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说:孔丘与李耳的地位应该差距很大吧?高宗时期追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此时皇上追封孔丘为文宣王,不知殿下您有何看法。
李亨说:老子被我们大唐皇族认为是始祖,非常崇敬他,他自然比孔子的地位高。从我父皇这次准备给孔子追封的谥号看,他的地位也是无法与老子比的。文宣王怎么能与玄元皇帝相提并论呢?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王。
我说:在皇上的心目中,老子地位很高,唐朝皇室大多信奉道家,皇上也是如此,只是孔子创建的儒家,其思想更适合用来治理国家。
李亨说:文游唐你说得对。
李辅国说:殿下,您明天参加这次追封孔子为文宣王的仪式时,要保持低调一些,皇上喜欢低调谦逊的皇子。您与皇上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向他说出您在农业、水利、工商业等方面的观点,切记,最好不要对军事方面的事侃侃而谈,尤其是牵扯到禁军方面的话题,更是不要涉足。
李亨说:嗯,李辅国你说得有道理啊。
李亨起身说本次讨论到此为止,他开始向门口走了。我和李辅国起身跟在他后面出了西偏殿。我送他们两人出了嘉德殿,然后又回到西偏殿内的办公处办公了。
大唐在这个秋天,对吐蕃的军事防御方面,和对西域的秩序掌控方面,都取得了胜利。
九月二十九日,之前一直归附于突骑施的鼠尼施、处木棍、弓月等部落,一同请求归化于唐朝,由唐朝直接管辖。李隆基按照这些部落的请求,将他们安置在离着突骑施近的安西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内了。
两年前李隆基令将作大匠康素拆除东都的明堂,康素上奏说拆毁明堂耗费人工太多,请求允许只拆掉上层,让明堂低于之前的九十五尺,仍然叫之前的名字乾元殿。李隆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直到今年十月二十二日,改修东都明堂才动工。过了二十四天,明堂修改完工。
在两年内李隆基令将作监的官员,带领监督众多匠人和民工,在长安与洛阳间的道路上,修缮了原有的六处行宫,并增建了九处行宫,这样一来,他再去东都时就方便多了,对沿途官府和民众的打扰也会减少不少。
之前剑南节度使王昱,因谋划夺取安戎城战败被贬官,新任的节度使张宥,是一名文官,不懂军事,就将军事委托给团练副使章仇兼琼处理。章仇兼琼入朝奏事时,向皇上上奏说安戎城并不难夺取。因此皇上任命章仇兼琼为剑南节度使了,改任张宥为光禄卿了。
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七四零年,春天到来的二月间,被贬为荆州长史的张九龄去世了。李隆基闻听张九龄去世的噩耗,心情非常失落。因为张九龄是因为多次违背皇上的心意,以及李林甫的排挤牵,而最终被贬为荆州长使的,所以李隆基虽然对张九龄的去世很伤心,但是没有做高调的悼念。
这年三月章仇兼琼暗中策反了吐蕃将领翟都局,并和维州别驾董承晏,一起与守安戎城的翟都局密谋,让翟都局打开城门,唐军进入突袭安戎城。他们的谋划成功了,唐军突然进城后,杀死了全部吐蕃将士,章仇兼琼派监察御史许远率军守卫安戎城。
三月二十八日,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来到朝廷进献俘虏。李隆基赦免了吐火仙的罪,并任他为左金吾大将军。因盖嘉运的请求,李隆基立阿史那昕为十姓可汗。
到了六月时,鉴于盖嘉运在西域的战功卓着,李隆基任命他为河西、陇右两地的节度使,让他专门应对吐蕃。
盖嘉运仰仗着皇上对他的宠爱,流连在长安城的生活,迟迟没有出发赴任河西、陇右节度使。
左丞相裴耀卿上奏说:“臣近期与盖嘉运同时上朝,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我感觉他忠诚勇敢有余,然而言谈浮夸,恐怕难成大事啊。自古以来因居功自傲,贪图享乐,疏于防御,造成战败的例子很多。盖嘉运已经有轻敌的心态了,臣对此很担忧。秋天快要到了,正是防御吐蕃掠夺农产的时候,盖嘉运却还没有赴任的意思。如果到了抗击敌人入侵时,他才去河西、陇右赴任,将士们才开始认识他,他还不了解军队的情况,怎么能带领军队获胜呢?
《盛唐风云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盛唐风云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