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中日间在上海一次试探中,擦枪走火,上海局势迅速升级,其实是火药桶堆积到一定程度,已到了爆炸临界点。
在日本人的一次挑衅进攻中,国府整编的精锐德械部队,给予其迎头痛击,并摆出进攻架势,试探性发动进攻。
而林默,也带着一批载满货的卡车,出现在司令部内,报道的同时,提供了刚出炉的部分炮兵地图,以及过往及最近搜集的,日军在虹口、闸北、杨树浦等地构筑的工事,还有敌人编制装备等情报。
随林文华先去司令部报道,见了张司令,林默喊的是教育长,张司令对林默印象不深,毕竟原身确实就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学员。
不过还是认出林默,毕章临毕业前确实放了颗大卫星,只是办案后没怎么再在学校露面,且张司令也经常不在学校,没打过照面,但相片这些肯定看过,毕意毕业等各种文件皆需其签署。
先夸了林默一番,说他发展的不错、立了功啥啥,然后表示惋惜,并提及模拟演练及班排士兵技战术,表示这让最近几届学员基本功练得很扎实,练兵带兵也颇有一套,表示他应该进军队云云。
这话里面,肯定不乏客套,但既然能被人记住并提及,说明这些也是得到了对方认可的,这是好事,对情报处在这里的工作有很大助益,毕竟情报处在军队,还是处于一种被敬而远之的状态。
林默也客套谦虚一番,将带来的情报提供一份,告知所赠物资后,便退下,随林文华,向具体的人,交接情报与物资。
也就是司令部内各类参谋人员,他们多是黄埔毕业的,林默也借机拉关系,虽然普遍隔了好多届,但多数人都卖他这个小学弟面子。
有人消息灵通,耳闻过他受重视的消息;有人知道他与林文华是真搞日谍的,引为知己;当然,也有羡慕嫉妒他升迁快而甩脸色者。
也有通透的,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军衔猜到一些东西,毕竟按时间算,林默这一期是毕业便撞上改革,林默这军衔,肯定是破格晋升过的。
且单靠破格还不够,毕竟军衔卡得很严,那就只能是毕业时也破格,以优异成绩毕业高授军衔,那综合起来,就是以优异成绩毕业且功勋赫赫的学弟。
话归正题,林默很快便受到一些人的邀请,聊聊、聚聚之类的,毕竟不管怎么看,林默这都是前程似锦的潜力股,过几年,可能就只能看别人背影了。
这就是林默的目的,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不过他还是先将带来的东西移交妥。
卡车运来的,有一圈圈的灰绿色塑料布,主要是防雨防水,现在可是雨季,而国军的雨季装备普遍不多。
然后是手枪转换套件,适配驳壳枪的,还附带了扩容的弹匣乃至弹鼓这些,德械师也普遍装备驳壳枪,套件这些也有装备,但不多。
随后便是战术背心、战术腰带及相应的包具皮套这些,主要是适配扩容弹匣这些的,数量不算多,但也足以武装不少人。
到时间,林默拎了一网兜的罐头赴约,主要是一些在兵营不多见的水果罐头、会餐罐头之类,到地方,其他人也多少带了些东西,不过默契的没人带酒水,好歹是国府精锐,脑袋拎得清。
开始都是各种客套话,互相介绍吹捧之类,但很快,话题便深入了,一方面,自然免不了林默推一把,但另一方面,也是值此国家危亡之际,很多人迷茫不安,总免不了言说上一番。
很快便谈到了上海这一战,虽然国府尚未向大家明确公布意图,但身处这里的人都清楚,国府必然将与日本人在此好好打上一仗。
不过,众人言语里,不是担忧便是愤慨,很情绪化,但林默还是等人聊了好一阵,才瞅准时机,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一战,什么是战局胜负、伤亡多寡的最大威胁?林默抛出的,需理性客观思考的问题,消弭了众人情绪化的争论,也有人意识到自身问题,投来感激目光。
众人纷纷发表观点,虽依旧是吵吵嚷嚷、争论不休,但都是客观具体的分析,实在了很多,当然,抛出这个问题的林默,也被接纳认可,进一步融入了群体中,不少人主动询问他的想法。
林默卖着关子,没立马开口,直到众人的讨论再陷僵局争论,林默才抛出他的论点,日本海军,其他人虽也提了,但并未将其视为最大威胁。
林默也详细道明了他的论据,首先一点,国府海军,与日本海军根本无法对抗,上海这里,因过往协议,又无多少海防工事,难以有效威胁克制日海军。
其次是海军武器,一条驱逐舰,主炮往往便是破一百的大口径身管火炮,射程还比陆军火炮远,轻松能破十公里。
更别提巡洋舰、战列舰这些,副炮都能超一百,主炮更是二百、三百比皆是,射程短则一二十公里,远则三四十公里。
而上海两面环海,一面长江口,还有一条黄浦江插进来,上海及周边多数区域皆在其覆盖范围,重炮威力不用说,而上海又是平原地形,更是能让其打击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何况还有航母,不过其攻击手段是飞机,威胁划分到空中威胁,这是仅次于海军舰炮的,毕竟国府空军虽薄弱,但好歹是有还击能力的。
最主要的,日本人在上海没有陆地机场,航母上的飞机,出勤率相对较低,而从其国内或台湾起来,来此后的滞空时间有限,加上部队也有一定防空装备,其威胁程度往后延了。
最后的威胁才是日本陆军,不是说其战斗力不强,而是上海这地方太小,什么穿插包围之类很难进行,其只能与国府血拼。
而国府能动员的军及数量,远超对方,扛住对方进攻的可能不小,尤其欠缺海空军配合后,所以战役开打后,防范海空威胁应该是重点。
林默这般一分析,之前有分歧的几派人,仔细思考后,都认同了此观点,既然问题有了答案,自然是要想对策。
对于舰炮威胁,最直接的方案自然是避或藏,避就是躲到射程外,但这不是留给别人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吗?
藏则如林默所说,没有那自然条件,以舰炮威力,除非搞厚实的永固工事,否则很难扛住。
众人下意识这般认为,除藏还有人谈了几句,众人关注点,都在如何拦堵军舰,不让其靠近,方案也有一定可行性,封江,至少不让军舰进长江、黄浦江。
林默也认同这方案,但也指出操作很难,布雷人会排,沉船这些封锁江面也一样,且自然条件未必支持,成本还极高。
林默反而认为避与藏上有更多操作性,避敌锋芒并不可耻,林默还提及舟艇部队,其有威胁军舰的能力,日本军舰并不敢过多深入江域,至少能让对方不敢长时间逗留。
适当避一避,把战场从岸边,军舰可直接观瞄的区域挪一挪,再想办法降低对方观瞄能力,便能一定程度上削减舰炮威胁。
再结合藏,别一味考虑彻底的防住,完备的普通工事,也能尽可能减轻舰炮杀伤,林默提醒尽可能准备模块化掩体构筑工事。
在城区,把碎砖乱瓦往内一填,便能迅速依托建筑,构建街巷的掩体工事,在城外,因海拔低,深挖掩体工事不现实,其也是头号选择,且用其构筑工事的速度也快。
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林默来时看了下,虽也在利用模块化掩体构筑工事,但数量很有限,这东西还是要大规模使用效果才明显,林默也不想他们牺牲大量人命才意识到,所以趁此机会提醒了一下。
话归正题,舟艇部队威胁,让日舰不敢长期驻泊江面,肆无忌惮倾泄弹药,再稍稍避开高危岸边,并用打击观瞄手段及工事削减打击效果,更具操作性,也能尽可能把舰炮威胁压缩至一定程度。
至于防空,对于此,众人并不熟悉,只有个粗略概念,言之空泛,林默则给出不少具体操作的建议。
像防空武器,装备的多是修械所提供的水冷防空机枪,这里不缺水,当然,不是让把阵地设水边,而是要多备储水设备。
像模块化掩体构筑时,可在中间留出一格不装填,衬上防水布便是储水箱,也可在地上刨坑,或用防水布兜上一兜水也可,只要冷却水充足,防空武器便可持续开火,一定程度能弥补数量较少的不足。
当然,林默还是建议,向国府申请防空支援,调以皮卡为载具的机动性防空力量,车上搭载多联装防空机枪及砰砰炮,防空能力强于他们直属的防空部队。
另外,舟艇部队也兼具防空的能力,且训练很充足,只不过其需依托水道布置,会受一定限制,倒是上海周边密集水网,及舟艇上的装备,可以提供充足的对陆炮火支援,跟日本人的军舰一样。
林默明显有点在推舟艇部队的意思,事实也如此,就如林默在会展时说国府步炮协同的问题一样,哪怕舟艇部队有一定名声,甚至眼前这些人也认可其,但就是会下意识把人给遗忘,有问题,根本不会考虑他们能做点什么!
林默直接点出这一点,并建议,司令部设立专门联络机构,负责加强与舟艇部队、独立炮兵乃至空军等等的联络沟通、配合协调等,让各方能更好配合。
如此,上述所说的舰炮威胁、空中威胁,可让多方共同配合压制,效果更好,也避免配合不畅,伤到自己人的情况,尤其空军,估计很多人都不认识自家飞机。
林默提出的这些解决办法,也得到普遍认可,有人觉得要赶紧汇报准备,不过被林默拦下,表示应该起草一份正式报告,再共同合计完善,达到可实施地步。
没二话,清开桌子一角,让字好的人执笔,众人则共同合计增补,这些人能做参谋,自然也有几把刷子,在具体操作层面,添补了很多实操细则,将林默想法从空泛落到实处。
之所以没提出林默这么成熟的整体方案,一方面是知识面较局限,对其他兵种的情况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则是林默预构了话题,他是拿着答案提的问。
聊得很热烈,执笔的人一时都记不完,结果众人又聊歪了,有一位提及了林默同学训练士兵的班组战术,林默顺势,抛出在上海城区作战的一线战术问题。
不过众人没让林默卖关子,而是让他直接说想法,林默也不客气,先表明巷战极其残酷,但同样,若用对战术,也能尽可能拉平双方的实力差距。
巷战常见战术是沿街巷进攻,表面看,这样速度快、进退顺畅,但实则敌人可据建筑而守,占据高点、构筑街垒,机枪一封锁,得拿命填。
适合的方案,应该是凿墙破屋,搞逐屋争夺,近距离厮杀,能尽可能拉低双方差距,若搭配合适武器与战术,差距还能拉到极低水平。
像大量配发手榴弹,用手榴弹清房间,练得再好的士兵,也得被一雷带走,其次是大量使用速射武器来开路,这是短距接敌利器。
最好是较短的冲锋枪、卡宾枪,对面的鬼子,便是吸取了上次交战的经验,装备了不少冲锋枪,若没有,手枪加套件也可。
这也是他送套件跟弹匣的原因,他建议,为手枪配发套件,并集中到一线使用,这法子,虽然耗弹看着比较多,但正常击杀一名敌人,平均耗弹同样不少,再算上人员伤亡、武器装备遗失,在这种短兵相接中,使用速射武器其实更划算。
榴弹发射器也一样,虽然弹药比较贵,但能精准打进窗户,敲掉火力点这些,其实是很划算的,建议不要因表面的成本虚高而因噎废食。
还有霰弹枪、诡雷、破拆的炸药等等,林默也提了一嘴,并表示搞逐屋争夺,还能让日海空军顾忌或无法准确锁定目标,降低受袭几率等。
《谍海孤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谍海孤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谍海孤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