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冬就是觉得沈大山说话口气不好,倒没觉得太生气,因为沈大山对她来说就跟陌生人差不多。
要是沈正敢这样,不尊重她,早一脚把人踢了。
沈义皱着眉头看着亲爹,“说话小点声,别吓着孩子们。”
……
这一会功夫,江念冬自顾自洗好了手,挨着抱抱孩子们。
“虫虫今儿在家玩得开心吗?”
“开心。”
叭叭,亲两下。
“娘,我也开心。”
“对,泥巴好玩。”
……
边看着孩子们玩,还是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
暑假两个月的假期,回去一趟也行,老家孩子们也有的玩。
京市也得留人,具体的安排到时候再说。
“爹,暑假我们应该会回去一趟。”
沈大山脸上一下子乐开了花,“好好好,家里干净着呢。”
……
·
夜里,沈正专门给媳妇道歉,亲爹真是坑爹。
“媳妇,我爹的话是他不懂事,我会教育他的。我跟成功成才说一声,没事别让他过来了,怪烦人的。”
“嗯。”
“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真是太对了。
江念冬觉得怎么也睡不够。
“媳妇,还有件事,就是来福他们的工钱,我是这样跟他们说的……”
叭叭叭,很催眠。
“嗯嗯,行。”
知道媳妇困了,沈正只得住嘴。
家里钱大头肯定在江念冬手里,账本在沈梅那里。
账本并没有详细的记录成本,每天的入账有详细的记录。
每天家里的钱,沈义点好,沈梅核对,把数记在账上,钱给江念冬。
出去卖货有一个零钱包,十块的零钱。
沈正他们进山的备用金是一百块钱,不拿多了,遇上张大哥他们猎到野猪,这钱肯定是不够的,先欠着第二天给。
衣裳这边还是维持一周一次的频率,他们的摊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喇叭裤是主打,偶尔也有几件其他的衣裳,男女衬衣或者裙子。
裤子主要是刘婶子做的,其他的都是杨建国和沈义做的。
沈正是彻底撩开不蹬缝纫机了,三点起床晚上真不能熬夜。
大江是不进山之后晚上才开始蹬的。
衣裳这块跟菜比都是大钱,一件衣裳二三十,一周二十件衣裳就是五百多块钱。
不加上老家那边运过来的,就沈正他们进山倒腾地这些,加上衣裳这块,总数是一个对普通人家来说恐怖的数字。
一个月至少五千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说出去都没人相信的。
沈正要不是自己干,听别人说只会以为对方在吹牛。
今年的收入翻了好几番,一是因为衣裳这块,还有就是他们一开始就是从人手里收的野菜,比他们自己挖挣的多。
再加上其他的像野猪肉者这种的。
王来福他们的加入也是一个因素,现在沈正他们四个进一次山的量是沈正和大江的三倍。
王来福他们是真能干,这也是沈正没把工钱说死的原因。
他们挣这么多,这么能干,让他给兄弟们几十块钱,他干不出来。
是个人都干不出来这种事,这是喝兄弟们的血,比那地主老财还可恶。
江念冬这钱多了也是烦恼,这钱不是一百一张的,都是零钱,真是老多了。
她有一个专门放钱的木箱子,当然是找王老头要的。
木箱带着一把锁,钥匙挂在她脖子上,这是家里公共的钱箱。
自己家的钱就放在布包里,放在衣柜里面。
木箱装满了就分了,每次分钱并不是把所有的钱都分掉,分整比如一份一千这种的,每次剩的就留家底了。
万一家里有个大事,再从各家掏钱不好,这每次剩的家底也不老少了。
江念冬多次庆幸当时要的箱子够大,不然要麻烦死了。
沈正也不磨叽了,早点睡,明天进山。
明天他要是回不了,杨建国和大江送他们去火车站。
·
第二天沈正他们起来的时候,沈大山他们也都起来了。
这么早就出去了,看他们几个拿了两包吃的,水壶里面灌满水。
车子都是昨晚上都准备好的。
大江最近不进山了,沈正不让他出来,还是坚持把他们送出门把门从里面关上。
沈正交代他爹,“我要是时间来不及,大江和建国送你们。有事写信,急事就电报。”
“知道,你们别着急,路上慢点。我们自己也能走。”
沈正他们怪不好意思的,这些人送他们还不习惯呢。
王老头那儿,是王来福他们直接爬墙出来的,省事。
实际上他们有动静的时候,王老头也醒了,他不出来装睡。
·
真是不容易,天天这个点。
江念冬给他们算过,晚上早点睡也能睡够,九点睡三点起可以睡六个点。
现代的年轻人熬夜就是这样的,凌晨两三点钟睡觉,第二天一早七八点钟起床上班。
沈正他们没有赶回来,是因为张大哥又弄了一头野猪,他们直接把野猪肉和菜卖完了,又回来山里一趟。
这次沈正没给买烤鸭,就给带了一些点心和糖果。
四个人回到家已经八点多了,上身还好,鞋子裤子都是泥。
山路有些地方有很大的水坑,不好走的地方还不少呢,就直接躺着泥过了。
进入了六月以后,京市的雨多了起来。
隔个几天就来一场,或大或小。
江念冬让杨建国用塑料布做了一件雨衣,最简单的款式带个大帽子,加几个摁扣。
还让杨建国做了雨披,下雨骑车子方便的,前面可以搭在车把上,后面搭在后座上。
她本意是为了方便自己,举个雨伞怪累的,她宁愿穿雨衣。
孩子们都备了一双雨靴,下雨的时候穿一会就不愿意穿了,就院子踩水玩。
商店里也有雨衣,是那种挺结实的绿色雨衣,沈家老少穿的这种透明的,真没人穿。
只要下雨穿出去,就被人问在哪儿买的,多少钱?
沈家人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商机,把家里的那卷塑料连夜制成了雨衣和雨披。
第二天,天公作美,细雨绵绵。
沈家人分头行动,沈正和王来福去了塑料厂,没有穿自制的雨衣,打着伞去的,典型的做贼心虚。
喜欢七零炮灰知青在年代文里混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七零炮灰知青在年代文里混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