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英领管大使,乘车赴沪遭日机轰炸重伤,而更让人心惊的情况是,蒋校长原准备与其同车赴沪,只不过临时变了行程。
接到消息,林默立马联系了郑君山,二人判断一致,之前鬼子长江舰队逃脱的泄密者,又泄露了蒋校长行踪。
人已经被郑君山锁定,只不过对方是知名文人、国府高官,没有证据便拿下,会带来极恶劣影响,所以才没有拿下。
当然,此事哪怕是此人所为,他们也没有责任,郑君山动作已很快,且已上报请示,要求是老蒋批的,且说不准,临时改变行程还与他们之前的提醒有关。
不过,林默还是提醒,能按上面要求妥善办理最好,若短时间内无法办结,那便直接下手,别犹豫,锅他们来背。
有一便会有二,不能置上面的人于危险不顾,背锅肯定比出事好,且这估计也是上面的想法,这么办了,最多明面打几板子,认为你能力不太行,但能彰显忠心,忠心很多时候比能力更重要。
郑君山自然听劝,跟林默沟通完毕并向徐顾煜汇报后,便加紧加快了行动,对目标进行了更严密广泛的排查,动作先摆出来。
不过,没让他多纠结是展现能力还是表忠心,对方活动很频繁,很快机会便来了,被郑君山抓住马脚,将对方送情报的手下,在与日谍交接时人赃并获。
接着,在上级配合下,将人秘密进行控制,拿到了证据,郑君山可不会再对其客气,目标想顽固不化、死不认账,郑君山直接上手段。
当然,没直接上刑,毕竟其地位不低,也有家世背景,上刑还是很容易引来麻烦的,而是用威胁恐吓,把人带到送情报手下的审讯室门外,让其看了,他们是如何用尽手段,帮其把几岁尿炕都回忆起来的。
目标尿了,是真尿,估计最近有点上火,很黄!自然交代了,还没带到他的审讯室,便把同伙全交代了,包括他的亲儿子。
触目惊心,数十人,不是国府中上层,便是这些人身边的人,直接在国府高层,构建出一张密密麻麻的谍报网,不知窃取了多少政府的核心机密。
林默接到消息时,也有点意外,历史上好像没这么多,不过,日谍在他们手上频频吃亏,损失不少,在其他谍组发力倒也正常。
林默提醒,继续追查,供出的这些人可能还会有下线,且想策反这么多人,并不轻巧,可能有猫腻,要详细摸查清楚,尽量一网打尽。
沟通并汇报后,郑君山立马将工作安排下去,果然,通过审讯排查,还真又揪出不少人,还刨出了利用美色将这些人策反的女日谍。
没错,不止一个,开始仅仅有一人,策反了黄氏父子,再与他们相配合又策反了一些人,而前两年,又送来了几个更为娇艳贴心的女日谍,利用他们又策反了其他不少人。
郑君山边抓边审,看见这情况,想起林默曾经提及,日谍机关可能会更多利用女性刺探情报的情况,赶忙联系汇报。
对于此情况,林默肯定也是重视的,不过,他不清楚详细情况,也不好贸然做出什么判断,只是让他尽量想办法,看能否从几人口中,挖出相关线索。
不过,林默没抱多少希望,对方明显走精干路线,瞄的多是国府中高层人员,密级很高,工作应该会做的很细,且日谍机关应该会格外防备情报处,这从之前基本没怎查到相关案子,可佐证一二。
得另想其他突破口才行,林默如实相告,郑君山考虑了下,也没什么头绪,也没紧揪不放,先把本案处理妥再说。
这种大案,肯定不缺人手,尤其直接拿住的证据,还是蒋校长近期的另一项出行安排,出席一次,各界组织支援抗击日寇的活动,目前国内政治态势,老蒋几乎不可能推掉,其险恶居心可想而知。
其不是蒋校长一派的,不止校长嫡系想将其除之而后快,其本系的,尤其最上面那几位,也是同样态度,毕竟谁知道会不会怀疑是你指使,所以严惩态度极为坚决。
刺领袖,本就极其敏感,又是在此关头,一旦被怀疑,投敌、汉奸、卖国贼,破坏抗战等帽子,轻松便能扣头上,是真能让政治生命到头,甚至归零的。
加上,其已承认,蒋校长搭车情况也是其所透露,一时间,国府高层波诡云谲,好在,蒋校长最终并没有拿此事大做文章。
一方面,这战争开始的关头,国府不适合出现大动荡,且真能把对头搞下去,但这事,不论他人信否,国内外皆会有同一想法——国府不行,还怎么获得支持支援?
再一个,这案子里,可还有带英大使出事,闹越大,自家责任越大,矛头甚至会从目前指向日本,转变成指责国府。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从严从重从快判决,首犯很快被处决,既是出气,也是杀鸡儆猴,毕竟可是枪口指向了他,其绝不会允许这种事再出。
但尽管如此,在民间还是引起了一番质疑声,毕竟相比这位文人,老蒋名声明显有点臭,这锅确实得他来背,毕竟违背民意的事没少干,甚至顺从的不多。
当然,处理这种事,现在的郑君山也算信手掂来,放出些案件中的隐秘,像美人计、父子局、群体局,谁强谁软谁不行,把这些春光明媚的消息放出去,这些喜闻乐见的话题,一下便带偏了舆论,就算有人质疑,也被压了下去,掀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父子二人之外的其他人,则并没有判死刑,判决下来后,由情报处负责关押,并进一步,想办法从他们口中扣出更多讯息。
情况传来后,林默思考一番,写了三份文件,派手下队员秘密带去南京,徐顾煜、郑君山、吴伍林各递一份,除徐顾煜的,另两份,阅后即焚毁。
在各方目光,还聚集在南京的黄案上时,林默将目光重新投回上海,准确说,是与上海战事相关联的一些情报。
据日本国内传回的消息,有一批鬼子陆军,被紧急抽调集结,携带大量装备弹药,于夜间秘密登船后不明去向。
不止日本国内,关外,甚至朝鲜台湾,当地的日侨退役兵、预备役乃至警察武装,都遭抽调,甚至仆从伪军也在集结,整个战争机器在疯狂转动。
在关外,守御兵力在迅速减弱,海东青甚至借机搞了几次成功的小袭击,对方也根本不管不顾,显然做了取舍,也摸透海东青留下的目的。
这明显是将有大动作,而华北鬼子,虽碰到了不少麻烦,但进攻整体仍算顺利,不至于为此大动干戈。
那可能最大的,便只剩上海了,林默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及情报研判递至司令部,日军支援将至,且支援力度可能比预计的高不少,甚至可能高很多。
林默猜测,可能是闸北等地的交战,让日本人重新界定国军战力,至少是德械师及调整师战力,而这些部队多在奔着上海来,所以日本人才组织更多兵力,以应对上海可能爆发的激烈会战。
基于此反推,鬼子头批援军,兵力应该也会更多,可惜,目前在日的情报力量还相对薄弱,无法提供更进一步的确切情报。
司令部也迅速做出应对,计划照旧没取消,支援的人越多,敌人越重视,一旦其采取其他不可控方案,带来的麻烦越大。
哪怕把敌人引至预定位置,最后可能摁不住,也要做,至少这地方还做了准备,真让敌人跑去真薄弱处,情况只会更坏。
司令部迅速部署,暗中筹备好部队,这指的并非进入上海的部队,而是指尚在路上的,路途还远的,想办法加快速度赶来。
而已经赶到周边的,则用一些由头延缓行军,像舟艇部队的一个储油库被炸,于是假装引发军民舟船补给混乱,让不少部队的行军延缓,暂时停在上海周边,但战争一打响,他们又能迅速支援而来。
而在上海战场上,双方打得异常惨烈,日本从长江一线撤至日租界的数万侨民,多数已被动员起来,包括女人与十来岁的青少年。
而日军船舰,近期也频频突入黄埔江,除去炮击,还向抵抗的鬼子输送了一些装备弹药,以及海军临时从国内调集而来的少量陆战队。
目前,日侨已成为前线主力,准确点应该叫填线宝宝,虽在被国军逐步压缩防线,甚至不时被打穿,但靠着空中力量及水面舰艇炮火支援,一时半会儿,很难将上海鬼子消灭。
进来的日舰,自然也尝试过进行袭击,但舟艇部队的船艇,不论明着还是悄悄摸到附近,一被发现,日舰都是立即开火并迅速后撤,连运输船都是高速船只,舟艇部队再无一次得手,甚至连动手发射鱼雷的机会都不给。
反倒是陆炮,日舰每次闯入,都找机会开火,还真有战果,某次被护送而来的运输船,卸货时,被击中船艉失去动力,最终被击沉,不过码头水较浅,还露出了船身,也能算是坐滩了,击伤的其他船只更多,不乏军舰。
舟艇部队,也用大口径迫击炮远程炮击了,但准头着实有点差,但也有造成损伤的情况,不过更多的是干扰,尤其卸人卸货时,为其造成了不少损失。
而在空中,中日的空军也在持续不断交锋,其中也包括上海空域,不过国府空军实力较为薄弱,并没能拒止敌人对战场的支援。
不过,在空军及地面防空部队的反击下,鬼子空军力量损失也不少,前前后后,在上海空域,便有十数二十架日机遭击落。
苏州河南岸的公租界、法租界,也被战火波及了,当然,不是战火延伸到了,而是被波及,公租界被日机投偏炸了一航弹,法租界,则是被一架击毁日机撞入。
林默提醒后的两日,上海鬼子并无异常,依旧在顽强抵抗,日舰不时侵入长江乃至黄埔江,大肆开火进行支援,空中依旧喧闹无比。
不过在第二日,长江上却有日舰进行活动,两艘日舰高速溯江而上,好像想直扑江阴防线,最终没有侵入至江阴阴线,只对通州码头进行了好一番轰炸。
而舟艇部队,安排在沿线,防御日舰侵入江阴的,多支岸上刺猬炮部队立即出动,找寻合适地点想要攻击入江日舰。
但因转运他们的渡船,被抽调运输部队去了,最终仅有三部刺猬炮部署到位了,其中两部,还是自重较轻的160刺猬炮。
也算有战果吧!其中一枚炮弹在其中一艘日舰近处水域爆炸,依据下游观察哨,观察到的船只状态,应该是受损了。
舟艇部队,新曝露一款,拒止敌人进入内河水域的装备,但其威力、精准度、部署机动困难等,其威胁性看着好像不算太大。
至于舟艇,也派出来了,还带着鱼雷气势汹汹赶来,但来得太晚也太慢,敌人早跑了,不甘心,一路进行尾随,快至崇明岛,被日舰超远距离轰击几炮,赶忙回撤。
对于这一切,林默及司令部的一众人,对于日舰此举目的,心里算是门清,但从中午等到下午,下午又至天黑,并没有等来日军行动。
直至第二日清晨,天蒙蒙亮,连司令部众人,皆已放松或担忧敌人目标换做他处之时,数十条日军船舰突然自长江口闯入。
先是炮击,对着上海,也对着宝山、吴淞等地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鬼子飞机,也如蜂群一般扑来,对Sh市区及周边阵地乃至后勤等进行猛烈轰炸。
一下手,便将火力投射拉爆,说实话,哪怕有所预计,这攻击烈度依旧让司令部众人感受到庞大压力,通讯系统,都短暂的差点崩溃。
因为各地,都在紧急汇报敌袭情报、损失情况、支援请求、防空请求等等,通讯太多,整个通讯部门一阵手忙脚乱。
还是听到消息后,林文华立马意识到通讯处理能力问题,赶来坐镇,抓大放小、抓急放缓、分组处理不同讯息,各种应对之策安排下去,算是勉强稳住,但短时间内,肯定处理不了那么庞大的信息量。
《谍海孤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谍海孤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谍海孤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