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王子虚

首页 >> 大明1805 >> 大明1805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大唐如意郎汉厨贞观悍婿我在大唐卖烧烤抗日之陆战狂花阿兹特克的永生者贞观楚王大唐之超级商城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大明1805 王子虚 - 大明1805全文阅读 - 大明1805txt下载 - 大明1805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八八章 军职调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靖垣确定了最重要的九卿大臣人选,同时确定了几个关键尚书的人选。

对于后续更多的大部分刚满六十岁,以及还不到六十岁的三品以上官员的请辞奏疏,就没有大规模的批准和调整了。

朱靖垣也是个普通人,脑子里面有明确印象的,再加上自己专门记录的,那些自己觉得很不错的官员,也并不足以覆盖整个朝廷。

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可能把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一次性换个遍。

那样朝廷就乱套了。

而且,仁武朝以后,大明中央衙门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明显政治倾向的。

官僚之中也许有地域或者利益牵引形成的各种党派团体。

但是没有围绕其他皇子形成的派系。

自己当上皇帝之后,绝大部分的普通臣子,都会自然而然的向自己效忠。

正常官僚效忠合法皇帝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自己也要给他们机会展示效忠的诚意。

也就是看他们是否尽心尽力的完成新皇帝交代的特别事务。

真的遇到推三阻四,阳奉阴违的少数个体,再用渎职的名义开掉换人就行了。

朱靖垣放下了文官们的本子,开始处理武官系统的奏疏。

不过拿起第一本奏疏之后,朱靖垣却没有马上打开看里面的内容。

而是捏着它开始考虑一个看似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问题。

要不要把军机处和军机大臣的名字给改了。

改成总参谋部,或者参谋长联席会议,或者是军事委员会。

在朱靖垣前世,军机处的名字来源于大清王朝,最初是工作狂雍正设置的。

大清的军机处,最初确实是用于处理紧急军务的,但是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实际的内阁。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变成了荣誉头衔,军机大臣才是实际的内阁成员。

军机大臣的职责,就是按照皇帝的意志处理重要政务。

军机处是大清中后期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这个机构执行的是皇帝的个人意志。

学校历史课的灌输,后世的各类影视剧的宣传,加上现在自己作为大明皇室的身份,让朱靖垣对军机处这个名字没有多少好感。

朱靖垣不止一次动过心思,想要把这个名字改掉。

朱靖垣并不准备调整机构的职责,它的职责定位还是比较合理的。

世祖皇帝建立军机处,其实是个介于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军事委员会之间的机构。

大明最高军权属于皇帝,军机处负责按照皇帝的军事意图和目标,制定总体上的作战方略,规划军队和军工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的日常工作,还有收集和整理军事相关消息,总结实战信息和经验,审议兵部和都督府的提交的文件报告等等。

这个世界的大明官员和百姓,并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大清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负责筹划和讨论军机要务的地方叫军机处,军机处里面具体办事的大臣们叫军机大臣,都是非常贴切的命名。

登基以前,朱靖垣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名字,专门跟父皇进言修改。

老爹他肯定会觉得军机处的名字很合适,肯定会非常疑惑自己为什么要专门申请改名。

如果有改革,同时改掉名字,还能够说得过去。

但是不改职能,单纯改名字的话,朱靖垣当时就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解释。

所以也就一直没有提改名的事情。

现在自己当了皇帝了,再要去改这个名字话,力量上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了。

有人硬要问起来原因,也可以直接回个“朕喜欢”。

而且,朱靖垣想要改名的东西还有不少,其中甚至包括武官系统的整个军衔和职务体系。

朱靖垣想把将校尉加上中下的军衔系统,改回到大明传统的品级、武职、勋位体系。

神州古代原有的官僚系统,包括文官和武官两个系统,对“爵”、“官”、“阶”、“勋”的区分,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成熟了。

“爵用以定尊卑,官用以分职务。阶用以叙劳,勋用以叙功。”

在大明,爵是公、侯、伯,明初有子、男,后不用,仁武朝之后再次启用。

职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相当于实际的职务,直接对应管理的部队规格。

阶是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可以视为某种形式上的军衔。

勋是柱国、护军、轻车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相当于勋章。

爵位,官职,官阶,勋位,相互之间都有明确区分,这套管理方案非常的成熟。

官员按照官职工作,按照官阶发俸禄,按照勋位发奖励。

但这个制度也有些过于复杂和严格,不同体系的身份待遇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

官职高了官阶不一定高,官阶高了官职也不一定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可能会出现“少将团长”见“上校师长”的情况。

这样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到底以谁为尊?

哪怕制度规定了以官阶为尊或者以官职为准,实际使用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争执和麻烦。

所以在之后的宋明清三代,都在对这个系统进行优化更加实用性的调整。

逐步确定了以官职为主,以官阶品级为辅的“职”、“阶”分离传统。

主要以官职来确定俸禄和待遇,但是官阶系统仍然继续保存存在,作为同官职下的差异性辅助。

如果一个人的官职提升了,那官阶也会在近期直接升到对应级别上去。

如果一个人的官职始终不上升,那官阶也会停在一个阶段,卡在一个上限不能再升。

比如说,一个军官职务升到了师长,那军衔就在下次考核对应升到大校。

一个军官的职务是团长,那他的军衔最高只能升到上校了。

这样就不会出现团长军衔比师长高的情况了。

如果一个人在工部侍郎位置上干的很好,而且干满了两任了,而工部尚书也不到退休年龄,也就不可能直接把侍郎提成尚书。

但是可以给侍郎加一级品级,让正三品的工部侍郎,享受从二品的待遇,下次晋升的时候,也以从二品为起点,而不是正三品侍郎。

这种制度设计直到朱靖垣穿越的前世都还在理所当然的运转着。

遗憾的是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发生了扭曲甚至倒退。

在那个仁人志士寻找救国道路的混乱的年代,各方势力或是为了明确与过去割裂的决心,或是为了更彻底的学习泰西的制度,或是避免被旧系统侵染,都放弃了本土自行演化出的职阶体系。

那个九品十八级的品秩,本来可以算是神州本地演化出来的最终版本的军衔和官阶系统。

它最为简单,最方便普通人理解。

小孩子都知道正比副大,一品比二品大,没文化的大头兵也能直接理解。

还不容易产生混乱和误解。

用一品、二品的数字表示军衔高低,与都督、总兵的实际官职不可能混淆。

九品十八级也有了足够的容量。

将校尉士四级都加上大上中下四等编排,也才能凑出总共十六级,实际通常都只有十一二级。

九品十八级的体系中,把一品拿出去当加衔,都还剩下完整的十六级。

但是,清末建立新军的时候,大清旧有的官僚系统已经完全腐朽。

当时为了避免受到原有体系和人员的影响,负责人借助这个机会另起炉灶了。

由于泰西各国强势,清末开始历次制度改革,都理所当然的参考西式的军衔和官僚制度。

由于日本人更早的学习泰西人,而且正式职务通常也都是汉字。

所以很多制度和名称都借鉴参考了日本人的翻译。

然而,如果抛开工业水平不谈,单纯的看官僚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的话,西式的军衔制度最多也就是明初的水平,可能还不如。

将校尉加大上中下的排列,看上去非常的简单有规律,其实是本土调整后的完善成品。

泰西各国的军衔的本意,其实就是类似总司令、副总司令、师团长、旅团长、团长、副团长、营长、队长、副队长这样的意思。

和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这个系统是一样的。

且不说,这些军衔中的队长、副队长,如何与实际职务的队长、副队长简单区分。

单就说一个,在海军系统就是指主力舰舰长,对应翻译军衔是上校。

到了陆军,就变成了队长、连长、百夫长,对应翻译军衔是上尉。

不过泰西人也摸索出了与神州类似的方案,美利坚海军将领担任舰长的时候,无论实际军衔是什么,都会直接变成上校。

所以朱靖垣就曾经设想,在保留现有的武官官职的情况下,把军衔改回到九品十八级。

同时恢复传统勋位散官制度,同时对应制作一套勋章。

但自己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

要是单凭“朕喜欢”,就给已经持续存在了很久的东西改名。

就一定要去改变已经形成稳固传统且没有问题的名称。

这对于皇帝的剩余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吧?

上一个到处改名的大明皇帝是嘉靖。

他还是有目的的去改的,是为了稳固和提升自己的权威,同时确定朝廷上的官员们的服从性。

看官员们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服从自己。

朱靖垣现在是不用测试的,肯定不会有官员梗着脖子拒绝自己的改名命令的。

但是,如果自己真的做,官员和百姓嘴上和明面上也许不说,心里面和私底下肯定有抱怨。

而且,将校尉的军衔制度,现在也运行的也颇为良好。

毕竟是经过了两个世界的检验的。

虽然看上去不如九品十八级那么的直观,但这套体系附带了一定的荣誉意味,到了少将就能被称呼为将军了。

九品十八级实际上也确实用不完……

回过头去考虑,世祖皇帝建立这套制度的时候,目的应该也是为了与旧军职区分。

建立一套完全自己控制的新体系和规则,再逐步将其他的体系打碎收编进来。

既然要与原有体系区分,他前世熟悉的将校尉系统就是最好的参考对象。

使用军机处的名字的时候,他估计也没有经过什么慎重的考量。

他设立的这个军事机构,在神州的传统语境下,确实适合用军机这两个字。

而且军机大臣的称呼,听起来也比参谋更加的重要,参谋应该会让古代人想到幕僚。

世祖皇帝的决策,应该是以实用化为导向的。

在后世看来,他在当时确实力挽狂澜,颇为顺利的再造大明了。

但是他自己刚刚开始建立自己的力量的时候,肯定也是非常混乱和坎坷的。

理论结合实际,一边行动一边筛选,最终构建出了现在这套体系。

完全冷静的考虑的话,自己确实没有必要为了心里舒服,就大费周折的去改名字。

对于官僚系统而言,单纯的改名字,属于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务。

更早的一个特别喜欢改名的皇帝叫“王莽”。

朱靖垣考虑了许久。

觉得如果是自己另外建立的新机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取特殊的名字。

反正是从无到有的建立的。

就像选年号的时候,自己直接避开了大同,专门去选择了大公。

对于原有的机构名字,就没有必要专门取修改了。

军机处这个名字也算不上特别晦气。

而且世祖皇帝对军机处的用法,比大清中后期的军机处更加贴合其本意。

与此同时,大明低级部队的参谋,确实是直接叫参谋的。

军机处是最顶级参谋们的联席会议,本身是带有一种量变产生质变的意义。

同时,大明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分成了两大类。

一类是实际干活的,年龄在四十到六十岁,军衔从少将到元帅不等。

负责设计准连和战略方案,也负责把方案做成正式文件,还负责预算核验等日常事务。

另一类是顾问性质的,都是已经退休的高级军官,他们只负责提供战略构想。

是让退休了仍然想参与战略规划的老将军元帅们的发挥余热的。

这些老将领们的身份地位都是超然的,他们的地位也将军机处的地位再次拔高了。

还让军机处有了一部分顶级将领培养交流会的功能。

新皇帝如果上来就把军机处改成总参谋部,可能让文武百官产生新皇帝降低军机处的地位,乃至要降低武官和军队地位的误解。

在全世界持续和平了十几年的情况下,军队方面最担心的就是这种风向。

恰好文官系统始终有这方面的倾向,朱靖垣还是因为和谈而拿到了巨大功劳的皇子。

朱靖垣在民间的风评也算不上武德充沛,甚至会被激进派认为过于仁慈。

朱靖垣这么仔细考量过之后,觉得自己暂时还是别去折腾没有实际意义的名字了。

就算是以后真的要折腾,也要在完成官职调整之后。

所以朱靖垣脑子里面考虑了一大堆之后,最终暂时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开始按部就班的处理高级武官们的请辞奏疏。

首先安排几个大食国的参谋进军机处干活。

再拉几个打过交道的其他地区高级军官来出谋划策。

曾经负责配合接受切萨皮克半岛的海军将领邱良功,军衔上将。

曾经负责配合接收长岛的陆军将领卢俊德,军衔上将。

曾经负责新天府原子能工程的督军朱昭燮,军衔上将。

曾经负责处理魁北克事件的陆军督军朱广钧,军衔中将。

然后调整负责本土防卫的中军都督府的核心层。

“中军都督府海军督军朱简烣军衔升元帅,升任中军都督府总督军。”

“后军都督府陆军都督杨遇春军衔升元帅,调任中军都督府大都督兼陆军都督。”

朱简烣是出身襄王府的海军督军,曾经率领第一支双航母编队实战演练。

当时还专门前往新天府,接受了当时的太上皇朱仲梁和大食亲王朱靖垣的检阅。

陪同朱仲梁和朱靖垣参观了当时的新航母和舰载机并做了讲解。

朱靖垣对他有印象,恰好他的资历和年龄也已经足够,正好直接晋升元帅,担任负责本土防卫的中军都督府的总督军。

杨遇春今年五十九岁,本身在原有历史上也是个名人,还在右军都督府的大食地区任职过。

当初奥斯曼撤出北墨洲,大明对当地巴巴里海盗势力的歼灭战,就是杨遇春指挥的。

杨遇春所部当时有一个习惯,只要正式发起进攻以后,就不再接受投降了。

关键是还不喜欢接纳外族俘虏,拿下来的城市基本都是空城。

所以杨遇春在海外的名声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是非常坏了。

特别是在北墨洲某些地区,已经可以算是恶贯满盈,能令小儿止啼的恶魔了。

他的晋升却没有受到影响,现在朱靖垣还让他当大都督。

还是最尊贵的中军都督府的大都督。

按照大明现在的军事制度,在和平状态下,五大都督府的总督军是实职,但是五个大都督却都是虚职。

总督军有独立明确的人选,主管整个都督府的政治事务。

大都督通常由当地的主要军种都督兼任,除了跨军种演习的时候,平时的实际管辖范围只限本军种内。

但大都督也确实是军队系统内最尊贵的职位。

大明没有统管整个军种的大都督,也没有统管所有都督府的大都督。

只有皇帝才是三军大都督兼五军都督府大都督。

军机处的职责,是覆盖三军和五大都督府的,但是只能提供方案和建议,经由皇帝批准后才能交由五军都督府实行。

正常军官,能够获得的最高职位,就是单个都督府的大都督。

获得这个任命,就是得到了现任皇帝的认可,拥有保底的元帅军衔。

在文官系统改革,设立大域和九卿之前,武官系统的元帅军衔也是荣誉加衔。

通常是上将荣退的时候,皇帝额外予以册封的。

大域和九卿设立之后,为了对应提升武将地位,元帅也对应成了实际军衔。

五大都督府和新天府的大都督和总督军,原本都是上将军衔,现在默认都给元帅军衔。

与此同时,一旦大明陷入了对外战争,本都督府辖区内爆发了与外敌的战斗,大都督得到总督军的临时授权后,就可以获得都督府辖区内三军部队的临时指挥权。

皇帝收到消息后,会再给出正式的指挥授权,或者另外指派指挥官来接管指挥权。

也就是说大都督是负责应急处理突发性的战斗的。

朱靖垣知道杨遇春是真的能打,在原本历史上还是满幸运值的福将。

打了一辈子仗,没有受过一次伤,全身没有一点伤疤。

这辈子的经历通常堪称传奇,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受过伤。

大概清理巴巴里海盗的事情,不但不算是罪孽,反而可以算是功德。

在大都督之下,五大都督府都有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都督。

军种都督原本默认是中将,现在可以是中将,也可以是上将,看资历和年龄。

朱靖垣让中军都督府现任海军都督退休,让现任海军副都督陈化成升任海军正都督。

再把大食国海军都督关天培调回来,当中军都督府的海军副都督。

陈化成年轻的时候军功卓着,刚满三十岁的时候就升到了上校军衔。

在殷洲配合朱靖垣的计划,去接管了美国人的防线,停止了拿破仑的自行车闪电战。

今年虽然只有四十四岁,但是在上校基础上,按照年齿累积了十四年,正常情况下也该晋升到中将了。

朱靖垣对于这种通过两世验证的将领向来是非常康慨的。

这次直接给他再升一级,直接提到上将军衔,到五十多岁的时候应该就能当元帅了,退休再封个伯爵爵位。

关天培更年轻,今年也才三十九岁。

同样在世界大战期间积累了基础功勋,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少校镇抚了。

按照年齿积累十五年,也有资格晋升到少将了。

关键是,关天培还是朱靖垣的第一任专职护卫武官首领。

后来按照朱靖垣的计划,在大食国从无到有的建立起了一支海军舰队。

朱靖垣现在直接给他中将军衔,让带着大食国海军并入中军都督府,当海军副都督。

最后,把当代黔国公沐永福从海外调回来,担任中军都督府空军都督,军衔升上将。

沐永福原本是陆军,曾经负责接收切萨皮克半岛,也算是在朱靖垣手下干过活儿。

他的身份资历都完全足够当一个都督府的军种都督。

朱靖垣对中军都督府高层调整到此为止,其他的大部分军官仍然该干嘛干嘛。

然后批准了新天府皇庄的总督军退休申请,让曾经负责组织对播利瓦势力全面进剿的督军朱学堑去接任,军衔同样升到元帅。

给曾经留下过一些印象的陈绍鸿升一级军衔,提到中将。

其他海外各都督府的官职中,有高级将领调到中军都督府留下的职位,就让都督府按照流程提出人选,经对应三军部审查,提交给皇帝批准后任命。

其他没有调整的都督府军官暂时全部维持原状。

军队方面的奏疏的最下面,放的是东西厂和锦衣卫的奏疏。

东西厂和锦衣卫都属于广义上的武官系统。

东厂都督名叫钱兴,目前还不到退休年龄,以前也没有什么过错,也就继续留任了。

不过西厂都督已经六十四了,朱靖垣就批准了他的退休。

然后任命曾经在殷洲出过差的吕亮担任新都督。

锦衣卫都指挥使也该退休了,朱靖垣就让应天府锦衣卫指挥使接任,然后把在大食国蒙县当过护卫队长的韩铁柱提到少将,去当应天府锦衣卫指挥使。

朱靖垣自己本人的贴身卫队的军官,仍然由最初跟着朱靖垣的关天培所部士兵出任。

普通士兵从大食国移民子弟,大明航空公司子弟,大食服装商行子弟中挑选。

朱靖垣自己的产业的工人和管事待遇一直是全世界最前列的。

这些人全家都在朱靖垣的产业工作。

用这些人家的孩子给自己当亲卫队是最放心的。

现在再把应天府锦衣卫交给韩铁柱,把本土的驻军交给杨遇春和朱简烣。

朱靖垣对大明本土的武装力量掌控就比较踏实了。

喜欢大明1805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1805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季总的小娇妻跳海了玄幻,前世的修为封不住了修的什么仙满级大佬只想当花瓶女总裁的上门龙婿地狱归来之最强战神借种九王妃制霸皇城宠假灭真?真千金把全家送进地狱女富婆和她的四个保镖躺平:我的悠闲田园生活娘娘有孕,皇帝香火续上了国运,综漫婚配,我能看到属性!神医双宝:锦鲤娇娘甜炸天神奇宝贝:创世之梦我就是传奇天才杂役伽椰子,请你不要再跟踪我!末世带娃生存手册选择白月光后,霍总肠子悔青了
经典收藏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阿尤布王妃扬帆明海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大乾:帝国独裁者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水浒之小孟尝大明执刀人一瘦解千愁重生之傲仕三国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贞观医仙擎天者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贞观楚王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
最近更新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原始部落,我靠抽奖发展部落少年安王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清穿:反清后,我挨个揍列强最强穿越者在线戏耍三国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反清,从抢劫八国联军开始我来自朔方江花玉面梦幻旅游者踏足三国但求潇洒九千岁:从伺候娘娘开始权倾朝野!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开局封侯,九品到头逆天唐朝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从大秦开始的长生者
大明1805 王子虚 - 大明1805txt下载 - 大明1805最新章节 - 大明1805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