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永历朝廷在焦虑与争论中做出的“册封”决定,很快便化作了实际行动。
一支由礼部侍郎带队、携带大量“赏赐”和永历皇帝亲笔敕书的使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穿越仍不太平的中原地区,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了太原。
此时的太原,处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蓬勃的朝气。
与南方小朝廷的颓靡压抑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军民同心,秩序井然,充满了开拓进取的自信。
南明使团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陈远甚至没有立刻接见他们,只是由礼司官员安排馆驿住下,晾了他们几天。
这几日,使团成员在太原城的所见所闻,无不深深震撼着他们。
严整的军容、繁华的市集、新兴的工坊、百姓脸上发自内心的安定与希望……这一切,都让他们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新兴的政权,其生机与力量,远非苟延残喘的永历朝廷可比。
几天后,陈远终于在晋王府正殿,以藩王礼仪(而非臣子礼)接见了南明使团。
殿内,大陈文武重臣分列两旁,甲胄鲜明,气度森严。
陈远端坐王位,虽未戴冕旒,但不怒自威,气度远超龙椅上的永历帝。
南明使者战战兢兢,宣读永历皇帝的敕书,无非是褒奖陈远“抗虏有功”,特册封为“秦王”(或类似极高的王爵),望其“谨守臣节,继续为国讨贼,早日光复神京”云云,并献上礼单。
使者读完,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大陈臣子的目光都带着一丝戏谑和冷傲。
柳如是、苏婉清等人嘴角微含笑意,赵胜、赵勇等武将则面露不屑。
陈远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贵使远来辛苦。陛下(指永历)好意,本王心领。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使者惶恐的脸,继续说道:“孤起兵于草莽,非为朱明一姓之私利,乃为天下苍生,驱逐鞑虏,再造华夏。
数年浴血,将士用命,百姓支持,始有今日局面。
今伪清摄政王授首,北地胡尘待扫,正是再接再厉,廓清寰宇之时。”
“至于这秦王之封……”
陈远轻轻拿起那卷华丽的敕书,随意看了看,又放下,淡然一笑,“孤之权柄,来自于麾下将士与治下万民,来自于这抗清卫道之伟业,何须南天一纸空文来认定?”
使者脸色煞白,冷汗直流,试图辩解:“殿下,此乃朝廷恩典,天下正统所在……”
陈远抬手打断了他,语气转冷:“正统?坐视神州陆沉,弃民于胡尘,龟缩岭南一隅,内斗不休,此乃何样正统?
孤无意与陛下争这虚名,然亦不受此羁縻。
贵使可回复陛下,若真心抗清,当整饬内政,出兵北伐,与我形成掎角之势。
若仍只想以虚爵笼络,苟安自保,则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站起身,威严地说道:“孤之大陈,上承天命,下顺民心,自开格局。
这‘秦王’之号,孤不受。
若论王号,孤已在朔方,当为西北王!此乃我军民共举,非由何人册封!”
“至于这些赏赐,”
陈远看了一眼礼单,“孤代前线将士谢过。然我大陈,还不缺这些物什。贵使可带回,或用于南方抗清军需。”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既表明了不受南明羁縻的独立立场,又占据了抗清道义的制高点,更展现了大陈的强大自信。
南明使者面如死灰,哑口无言,只得唯唯诺诺告退。
消息传出,大陈军民更加振奋,王上不受南明册封,自号西北王,更显英雄气概!
而南明朝廷得知回复后,除了更加恐慌和嫉恨,却也无可奈何。
册封西北王,独立开新天。
陈远拒绝南明册封,标志着大陈王国在政治上彻底摆脱了与南明小朝廷的羁绊,走上了完全独立自主的道路。
“西北王”虽是他自称,但其威势与实力,已远超南方那个空有帝号的永历皇帝。
天下人更加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华夏之主,已非朱明子孙,而是这位崛起于西北、威震天下的陈远!
统一的步伐,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只手覆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只手覆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只手覆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