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基地,危机应对中心。
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人几乎喘不过气。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玄鸟”右翼根部的三维结构模型,那个标红的3号应力传感器区域被不断放大、旋转,每一个细节都被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旁边则是滑行测试时记录下的海量数据流,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在屏幕上滚动,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祥的预兆。
结构团队的负责人,一位姓刘的老专家,额头渗着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他站在投影仪前,手里紧握着汇报材料,声音略显干涩地汇报着初步分析结果。
“……经过反复确认,这绝不是传感器误报。”刘工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一系列交叉比对,结果显示,在紧急刹车产生的特定扭转载荷下,右翼根3号区域确实出现了瞬间的应力峰值,这一数值超出了我们理论计算的安全阈值百分之七。虽然这一异常状态持续时间极短,并且‘星尘’合金的强度足以承受,没有产生永久形变,但……这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设计缺陷。”
陈院士猛地一拍桌子,脸色铁青:“缺陷?这怎么可能!翼根结构可是我们经过无数次有限元分析和风洞试验验证的,它被认为是最保守、最坚固的区域之一!”
“问题并不出在主承力结构上。”林默突然开口,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目光停留在模型上一个不起眼的连接件上,“关键在于那个用于固定内部线缆和辅助液压管路的二级支架。”
所有人都是一愣,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去。那确实是一个很小的结构件,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轻量化和安装便利性,谁也没有料到它会成为问题的源头。
林默走到控制台前,快速调出该支架的详细设计图和材料清单,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操作着。“这个支架的固有频率,与紧急刹车时,机体传递到翼根的特定频率段,产生了危险的共振。虽然支架本身很坚固,但它的振动放大了对主体结构的局部冲击,导致了那个异常的应力峰值和……高翔听到的异响。”
他一边说,一边在电脑上进行着快速的模拟运算。很快,一个动态的频率响应分析图出现在屏幕上,清晰地展示了共振发生的瞬间,图像中的波动和峰值一目了然。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如此细微的、在静态和常规动态分析中根本不会被注意到的问题,竟然差一点酿成大祸!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后怕。
“立刻重新设计该支架,改变其结构形式和安装方式,打破共振频率!”陈院士立刻下令,语气果断,“所有已生产部件,全部检查更换!”
“已经太晚了。”王总工脸色难看,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按照原计划,首次试飞就在三天后。重新设计、生产、安装、测试……这一系列流程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一周的延迟,对于“苍穹计划”这种级别的项目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士气将受到严重打击,整个团队的信心可能会因此动摇。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林默。作为总师,他是最终的决策者,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林默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脑海中,关于振动抑制和结构阻尼的无数方案飞速闪过。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恢复了之前的冷静与笃定。
“不需要一周。”他坚定地说道,“我们不需要更换支架。”
“什么?”众人愕然,面面相觑,不明白林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共振的本质是能量积累。我们不需要改变结构,只需要为这股能量提供一个‘泄放’的途径。”林默拿起电子笔,在屏幕上的支架连接处,画了几个简单的圈,“在这里,增加一组特制的被动式压电阻尼器。利用共振本身产生的机械能,驱动压电材料发电并转化为热量耗散掉,同时提供反向的阻尼力,可以有效抑制共振峰值。”
他看向材料组的负责人:“我记得,我们有一种用于传感器的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库存?”
“有!但是……林总师,这种方案理论上可行,但从未在如此关键的飞行器结构上应用过!风险……”材料组负责人担忧道,眉头紧锁。
“没有时间进行漫长的地面验证了。”林默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计算显示,加装阻尼器后,该区域的应力峰值可以降低百分之六十,远低于安全线。我相信我的计算。”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立刻行动,加工阻尼器,今晚连夜安装。明天,按原计划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后天清晨,‘玄鸟’必须按时起飞。”
他的决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没有人再提出异议,各部门立刻行动起来,整个基地迅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三天后的清晨,戈壁滩上天高云淡,阳光洒在广袤的沙漠上,显得格外耀眼。经过加急改装和全面检测的“玄鸟”,再次屹立在跑道起点,银灰色的机体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高翔坐在驾驶舱内,神情坚毅,目光中透露出对任务的坚定信念。上次的险情没有吓倒他,反而让他对这台复杂的机器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
塔台内,气氛比上次更加紧张,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所有系统,最终检查完毕!”技术人员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
“空域净空,气象条件允许!”气象组的报告紧随其后。
“地面监测系统就位!”监测组的确认声也如期而至。
林默深吸一口气,对着麦克风,沉声下达了那个等待已久的命令:“‘玄鸟’,允许起飞。”
跑道上,“玄鸟”的引擎发出了与滑行时截然不同的、低沉而威严的咆哮。尾部喷口幽蓝的光芒变得炽亮,高温使得周围的景象剧烈扭曲,仿佛空气都在为之颤抖。
没有炽热的尾焰,那是聚变引擎直接将等离子体约束并喷出的特征,显示着其超凡的动力。
“玄鸟”开始加速,快得惊人!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猛地推出,机体瞬间划过跑道,速度迅速攀升。
高翔紧握操纵杆,感受着强大的推背感,但机体异常平稳,仪表盘上的数字疯狂攀升。
“速度200……250……抬前轮!”
高翔轻轻向后带杆,银灰色的机头优雅地抬起,前轮离地。下一刻,整个机体仿佛脱离了地心引力的束缚,轻盈地跃离了跑道,直刺蓝天!
“起飞成功!”塔台里,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压抑已久的欢呼声和掌声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陈院士激动得老泪纵横,王总工紧紧抱住了身边的同事,大家相互拥抱,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林默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天空中,“玄鸟”收起起落架,如同一只真正的神鸟,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几个轻盈的转弯和爬升,展示着其无与伦比的机动性,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的诞生。
“报告塔台,‘玄鸟’飞行状态良好,各系统工作正常!请求进行下一个科目!”高翔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同意。”林默简洁地回应道。
“玄鸟”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开始向更高的空域爬升,身影逐渐变小,最终化作天际的一个小点。
首次试飞,圆满成功!基地内一片欢腾,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坐在角落一直监控安保数据的张锋,脸色突然一变。他快步走到林默身边,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急促说道:
“林默,刚刚收到‘智脑’的自动警报。在‘玄鸟’起飞达到三万米高度,即将进行首次高超音速冲刺的瞬间,基地西北方向约两百公里处,一个之前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的、来源不明的被动探测装置,被捕捉到了一次极其短暂且微弱的能量辐射脉冲……方向,正对着‘玄鸟’。”
林默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望向西北方的天际线。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正在暗中窥视。
“玄鸟”才刚刚展翅,暗处的窥探者,似乎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迫不及待。一场未知的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喜欢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