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六年九月,吐蕃为保住安戎城,出兵与剑南节度使王昱所率领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战斗。唐军大败,几千人战死沙场。王昱在混战中见形势不妙,率军撤退了,粮草和军用物资都没有带走,被吐蕃抢占。此次战斗后,王昱被贬为栝州刺史,没多久,又贬职为高要县尉。
九月二十三日,李隆基册封六诏之一的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六诏是唐朝时云南一带的六个少数民族部落,王昱做剑南节度使时,南诏贿赂王昱让剑南出兵帮助南诏统一六诏。王昱上奏南诏的请求后,得到了李隆基的批准。南诏的首领蒙归义借助大唐的协助,军事日益强大,统一了六诏,还打败了吐蕃,将大和城设置为首府。正是在此背景下,李隆基册封南诏首领蒙归义为云南王。
十月十四日,李隆基像往年一样,去了骊山华清宫,开始了泡温泉的休闲生活。李隆基此次去骊山没有带大臣同去,也没有带后宫佳丽,只是带了内给事牛仙童和几名宫女。随行执行安保任务的是,禁军将领陈玄礼和郭子仪,所率领的三千禁军精锐骑兵。
十月十四日中午吃了午饭以后,李亨到了东宫属官工作的地点--嘉德殿。我正在嘉德殿西面的偏殿中办公,李亨带着六护卫进来了。我连忙起身向李亨躬身行拱手礼道:在下恭迎太子殿下莅临指导工作。
李亨说:文游唐,今天吕仁德来了没有啊?
回禀殿下,吕仁德来了,签到后就走了。
现在已经不像在忠王府时在墙壁的表上签到了,而是在墙上挂着的一个大的记录簿上签到,这记录簿每月一本。因此李亨不能一眼看出吕仁德来没来。
李亨说:从明天起,萧嵩时不时地会来东宫与我交流,帮助我培育良好的心态,维持正确的处事观念。
我说:他不是李瑛做太子时的太子太师吗?怎么又成了您的太子太师了吗?
是的,他又成了我的太师了。他先前做中书令,后来罢相做了尚书右丞,在前年转任太子太师了。李瑛所犯的错误,萧嵩事先并不知情,也没有参与,因此没有受到连累。
吕仁德以前是忠王傅,现在做太傅吗?
不一定,他的职务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他前天和我说想辞官。
我不解地问:他干的好好的,为何辞官啊?
吕仁德说他姐夫高力士田产很多,他要管理这些田产,要不然那些种地的长工活短工,都偷奸耍滑。
高力士田产很多吗?
现在受宠的宦官,如高力士、杨思勖、牛仙童、衫子等人,在长安城外的周边都有很多田地。这些田地有一部分是我父皇赏赐的,绝大部分是其他官员买了田地后贿赂他们的。因为有的官员想了解皇上的喜好,只有通过他们了解,想推荐一位亲戚到皇城做工,也得他们引荐。
噢,人各有志,他大概是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嗯。你陪我到东市买点东西吧。马车准备好了,郝运莱在嘉福门外的路上等着。我坐在马车里,你和六护卫在后面走着就行。我让郝运莱驾驶马车慢慢地走。
在下明白了。
一袭白色厚衣袍的李亨,和我一前一后出了嘉德殿,六护卫紧跟着我们,一起向南面嘉福门的方向走去。天冷了,李亨的这件白色衣袍,里子缝制有白色羊皮毛。
李亨说:我父皇去了骊山,我才去东市买东西,否则被他看到我出宫,又要说宫城外面太危险了。
我说:皇上这样说,也是为你好啊。外面的危险因素,确实比宫内多啊。我记得以前的太子,都是带至少一百个护卫出宫到长安城中走动,你为何只带我们七人呢?
李亨很自信地说:我的这六护卫武功很高,而且现在是太平盛世时期,士农工商出门都不用带武器了。老百姓的家里夜晚不插门,都不会被盗被抢,因此我并不担心到东市有啥危险。东市里的金吾有几十人日夜轮流巡逻,而且现在在长安城各大路口还有站岗的金吾。此时的长安是很安全的啊。
我说:皇上治理的天下繁荣富庶,安全稳定,现在已经到了大唐最稳定富强的时候了。
李亨瞥了我一眼:文游唐,你说这话,就像是知道大唐的国运似的。
我忙解释道:殿下啊,我哪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啊。我就是看到现在的繁荣盛世,随口说的观点啊。
李亨不再说话,加快了步伐。我和六护卫跟在他左右,很快走到了嘉福门。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盛唐风云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