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基地的精密加工车间,迎来了自建成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挑战。在林默提供的、精确到微米级别的设计图纸的指导下,工程师和技师们耗费了数月的时间,动用了所有顶尖的加工手段和技术,终于将那座结构极为复杂的“磁场约束-真空悬浮-震荡梯度熔炼炉”从蓝图变为了现实。这座熔炼炉静静地矗立在特种材料实验室的中央,银灰色的外壳泛着冷峻而神秘的光泽,各种粗细不一的管线和电缆如同人体的血管般与之紧密连接,充满了工业与科技完美结合的力量感,令人不禁对其产生敬畏之情。
第一次熔炼试验,吸引了基地所有核心人员的密切关注。林默、刘总工、孙院士、陈教授等重量级人物齐聚在隔离观察室外,通过厚厚的铅玻璃和多个高清摄像头,紧盯着内部的一切动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林默设定的严格流程,启动了设备。抽真空系统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嗡鸣声,指示器上的数字迅速下降,直至达到极高的真空度。随后,电磁悬浮系统启动,特定配比的高纯度金属原料在腔体中央稳稳地悬浮起来,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托举着。
高频感应加热系统被激活,悬浮的金属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发红、融化,最终变成一团炽白、剧烈翻腾但又似乎被无形力场牢牢约束着的金属液滴,场面既壮观又令人紧张。“稳恒磁场加载!”操作员的声音在控制室内回荡。“参数正常!”技术人员的确认声紧随其后。“熔体温度达到预设值!”监测人员的报告声清晰传来。“准备注入震荡外场……3,2,1,注入!”随着指令的下达,那组特殊的震荡磁场发射器亮起了幽蓝的光芒,观察室外的人们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成败在此一举!
熔融的金属液滴在震荡场的作用下,其表面的翻腾似乎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富有规律的波动,仿佛在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柔地抚平、塑形,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感和科技感。漫长的凝固过程在精准的控制下缓缓完成。当加热系统关闭,金属液滴逐渐冷却、固化,最终变成一块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拳头大小的锭坯时,观察室内外,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与期待交织在一起。
刘总工团队立刻穿着防护服进入实验室,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尚有余温的“星尘”合金初胚取出,送往分析检测室。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谨慎,生怕对这块来之不易的合金造成任何损伤。经过一系列紧张而复杂的非破坏性和破坏性检测——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高温蠕变测试、模拟辐照实验等等,每一项检测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当最终的检测报告被送到林默和各位专家手中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报告显示:这块“星尘”合金初胚,其微观结构几乎完美地复现了林默的理论设计!非晶基体、梯度分布的纳米晶、纳米晶内部的孪晶结构……一切清晰可见!其室温强度、高温强度、韧性、耐辐照性能……所有关键指标,全面超越之前测试过的任何材料,并且远远达到了聚变引擎的设计要求!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刘总工老泪纵横,激动地抱着那份报告,仿佛抱着稀世珍宝,多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材料瓶颈,这个困扰了“苍穹计划”数月的最大难题,被一举攻克!有了“星尘”合金,聚变引擎的制造终于可以步入快车道。引擎团队日夜奋战,利用“星尘”合金加工出燃烧室第一壁、磁场线圈骨架等核心部件,与其他子系统进行总成,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不容有失。
数月后,在基地深处一座加固的地下测试台上,第一台“玄鸟”用的原型聚变引擎,如同一位沉睡的金属巨兽,静静地等待着苏醒的时刻。它的每一个部件都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林默、各位专家、基地高层再次齐聚控制室,气氛紧张而庄重。随着林默一声令下,点火程序启动。引擎内部,磁场迅速建立,燃料注入……短暂的预备后——
嗡!!!一道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巨兽心脏搏动般的轰鸣声响起,随即稳定下来,转变为一种强劲而平稳的运转声。监控屏幕上,代表能量输出的曲线陡然攀升,瞬间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值,并且稳稳地维持在那里!一次点火,成功!稳定输出!控制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许多人相拥而泣!这意味着,“玄鸟”真正拥有了那颗能够支撑其翱翔九天、震慑宵小的强大心脏!
然而,引擎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拥有了强大的心脏,还需要一副能够承载这颗心脏、并适应极端飞行环境的强健体魄。“玄鸟”的机体,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但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决心,迎接接下来的每一个考验。
喜欢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