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祖罗睺的毒计,如同滴入沸油的冷水,在人族这片本就躁动不安的土地上,激起了剧烈的、积极破坏性的反应。潜伏在人族中的魔族,开始不再执着于刺杀各家贤者和代表,而是化身为更加阴险的蛊惑者与搅局者。
它们利用诸侯对土地、人口、权力的无尽欲望,利用诸子百家学说之间本就存在的理念差异与门户之见,将人性的弱点放大到了极致,各种挑拨离间,各种阴谋论,致使人族本就存在都分裂,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在各诸侯国之间,它们变化成能言善辩的策士,向这些分封的诸侯们灌输“强权即公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极端思想,让各国君主猜忌。
同时献上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毒策,将列国间本就脆弱的信任撕得粉碎。昔日或许还有“尊王攘夷”的遮羞布,如今则彻底演变为赤裸裸的兼并战争,规模与残酷程度,远超以往,战争再一次大规模爆发,人族百姓苦不堪言,九州大地生灵涂炭。
在各家学说之间,这些魔族又化作各家弟子,伪装成偏激的卫道士与挑拨者,刻意曲解、放大不同学说之间的矛盾。鼓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将学术争论上升为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
儒法之争、墨法之辩、王道霸道之辨……这些本可促进思想深化的正常辩论,在魔族的推波助澜下,逐渐演变成相互攻讦、势同水火的派系倾轧。甚至有学派弟子,受其蛊惑,不再致力于研究学问、济世安民,而是热衷于打压异己,争那虚无缥缈的“第一学说”名头,以此为晋身之阶。
一时间,原本象征着思想解放与文明活力的“百家争鸣”,竟染上了一层诡异而惨烈的色彩。思想的火花不再用于照亮前路,反而成了相互攻伐的武器。那因抗争魔族而初步凝聚的人心,在这无休止的内斗中,再次变得涣散。
战争的烽火,以更大的规模、更烈的态势,席卷九州。旌旗所指,不再是抵御外魔,而是同胞相残。城池的攻防,不再是守护家园,而是满足君王野心。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比比皆是。易子而食的悲剧,不再是极端情况,而是乱世常态。
人道气运,那本就微弱不堪、刚刚依靠百家争鸣才勉强积聚起来的一丝力量,在这空前的内耗中,如同烈日下的冰雪,迅速消融。天空中,那淡金色的气运长河,不仅停止了增长,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稀薄、黯淡。原本勉强汇聚的诸多支流(代表各诸侯国与学派的气运),彼此冲撞、抵消,使得长河整体显得混乱不堪,波澜起伏,再无之前的平稳之势。甚至在某些区域,气运呈现出溃散、逆流的可怕迹象!
火云洞中,身为儒圣的孔丘周身儒道光辉剧烈波动,他试图以自身理念平息这纷乱,呼唤“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但那声音在气运长河中传来的的杀伐与仇恨情绪面前,如同投入狂涛的石子,瞬间被淹没。三皇神像光芒急促闪烁,充满了无力与悲怆,他们能感受到,人族文明的根基,正在被这自相残杀的行为一点点掏空。
首阳山、昆仑山,洪荒诸圣以及其他准圣大能默然。他们能看到人道气运正在溃散,但却受制于天道规则与魔祖罗睺的牵制,难以直接干预凡俗王朝的更迭与人心的选择。
魔祖罗睺此计,可谓毒辣至极,它并未直接出手毁灭,而是发现了人性的弱点,并加以放大人性的贪婪,引导人族自我毁灭,不得不承认罗睺对人心的把控已经近乎于道了。
百年光阴,就在这无休止的征战、阴谋、背叛与思想的撕裂中,仓皇流逝。人族,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泥沼,在自毁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礼崩乐坏,已至极致。希望,似乎已随着那不断消散的气运,一同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百家学说凋零,诸侯乱战,无时无刻不在有人族死去,一时间人族的人口竟然减少了近三成,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上一次出现如此多的人口减少,还是人族初生,巫妖量劫时期,妖族为提升实力对付巫族,以人族魂魄炼制屠巫剑的时候,但是当年是外敌,如今却是内乱。
---
然而,天道运转,物极必反。就在这人族至暗时刻,在那纷争最为酷烈、人道气运衰败到几近于无的西方边陲——秦国,一股截然不同的力量,正在悄然诞生。
这一夜,秦国都城咸阳,并无祥云瑞彩,反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肃杀与沉重之气弥漫。赵姬,这位身世坎坷、命运多舛的女子,于寝宫之中,诞下了一名男婴。
男婴降生之时,并无孔丘那般的儒道光辉,也无仙神降世的奇异天象。然而,若有混元大能以法眼观之,当能看见,那笼罩在咸阳上空的、原本混乱稀薄的人族气运,竟在此刻,如同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开始缓慢地、却坚定不移地向着这新生儿汇聚!更令人心惊的是,在那汇聚的气运之中,隐隐夹杂着一丝源自洪荒大地龙脉的、久违的……人皇气运!虽然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统御与秩序意味。
与此同时,西方魔域之中,一直冷眼旁观、甚至带着几分戏谑欣赏着人族内乱的罗睺魔影,那暗红色的火焰眼眸猛地一凝,投向了秦国方向。
“嗯?这是……”他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波动,那并非单纯的力量强大,而是一种……意志!一种极度凝聚、极度坚定、仿佛天生就是为了终结混乱、订立规矩而存在的铁血意志!“又一个变数么?有趣,本座倒要看看你如何能破局,人族气运已失九层,大局已定,哪怕是鸿钧也休想改变。”
另一边,刚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被发现其中异常,就好像寻常孩子降生一般顺利、普通,很快孩子被其父母取名—嬴政。
嬴政的童年,并非在温室中度过。他生于赵国为质,长于险恶环境,见惯了尔虞我诈,体会了世态炎凉。这些经历,非但没有将他压垮,反而如同铁锤般,将他那颗幼小的心灵,锤炼得如同玄铁般坚硬、冰冷。他沉默寡言,眼神却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一切虚伪与表象,直指问题的核心。
他目睹了百家学说在朝堂上的空谈误国,在战场上的无力回天;他见识了诸侯之间毫无信义的盟约与永无止境的征伐;他更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强大的力量与绝对的秩序,所谓的仁义道德,在乱世之中不过是强者餐桌上可有可无的调味品。
在他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那自他降生起便悄然汇聚的微弱人皇气运与混乱的人道气运,开始与他那独特的意志相结合。他本能地排斥那些空洞的争论与繁琐的礼仪,而是对能够富国强兵、凝聚力量的法家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法家典籍,尤其是其中关于“法、术、势”的论述,仿佛找到了通往心中那个“有序世界”的钥匙。
他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孔丘“仁德教化”的救世之路——一条以铁血铸就秩序,以律法统一意志,以强权扫平割据的道路!他崇拜当年的人皇轩辕,他认为只有人族大一统之后,其他的文明或者思想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时光流逝,嬴政逐渐长大,并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中,回到秦国夺回了属于他的王权。当他真正执掌秦国权柄的那一刻,他体内那潜藏已久的意志与汇聚的气运,如同沉睡的火山,开始苏醒、奔涌!
他不再满足于偏安一隅,他的目光,投向了那支离破碎的整个九州。他要结束这数千年的乱世,他要荡平所有割据的诸侯,他要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他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法令一统的庞大帝国!
“法”为筋骨,铸就国家机器,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兵”为刃锋,横扫六合八荒,铲除割据,镇压一切不服。
“势”为魂魄,凝聚举国意志,集权于上,莫敢不从。
他的意志,如同出鞘的利剑,冰冷而坚定。秦国的战争机器,在他的意志驱动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不再是诸侯时期的争霸,而是赤裸裸的、旨在彻底吞并的灭国之战!
首先遭殃的便是邻近的韩国。秦军铁骑如同黑色的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势,撕碎了韩国的防线。韩王的求和、纳贡、割地,在嬴政那里,得到的只有冰冷的拒绝。他要的,不是臣服,是彻底的征服,是土地的并入,是人口的编户,是文化的同化!
紧接着,赵、魏、楚、燕、齐……一个个曾经称霸一方、有着悠久历史的诸侯国,在秦国那高效、冷酷、且得到法家学说最大限度支持的战争体系面前,节节败退。合纵之策,在秦国的远交近攻与内部挑拨下,一次次化为泡影。
嬴政的身影,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神州上空。他的手段酷烈,法令严苛,动辄族诛,令人闻风丧胆。他焚毁那些在他看来是“以古非今”、“惑乱黔首”的百家典籍(这其中,自然也有魔族暗中引导,刻意激化矛盾的功劳),坑杀敢于非议其政策的儒生方士。他的行为,在崇尚“仁政”、“王道”的旧有观念看来,无疑是暴虐的,是倒行逆施。
然而,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他那犹如钢铁般强硬的统治之下,那已经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战乱,正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被迅速平息!这就像是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在遇到了一股强大的逆风之后,火势渐渐减弱,最终被扑灭。
而那原本极度分散、彼此内耗不断的人族气运,也正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握住一般,被一种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外部力量,以一种蛮横而粗暴的方式强行地揉捏、挤压在一起!
抬头望向天空,那原本混乱不堪、仿佛随时都会溃散的气运长河,此刻虽然看上去依旧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但在其内部,那些原本相互冲撞、彼此纠缠的无数支流,却在那股源自秦地的、充满了铁血与秩序意味的强大气运的猛烈冲击下,开始不由自主地、缓慢地向着同一个方向汇聚!
这就像是无数条细小的溪流,在遇到了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之后,被其强大的水流所裹挟,最终不得不汇入其中。
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破坏与重塑,但那条气运长河的整体性,却在这种看似暴力的手段下,渐渐地有了恢复的迹象!
嬴政,这位后来被尊称为“始皇帝”的男人,他的诞生与崛起,仿佛就是为了给这个濒临崩溃的文明,施加一剂最猛烈、也最具争议的强心针。他以一种近乎霸道的方式,为人道的延续,强行开辟出了一条血火铺就的道路。
在他的面前,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错综复杂的景象。六国遗族尚未完全屈服于他的统治,他们心怀不满,暗中策划着反抗。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魔族,则在暗中策划着阴谋,企图颠覆他的政权。此外,百家学说的残余势力对他的政策持有抵触情绪,他们坚守着自己的理念,不愿轻易妥协。
不仅如此,那曾经遭受重创的人道根基依然脆弱不堪,千疮百孔。这意味着他在重建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无论道路多么崎岖,他都决心前行。因为他知道,一个旧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而他手中正掌握着推动时代变革的力量。尽管前方充满了荆棘和毁誉,但他毫不退缩。
伴随着秦军战马的铁蹄声,一个新的时代正悄然来临。这个时代将是统一的,充满了未知和可能性。而他,作为这个新时代的开创者,被人族称为“祖龙”。
无论是洪荒诸圣、魔域罗睺,还是火云洞中的先贤,都将目光聚焦在这位以凡人之躯行逆天之事的“祖龙”身上。他们急切地等待着他的下一步行动,期待着这盘棋局再次被彻底搅动,从而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洪荒之牛魔》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洪荒之牛魔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洪荒之牛魔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