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嬉戏”带来的余波尚未平息,科学界和隐秘世界因“时空涟漪”而掀起的惊涛骇浪,在林墨那看似与世隔绝的小屋里,却诡异地化为了一片风暴眼中的宁静。他沉浸在刚刚解锁的、对时空那微弱而奇妙的“触感”中,仿佛一个刚刚获得新玩具的孩子,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周围空间的“纹理”。
大质量物体,比如脚下的地球,在他增强的“时空亲和”感知中,如同一个无形的、缓慢旋转的引力漩涡,虽然无法直接“看见”,却能模糊地感受到那种指向地心的“空间坡度”。他甚至尝试集中全部精神力,去“推挤”桌面上的一粒灰尘,试图利用对微观时空的极限干涉,改变其运动轨迹。几次失败后,终于在精神力近乎透支的边缘,他“感觉”到那粒灰尘在落向桌面的过程中,极其微小地、违背常理地向旁边偏移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距离。
“还是太弱了……”林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自言自语,“这点操控力,别说虫洞,连让纸片飘起来都费劲。得找个更实际、更能‘直观’展示,并且能顺理成章引向下一步的方向。”
他的思绪,很自然地从前两次直播涉及的“信息投射”(镜界窥探)、“能量-物质交互”(万象天籁、光影创世纪)以及“时空基础”(曲率嬉戏),转向了另一个极其重要且应用前景广阔的领域——如何利用能量与信息,直接影响物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方式,尤其是……视觉交互。
隐身。
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从自然界动物的保护色,到现代军事的雷达隐身技术,人类对“隐形”的追求从未停止。但真正的、完美的视觉隐身,意味着对光线的绝对掌控,让光线绕过物体,如同水流绕过礁石,使得物体在视觉上“消失”。
他已有的“光编程”能力,以及对物质结构的初步感知(物质重构序列),似乎为这个方向提供了可能。他再次尝试之前偶然发现的光学干涉,集中精神引导身体周围的光线。这一次,随着“能量操控”和“信息基石”序列的进一步提升,效果似乎明显了一点点。他举起手臂,在特定角度和极其专注的精神状态下,手臂边缘的轮廓似乎产生了一丝轻微的、水波般的扭曲和透明度增加,虽然依旧很不稳定,持续时间极短,且对精神消耗巨大,但至少证明了方向的可行性。
“不需要完全隐身……哪怕是实现一种类似‘高级光学迷彩’的效果,也足以震撼世界了。”林墨琢磨着,“而且,这种技术,对国家而言,意义恐怕不亚于一次军事革命。”
他想到了系统之前奖励的【视觉隐身迷彩涂料】技术资料,虽然那需要特定的材料和工艺,属于“实体科技”,但他现在触及的,似乎是更本质的、利用自身能力引导能量场实现“动态光学伪装”的路径。两者结合,或许能催生出更惊人的东西。
他将意念集中在“视觉欺骗”、“光线偏折”、“动态环境模拟”这些概念上,并结合自身那微弱的光学干涉能力,反复推演。他想象着一种特殊的“布”或者“涂层”,它本身并不发光,但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线、色彩和图案,通过内部极其复杂的光导纤维或可变色微单元,实时调整自身的光学特性,达到与背景完美融合的效果。而他的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引导”或“激活”机制,或者用来演示一种更超越的、基于能量场直接偏折光线的“原型”隐身。
当他将这个关于“动态视觉融合”与“场致光学偏折”的构想完善,并再次尝试,用尽精神力让自己手臂那一小片区域的扭曲和半透明效果维持了超过三秒钟时——
【叮!检测到宿主对视觉隐身技术的本质理解加深,并结合自身能量场干涉与信息模拟能力,初步实现微观光学偏折效应。触发条件符合,新整活任务发布!】
【任务名称:都市幻影!直播展示动态光学迷彩!】
【任务要求:在直播中,使用系统提供的【光子编织隐身布(原型)】。宿主需披上此布,在直播间背景墙(已预设为可被隐身布识别的特殊编码图案)前进行演示。展示效果需达到:披上布后,宿主身体与背景墙融合,视觉上近乎消失(仅留下极细微的轮廓波动,增强真实感)。同时,需展示该布对缓慢移动的适应性(缓慢横向移动时,隐身效果能动态调整,保持融合)。】
【任务奖励:【广谱环境自适应光学隐身技术(进阶)】(核心:基于光子晶体纤维与量子点色变材料的复合结构,结合实时环境信息采集与模拟算法,实现对可见光、红外、雷达等多波段电磁波的有效欺骗与能量吸收\/偏转。包含动态图案生成逻辑、多光谱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低能耗自适应调控模块。应用前景:单兵隐身作战服、装备伪装、重要设施光学遮蔽、特种侦查、下一代隐身飞行器涂层。)】
【整活道具:【环境信息同步捕捉器(微型)】(将隐藏于直播间,实时扫描背景环境的光线与色彩信息,并无线传输给【光子编织隐身布】)。【隐身效能稳定场(弱)】(将作用于隐身布,增强其光学融合效果,并降低因宿主移动导致的失真)。【认知干扰滤镜(极弱)】(将作用于直播信号,极轻微地干扰观众潜意识,使其更容易接受和相信所见的隐身效果,降低“一眼假”的概率)。】
【整活提示:你并非真正消失,只是光线为你让路。关键在于展示与环境的“无缝融合”与“动态适应”。移动需缓慢平稳,避免剧烈动作导致算法崩溃或穿帮。记住,最好的隐身,是成为环境本身。】
林墨看着任务描述,眼中精光一闪。广谱环境自适应光学隐身!这简直是给军方量身定做的神器!从单兵到装备,再到大型设施,其战略价值无法估量!
他立刻开始准备。系统提供的【光子编织隐身布】看起来就像一块质地略显奇特、灰扑扑毫不起眼的厚布,手感顺滑,微微泛着一种类似金属光泽但又不同的质感。他按照提示,将其简单地披在身上,像一件斗篷。
为了增加戏剧性,他特意将直播背景换成了一面贴有复杂几何图案壁纸的墙。
直播标题依旧噱头十足:《成为背景板!真人演示终极光学迷彩!》
直播开始,观众看到的是林墨和往常一样,站在那面花里胡哨的背景墙前,只是身上多了一件看起来土里土气、像是从哪个旧货市场淘来的灰色布斗篷。
“兄弟们,今天咱们玩点刺激的。”林墨拍了拍身上的“斗篷”,脸上是他标志性的、带着点戏谑的笑容,“看到这背景墙没?眼花缭乱是吧?待会儿,我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原地消失’!”
弹幕立刻开始刷屏:
“又来?这次是隐身?”
“这块布?主播你怕不是对隐身有什么误解?”
“我赌五毛,又是背景板提前录播掉包!”
“信墨哥,得永生!坐等打脸!”
“隐身?这科技树点得是不是有点歪了?”
林墨无视弹幕的质疑,(假装)严肃地清了清嗓子:“咳咳,注意了!这块看似普通的布,其实是我花重金……呃,花了不少积分从某个神秘科技爱好者论坛换来的‘原型光学迷彩布’!据说采用了什么……呃……量子纠缠色变技术?还是光子晶体纤维来着?反正很厉害就对了!”
他一边胡诌着听起来高大上实则狗屁不通的名词,一边(暗中依靠【认知干扰滤镜】和表演)调整着站姿,确保【光子编织隐身布】能完整覆盖身体正面。
“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林墨(假装)按动了手中一个(毫无卵用的)遥控器按钮,实际上则是通过意念稍微引导,并依靠系统道具自动运行。
下一秒,让所有观众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林墨按下“按钮”的瞬间,他披着布的身影,开始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融化”进背后的几何图案背景墙中!
不是瞬间消失,而是一种流畅的、渐变的过程。他身体轮廓边缘的色彩和图案,开始飞速变化,精准地匹配上背后墙壁的复杂纹路和颜色。短短两秒钟内,林墨的身影就在直播间画面里,几乎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极其模糊、如同高温空气扭曲般的、大致的人形轮廓,若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
直播间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随即弹幕彻底爆炸!
“卧槽!!人呢?!”
“真没了?!!”
“不是p图!背景墙的图案是连贯的!没有断层!”
“我盯着呢!他就这么融进去了!!”
“这他妈是什么黑科技?!”
林墨(通过耳麦听到弹幕反应,心中暗笑),开始进行下一步演示。他保持着披布的状态,开始极其缓慢地向左侧横向移动。
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随着他的移动,他身上那块布的光学伪装也在实时变化!他移动经过的墙壁区域,其上的几何图案仿佛被“复制”到了他身上,使得他始终与移动后所处的新背景完美融合!虽然因为移动,那模糊的轮廓感稍微明显了一点,但整体的隐身效果依然惊人!他就像一个在二维平面上滑行的、几乎不可见的幽灵!
“看到了吗?朋友们!”林墨(假装)激动地声音从“空无一物”的地方传来,“动态适应!这不是简单的静态伪装!无论我走到这面墙的哪个位置,我都能成为它的一部分!”
他来回缓慢移动了几次,每一次都引发弹幕新一轮的疯狂。打赏礼物如同暴雨般落下,各种难以置信的惊呼充斥屏幕。
感觉效果展示得差不多了,林墨(假装)准备结束演示,“关闭”隐身效果。他一边说着“好了,演示结束,现在解除隐身……”,一边(假装)笨手笨脚地想去扯掉身上的布。
就在这时,他“一不小心”,手指勾住了隐身布靠近肩膀处的一个边缘角落,用力稍微大了一点——
刺啦!
一声轻微的、类似于纤维撕裂的声音响起(实际上是林墨刻意控制力道,并借助系统道具模拟出的声音和效果)。
那一小片被扯开的边缘,微微翻起,露出了内部一丝极其细微、密密麻麻、如同活物般闪烁着微光的复杂结构!那看起来像是无数比头发丝还要细无数倍的透明或半透明纤维交织而成,其间还点缀着一些微小的、仿佛能自主发光的点状物!这惊鸿一瞥的内部结构,充满了未来科技感,与它其貌不扬的外表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哎呀!坏了坏了!”林墨(演技浮夸)地大叫起来,手忙脚乱地把那块布捂紧,仿佛生怕被人多看一秒,“这玩意可精贵了!怎么就给扯坏了!完了完了,这下没法跟论坛大佬交代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赶紧(假装)彻底关闭了隐身功能(实际上效果早已解除),露出了“完好无损”的身体和那块看起来依旧灰扑扑的布,只是他用手紧紧捂着刚才“破损”的那个角落。
直播就在林墨“心疼懊恼”的抱怨和观众们“等等!刚才那是什么结构?”“让我看看!”“那是光导纤维吗?还是别的什么?”的急切追问中,仓促结束。
屏幕黑下的瞬间,林墨脸上的“懊恼”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计划得逞的腹黑笑容。
他知道,“总局”的人肯定看到了那“不小心”露出的内部结构。那惊鸿一瞥,足以给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指明一个清晰无比的方向——光子晶体纤维与动态微单元集成的光学迷彩路径!
果然,不到十分钟,熟悉的敲门声响起。这次来的“总局”行动组成员,眼神比上次更加灼热,动作也更加小心翼翼,仿佛他手里那块布是某种来自异次元的神器。他们用一个特制的、内部带有柔软缓冲和电磁屏蔽的箱子,郑重其事地将【光子编织隐身布】收了进去。
“林墨同志,”带队的那位负责人,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你这次展示的……意义极其重大。请务必……保护好自己。”他似乎想说什么,但又咽了回去,只是深深地看了林墨一眼,迅速带队离开。
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再次引爆了相关领域。【光子编织隐身布】的材料本身就是一种革命,其内部的光子晶体纤维阵列能够对特定波段的光进行精确的引导和偏转,而那些微小的“量子点色变单元”则能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来自【环境信息同步捕捉器】)快速改变自身颜色和亮度。结合其中蕴含的实时环境模拟算法,这套系统实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动态光学伪装。虽然目前这块“原型布”的适应范围和速度还有限,但其原理和实现方式,已经为下一代隐身技术铺平了道路。
军方的某个高度保密测试场,在获得了初步分析数据和仿制样品(极其简陋,效果远逊)后,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测试报告用词极度克制,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震撼却无法掩饰:
“……仿制样品在静态环境下,对特定背景的视觉融合度达到85%以上,红外信号特征减弱70%。动态测试显示,低速移动下仍能保持70%以上的伪装效果。原理验证成功,技术路径明确。预估全面应用后,将使我军单兵伪装、特种作战及装备隐身能力提升一代以上,形成绝对的非对称优势。”
国运的提升,在这种直接增强战略威慑与作战效能的技术推动下,显得更加沉凝而有力。科技树在信息战、材料学、光学工程等分支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林墨满意地查看着系统反馈。
【技术扩散评估:“广谱环境自适应光学隐身技术(进阶)”已引发国内材料学、光学、军事装备及伪装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变革。多个相关重点项目已重新调整技术路线。】
【国运关联技术模块:“信息基石”序列激活度提升至68%。“能量操控”序列激活度提升至38%。“物质重构”序列激活度提升至12%。“时空亲和”序列激活度提升至4%。新增关联序列:“环境拟态”序列,激活度8%。】
【宿主贡献点再次大幅增长。对光线的引导和偏折能力显着增强,可在小范围内(覆盖自身手臂)实现持续数秒的、较稳定的光学扭曲效果。对环境色彩和图案的感知与模拟能力初步形成。】
他感受着新获得的能力,心中那个关于连接遥远星空的梦想越发清晰。隐身技术关乎能量与信息的精细操控,以及对环境的高精度模拟。而跨越星际的旅行,同样需要对能量(巨大能量)、信息(坐标、状态)以及时空环境(虫洞稳定)的极致掌控。
“隐身……是藏匿于环境。而虫洞……或许是创造一条属于你自己的‘环境’通道?”林墨若有所思。
他隐约感觉到,当对能量、信息、物质、时空乃至环境模拟的掌控都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那些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或许真的有可能被逐一实现。
就在他沉浸于对未来科技的畅想时,一种极其微弱、但截然不同的“异样感”,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他那增强的“信息视觉”和“时空亲和”感知中,泛起了一丝涟漪。
那不是来自国家的关注,也不是普通观众的意念。那是一种冰冷的、带着明确目的性的、如同潜行毒蛇般的“注视感”。它来自远处,似乎借助了某种技术手段,跨越了空间,正小心翼翼地窥探着他的住所。
林墨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园丁”?“除草”行动?
他端起桌上的水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平静地望向窗外某个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与那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对视。
“终于……有点像样的对手来找茬了么?”
他低声自语,语气中非但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带着一丝……期待。
风暴,似乎真的要来了。但他这片“时空的舞者”,早已准备好了自己的节奏。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