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11 月的北京,寒风裹着沙尘,把城市吹得灰蒙蒙的。国贸商圈的玻璃幕墙大厦在风中泛着冷光,曾经人来人往的写字楼大厅,如今却透着一股压抑的寂静 —— 前台的绿植叶子蔫了大半,电梯口排队的人少了许多,连保洁阿姨拖地的动作都放慢了,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张小莫站在 22 楼的办公区门口,手里攥着刚打印好的项目报告,指尖把纸边捏得发皱。最近一周,公司里的气氛格外诡异,先是市场部的老王没来上班,接着是财务部的李姐被主管叫去谈话后,抱着纸箱红着眼眶离开。昨晚同事莉莉偷偷跟她说:“听说金融危机影响太大,总部要裁员了,优先留用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句话像块石头,压得她一整晚没睡好。
她今年 32 岁,在这家外企做了五年,从最初的实习生做到项目主管,手里还握着一个即将收尾的大项目,原本以为能安稳度过这场危机,可 “35 岁以下优先留用” 的消息,让她心里没了底。父亲的透析费还等着她每月支付,助学贷款还有一万多没还,隔断间的房租下个月就要到期,她不能失业,也失业不起。
“张小莫,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主管刘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语气比平时严肃了许多。张小莫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深吸一口气,把项目报告抱在怀里,跟着刘姐走进办公室。
办公室的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只漏进几缕微弱的光,照亮了桌上的一杯冷掉的咖啡。刘姐坐在办公桌后,手指反复摩挲着一份文件,眉头皱得紧紧的,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小莫,坐。” 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声音低沉,“咱们认识五年了,你工作一直很努力,这个项目也做得很好……”
“刘姐,是不是…… 要裁员了?” 张小莫打断她的话,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看着刘姐手里的文件,封面上 “优化通知书” 几个字隐约可见,像一把冰冷的刀,悬在她的头顶。
刘姐沉默了几秒,把文件推到她面前:“总部的决定,我争取过,可……35 岁以下优先留用,这是硬性规定。” 她的声音带着歉意,“这是优化通知书,还有一笔补偿金,按你的工龄算,五个月工资,大概三万块。你手里的项目,交接给小李,他年轻,能扛得住。”
“35 岁以下优先留用……” 张小莫拿起通知书,指尖触到纸面的瞬间,一股寒意从脚底窜到头顶。她看着上面 “经公司研究决定,予以优化” 的字样,眼泪突然在眼眶里打转 —— 她为这家公司付出了五年的青春,加班到凌晨是常事,为了赶项目,连父亲的生日都没能回去,可最后,却因为年龄,被轻易地 “优化” 掉了。
“刘姐,我不能走。” 她抬起头,声音带着恳求,“我爸得了尿毒症,每周要透析,还有助学贷款没还,我要是失业了,这些费用都没法承担。您再帮我跟总部说说,我可以降薪,可以做更累的工作,只要能留下。”
刘姐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小莫,我理解你的难处,可总部的规定我也没办法。补偿金我已经帮你多申请了一个月,你拿着这笔钱,先找工作,以你的能力,肯定能找到更好的。” 她顿了顿,又说,“我这里有几个朋友的联系方式,都是做 hR 的,我帮你推荐一下,别太着急。”
走出办公室时,办公区里的同事都在偷偷看她,眼神里有同情,也有庆幸。莉莉走过来,递过来一张纸巾:“小莫,别难过,这不是你的问题,是大环境不好。我帮你收拾东西吧。”
张小莫摇摇头,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桌上的文件、笔记本、咖啡杯,还有去年获得的 “外企精英” 奖状,这些陪伴了她五年的东西,此刻都要被装进纸箱里。她把奖状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箱子的最底层 —— 这张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奖状,现在却像个笑话,见证着她的 “优化” 结局。
收拾完东西,她抱着纸箱,走到电梯口。电梯门打开时,镜面映出她的样子 —— 头发乱得像团草,眼尾的细纹清晰可见,脸色苍白得像纸,怀里的纸箱压得她肩膀微微倾斜。她伸手理了理头发,想让自己看起来体面些,可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下来,砸在镜面上,晕开一小片水雾。
电梯缓缓下降,镜面里的画面不断变化,从办公区的灯光,到大厅的玻璃幕墙。幕墙外墙上,巨大的 “经济腾飞” 标语在寒风中格外醒目,红色的字体泛着光,与她此刻的狼狈形成了刺眼的对比。她想起刚入职时,看着这标语,心里充满了憧憬,觉得自己能在这座大厦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现在,她却像个被遗弃的孩子,抱着纸箱,狼狈地离开。
走出大厦时,寒风扑面而来,吹得她打了个寒颤。她把纸箱抱得更紧了,里面的奖状硌得她胸口发疼。街上的行人行色匆匆,每个人都裹紧了衣服,脸上带着疲惫。她想起五年前,自己刚到北京,也是这样抱着纸箱,走进这座大厦,那时的她,眼里有光,心里有梦,可现在,梦碎了,光也灭了。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母亲发来的短信:“小莫,你爸今天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你周末回来吗?我买好了肉,等你回来做。” 后面跟着一个笑脸表情,可张小莫知道,母亲还不知道她失业的事,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担心得睡不着觉。
她回了条短信:“妈,我周末回去,最近项目忙,可能会晚点到,您别等我吃饭。” 发完短信,她把手机放进兜里,抱着纸箱,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寒风把她的眼泪吹干,脸上只剩下冰冷的触感。
路过一家便利店时,她进去买了瓶矿泉水,付钱时,看到柜台上的报纸,头条是 “金融危机影响扩大,多家企业裁员”。她拿起报纸,翻到招聘版,上面的职位大多要求 “35 岁以下”“有经验者优先”,可像她这样 32 虽,刚被裁员的,却很难找到合适的。
她坐在便利店门口的台阶上,打开纸箱,拿出那张 “外企精英” 奖状,看着上面的红色绒面,突然觉得无比讽刺。她想起自己大学毕业时,老师说 “知识能改变命运”,想起自己努力工作,想靠自己的能力在北京站稳脚跟,可最后,却还是逃不过被 “优化” 的命运。
“姑娘,你没事吧?” 一个环卫工人走过来,手里拿着扫帚,看着她怀里的纸箱,“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别坐在这儿,天太冷了,容易感冒。”
张小莫摇摇头,收起奖状:“没事,谢谢大爷。” 她站起来,抱着纸箱,继续往前走。她想起刘姐说的补偿金,三万块,除去父亲的透析费、助学贷款和房租,最多只能撑三个月。她必须尽快找到工作,不然,这个家就真的要垮了。
走到公交站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是隔壁隔断间的那个女人,正抱着文件,匆匆忙忙地往地铁站走。女人看到她,愣了愣,然后走过来:“你怎么抱着纸箱?是不是…… 失业了?”
张小莫点点头,声音沙哑:“嗯,公司裁员,年龄超了,被优化了。”
“我也是。” 女人苦笑一声,“我在那家广告公司做了三年,昨天刚收到裁员通知。我老公的公司也在裁人,现在我们俩都失业了,房贷还没还完,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着女人憔悴的脸,张小莫突然觉得,在这场金融危机里,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她拍了拍女人的肩膀:“别灰心,咱们再找找,总会有办法的。我这里有几个 hR 的联系方式,咱们可以一起试试。”
女人眼睛一亮,赶紧拿出手机:“真的吗?太谢谢你了!咱们加个微信,有好的机会互相通知。”
加了微信后,女人匆匆忙忙地走了,说是要去面试。张小莫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了一丝勇气。她想起母亲说的 “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想起刘姐的推荐,想起隔壁女人的鼓励,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放弃。
她抱着纸箱,走到地铁站,决定先回家,整理好简历,明天就开始找工作。虽然现在很难,但她知道,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她能找到新的工作,能继续承担起家里的责任,能在北京,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回到隔断间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她把纸箱放在地上,打开电脑,开始整理简历。屏幕的光映着她的脸,眼尾的细纹虽然明显,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坚定。她想起电梯镜面里的自己,想起幕墙外的 “经济腾飞” 标语,突然觉得,这场 “优化” 或许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她会带着五年的工作经验,带着家人的期望,继续努力,相信总有一天,她能摆脱困境,迎来属于自己的 “经济腾飞”。
第二天早上,她早早地起床,穿上那件磨了毛边的黑色风衣,拿着简历,走出隔断间。楼道里的声控灯被她的脚步声唤醒,照亮了墙上的小广告。她走到楼下,买了两个包子当早餐,一边吃一边往公交站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她的身上,温暖又明亮。她握紧手里的简历,心里暗暗发誓:她要更加努力,尽快找到工作,让父亲安心治疗,让母亲不再担心,让自己重新站起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喜欢独生年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独生年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