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的铃声像片被风吹皱的银杏叶,轻飘飘地漫过八年级(3)班的窗户。窗外那几棵老银杏树正把夏天的绿慢慢揉成金黄,阳光穿过叶片的缝隙,在课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连带着语文课本上“秋季景色精彩段落”的标题都染了层暖融融的光。
林小满把课本竖起来,下巴抵着桌沿,眼睛却盯着窗外——第三棵银杏树的枝桠上还挂着半片青黄相间的叶子,风一吹就晃,像他此刻悬着的心。昨天放学前,李老师特意在黑板上圈了三段话,说今天要抽查背诵,还反复叮嘱“抄在笔记本上,晚上多念几遍”。可他昨天值日,忙着帮值日生抬水桶,等想起要抄段落时,黑板早就被值日生擦得干干净净,连个粉笔印子都没剩下。
“现在开始抽查,”李老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走神,手里捏着名单,目光扫过教室,“先从靠窗的同学开始吧,林小满,你背第二段,就是写‘梧桐叶铺满地’的那一段。”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偶尔卷着一两片银杏叶落在窗台上。林小满猛地站起来,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课本的边角,指腹把纸页捏出几道褶皱。他张了张嘴,脑子里却一片空白——昨天晚上他翻遍了课本,也没找到老师说的那几段,只对着“秋季景色”四个字发呆,最后索性抱着侥幸心理,想着说不定抽不到自己。可现在,老师的目光就落在他身上,温和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期待。
“我……我没背下来。”林小满的声音比窗外的风声还轻,脸慢慢热起来,从耳根一直烧到脖子。他能感觉到周围同学的目光,有好奇,有同情,还有几道带着点幸灾乐祸的视线,像小刺一样扎在背上。
李老师愣了一下,眉头轻轻蹙起:“没背下来?昨天不是让你们抄在笔记本上了吗?你抄了吗?拿出来我看看,是不是没找对段落?”
这句话像根绳子,一下子把林小满的心脏勒紧了。他低下头,盯着自己空空的桌肚——那里只有一本语文课本和一个没写完的数学练习本,根本没有抄段落的笔记本。昨天他连段落内容都没看到,怎么抄?他咬了咬下唇,手指抠着桌缝里的灰尘,声音细若蚊蚋:“我……我也没抄下来。昨天值日,忘了抄,后来黑板擦了……”
“忘了?”李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一点,走到他的课桌旁,弯腰看了看他的桌肚,又翻了翻他摊开的语文课本——书页上只有零星的铅笔批注,根本没有额外抄写的痕迹。阳光从老师的肩膀上落下来,在课本上投下一小片阴影,正好盖住“秋季景色”那几个字。
“值日忙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不找同学问问?”李老师的语气软了些,指了指他同桌的笔记本,“你看王萌萌,她不仅抄了,还在旁边画了小图,标注了易错的句子。你要是昨天找她借一下,不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吗?”
林小满顺着老师的手指看过去,王萌萌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抄着三段话,每段话旁边都用彩色笔画了小插图:写梧桐叶的那段旁边画了几片巴掌大的梧桐叶,写桂花的那段画了一小簇金黄的桂花,连标点符号都标得清清楚楚。他的脸更热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不是没想过找同学借,可昨天放学时大家都走得急,他又不好意思追上去问,总觉得“忘了抄”是件很丢人的事,结果越拖越糟。
“秋季的景色就在窗外,”李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放得很轻,“你看那些银杏叶,从绿到黄,落下来铺在地上,踩上去沙沙响,这就是最好的段落。但课本上的文字,是别人把看到的景色写下来,你要记住它们,才能学会怎么把自己看到的景色说清楚、写明白。”
林小满抬起头,正好看到一片银杏叶慢悠悠地飘进窗户,落在他的课本上。那片叶子黄得透亮,边缘有点卷,像个小小的逗号。他突然想起老师说的那段话里,好像有一句“落叶是秋天写在大地上的诗”,可他现在连这句都记不全。
“这样吧,”李老师把自己的课本递给他,“我这里抄好了段落,你先借去,今天课间把它抄在笔记本上,放学前我再找你背。这一次,可不能再忘了。”
林小满接过课本,指尖碰到老师写满批注的纸页,心里又酸又暖。他看着课本上老师用红笔圈出的句子,再看向窗外——阳光更亮了,银杏叶落得也更勤了,那些金黄的叶子像无数个小太阳,落在地上,落在窗台上,也落在他没背完的段落里。他握紧课本,小声说:“老师,我知道了,这次肯定不会忘。”
窗外的风又吹进来,带着银杏叶的清香,也带着秋天的味道。林小满知道,今天的课间,他不仅要抄下那些关于秋天的段落,还要把窗外的银杏、风中的落叶,都悄悄记在心里——因为那些真实的景色,才是最该记住的、不会忘记的“段落”。
喜欢叛逆的青少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叛逆的青少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