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俱芦洲,寒冰魔原一役落幕,三界局势陷入诡异的僵持。灭世魔尊借九幽冥莲之寒气,辅以独火鬼王献上的本源火丹,历经冰火淬炼,终将体内如附骨之疽的如来佛力逼出并炼化。虽距离巅峰实力尚有一线之隔,但魔元已然稳固,境界跌落之危彻底解除。他盘踞于新筑的“万魔渊”深处,血饮魔刀悬于白骨王座之侧,刀身吞吐着浩瀚魔焰,如墨浪翻涌,威压笼罩着北俱芦洲的每一寸土地。
上古妖圣白泽,智慧通天,晓三界六道周天之事,能预知未来、洞察灾异。灭世魔尊曾欲恭敬拜其为军师,白泽却坚辞不受,放言道:“打天下,为妖界争取话语权,是你们年轻后辈的事。老夫为了妖族未来,若你们信得过,自可献计献策,但出风头之事,还是让年轻人来。” 其态度明确,只愿暗中支持,不在意名分虚职。
灭世魔尊闻言,顺势恭维:“妖圣高风亮节,不慕虚名,实乃妖族楷模!既然如此,本尊便不强求了。” 随后,他悉心整合了独火鬼王、无支祁、天狼妖星、噬魂魔君、毒魔、影魔以及北俱芦洲本土的诸多妖王魔神,凝聚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更令仙佛寝食难安的,是神射手后羿与那柄弑神箭的存在。古朴巨弓横陈,暗红箭矢蛰伏,如同悬于灵山与天庭之上的利刃。灵山一战,此箭曾洞穿虚空,破开如来佛祖的丈六金身,其恐怖威能至今仍是诸仙佛菩萨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灭世魔尊深知此箭威力,下令倾尽北俱芦洲资源,搜寻上古陨铁、魂晶等遗材,交由投靠的妖族大匠昼夜赶工,仿制弑神箭。虽仿品难及正品“弑神灭道”之无上神威,但若能批量制成,亦是足以改写战局的大杀器。
面对日益炽盛的魔焰,西天灵山不得不放下往日芥蒂,与天庭仙界缔结攻守同盟。天庭之上,玉帝张友仁请出元始天尊所赐的先天五行旗之一——中央戊己杏黄旗。此旗一展,金莲万朵浮空,氤氲清气流转,号称“无物可破,诸邪避退,万法不侵”,被寄予厚望,视为抵御弑神箭的最强屏障。与此同时,封神榜高悬凌霄殿,榜上有名之正神,只要真灵未灭,便可借天书之力重塑神体,虽修为暂损,却能免于形神俱灭,为天庭保住了高端战力的续航之能。
西天灵山,继任的弥勒佛祖虽暂未凝聚起如来时代的无上威严,亦率诸佛菩萨布下“九品莲台结界”,与天庭防线遥相呼应。佛光与仙气交织,于三界边界构筑起一道横贯四方的坚固壁垒。
正邪双方,就此陷入微妙平衡。灭世魔尊忌惮杏黄旗的绝对防御与封神榜的持久战优势,加之正品弑神箭所余无几,仿制进度迟缓,不敢贸然发动总攻;仙佛一方则畏惧弑神箭的必杀之威,更担忧灭世魔尊恢复巅峰后,血饮魔刀与魔军联手的锋芒,只得固守防线,逐步压缩魔军在四大部洲的活动空间,始终不敢主动出击。
北俱芦洲妖魔聚众作乱,使得执掌北方、司职降妖伏魔的真武大帝,获得了名正言顺调兵遣将之权。此举却令玉皇大帝内心忌惮日深。真武大帝麾下龟蛇二将、六丁六甲、三十六天将、五百灵官及各路天兵,合计五万精锐,皆身经百战,对比天庭常规的“十万天兵”,此部堪称虎狼之师。然此军虽名义上隶属天庭,玉帝却未能完全掌控,加之真武大帝素被视作元始天尊在天庭的代言人,又与王母娘娘过从甚密,早已令玉帝如鲠在喉。
天庭内部,早有暗流涌动,有小团体非议玉帝张友仁“机缘得位而非德配位”,更暗中推动由真武大帝接掌天庭之位的舆论。传闻三清祖师私下议事时,已默许天庭改朝换代之可能,使得“真武继帝位”的呼声日益高涨,真武大帝府邸前竟呈现“仙车络绎,宝光映天”之景。
这一切让玉帝如坐针毡。他自知帝位得来机缘多于根基,如今真武权势日隆,即便无反心,亦有“逼宫”之势。玉帝遂决心借机剪除真武羽翼。
恰在此时,监察仙官游奕灵官奏报:真武大帝麾下蛇将,私动凡心,下界与三名女子纠缠不清,其中一名叫小雪的女子,更是阿修罗界的公主,此举严重触犯天条,若不严惩,恐天规失威,众仙不服。玉帝眼中精光一闪,知此为敲打真武的绝佳契机。
凌霄殿朝会之上,玉帝指使监察仙官当即发难,以“天规森严,法不容情”为由,主张严惩蛇将。以火德星君、八仙为首者,则仗义执言,据理力争:“蛇将虽私动凡心,然其下界多次打抱不平,救民水火,降妖伏魔,功绩卓着。更曾于凌霄殿上力挫东瀛邪神,扬我天庭威仪。如今魔患未平,正值用人之际,恳请陛下念其功绩,允其戴罪立功,从轻发落。”
当年蛇将还在母体风真真体内,是一颗内丹时,后土(地母)娘娘将其取出放在了太和峰上,本想借雷电洗礼,净化魔气,没有想到此内丹拥有女娲族后裔的血脉,沐浴了日精月华,又吸收了天地间的星斗灵气,孕育了生命。蛇将的诞生可以说,纷纷附和为蛇将求情,要求网开一面。
这还得了!在玉帝看来,此番求情恰坐实了真武“拉山头、结派系”,随时有架空他的权势之嫌,心中怒火更盛。“功过岂可相抵?若因有功便可罔顾天规,威严何存?三界秩序何以维系?”玉帝拍案而起,语气不容置喙。一场无声的权力博弈在凌霄殿内激烈交锋。最终,玉帝凭借帝位权威,力排众议,当庭裁决:“蛇将私动凡心,触犯天条,虽有微功,然功不抵过。着即剥夺神位,打落凡间,历劫重修,以观后效!”
此令一出,天庭哗然。真武大帝立于殿中,面色沉静如万古玄冰,终未再发一言,然眼底深处寒芒乍现。麾下将士得知消息,更是心有戚戚——谁都明白,此乃玉帝对真武大帝的刻意打压。更令人唏嘘者,此前真武麾下龟将,已因私自下界遭遇意外杀劫,阴差阳错坠入畜生道,音讯全无。如今蛇将再遭贬谪,真武大帝之左膀右臂尽失,堕入轮回。
万魔渊深处,影魔密报刚落,灭世魔尊便发出畅快淋漓的狂笑,震得殿顶魔石簌簌掉落:“好一个张友仁!自断臂膀,竟做得如此干脆利落!龟蛇二将尽失,真武如折双翼,他们窝里横,斗得好,二人必生嫌隙,我看天庭玉帝还凭何抵御本尊的魔威!”
他抬手抚过血饮魔刀,刀身兴奋嗡鸣,似懂其意。“影魔!” 魔尊眼神骤厉,“立刻调动所有暗线,搜遍四大部洲,务必寻得龟蛇二将转世之身!若能引其入魔,断其仙根,让真武亲眼目睹昔日爱将沦为魔仆,那场面必定精彩绝伦!”
“属下遵命!” 影魔化作一缕黑烟,遁空而去。
灭世魔尊缓步走至万魔渊崖边,望向南方天庭方向,眼中猩红光芒大盛:“天庭仙界内乱已生,弥勒佛暂时接管灵山忙于镇场子,一个个自家门前雪都扫不干净,无暇集中精力盯着我们。
天赐良机为我们争取时间,本尊仿箭亦将大成。待时机一到,便先以弑神箭射穿那杏黄旗,再让真武看看他‘效忠’的天庭是何嘴脸。或许……届时无需本尊亲自动手,他们自家便要窝里反了,本尊坐收渔利即可?”
冰冷的笑声在魔渊中久久回荡。此刻,天庭的权力裂痕持续蔓延,真武大帝的沉默之下暗流汹涌,而龟蛇二将的转世之身,已悄然成为搅动三界格局的新变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短暂的平静下加速酝酿。
近期到底走的什么背时运,尽是些烦心事,真武大帝很郁闷,有意无意走到北天之巅透气,突然一阵异香传来,真武连连打了三个喷嚏,怪事了,且看看是什么情况,真武大帝集中精神查找源头,原来是下界蜀地,一清秀妇人在家中祭拜真武大帝神像,看来我在人间的香火还不错,真武心情稍宽,之前的阴霾渐渐消散。那妇人生得端庄自天然,眉宇含秋水,静立于世,不染尘埃。且听听她说些什么:信女关氏,祈求真武天尊保佑我夫凯旋早日归来,另求天尊赐我佳儿,延续我夫家一脉香火,他日定亲赴武当山,酬谢神恩,说完行了个三叩九拜的大礼。
真武心头一暖,我主管三界降魔及兵戈之事,兼查世间功过善恶,求福送子,应该拜观音菩萨和注生娘娘呀,看来民间信仰,把我说成“无所不能”了,此女虔诚,甚合我心,他日定讨观音大士和注生娘娘一个人情,送她一子,了她心愿。
这不!蛇将不是要下凡历劫吗?正好送个顺水人情,投在知根知底的仁善之家。然后找个师傅,渡他重归正道。神仙转世都有“住胎之昏”,忘记神通与前尘往事,希望不要出乱子。
真武大帝离了北天之巅,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并未返回自己的真武神殿,而是悄悄直奔注生娘娘的仙府而去。
仙府之内,生机盎然,百花常开。注生娘娘闻听真武大帝来访,亲自出迎。听闻真武来意后,这位执掌生育之权的女神面露温和笑意:“真武道友难得开口,此事本宫记下了。不过……”她话锋微转,略显凝重,“南斗星司负责记录仙神谪凡,其名单尚未送至我处。待名单一到,我必优先为那关氏妇人安排,将蛇将之灵投入其胎中,保他一份先天根基,这点道友尽可放心。”
她沉吟片刻,复又提醒,语气中带着一丝告诫:“然道友需知,轮回通道,乃天地法则所化,专为削仙骨、灭灵识而设。其间时空乱流如刀,罡风如磨,非大毅力、大机缘者,纵是大罗金仙的元神,亦难免被磨去前尘,打落凡胎,灵性蒙尘,与寻常魂魄无异。更有那‘住胎之昏’,‘隔阴之迷’,如同重重迷雾封锁灵性,想要觉醒前世,重归仙道,难如登天。除非……”
“除非什么?”真武大帝目光一凝。
“除非在其进入轮回通道时,有精通时空法则之大能,甘愿以身犯险,以无上神通护住其元神一点灵光不灭,方能在转世后保留一丝慧根与觉醒之机。”注生娘娘看向真武大帝,“我虽司职生育,却无力干涉轮回通道内的法则绞杀。道友若想蛇将归来之路顺畅些,或可去寻南海观音大士。她悲愿宏深,神通无量,早已领悟时空法则的真谛,可自由穿梭阴阳两界,不惧轮回通道混沌之力的牵引。世人亦尊称其为‘送子娘娘’,由她出手护持,再合适不过。”
真武大帝闻言,心中豁然开朗,拱手道:“多谢娘娘指点迷津!”他深知时间紧迫,蛇将被剥夺神位后,打入轮回的程序随时可能启动。
离开注生娘娘仙府,真武大帝毫不停歇,化作一道流光,直往南海普陀山而去。潮音洞外,紫竹林中,观音大士早已感知其来意,现出庄严宝相。
“九天荡魔祖师为部下之事奔波,其情可悯。”观音大士手持净瓶杨柳,声音清澈而慈悲,“蛇将触犯天条,此乃其劫数。然其本心非恶,过往亦有功于三界。贫僧愿助其一臂之力,不让他的灵性蒙尘,护他一点灵光入世。”
真武大帝深深一揖:“大士恩德,本尊铭记于心。只是那轮回通道凶险异常,恐累及大士。”
观音微笑摇头:“天尊不必忧心。世间苦难,贫僧尚且愿身入其中,何况此番是为护持一念善根。时空乱流虽厉,却伤不得菩提愿力。届时,我自会分出一道清净法身,携你一缕神念,同入轮回通道,确保蛇将的一点灵性完好的交给注生娘娘,安然投入那蜀地关氏腹中。”
得了观音大士的承诺,真武大帝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他返回北天庭,一面暗中调度,留意玉帝进一步的动作,一面静待蛇将正式被押赴轮回台的时刻。
与此同时,万魔渊深处。影魔身影自阴影中浮现,禀道:“魔尊,已探明仙界的蛇将不日将被押至南天门外‘堕仙台’,打入轮回。具体投生何处,天庭封锁甚严,尚未知。”
灭世魔尊眼中猩光一闪:“好!盯紧堕仙台与人间华夏神州!若能在他投胎转世、灵胎初成之际,以‘万魔蚀魂咒’污其真灵,种下魔种,或直接掠其元神炼为魔仆,更是大妙!”
影魔不解:“魔尊!夜长梦多,何不趁他在轮回通道内最虚弱时下手?”
灭世魔尊瞥了他一眼,冷斥:“蠢材!轮回通道内时空扭曲、混乱,罡风烈如利刃,在混沌法则的绞杀之下,即便本尊魔功盖世,拥有金刚不坏之身亦难保万全,尔等冒然闯入,与飞蛾扑火何异?在人间行事,方是避实击虚的上策!”
“魔尊英明!”影魔恍然,领命而去。
灭世魔尊望向南方,嘴角勾起冰冷弧度。三界暗流,因蛇将之劫,再起波澜。而这一切的焦点,已悄然落向那凡间蜀地,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孩身上。
喜欢三界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界风云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