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首页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商城去大唐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穿越了的学霸最强败家驸马爷超神大军阀春秋鲁国风云大当家不好了明士长夜谍影寒门崛起笔趣阁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6章 赵匡胤详解大宋开国制度,赵构被女子们疯狂鄙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匡胤闻言,微微一笑。

“傻孩子,过犹不及啊。”

赵德芳仔细的品味着这句话。

作为一名太子,赵德芳最近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控了“父皇每句话背后必有深意”的奥义。

他很快就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道:

“父皇您是觉得,只要罢免一个赵普就足够了吗?”

赵匡胤哈哈地笑了起来,道:

“傻孩子,你要明白,作为皇帝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步步为营。”

“这样吧,朕好好和你说一说朕是怎么削除掉武人权力,让为祸唐末和五代十国的藩镇彻底在大宋消亡的吧。”

很多人都以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大宋的藩镇问题就已经结束了。

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事实上,“杯酒释兵权”只是解决中唐以来藩镇擅权的隐患和新执掌禁军的弄权问题的第一步。

罢免几个武人领袖并不代表着就万事大吉了,赵匡胤必须要渗透到朝廷与地方的职官建置中去,改变藩镇在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使之必须依附君权而运转。

首先,为了防止武人以宰相的身份架空皇帝,大宋朝廷以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副使)与三司使以分宰相之权,收相互牵掣之效。

枢密使直属皇帝,掌指挥权。禁军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和殿前都指挥负责训练与护卫。

在完成了这一步之后,节度使基本成为了一个空职。

于是乾德元年,赵匡胤开始陆续罢去地方节度使,渐削数十异姓王之权,安排他职,以文臣取代武职。

开宝二年,赵匡胤又收回了藩镇将领武行德、王彦超等人的兵权。

到这里,藩镇节度使才彻底在大宋消亡了。

但若仅仅如此,赵匡胤依旧担心将来地方上厢兵将领作乱,还有灾荒年间再跑出一个黄巢这种农民军领袖来。

于是赵匡胤又颁布法律,收厢兵之骁勇和荒年募精壮之丁为禁军,皆归枢密院指挥。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厢兵只剩下老弱病残,灾荒年间的青壮呢又被朝廷招募走了,那地方上就再也没人能造反了。

地方虽无精兵,但地方厢兵毕竟数量庞大,合起来仍可制约禁军(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根本没想到后代的大宋败家子们会把禁军搞到破百万的恐怖数字)。

至此,大宋形成了“强干弱枝”而内外上下相互制约的制度。

到这里,赵匡胤还是不放心。

地方厢兵是弱了,但厢兵是听地方官掌控的,万一某个地方官把当地厢兵训练成精锐,岂不是成为小节度使了?

赵匡胤便扶持士大夫阶层,以文人任知州,为当地最高行政官员。

这就完了?还没有呢。

赵匡胤对文官知州也不放心!

于是他又搞出了一个通判,作为知州的副职,为皇帝督察知州。

重要文件必须由通判副署,知州单独署名视为无效。

到这里就完了?

也没有!

赵匡胤更进一步,还要把钱粮给掌控住。

钱粮就是后勤,没有足够的后勤,谁也别想割据一方。

赵匡胤规定地方钱粮大部输送中央,在地方设转运使,负责此事。

此外,大宋的将军还不能在一支军队长久任职,任职几年就必须调走,必须要形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

到了这里,朝廷顶层有副宰相、副枢密使、兵部、马步军都指挥、殿前都指挥这么多的官职,分掉了指挥权、部署权、训练权、任命权。

地方上有知州拿掉了行政权,通判对知州进行二次监督。

再有转运司使拿掉了后勤,禁军拿掉了精锐兵源。

原本完全属于节度使的军事、行政两大权力,直接被赵匡胤这一番操作切割得七零八落,分别落在十几个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部门上。

任何一个部门,都有另外一个部门进行制衡。

任何一个官职,都有另外一个副职进行监督。

任凭武人再怎么牛皮哄哄,谁又能从十几个部门里分别把这些零碎不堪、相互制衡的权力拿回来并进行整合呢?

这难度甚至比灭掉大宋重建一个新王朝还要更高!

赵匡胤仔细地说明了一通,不无自得地感慨道:

“除非大宋灭亡,不然朕的这套制度,会让所有的武人永远不得翻身。”

切割出来的大部分关键职位,都属于文官士大夫所有。

这就是为何大宋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了。

赵德芳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才道:

“父皇,儿臣记得金幕说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坏的地方。”

“您这套制度的弊端在哪呢?”

赵匡胤闻言,表情顿时有些僵硬,瞪了赵德芳一眼。

这个臭小子,真是不上道!

你想挑毛病,最起码你也得先拍一拍朕的马屁,让朕舒坦一点啊。

不过赵德芳在赵匡胤心中的地位确实是非常稳固的,所以他也只不过是在心中随便的吐槽了一下,随后就开口解答了赵德芳的问题。

“这弊端其实也很简单,节度使打仗的时候任何事项都一言而决之,可现在节度使的权力分的这么散,那大宋打仗的时候就需要十几个部门的紧密合作。”

“嗯,简单的说,就是大宋战争的效率会非常低下,而且军队的战斗力也会有很大问题。”

赵德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权力太分散,就容易扯皮!

比如大宋打了一个败仗,可能会发生如下场景:

宰相们说了,我们只负责制定总体战略,具体实施你问兵部啊。

兵部说这不关我事啊,我们只管调兵遣将,枢密院那边负责指挥的啊。

枢密院说关我屁事,明明是马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指挥使平日对将士们的训练不够,一群垃圾士兵我这边的将军怎么指挥?

马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指挥使说转运使平日里送的钱粮军备都不够,将士们怎么训练?分明是转运使的问题。

转运使说地方知州执政能力不足,就收上来这点钱粮,我只是负责运的,有多少运多少,怪我?

知州说我想干点什么正事,身边这通判来天天和我唱反调,你让我怎么办好事,怎么多收钱粮?

……

总之这么多部门,能扯皮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但凡是平庸一点的皇帝,直接就被绕晕了,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打败仗的问题出在哪!

而且部门多了,这里贪一点那里摸个鱼,这么多环节根本就查不清楚,一笔糊涂账。

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赵匡胤一脸阴郁地开口道:

“现在看来,这套制度的问题就是让军队战斗力变得太差了。”

“朕是开国皇帝,朕活着的时候军队还是有保障的,可朕一死,呵呵……”

“就赵光义那个废物,都搞不明白里面的道道!”

赵德芳恍然点头。

这个制度的确是把武人按得死死的,但问题是它太复杂了。

复杂到整个宋朝几百年,只有赵匡胤这一个制度的设计者和建立者能玩得转,其他大宋皇帝根本就玩不转。

玩不转的结果就是大宋国力富庶,每年投入军队的钱粮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宋军在战场上却被辽军和金军玩得团团转!

赵德芳想明白了其中关节,便正色道:

“所以父皇才想要设立军机处?”

赵匡胤闻言,脸色一时间颇为复杂。

过了好一会,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才感慨道:

“毕竟是朕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慢慢建立起来的制度,若不是万不得已,朕又怎么可能想着去改变呢?”

在看靖康之变的时候,赵匡胤心中虽然非常不爽,但最终也只不过是把赵光义给废了,并没有想要彻底改变制度。

所以当看完乾隆篇视频后,赵匡胤提了一下军机处,被士大夫们强烈反对,也就算了。

但赵构这篇视频,的确是给了赵匡胤很大的刺激。

如果说,靖康之变还可以托词为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个昏君的问题,那赵构这个视频就明显不是了。

靖康之变是突袭,而接下来的三次金军南下伐宋,属于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在这一次的全面战争中,大宋不单单是出了赵构这个昏君,更将军事制度方面的弊端暴露无疑。

黄潜善、汪伯彦、杜充等文人在关键时刻掌军,不但没有给大宋任何帮助,反而让大宋一步步地滑向深渊。

反而是王彦、陈淬、岳飞等武将,在这场战争中显露出了本领,可却偏偏受限于制度,迟迟无法掌控兵权,只能坐视大宋一败再败。

这彻底打醒了赵匡胤。

他意识到,军队这种东西真的还是只能让武将来指挥的好。

赵匡胤这才下定决心,以军机处作为新的集权制度,对旧有制度进行一个更新和升级。

这才有了赵匡胤对赵普的动手。

赵匡胤缓缓道:

“好了,现在你应该明白最开始那个问题的答案了。”

赵德芳愣了好几秒才想起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只对赵普动手,不趁机把整个士大夫阶层连根拔起?

赵德芳恍然道:

“儿臣确实明白了,任何一个新制度的建立都应该一步步地推进,这样才能够让阻力最小化,而且也能让新制度从一次次考验中变得成熟。”

“这才是对大宋最稳妥的方式!”

赵匡胤满意地点头:

“你说得没错,德芳。”

“你要明白,大宋是咱们自己的家产,谁会在自家的家产上搞什么大破大立?”

“那会很容易就把家产给败光的。”

“必须小心翼翼,步步推进,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试错空间,也能在改革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

“所有想要一步到位的改革,那都是痴人说梦!”

顿了顿,赵匡胤指了指金幕道:

“就上一部视频,张居正的改革不也是如此?”

“他用了那么多年来推行考成法作为铺垫,直到考成法彻底成型,这才进一步地清丈土地,搞一条鞭法。”

“若是张居正一上台就直接把考成法、清丈土地、一条鞭法全部铺开,朕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他的任何一条改革措施都推行不下去,他本人也只能黯然下台!”

“道家老祖李耳说过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

“作为皇帝来治国,一定不能急。要稳,越稳越好!”

赵德芳心悦诚服,点头道:

“儿臣明白了,今日父皇赐教,胜过儿臣苦读二十年圣贤书!”

赵匡胤哈哈大笑,不无自得地抚须道:

“那是自然,朕可是建立了华夏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建康失守后,杜充逃到了江北的真州,躲藏在了真州的长芦寺。】

【兀术随后让唐佐前往劝降杜充,告知杜充如果愿意投降金国,可以像张邦昌一样成为金国傀儡政权的皇帝。】

【杜充听完之后,就非常痛快地投降了金国。】

【这位被赵构在圣旨之中吹嘘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负责整条长江防线的最高指挥官,大宋右相,就这么成为了金国的走狗。】

【但兀术只不过是金国的先锋大将,金国主将完颜宗翰在接见了杜充之后对此人十分鄙夷,否定了杜充成为傀儡政权皇帝的想法,还将杜充严刑拷打了一番,确定杜充确实不是间谍之后才将其释放,在金国为官。】

另外一边,正在逃亡路上的赵构得知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杜充降金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赵构整个人都麻了。

原本赵构以为杜充至少也能成为下一个李纲,帮助自己建立一道牢不可破的长江防线。

就算是打不过金军,杜充至少也应该率领大军前来护卫赵构的安危。

但他是万万没想到,杜充二话不说,甚至都没有亲自领兵出战过,就直接投降金国了!

杜充可是右相啊,在所有大宋臣子里仅仅次于左相吕颐浩,是真正的位极人臣啊。

赵构给了杜充官职,给了杜充兵权,却被杜充无情地背叛!

这对赵构的心理打击无比巨大。

赵构突然变得狂怒,大喊大叫,乱砸东西。

“这个杜充,朕明明是那么信任他,他为什么要背叛朕!”

“这天下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了吗?”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愿意忠于朕,给朕守住这个大宋的江山!”

听着赵构的怒吼,刚刚赶到门口的吕颐浩都不敢进去了。

迟疑了片刻,等到里面的声音渐渐平息,吕颐浩这才壮着胆子走进去,对着赵构禀报。

“陛下,兀术率领的金军已经从采石而来,很快就要抵达越州了!”

越州正是赵构君臣如今所在。

赵构闻言大惊,在兀术兵锋的威逼下,也顾不得什么杜充了,立刻召集群臣商议。

群臣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眼下大宋的三路防线,形势都很严峻。

西路负责守卫江西的刘光世只敢龟缩在自己的地盘里,坐视完颜拔离速烧杀抢掠,动都不敢动,更别提来救援赵构。

中路就是杜充,打了大败仗然后投敌,兀术也正是从中路建康地区杀过来,这一路直接烂掉了。

东路的韩世忠倒是在淮东地区和完颜挞懒打得有来有回,是三路中发挥最出色的。

但韩世忠也因此被完颜挞懒的兵马牵制住了,没有办法前来支援。

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赵构让大家想办法,大家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就在一阵沉默中,左相吕颐浩突然心中一动,开口道:

“陛下,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赵构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道:

“吕卿家,快快道来!”

吕颐浩正色道:

“兀术所部,骑兵为主。况且兀术是孤军深入,他肯定会效仿之前扬州之乱,派遣轻骑兵前来突袭。”

“如今陛下身边还有诸多官员、士兵及其家小,若是我们继续南下经过江浙山路,速度必然缓慢,会被金军骑兵追上。”

“而且咱们人数太多,江浙山路险峻难以从江南运送大批粮食,一旦缺粮恐怕会内部生变。”

赵构一听到这里,表情直接变了。

上一次的苗刘之变,赵构可是到现在都还经常做噩梦呢。

赵构忙道:

“吕卿家所言极是,只是这陆路走不了,朕又该怎么办呢?”

赵构所在的越州,东边是海,北边就是韩世忠和金军交锋的战场,西边是浙西山区,南边是浙南山区……

怎么看,都感觉是个死路啊!

吕颐浩干咳一声,道:

“所以臣认为,为今之计只有出海!”

“明州(宁波)距离此地不过一天路程,乃是大宋江南的大海港,那里的码头可是有很多海船的。”

“陛下只要征调这些船只出海,金人没有船只,就根本无法威胁到陛下的安危了。”

赵构听着听着,眼神渐渐地变得明亮了起来。

对啊。

你金人骑兵也厉害,步兵也无敌,但你总不可能凭空变出船来吧!

赵构装模作样地考虑了一天,然后就采纳了吕颐浩的建议。

吕颐浩对此自然是早有所料,当即又道:

“陛下,明州的船只虽多,但一时间想要找到容纳数万臣子、将士及其家属的船只也不太可能。”

“况且若是大队船只出海,也容易被金人锁定,目标太大。”

“以臣之见,应当让大部分人自寻出路,陛下只需要带着一部分臣子出海躲避即可。”

赵构闻言心中顿时大为不喜,怒道:

“大宋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百年,如今朕面临危机,他们便要弃朕而去,焉有此理!”

“朕若无士大夫扈从,岂不是和流寇贼匪一般,还有何皇帝颜面可言!”

【于是赵构发布旨意,要求城中所有臣民必须要随同自己前往宁州出海。】

越州城内,得知这个旨意之后,所有臣民顿时都不淡定了。

“跟着陛下去宁州?傻子才去呢,我这点官职,去了有资格上船吗?”

“陛下可是金人追杀的对象,我们若是跟着陛下就等着被金人弄死吧。”

“对对对,越州往南往西都是山区,我们大可进山暂避一段时日,这可比跟随在陛下身边安全多了。”

于是等越州城门开启,赵构御驾离开的同时,其他城门处,无数大宋臣民狂奔而出。

城外马路堵塞,各种谩骂催促声不绝于耳。

等赵构抵达明州港口的时候,他突然感觉有些不对。

“吕卿家,为何跟随在朕身边的就这点人了?”

在越州的时候,赵构身边所有臣民加起来差不多十万人。

可如今在明州码头,竟然只剩下几千人了!

赵构就算是数学再差,这么巨大的差别还是能感觉得出来的。

吕颐浩嘴角勉强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丝尴尬笑意:

“陛下,人少点好,人少点咱们安排船只也容易。”

赵构默然片刻,恨恨地开口道:

“全是一群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人!”

“等此事毕了,朕一定要好好地在大宋境内重新整治风气,让孝顺之风盛行于世!”

吕颐浩闻言,不由无语。

陛下,您父兄妻儿都还在金国当俘虏呢,这几年您是一句北伐也没提过,怎么好意思说不忠不孝的?

但事到如今,吕颐浩等人也不可能当面打脸赵构,只能连声催促赵构登船。

早在刚刚开战的时候,大宋朝廷中诸多当政的主和派大臣就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让监察御史林之平前往广州、泉州和福州招募了大批船只,在明州港口待命。

此刻广南东路转运使赵亿已经带着上百艘原本用来海上运粮的船只,在码头处等待了。

赵构大喜过望,褒奖了一番赵亿,随后准备上船。

但刚刚登船不久,焦急等待开船的赵构不但没有看见开船,反而听到了外面传来了吵嚷的声音。

赵构大为不喜,对着一旁的吕颐浩道:

“吕卿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吕颐浩赶忙出去查看。

此刻,上百名负责保卫赵构的宫廷卫士,正在怒气冲冲地包围着主管禁卫的官员陈宥,大声责问。

“陈大人,我们一路辛苦保护陛下前来此地,每艘船只能上六十个人,多的人只能自求生路,是何道理?”

“陈大人,你说每人只能带两人上船,我们的父母妻儿都在这里,你告诉我,我是带上父母抛弃妻儿,还是带上妻儿抛弃父母?”

“陈大人,我三个孩子,你是想要让我带上两个,抛弃最后那个吗?”

听着这些禁卫的责问,陈宥也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陈宥心里也苦啊,这决定又不是陈宥做的,陈宥只不过负责传令和执行而已。

他能怎么办?他也没资格让每艘船多上人啊。

就在此时,陈宥看到了不远处刚刚来到码头,正探头探脑观察情况的吕颐浩,眼睛顿时一亮。

“吕相公快过来,这里的问题只有你能解决!”

吕颐浩心中一紧,正打算脚底抹油,却已经被众人呼啦啦一下子围住了。

“吕相公,你是大宋宰相,你可得给大家一个说法!”

“吕相公,今天要是不给我们一个说法,谁也别想走!”

“吕相公,都是你们这些大臣治国不力才搞成现在这种样子的,你必须解决这个事情!”

吕颐浩一听直接气坏了,大骂道:

“你们还有脸骂老夫误国?平日里你们在校场训练,十箭里只有两箭能命中靶子,就这还有脸说老夫?”

“老夫问你们,就你们这样子,真有金贼过来,你们就有胆量死战了?还不是直接抱头鼠窜!”

若是在平时,吕颐浩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武百官之首的大宋左相发火,小小禁卫士兵哪里敢放个屁?

可眼下情况不同,大家都急着逃命,各种谣言四起,似乎金人随时都会追杀上来。

命都要没了,还管你什么狗屁朝廷大人?

当即就有人大骂道:

“吕颐浩你这老贼,误国以你尤甚!你若是不给弟兄们解决这个问题,弟兄们今天就让你人头落地!”

众人群情激奋之下,不少禁卫要么把腰间刀剑拔出,要么将手搭在腰间。

整个气氛变得无比火爆,剑拔弩张。

这下子,其他在场的官员也都慌了。

参知政事范宗尹赶忙上前拉住吕颐浩,强行将吕颐浩和众禁卫分开,拉进了船舱里面。

诸多禁卫不依不饶,还要追上来讨个说法。

权同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质赶忙将船舱的门关上,死死上锁。

诸多禁卫依旧不走,许多人拍着门大骂吕颐浩和其他朝廷大臣,要求必须给个说法。

闹到这种地步,皇帝赵构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了。

听完了群臣的讲述之后,赵构心中怒极。

“混账东西,都这种时候了,不想着如何保卫朕,却只知道为了一己之私搞内讧!”

“朕让他们每人带两个家人就已经是泼天的恩典了,其他的家人难道就不能自行活命吗?”

范宗尹赶忙劝说道:

“陛下,眼下不能直接镇压,众目睽睽之下,会引发兵变的!”

兵变这两个字犹如一盆凉水,立刻让赵构冷静下来。

苗刘兵变之时,赵构被迫退位,朝不保夕随时都可能丧命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赵构深吸一口气,很快做出决定。

片刻后,范宗尹拿着赵构的圣旨,在闹事的诸多禁卫面前高声宣读:

“……携带父母妻儿,乃人之常情。”

“然眼下船只不足,朕当与群臣再议,设法筹措。”

“诸班直卫士当尽心护卫,不可再继续闹事,成何体统!”

听完这份圣旨后,诸多卫士们顿时感动。

“陛下没有抛弃我们!”

“陛下还会替我们想办法的。”

“陛下万岁,大宋万岁!”

在这一片万岁声中,闹事的卫士们终于散去,继续执行起保护赵构的职责。

被这么一闹,天色已晚,赵构也没办法出海,只能将明州衙门作为临时行宫,暂时居住。

这一夜,看似风平浪静。

天明时分,突然一支御营军队杀了进来。

为首的三名将军,分别是御营都统制辛企宗和他的兄弟御营中军统制辛永宗,还有宰相吕颐浩的亲军将领姚端。

三人指挥部下,对这些昨日闹事的禁卫发动突袭。

禁卫们猝不及防,一时间混乱不堪,有些爬到屋顶,有些直接爬墙逃跑。

此时,赵构的“寝殿”大门突然打开,披挂着甲胄,手持弓箭的赵构在几名宦官、亲卫的保护下出现。

赵构弯弓搭箭,直接瞄准了那些正在爬墙的卫士。

“嗖嗖!”

两声箭矢响起,赵构两射两中,把两名卫士当场射死,随后怒吼:

“朕倒要看看,谁今后还敢威胁朕!”

赵构的出现,彻底让卫士们士气崩溃,纷纷投降。

赵构看着赶来的吕颐浩等人,满意点头:

“吕卿家,你做的很不错!”

原来在昨日,赵构只不过是以缓兵之计,让这些卫士暂时安分下来。

不少闹事的卫士可是平日里负责护卫赵构安全的,他们如果有想法,赵构很危险。

赵构表面上说什么会找船,暗中却授意吕颐浩,让这位大宋左相带着赵构亲笔手书去找到御营中的辛氏兄弟,让他们出兵平叛。

这就有了刚刚那一幕情形。

【在这一次卫士们的闹事被镇压后,赵构将张宝等十七名带头闹事的卫士斩首,其他宿卫全部发配到诸军之中去当普通士兵。】

【而辛企宗、辛永宗兄弟因此获得了赵构的信赖,负责护卫赵构身边安全,和赵构寸步不离。】

【在镇压了这一次闹事之后,赵构终于解决了出海前的最后一件麻烦事。】

【当天傍晚,赵构便急不可耐地出海,离开了明州。】

画面中,上百艘大小船只扬帆出海,驶入东方无边无际的波浪,渐渐消失在了镜头之中。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是大为无语。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忍不住吐槽道:

“这个赵构,听到金军前来的时候吓得闻风丧胆,可镇压大宋卫士的时候却是威风凛凛,百发百中。”

“怎么会有如此离谱的君王呢?”

扶苏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秦始皇点了点头,感慨道:

“从金幕来看,赵构的武艺在华夏历朝历代之中应该属于一流水平。”

这还真不是秦始皇夸大,要知道赵构都当了好几年皇帝,享受了好几年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就这样还能两箭全中,那武艺是相当了得。

这身体素质和武艺,当个普通的将军一点问题没有,在皇帝这个群体之中说他武艺一流更是完全没毛病。

“扶苏啊,你也看到了,一个人的武艺是否出众,其实和他究竟是不是懦弱之徒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人打磨身体看起来很强壮,但他们在面对强敌的时候,却未必有李纲、宗泽那种书生、老者们更加坚定!”

扶苏赞同地点头,道:

“父皇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不能以貌取人啊。”

谁能想到,赵构这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身材挺拔的肌肉男,竟然是大宋,不,可能是华夏历史上最为怯懦和贪生怕死的皇帝呢?

这种反差已经大到离谱的地步了。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摇了摇头,一脸的不屑。

“这个赵构,真是废物啊。”

“呵呵,以他的武艺,若是能御驾亲征,大宋早就赢了!”

太子刘盈闻言,表情不由狐疑。

皇帝御驾亲征有这么强吗?

父皇当年御驾亲征,先是被项羽打得满地乱跑,然后又在白登被冒顿包围了四十天。

强在哪了?

不过刘盈还是有理智的,并没有把这疑问给说出口。

曹参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臣现在也看出来了,宋军确实是弱,但这几年慢慢也被金军殴打得进步了。”

“之前一个宗泽就能把金军阻拦在汴京周围,若是赵构御驾亲征,宋军万众一心,绝对能给金军一场大败仗。”

吕释之沉声道:

“其实早在靖康之变的时候就能看出来,金国的实力也就能占据河北,连汴京都威胁不到。”

“赵构但凡能争气一些,多任用一些主战派大臣,多打一些胜仗,那宋金两国之间早就能拥有和平了。”

刘盈听到这里,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打了胜仗就有和平?”

众人视线瞬间聚集到刘盈身上,让这位太子有些头皮发麻。

不是,难道本宫刚刚说错话了?

刘邦撇了撇嘴,颇为不满地开口道:

“蠢材,和平怎么可能是谈出来的?那都是打出来的!”

“当年你以为朕为什么要先御驾亲征,再和冒顿谈和?”

“朕难道就不知道当时的大汉国力虚弱,确实没有办法和冒顿开战吗?”

“朕就是要让冒顿知道,大汉虽然新生,但依旧有着足够的实力。”

“这样冒顿才会投鼠忌器,在知道没办法从大汉这边占到什么便宜的情况下,选择议和。”

“呵呵,如果朕也像赵构一样听到匈奴南下就吓得跑去汉中巴蜀躲藏,你信不信冒顿能直接带兵追朕追到天涯海角?”

刘盈愣住了。

一旁的刘恒,眼睛反而亮了起来。

原来如此。

和平,不是求出来的。

是打出来的!

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敌人才能心平气和地坐到谈判桌面前,商量议和的事情。

赵构就是典型的反例。

赵构越是向金国求饶,越是金国人一来就逃跑,金国人反而越看不起赵构,越觉得有希望干掉大宋一统江山。

这就好像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有人喜欢霸凌别人,如果被霸凌的那个人选择忍气吞声,那么霸凌者就一定会得寸进尺,不断地欺负和骚扰。

反过来,若是被霸凌的人一开始就直接翻脸和霸凌者打一架,就算是输了也让霸凌者吃上一些亏,那今后霸凌者反而就不敢主动惹事了。

说白了,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国家,都是一个实力问题。

有实力,能让主动过来惹事的人付出代价,那就不可能会有谁来招惹。

没实力还像赵构一样怂,一样忍气吞声低三下四,那就等着被人一次次的欺负到头上,永远忍受这种屈辱吧。

现实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刘恒越想越是通透,情不自禁地又重复了一次。

“和平,永远不是求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这句话,简直太特么的正确了!

武周世界。

武则天啧了一声。

“这个赵构怎么这么废物呢?连朕一个女人都看不下去了。”

一旁的长平、上官婉儿等女官,也都露出了极为鄙夷的表情。

由于性别和基因的遗传,女人天性就是仰慕强者,瞧不起弱者的。

强,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赵构书法飘逸,这是一种“强”。

赵构身材健硕武艺出色,这也是一种“强”。

但问题在于,作为一个皇帝,真正的“强”应该是国家强,是开创霸业,是让治下王朝名扬四海,史书流芳。

在这方面,赵构压根没有一点点“强”可言,而是弱,很弱,非常弱。

弱到不堪入目!

长平呸了一声,开口道:

“若是儿臣将来有赵构这种子孙,那不如直接掐死算了!”

众女纷纷开口表示赞同。

“这种后代还不如直接阉掉,有那玩意也没用!”

“一点血性都没有的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简直就是浪费食物。”

“这大宋果然不愧是被千古大帝朱元璋看不起的大怂,每一次看到都让人恶心!”

武则天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其实这大宋就算烂到这种地步了,也还是有救的。”

长平大感疑惑,道:

“这还能有救?”

武则天笑了笑,道:

“大宋的烂,并不是整个国家烂掉了,而是上层的皇帝和大臣烂透了。”

“金国五次南征都无法灭亡大宋,就是证明。”

“所以啊,只要大宋还能再出现一些类似于李纲、宗泽一样的人物,这个王朝就还能有救。”

长平闻言不由愕然。

都烂到这种程度,大宋竟然还能有救?

长平迟疑片刻,询问道:

“您觉得,谁会成为下一个李纲宗泽呢?”

武则天闻言一笑,伸手指着刚刚出现在金幕画面之中的某个人。

“当然就是他!”

喜欢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为暴君画红妆冠冕唐皇支点重生之我是神君兵临天下宁天林冉冉极品男漂亮女都市之王牌仙尊天价老公温柔宠封侯满级大佬修仙日常网游之枭傲天下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都重生了,谁还做普通人啊快穿攻略:男神,别闹!女总裁的贴身特种兵汉厨兼职王爷强势宠原神:我在提瓦特直播我的世界大闹西游
经典收藏我欲扬唐汉末大混子抗战之重生周卫国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我在大明得长生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嫡妃当宠召唤之神级帝王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谍影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医仙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铁甲轰鸣内灭元1399带着系统混大唐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
最近更新大晋第一才子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我家娘子太体贴夙志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我在洪武开商铺新语新编盛唐华章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公主的坏心思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误入红楼,修仙人生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谍海英雄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张石坚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txt下载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