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首页 >> 满唐华彩 >> 满唐华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1630李恪:这家没我,要散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一等家丁封侯抗日之铁血使命冠冕唐皇抗日之战将无敌我的道姑师父盛明皇师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 满唐华彩全文阅读 - 满唐华彩txt下载 - 满唐华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1章 献俘阙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533章献俘阙下

“雍王呢?”

“探望伤兵去了,两位节帅请。”

郭子仪闻言稍感讶然,擒下史思明这么大的功劳,薛白竟然并不重视。

这种时候还去收买人心,所图甚大啊。

这般想着,他被迎入了营帐,目光落处,还真是见到了史思明。

彼此目光相对,郭子仪心中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些担忧。

可喜的是叛乱终于平定了,可虑的是,薛白如有天眷般地连续擒下契丹可汗与叛贼首领,声望愈隆,一发不可收拾了。

“老夫需将贼首带回营中询问。”想了想之后,郭子仪开了口。

他人老成精,其实颇为狡猾,趁着薛白不在,也不等人回应,第一时间就让亲卫去押史思明。

“郭节帅且慢。”

守在帐外的刁丙当即阻拦,道:“雍王还未审完,暂时不可将人带走,郭节帅有甚要问的,就在这问吧。”

郭子仪一计不成,坦荡地笑了笑,看向史思明,其实也无甚好问的了。

“胡逆,你深受朝廷厚恩,为何行悖逆之事?!”

史思明那一双鹰般的眼睛一翻,瞥了郭子仪一眼,懒得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

郭子仪不以为意,看了眼一旁的李怀秀,知此人杀了朝廷下嫁的公主,这次是必死无疑了,也没甚好说的,遂与李光弼并肩往外走去。

“强抢怕是不行,否则我就抢了。”

“何必呢?”李光弼道:“战俘不论在谁手中,都是朝廷平定了叛乱。”

“你想,待回长安献俘是何等情形。”郭子仪道,“雍王率诸将先押上契丹可汗,腰斩于朱雀门前,再押上史思明,腰斩于朱雀门前,何异于董卓入长安平十常侍啊?”

他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的,李光弼苦笑了一声,问道:“还能免了献俘礼节不成?朝廷正等着以此重振威信啊。”

“虽免不了,却不得不争。”郭子仪道:“出尽了风头,也该劝他放一些兵权。”

所以他方才是故意表态,让薛白知道即使活捉了两个重要俘虏,也未必能煊赫当世,得过他这一关。

次日,郭子仪又派人去讨要俘虏,果然,薛白亲自来与他谈了。

“雍王竟还亲自来了?”郭子仪爽朗道:“不需如此,把史思明押来即可。此间降卒数万,得让他们见到史思明被俘了,雍王再不把人押来,我等只好押着降卒去你帐里见了。”

“郭司徒风趣。”薛白识趣地笑了笑,道:“此番大胜,郭司徒是实际指挥者,确该把史思明交给你,只待我再问几桩事。”

“雍王是想了解什么?”

“范阳、平卢的将领情况,朝廷接下来任命谁为这两镇节度使,且节度使的权力该如何限制。”薛白道,“这才是彻底免除后患的根本。”

郭子仪虽然觉得这样的国家大事不该由薛白来作主,却又深知薛白说的有几分道理。

他沉吟着,问道:“我听闻,雍王在河南道把节度使的职权一分为四。”

“不错。”

比起史思明,这是薛白更愿意聊的事,他遂不厌其烦地把自己对于藩镇割据的隐忧与郭子仪详谈了一番。

末了,郭子仪沉吟道:“此举在河南可行,但范阳、平卢不同,需为朝廷征讨契丹、奚,况且河北情况复杂。主官若权职不够,行事掣肘,反而不妥。”

“今叛乱初定、契丹可汗被俘,正是整顿河北之时。”

薛白说到这里,以略带了一些遗憾的口吻道:“若是可以,我倒是很愿意为朝廷做这件事,避免割据之祸。”

郭子仪心中暗道:“怕是你要酿成割据之祸。”

可当他深思此事,也能够体会到薛白是在为这大唐社稷做长久的考虑。

这让他感慨不已,看来雍王是真的自视为李氏子孙,对祖宗基业十分上心啊。

可惜啊,如果不是当年的一场三庶人案,眼前这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正是大唐皇位最好的继承人,郭子仪觉得自己定是会支持他的。

“郭公?郭公?”薛白连唤了两声,“郭公在想什么?”

“雍王这是想往范阳主事?”郭子仪回过神来问道。

他当然知道朝廷不能让薛白在范阳久留,否则尾大不掉,必成大祸。

可若是能暂时把薛白放到边镇,也是给圣人一个掌权的过程,另一方面,薛白毕竟是宗室,有重振大唐之心,用他来对付边镇桀骜不驯的将领们,或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关键是短时间内。

“郭公认为,可行吗?”

郭子仪“呵呵呵”地笑了几声,抚须道:“雍王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竟愿激流勇退?”

随着叛乱平定,薛白这所谓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权显然是一定会被卸职的。他已经想好了,与其被动等别人来捋,倒不如主动拿它来交换好处。

“我是圣人的臣子。”薛白打着官腔,道:“国家有难该站出来,如今该到了把兵权交还给圣人的时候了。”

郭子仪不信这些有的没的,但已经了解薛白的心意。

他当然没有权力作主让薛白到范阳主事,但却能够把继续进兵,稳定范阳、攻克平卢的职责交给薛白。

薛白也担得起,毕竟降将田承嗣就是被他打败并招降的。

作为交换,薛白会把史思明交给郭子仪,相当于放弃了回长安献俘出风头的机会。

返回顶部

若照此发展,郭子仪便可早于薛白返回长安,辅佐圣人;而薛白或许可在范阳建立势力,之所以说是“或许”,因为此事更难,需要更多时间。

一时之间,郭子仪也不能预判出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扼制薛白,犹豫着,沉默不语。

薛白仿佛能看出他的心思,想了想,道:“郭司徒若是在想着如何制衡我,何不想想如何做对社稷更好。若依今日所言,我当能稳定北方,为大唐免除祸患。”

这句话,算是为这场谈话一锤定音了。

次日,薛崭得知了要把史思明交给郭子仪,押往长安献俘一事,不免有些不甘。

“阿兄,他们这不是抢功吗?”

“不是。”

薛白拍了拍薛崭的肩,道:“放心吧,你冒死擒下史思明很有用,换来了最实质的权力,且没人能抹杀掉我们的功劳。”

薛崭大喜,咧嘴一笑,道:“我的伤很快就好了,也能随阿兄北上吗?”

“嗯,我们去趟范阳。”

薛白转头北望,意识到在这一辈子自己还未去过北方。

数日之后,薛白率领着万余人抵达了范阳。

在安禄山、史思明之后,又一个有着帝王之志的人来到了这里。

他立马于桑干河边,看着河水奔流而去,仿佛流到了数百年后的永定河。

抬起头,熟悉的燕京城在时光中斑驳,显得无比的陌生。

囚车上的史思明抬起了头,远远望向了长安城雄伟的城墙。

记忆在脑海中斑驳,他不由想到了很多年前的旧事。

大概有十数年的漫长岁月了,是天宝元年,他随安禄山入朝觐见,彼时的圣人十分赏识他的将才,赐座,并与他畅谈许久。

“史卿年岁几何了?”

“臣四十矣。”

“史卿显贵之日在往后。”

圣人这般勉励了他,便赐名“思明”。

可到了如今,他还没想明白,自己只是志在天下,有错吗?

史思明想到这里,转过头,向旁边的士卒道:“我想拜见圣人。”

没人理会他。

“圣人若不见我,早晚要失位于薛氏。”史思明这般吓唬着李琮,还在为他的前程性命做最后的努力。

此时此刻,李琮正在城郊,亲自迎接郭子仪、李光弼。

平定安史之乱,这种勘乱定兴的赫赫战功足以让他直追先圣,成为兴复大唐的明君,当然值得狂喜。

最初闻讯时,李琮正在与窦文扬议论国事,竟是激动地握住了窦文扬的手,痛哭流涕,不知所言。

“这些功劳若真的全是朕立下的就好了啊!”到最后,他还是失态了,说了这种极不该说的话。

窦文扬作为亲近宦官,早就知道圣人的水平,听了也不惊讶,反以有些严厉的语气道:“陛下岂可如此妄自菲薄,谁人不是陛下的臣民?谁人立下的功劳不是陛下的?!”

“是朕失言了。”李琮抹着泪,喜极而泣道:“朕失言了,所幸有你提醒。”

“奴婢知陛下是虑雍王之祸,却也不可长他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此番大胜,是全军将士的功劳,绝不在他一人。”

李琮万事还倚仗窦文扬在外为他奔走,权力决定地位,在窦文扬面前说话也是软声软语,与那满脸狰狞的伤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之后,各地消息传来,满朝都为平定叛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请求朝廷尽快偃兵歇整。

理由很简单,国库没钱了。

捷报传来的第二天,李琮就下旨能招抚叛军就招抚,各路元帅尽快罢兵。

待河北的联名奏章送到,提出要让薛白暂时镇守范阳,李琮就吃了一惊,第一反应是“如何能养虎为患?!”

可窦文扬分析了奏章,还是从中看出了端倪,道:“陛下,这并非坏事,折子里说的让‘雍王暂镇’,并非是出任范阳节度使,而是临时留一路兵马稳住时局,‘待朝廷另择大臣’,可见范阳节度使的人选还是掌握在朝廷手里。”

李琮问道:“掌握得了吗?”

“雍王注定不可能在范阳多待。”窦文扬道,“奴婢就有一计,随时可召他回朝。”

“真的?”

窦文扬笑着点头说了,又道:“如此,雍王短时间留在范阳并不能割据一方。朝廷又可以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削弱他的声望与权柄。”

李琮惊喜,方知竟还有这般好事,遂猜想,郭子仪是支持他的。

因霍仙良死在军中,窦文扬很厌恶郭子仪、李光弼,觉得他们敢杀宦官,都是薛白一党。但眼下最大的敌人是薛白,还是得拉拢他们。

于是,在大军回师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反复地遣使通信,他们渐渐确定了郭子仪是忠于朝廷的。

之所以能留下这种印象,与郭子仪的为人处事也有关系,圆融、豁达。

相比起来,李光弼对李琮的功劳其实远高于郭子仪,但为人就严肃冷峻得多,非常厌恶宦官干政,对霍仙良之事的态度就非常鲜明,认为雍王在战时斩杀胆敢行刺主帅的宦官,这是军律,应该的。

返回顶部

李光弼甚至还叱责郭子仪为此向朝廷请罪的行为,称其“简直对错不分”。

为此,窦文扬给李琮出了一个主意,认为郭子仪、李光弼应该拉一个、打一个,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起到打压、拉拢与平衡的作用。

君王挑拨臣子,听着很稀奇,但李琮欣然应允,决定要照做。

因此,今日大军回师,李琮对待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就有些同功不同赏的态度。

封官许爵之外,郭子仪与天家联姻,出镇泾原,负责防范吐蕃。

李光弼听闻吐蕃屡屡来范,自请往西川镇守。李琮愣了一下,只说与宰相商议。

不论这位天子是否有权决定这些,但冷落之意已有些明显。显然,在他眼里李光弼与雍王走太近了。

繁文缛节结束之后,有内侍过来,低声禀道:“圣人,史思明想觐见天颜。”

“放肆!”窦文扬叱道:“一个逆贼,也敢提要求,谁替他传话的?”

内侍惊恐,连忙把史思明的言语说了。窦文扬又叱责了一番,反而取消了天子当众审问逆贼的流程。

比如,高仙芝把小勃律王献到阙下时,李隆基就曾亲自登楼,声色俱厉,居高临下地质问小勃律为何背叛。

这是最能在臣民面前大展国威的事情。

可窦文扬一听史思明主动想见圣人,反而意识到了李琮久居十王宅,经验不足,万一说不过史思明,当着万民落了气势,那就太过不妥了。

李琮其实是有些在意史思明的言论的,可窦文扬既然如此说了,也就听了。

之后自是犒赏三军,准备献俘阙下的盛典。

此事的重中之重,是淡化薛白在其中的功绩。

幽州。

薛白来了范阳以后几乎是忙得脚不沾地。

他每天要见很多的人,尤其是各个范阳的将领,或威慑、或安抚,也得对千头万绪的河北乱象进行梳理。

另一方面,长安的消息在他这里也是从没断过。

他的消息并不走朝廷的驿铺,而是在钱庄、报社的基础上建立了递送消息的渠道,速度不输于五百里加急。

这日,薛白正准备去见伪燕后来任命的平卢兵马使张志忠派来的使者,信使已经到了,递上了厚厚一沓消息。

他展开一封封地看着,有时也会递给严庄。

严庄算是薛白处置范阳之事的得力帮手,近来常常被他带在身边。

“朝廷打得好算盘啊,这是不想让世人知郎君的功劳。”

严庄讥笑着弹了弹手中的信件,那是李琮准备在献俘典礼时下达的圣旨。

显而易见地,旨意里刻意隐去了许多薛白的功劳。可惜,中书省有薛白的人,依旧将这些功劳各添上一笔,且原封不动地抄录了送到范阳。

“世人能否知晓,不靠这一封圣旨。”薛白道,“你可知靠什么?”

“郎君是说……报纸?”

“算是。”薛白道,“论民间舆情,长安城中,还没人比我更能掌控,随他们去吧。倒是范阳这边,我听说,史思明也办报纸?”

“是,史逆似乎很推崇郎君啊,许多事都是效仿郎君。他也办了报纸,刊些神化他自己的传闻,也在报上写诗。”

“是吗?”薛白问道:“百姓对他的报纸,接受度如何?”

严庄如今已能听得懂薛白的奇怪词汇了,十分顺畅地就应道:“范阳百姓很喜欢看史思明的报纸,哦,他还在纸上刊了自己的一首诗,民间许多人都能传诵。”

薛白正考虑着当把史思明的报纸收为己用,漫不经心地问道:“是吗?什么诗?”

长安,茶肆里热闹非凡。

说书先生瞥了一眼案上的报纸,也不用思索,径直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把报上短短的一句话,愣是扩充成了长篇大论。

他如今在说的是报上连载的一个《说岳》的故事,这故事并不新鲜,说到一半,已经因战乱断篇许久了,近日才有了新文。

“岳飞落入大牢,悲愤交加,遂写了一首诗。”

说到这里,说书先生顿了顿,眯着老眼又去看报纸。

“什么诗?”

“快说,什么诗?”

“不是诗,是词。”

说书先生放下了手中的惊木,站起身来,整理了衣衫,深吸了一口气。

“这词,虽是故事中岳飞所作,可老朽每次看,都深感触动,诸位且噤声,听老朽为诸位念来。”

“好,快念。”

听众们遂渐渐安静下来,屏息以待。

说书先生这才开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返回顶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辆马车由一队壮士们护送着,缓缓从茶肆边驶过。李泌正端坐在马车上,有些失神地听着这词。

他并不是第一次听,薛白说的那个故事他早就听过了。但现在这个情境下再听,心情却不同……岳飞没能完成的那个壮举,已经被提前做到了。

李泌这次将要被押送到范阳,薛白需要他辅佐,以安定北方局势,虽然他并不愿辅佐薛白,但由不得他。

临行之前,他已大概听闻了长安近来发生的诸事,知道就在今日,王师将献俘于阙下。

他也知道圣人的心意是掩盖薛白的战功,对此,他深感忧虑,认为这场交换,把实质的权力交给了薛白,而圣人追逐到的,是毫无意义之事。

果然,一路而行,他听到长安民间舆论渐渐沸腾了。

“知道吗?那《说岳》的故事便是雍王写的。”

“我便说,除了雍王谁还能写出那样的词作来!”

“雍王忧虑社稷多难,一心北伐,故而写出了这等忠肝义胆的岳飞,又岂能是旁人说的那谋篡之人?”

“只看这词句便知雍王满腔忠诚!”

“雍王挂帅平定叛臣,擒贼首,活捉契丹可汗,如此大功,朝廷却掩盖他的功劳,岂有此理?”

“今日献俘,把功劳都安在旁人头上。”

舆情如此,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操纵。但不论如何,长安城的百姓们已开始关注这次献俘背后的阴谋论。

因雍王拼死奋战,大唐才没有演变出故事里岳飞那样的悲剧,可如今论功行赏,反而把雍王流放到了边塞,岂不说明圣人身边有奸宦?

“咚!咚!咚!”

在李泌离开了长安城门之际,皇城的朱雀门前响起了庄严肃穆的礼乐声,官民兵士们山呼万岁,李琮登上阙楼。

三通鼓响之后,郭子仪、李光弼领着雄武的骑兵上前,押上了史思明、李怀秀。

窦文扬捧出圣旨,用他尖细而高亢的声音宣读,历数这两人十恶不赦之罪。

以前,万里之外的小勃律国王娶了吐蕃公主尚且触怒大唐,此二人的罪过自然是大十倍、百倍,引得臣民巨怒,连站在阙楼上的李琮远远望去,都能望到百姓纷纷举拳向天,大声呐喊。

李琮乃顺万民之意,铿锵有力地下了旨,腰斩史思明、李怀秀,以彰天子之强明。

“圣谕,腰斩!”

百姓们愈发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同声大喊着。

李琮很欣慰,心说百姓还是很有家国情怀的,正是因为忠于大唐,才有如此声势。

但,他们喊的内容似乎与预想中不同,李琮竖着耳朵听了一会之后,疑惑道:“什么八千里路?他们在喊什么?”

被五花大绑的史思明听着背后的呼喊,很意外还能在临死之前听到一首极好的诗词。

他不知道这词背后的故事,不知道范阳的叛乱与这故事又有什么相关,但他也能感受到这词作饱满浓烈的情绪。

忠诚、壮烈,对天下社稷的深深的挚爱。

谁能写出这样的词?是唐廷的昏君又使哪个忠臣蒙冤,于是报国无门之人只能以此吐出满腔激愤?所以,围观着的那些百姓才齐声念这首词?

那,这忠臣又是谁呢?

总不会是薛白出镇范阳、插手边军,还被认为是被排挤流放,受了天大的委屈吧?

一念至此,史思明瞬间打了个激灵。

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写的破诗与薛白的诗词之间有多大差距,缺了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薛白到底是如何能作这么多绝世之作?同样都是叛逆,为何薛白的字里行间总是蕴藏着对社稷的拳拳忠心?

史思明很想再试一试,写出一首能比肩薛白的诗。

在他身后,一刀狠狠地斩下。

“这就是史思明的诗了。”

严庄将一张旧报摆在了薛白面前,道:“这是咏石榴的诗,想必也是史思明的自喻。”

薛白目光微微一凝,看来看去,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遂喃喃道:“自喻吗?”

“三月四月红花里,五月六月瓶子里。”

“作刀割破黄胞衣,六七千个赤男女。”

“噗!”

刀狠狠斩断了史思明的腰,肚子里的内脏与肠子流了一地。

史思明死了,唯有他的诗作还在范阳流传。

长安城中,人们还在唱着薛白抄来的那一首词。

史思明至死也不明白,它们的差别并不在格律上,而在格局。

返回顶部

喜欢满唐华彩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满唐华彩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地狱归来之最强战神借种叶辰夏若雪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末世夫妻在七零诺克提斯的王之军势快穿男神超乖哒木叶之任务达人原神:从摸鱼开始网游之休闲玩家的崛起苟在沙漠开农场,负债三百亿先生您的娇妻已上线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身为虫修,灵虫有亿点强合理吧火影:开局无敌,怒叛木叶王妃又怀双胎,八代单传皇家炸窝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少年大将军星河炼李恪:这家没我,要散女富婆和她的四个保镖
经典收藏我的道姑师父阿尤布王妃支点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汉厨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大汉王朝第三帝国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扬帆明海铁甲轰鸣内绝世宠臣一瘦解千愁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爱妃,本王俯首称臣抽个美女打江山大明极品皇孙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综穿]相依为命
最近更新大唐:老李,请你约束一下你女儿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穿越大乾当王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穿越大宁,开局觉醒狱神系统天才美术生宋朝再就业软饭硬吃,崇祯拜我当大哥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三国之人皇大明洪武朱标是咱好大哥重生朱标,大明唯一继承人重生当逍遥小王爷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铁马乾坤录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大秦:这秦二世的位子我坐定了!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 满唐华彩txt下载 - 满唐华彩最新章节 - 满唐华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