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历前732年10月20日,午后14时,火星赤道遗迹主能源舱。
厚重的岩层外,火星地表的红色沙尘被风暴裹挟,撞击着舱体合金外壳发出沉闷的声响,而舱内却是一片恒温恒压的静谧。季勃达站在远古硅基文明“荧惑”的能量核心残骸前,指尖轻抚过布满岁月痕迹的金属纹路,残骸表面流转的淡蓝色余能,如同濒死恒星最后的呼吸,勾勒出曾经辉煌的能量架构。
“零,将荧惑文明的核聚变核心图纸与青岚族的能量协同数据进行交叉比对,重点解析‘恒星辐射能-核聚变’的转化接口,构建三维模拟模型。”他目光专注地盯着终端屏幕,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如同星河般流转,“筑基圆满只是起点,要凝聚‘人造太阳金丹’,必须攻克能量层级跃迁的难关,荧惑文明的技术就是最关键的钥匙。”
【收到老板!数据交叉比对启动,三维模型构建中,预计耗时20分钟。】零的投影悬浮在图纸旁,进度条稳步推进,语气带着几分雀跃,【顺带一提,张教授刚才又发来消息,说他成功把调查组的着陆时间拖到了72小时后,还吐槽那些人‘官僚主义拉满’,连火星地质勘探的基本流程都不懂,简直是‘外行指导内行’。】
季勃达闻言轻笑,指尖敲击终端,调出张教授同步的最新消息:“老狐狸的手段还是这么管用,72小时足够我们清理完所有痕迹,顺便把核聚变的基础模型搭起来。对了,他有没有说调查组的具体配置?”
【说了,调查组共12人,配备三台地质探测仪、一台辐射检测仪,还有两架无人勘探机,整体配置偏向常规地质调查,没有高端能量检测设备,威胁等级‘一颗星’,属于‘轻松拿捏’的范畴。】零的投影弹出调查组的配置清单,数据标注得清晰明了,【另外,小吴他们又在群里@你了,说等你回地球,不仅要吃火锅,还要你‘露一手’,想看看你这‘科学怪才’最近又搞出了什么新花样。】
“露一手?等我金丹大成,带他们体验一下‘亚光速兜风’,保管惊掉他们的下巴。”季勃达调侃一句,随即收敛笑意,重新聚焦于核聚变技术解析,“零,分析一下荧惑文明核聚变核心的能量输出峰值,以及他们失控的关键节点,避免我们重蹈覆辙。”
【已完成数据分析!荧惑文明核聚变核心的最大能量输出峰值可达3.8x101?焦耳\/秒,相当于1000颗氢弹同时引爆的能量强度,而失控的核心原因是‘能量缓冲模块过载’,他们为了追求极限输出,削减了安全冗余,最终导致核心熔毁,整个文明被核辐射吞噬。】零的语气变得严肃,数据窗口弹出能量失控的模拟动画,【这也印证了之前的推测,他们的灭亡是‘技术激进主义’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安全冗余至少保留30%。】
季勃达点头,认同地说道:“没错,科学修炼的核心是‘可控’,而非盲目追求极限。我们的‘人造太阳金丹’,既要达到能量层级的跃迁,又要保证核心的绝对稳定,这就需要结合青岚族的生物本能能量循环,构建‘技术+生物’的双重稳定体系。”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响起提示音,青岚族的能量协同数据解析完成,屏幕上出现了一段动态能量流转图谱。季勃达眼神一亮,指着图谱中一处螺旋状的能量节点:“就是这里!青岚族通过这种螺旋结构,将恒星辐射能转化为温和的生物能,再通过行星磁场进行缓冲,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稳定机制。如果把这个结构融入荧惑的核聚变核心,就能解决能量过载的问题。”
【老板眼光毒辣!我刚才也注意到了这个节点,将其与核聚变核心的缓冲模块结合,理论上可将能量失控概率降低至0.01%以下,完全满足金丹凝聚的安全需求。】零的语气充满赞叹,【三维模型已构建完成,你看这个模拟效果——】
投影中,一个融合了荧惑技术与青岚族能量结构的球形核心缓缓旋转,淡金色的核聚变能量在螺旋结构的引导下,平稳地流转、压缩,没有一丝能量外泄的迹象。季勃达看着这颗虚拟的“人造太阳”,心中涌起强烈的信心,这正是他突破金丹期的关键蓝图。
“很好,模型验证通过,接下来开始搭建实验性核聚变装置。”他抬手调出实验舱的设备清单,快速筛选所需器材,“需要高能粒子发生器、超导约束环、生物能量缓冲舱,这些设备我们都有储备,组装时间预计48小时。零,同步制定能量注入方案,以核裂变核心为基础,分阶段导入核聚变能量,逐步完成能量层级的跃迁。”
【实验装置组装清单已生成,能量注入方案正在制定,第一阶段能量注入速率设定为0.3倍阈值,以适应核聚变能量的高烈度。】零的投影快速切换着界面,高效执行着指令,【友情提示,距离调查组抵达还有70小时,我们的时间很充裕,不用像上次那样‘极限赶工’,可以从容推进,毕竟‘慢工出细活’,金丹凝聚可不能马虎。】
季勃达颔首,走到实验舱的器材储备区,开始搬运超导约束环。就在他弯腰的瞬间,终端再次响起通讯提示,这次是来自地球的加密频道,接通后,张教授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老季,出了点小意外,调查组里混进了一个能量检测领域的专家,据说之前参与过外星信号监测项目,对异常能量波动很敏感,你那边的辐射痕迹一定要清理干净,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能量检测专家?”季勃达眉头微蹙,随即恢复平静,“放心,我自有办法。我们的实验舱采用了荧惑文明的能量屏蔽技术,常规辐射检测仪根本探测不到,至于那个专家,只要我们伪造的地质数据足够逼真,他也查不出什么问题。”
“那就好,我这边会尽量牵制他的注意力。”张教授松了口气,语气又变得轻松起来,“对了,解码团队又有新发现,荧惑文明的数据库里,除了核聚变技术,还有关于‘太阳系边界能量屏障’的记录,说是能阻挡外部文明的探测,等你忙完核聚变的事,可以看看,或许对你后续‘冲出太阳系’有帮助。”
“太阳系边界能量屏障?”季勃达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有意思,等我完成实验装置的初步组装,就去解读这段记录。替我谢谢解码团队的同事,回头请他们一起吃火锅。”
挂断通讯,季勃达将超导约束环放在指定位置,与零配合着开始组装。金属器械的碰撞声、能量管线的对接声,在静谧的实验舱内交织成独特的科研乐章。他看着逐渐成型的实验装置,脑海中勾勒出凝聚“人造太阳金丹”的场景——当核聚变能量在丹田内稳定燃烧,他将真正摆脱碳基生命的桎梏,拥有穿梭星际的能力,距离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又近了一步。
“星际历前732年10月20日,核聚变实验装置启动组装,金丹期突破正式启幕。”季勃达轻声呢喃,指尖凝聚起一缕核裂变能量,精准地接入装置的能量接口,“零,记录此刻数据,这是我们迈向星际的重要一步。”
【数据已记录!当前时间14时45分,实验装置组装进度10%,能量接口对接正常,一切就绪,只待聚变能量点燃的那一刻。】零的语气充满期待,投影中的三维模型与现实装置同步联动,仿佛一颗崭新的恒星,即将在火星的地下深处,绽放出属于人类的璀璨光芒。
喜欢真现代修仙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真现代修仙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