——从下一代战略核潜艇的无源惯性导航系统,到深空探测器的自主定位精度,再到预测地壳应力的新型地震监测网络——都因此注入了全新的、强劲的活力。
国运如同得到滋养的参天巨树,根系在时空感知的土壤中向下扎得更深,汲取着过去难以想象的养分。
林墨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脑海中的“信息基石”序列光芒稳定,对环境中信息流的感知愈发细腻。他甚至能闭着眼睛,仅凭感知,大致分辨出房间里不同电器待机与满载运行时,那无形的电磁“场”的轮廓与强弱变化。而新激活的“时空科技”序列,虽然只有8%的激活度,却也让他对周围空间的“稳定性”有了一种模糊的直觉。比如,他能隐约感觉到高速驶过的重型卡车对附近空间造成的、极其微小的“挤压”,或者高层电梯快速升降时带来的、那一点点不同于加速度的“时空弯曲感”。
这些感知依旧微弱且难以言喻,却让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多了一个维度。
他没有沉溺于这种新奇的感受。引力波探测的整获成功,证明了他主动引导系统任务方向的可行性。他开始有意识地构思下一个“离谱”的点子,一个能将看似不可能的日常现象与尖端科技连接起来的桥梁。
“上次是水,捕捉时空的涟漪……那么,这次用火如何?”林墨盯着桌上一个普通的、印着卡通图案的蜡烛,那是前几天停电时用来应急的。“火……能量……高温……冶炼?”
这个念头一起,就如同种子落入了肥沃的土壤。用蜡烛那区区几百度、飘忽不定的火焰来冶炼金属?这听起来比用水杯测引力波还要荒谬。现代冶金动辄上千度的高温,精密控温的炉膛,岂是区区蜡烛火焰能够企及的?
但林墨要的就是这种荒谬感。他回想起之前获得【信息扰动偏折防护力场(残)】时,系统提及过对能量场的操控。而蜡烛火焰,本质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化学能释放形成的高温等离子体区域,一个最基础、最直观的“能量场”。
“如果能控制、聚焦、甚至‘提纯’这蜡烛的火焰呢?”林墨思维发散开来,“不需要达到工业炼钢的温度,也许……只是熔化某种特殊的、低熔点的合金?或者,展示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局部高温场生成方式?”
他伸出手指,在蜡烛火焰上方缓缓移动,感受着那灼热却分布不均的温度。他尝试着调动那丝对“能量”和“信息”的模糊感知,不是去感知外界,而是试图去“影响”眼前的火焰。
起初,火焰只是随着他手指带起的气流微微晃动。但当他全神贯注,将精神集中在火焰核心那最明亮的蓝色区域,想象着将其中的能量“约束”、“压缩”时,他感觉到脑海中“信息基石”序列的光芒微微波动,一丝微弱的精神力仿佛被抽离,融入了那跳跃的火苗之中。
奇迹发生了。
那簇原本橘黄与蓝色交织、边缘模糊的蜡烛火焰,其核心的蓝色部分,竟然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向内收缩了一点,颜色也变得更深、更纯粹,仿佛一颗微小的蓝色宝石镶嵌在火焰底部。与此同时,火焰散发出的热浪,似乎也变得更加集中,指向性更强!
虽然这变化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随着他精神一松懈就恢复了原状,但林墨的心脏却猛地一跳!
有效!他的能力,配合他的意图,竟然能对如此基础的能量场产生微弱的影响!
就在他内心为这一发现而振奋,并准备再次尝试,思考如何将这种“控火”与“冶炼”结合起来的瞬间——
【叮!检测到宿主主动尝试干涉基础化学能场(火焰),并初步触及能量场局部形态调控。触发条件符合,新整活任务发布!】
【任务名称:家庭炼金术师!直播用蜡烛火焰“冶炼”特殊金属!】
【任务要求:在直播中,使用至少三根普通家用蜡烛,通过自行搭建的简易“反射聚焦装置”(可使用锡纸、易拉罐皮、凹面镜片等日常物品),构建一个“高温区”。在该区域内,展示熔化一块系统提供的【低熔点记忆态金属锭(未激活)】。熔化过程需可见液态金属流动,并在撤去火焰后,金属能(在系统辅助下)迅速凝固并“偶然”呈现出某种预设的、有意义的简单形状(如一个粗糙的齿轮或一片叶子),以“证明”冶炼成功。全程需有清晰直播画面记录。】
【任务奖励:【局域高温场控制技术(初级)】(核心:基于场效应叠加与能量共振原理,在极小范围内产生并维持极端高温的技术。包含高效热能聚焦、场约束隔热、以及特定物质在高温场中的相变控制等子项。应用前景:微型化高精度焊接、特种材料合成、医疗(如靶向热疗)、乃至新型推进器概念。)】
【整活道具:【能量场引导聚焦环(微型)】(将隐藏在“反射聚焦装置”内, subtly 引导蜡烛火焰的能量流向,形成稳定高温点)。【相变催化粉尘(微量)】(将预先涂抹在金属锭表面,大幅降低其表观熔化温度,并引导其凝固形态)。【热力学视觉增强滤镜(临时)】(将作用于直播摄像头,使观众能更清晰地看到金属熔化的过程,避免因蜡烛光亮度不足而看不清细节)。】
【整活提示:火焰是文明的起源,亦是能量的舞蹈。你的蜡烛不是高炉,但可以成为展示能量精准操控艺术的舞台。关键在于“视觉冲击”与“结果的反常”,而非工业级的冶炼效果。】
林墨看着系统界面,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局域高温场控制!这技术听起来就非同小可!从微观焊接到特种材料,甚至能延伸到能源和推进领域!这可比单纯冶炼一块金属要有价值得多。
他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搜集材料。几个普通的白蜡烛,一个废弃的易拉罐,厨房用的锡纸,一个从旧手电筒里拆下来的小凹面镜,还有几块路边捡来的小石头用来搭建支架。他花了半天时间,敲敲打打,黏黏贴贴,制作了一个看起来相当粗糙、充满了“手工耿”风格的“多功能蜡烛冶炼炉”。核心部分是一个用易拉罐皮和锡纸卷成的、喇叭状的聚焦筒,前端嵌着那个小凹面镜,后方则设计了可以同时插入三根蜡烛的卡槽。
一切准备就绪。他再次开启了直播。
直播间标题一如既往的吸引眼球:《挑战物理极限!直播用蜡烛火焰炼钢!是噱头还是奇迹?》
观众们涌入直播间,看到那个充满后现代废土风格的“冶炼装置”,以及旁边放着的一块灰扑扑、毫不起眼的金属小块(【低熔点记忆态金属锭】)时,弹幕瞬间爆炸。
“来了来了!他带着他的离谱创意走来了!”
“蜡烛炼钢??主播你确定不是炼蜡?”
“这装置……是我小学科技课的水平。”
“赌一包辣条,金属块连颜色都不会变!”
“办公室众筹给主播买个打火机吧,别折磨蜡烛了!”
“我倒是要看看这次怎么圆!”
林墨(假装)信心满满,穿着那件万年不变的(cos)白大褂,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兄弟们,不要被传统的思维禁锢!谁说高温一定要电炉、煤气灶?蜡烛火焰,集中起来,能量也是惊人的!今天,我就要用这最原始的火种,点燃现代冶金的奇迹!”
他(假装)严谨地介绍了自己的“聚焦原理”,指着那个锡纸喇叭口:“看,通过这个经过我精密计算的抛物面反射器,我们可以将三根蜡烛火焰的能量集中到一个极小的点上,理论上,温度可以超过一千度!熔化这块特殊的低熔点实验合金,绰绰有余!”
他一边说着,一边(假装)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那块金属锭,放到了聚焦筒前方预设好的、用细铁丝做成的支架上,正好位于理论上的焦点位置。
“好!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点火!”林墨(假装)庄重地用打火机点燃了三根蜡烛。
烛光亮起,火苗跳跃着。通过锡纸反射,光线确实汇聚到了金属锭上,但那光斑依旧显得有些散乱,温度看起来远不足以熔化金属。
弹幕开始刷起“就这?”“温度计表示毫无压力”“主播,金属锭都快睡着了”。
林墨(假装)皱眉,这里调整一下蜡烛的位置,那里掰一下锡纸的角度,嘴里嘟囔着:“奇怪,聚焦效果好像不太理想……难道是空气流动的影响?”
在“不经意”的调整中,他的手指多次拂过那个聚焦筒的内部,暗中启动了【能量场引导聚焦环】。同时,他之前感知并尝试影响火焰的能力也再次被动用,虽然不是直接操控,却让他能更精准地判断能量场的流动,辅助调整装置的角度。
渐渐地,观众们通过镜头发现,照射在金属锭上的光斑,似乎变得……更亮、更白了?而且范围明显缩小,形成了一个极其刺眼的小光点!
【热力学视觉增强滤镜】悄然发挥作用,使得直播画面中,金属锭被加热的区域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加“炽热”。
“有戏了!聚焦成功了!”林墨(假装)兴奋地喊道,紧紧盯着金属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那块灰扑扑的金属锭,位于白色光点中心的部分,竟然……真的开始改变了!
先是颜色微微发暗红色,然后红色逐渐加深,区域扩大。几分钟后,在光点核心处,一小块区域竟然出现了明显的……熔融迹象!灰色的表面被打破,露出了下面亮闪闪的、如同水银般的液态金属!
“熔了!真的熔了!”林墨(假装)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指着那一点微小的反光,“看!液态!流动的金属!”
弹幕瞬间被“!!!”和“卧槽”刷屏。
“我瞎了??蜡烛真的能熔化金属?”
“这是什么合金?熔点比巧克力还低吗?”
“肯定是特效!后期p的!”
“楼上傻吗?这是直播!”
“难道又是那种‘巧合’?就像上次的水杯?”
“这聚焦效果也太离谱了!锡纸加易拉罐能有这效果?”
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随着“冶炼”的进行,那块金属锭并非均匀熔化,而是在熔化了大约三分之一后,林墨(假装)宣布:“好!第一次冶炼试验成功!现在让我们看看成果!”
他(假装)小心地吹熄了蜡烛(实则暗中停止了道具效果),然后用镊子将那块部分熔化的金属夹了起来。
在镜头特写下,观众们清晰地看到,金属锭熔化后又凝固的部分,不再是原来不规则的样子,而是……形成了一个粗糙但依稀可辨的、带着几个齿的——齿轮形状!而未被熔化的部分,还保持着原来的块状。
一个金属块,一部分是原貌,一部分却变成了一个粗糙的齿轮!这视觉冲击力无比强烈!
“这……这是什么?”林墨(假装)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齿轮部分,表情比观众还“惊讶”,“它怎么……自己变成这个样子了?难道……难道是这块金属本身有记忆?还是我的蜡烛火焰……蕴含了某种我们不知道的‘信息’,重塑了它?”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浮夸的演技,将“巧合”与“不可思议”渲染到了极致。
直播再次在巨大的轰动中结束。“总局”行动组轻车熟路地上门,带走了整个“冶炼装置”、蜡烛残骸以及那块变成了半齿轮的金属锭。
实验室里,分析结果再次让专家们陷入狂喜与沉思。
金属锭的成分是一种结构奇特的、非晶态与晶态共存的特殊合金。【相变催化粉尘】的残留被检测出来,这种粉尘不仅能大幅降低合金在特定能量场下的表观熔点,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液态金属在凝固时,依照预设的“信息模板”(存储在粉尘中)进行结晶生长,形成特定形状!这是一种全新的、近乎“金属塑形”的加工方式!
而通过对“冶炼装置”残骸的分析,他们发现了【能量场引导聚焦环】的微观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以一种违背现有电磁学理论的方式,引导并约束热辐射和等离子体流,将分散的蜡烛火焰能量,高效地汇聚到一个极小的点上,实现惊人的能量密度!这直接揭示了【局域高温场控制技术】的核心原理之一——能量场的定向聚焦与约束。
这项技术的价值无可估量!想象一下,在手术中,用高度聚焦的能量场瞬间汽化病灶而不伤及周围组织;在精密制造中,进行原子级别的焊接与加工;在能源领域,创造微型化的热核聚变点火装置;甚至在军事上,开发出基于高温场的全新概念武器……
国运的提升,这一次直接作用于“能量操控”这一核心领域。从材料加工到医疗科技,从能源动力到国防安全,无数个方向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点。
境外情报机构看着那份“华国某主播用蜡烛火焰成功冶炼特殊合金并使其呈现预设形状”的报告,负责人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麻木、变成了现在的……略带哲学性的沉思。
“蜡烛……冶炼……”他喃喃自语,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下一次,他是不是要用冰块来给核反应堆降温了?或者用唱歌的声音来给电池充电?”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那个名叫林墨的主播,一次次地按在地上摩擦,然后还被迫看着对方用摩擦产生的能量点亮了一个新的科技树。
林墨在家中,满意地看着系统提示。
【技术扩散评估:“局域高温场控制技术(初级)”核心原理与关键材料已引发国内材料科学、精密加工、医疗及能源领域革命性探索。微型高温场约束装置原型机已启动设计。】
【国运关联技术模块:“能量操控”序列激活度提升至15%。“信息基石”序列激活度提升至35%。】
【宿主贡献点大幅增长。对能量场的感知与微弱干涉能力获得永久性提升。】
他感受着脑海中那更加清晰的、关于能量流动的“知觉”,目光再次落回到那半截熄灭的蜡烛上。
烛火虽微,却能熔铸非凡。
那么,承载并反射万物影像的镜子呢?它照出的,是现实的倒影,还是……隐藏在高维皱褶中的,另一种真实?
他的目光,若有所思地投向了自己浴室里那面普通的镜子。
一场关于维度与影像的整活,似乎已在酝酿之中。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