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号为“蓬莱”的生命科学计划核心区域内,最高安全级别的临床观察室中,一场关乎人类生命科学边界的重大实验正在无声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空间被一层近乎凝滞的严肃笼罩,空气仿佛因期待与不安而变得浓稠,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格外克制。单向玻璃的另一侧,聚集了数位关键人物:林默、陈淑华院士以及代表“龙巢”安保体系参与“蓬莱”核心安防构建的张锋,还有多位国内顶尖的医疗专家。他们凝神注视着室内,目光中既有灼热的期盼,也有难以掩饰的凝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那张病床上。
病床上安静地躺着的是首位接受“生命法典”全面基因治疗的志愿者——名叫阿杰的年轻人。他所患的是一种极端罕见的先天性肌肉萎缩症,病因源于单基因点突变。多年来,他被迫依赖轮椅生存,肌肉功能持续退化,甚至连呼吸都日益困难。传统医学对他的病情早已宣告无策,而在绝境之中,他成为了人类挑战基因疾病、推开生命禁区大门的一束关键希望。
此时,距离治疗程序启动已过去整整七十二个小时。整个治疗过程宛如一场在微观尺度下进行的精密战役:首先,医疗团队从阿杰身体中提取出少量成纤维细胞;随后,在体外依托“曙光”系统,将这些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紧接着,运用最尖端的“基因织布机”技术,精准修复了那个导致疾病的点突变;最后,将这批修复完成的健康ipSc细胞诱导分化为成肌前体细胞,并回输至他体内特定的肌肉群组。从原理上说,这些细胞应当迁移、整合、增殖,并逐步替代那些已经萎缩的肌纤维——然而理论是否能够毫无偏差地转为现实,谁也无法轻言断定。
阿杰静卧于病床,周身连接着多种高精度生命监测设备,屏幕上每一丝数据的起伏都牵动着观察室内外每一个人的心跳。主治医师秦医生正为他执行最后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治疗后检查,动作既轻柔又极为专注。
“屈趾肌力,二级。”
“踝关节背伸,一级。”
秦医生的手掌轻轻按在阿杰大腿肌肉表面,语音至此忽然一顿。他稍加力度,低声嘱咐道:“阿杰,用力,对抗我的手。”
阿杰咬紧牙关,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以全身所余之气奋力响应。就在这一刹那,监测肌电活动的屏幕上,那条曾经近乎平直的曲线蓦然跃起了一次明显的波动!
秦医生的眼睛瞬间被希望点亮,他强抑激动再次开口:“再来一次!”
这一次,所有观察者都清楚看到——阿杰那条原本消瘦无力的大腿,其肌肉轮廓出现了轻微而明确的绷紧。尽管变化尚且微弱,但这确实是一次自主的、有意识的肌肉收缩!
“股四头肌肌力……接近三级!” 秦医生的声音因情绪的冲击而微微颤抖。
观察室内外顷刻沸腾。陈淑华院士热泪盈眶,紧紧攥住身旁助手的手臂;张锋一直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弛,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笑意。这不仅是一次肌力等级的提升,更意味着修复后的细胞正在阿杰体内存活,并且正常地行使功能——“生命法典”的理论首次在人体中得到了有力印证!
随后的检查结果更是捷报频传:阿杰的肺活量提升了15%;手臂力量也出现了虽微弱却明确可测的改善;最令人振奋的是,他第一次在没有外力辅助的情况下,自主将左脚抬离床面数厘米!
“我……感觉到了,”阿杰的声音因激动而哽咽,他注视着自己曾经失去知觉的双腿,泪水无声淌落,“我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它们正在回来的力量。”
对于所有投身“蓬莱”计划——亦称“不朽计划”的科研者而言,这一刻,往昔所有艰辛的付出与沉重的压力,都获得了无可替代的回报。他们不仅见证了一个濒临枯萎生命的重生曙光,更亲历了一场真正的、由人类自己写下的医学奇迹。
成功的消息被严格限制在“蓬莱”最高决策圈内。林默迅速下达指令,要求全面记录阿杰的后续康复数据,并立即启动第二、第三批志愿者的筛选与治疗筹备。第一步虽已成功迈出,但前路依然漫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然而,就在短暂的庆祝气氛尚未消散之时,林默的私人通讯器忽然传来震动——一条来自“智脑”系统的直接讯息显示于屏幕。信息内容使他的眉头骤然紧锁:对阿杰回输细胞后的全身免疫系统监测数据中,检测到一次极其短暂、微弱到近乎可忽略的炎症因子波动。尽管其幅度远低于临床反应阈值、且已迅速恢复平稳,但该波动出现的时间与形态模式,与“智脑”基于细胞“记忆”烙印模型所预测的某种潜在免疫排斥风险高度吻合。
第一次的成功,或许并非完美无瑕;科学的道路上,仍暗藏着未解的荆棘。
喜欢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