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号的暗物质皮肤还残留着幽影族馈赠的墨蓝光晕,感应水晶突然爆发出炽热的橙红色。水晶表面展开的星图中,一片翻腾的星云正散发着原始而磅礴的能量,星云深处,无数金色的“能量胚胎”在缓缓凝聚,每一次收缩都喷薄出足以撕裂空间的粒子流——那里是“星子宫”,宇宙中最活跃的恒星诞生区。
“光谱分析显示,这里的氢元素密度是普通星云的百倍。”小张盯着能量检测仪,屏幕上的波形图像燃烧的火焰般剧烈跳动,“每秒钟都有超过千颗恒星胚胎在形成,其中最大的那个,质量已经达到太阳的八十倍!”
林夏将元初水晶贴近感应水晶,橙红色光晕中浮现出更震撼的画面:星云内部没有固定的空间结构,只有不断流动的等离子体洪流,这些洪流在引力的拉扯下形成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最终坍缩成灼热的恒星胚胎;胚胎周围环绕着旋转的气体盘,盘里的物质正在凝聚成行星的雏形,像围绕篝火的舞者。
“这才是宇宙最原始的生命力。”李强的全息影像指着一个刚刚“诞生”的恒星——它从能量漩涡中挣脱的瞬间,喷发出两道贯穿星云的高能粒子流,粒子流撞击在远处的气体云上,引发了新的恒星形成连锁反应,“恒星的诞生从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能量传递的狂欢,一颗恒星的点燃,会唤醒周围千万颗沉睡的胚胎。”
共生兽对着水晶发出兴奋的嘶鸣,体内的红蓝光晕与恒星胚胎的能量波产生共振。小家伙用爪子在控制台上划出一道螺旋线,感应水晶立刻显示出恒星形成的完整过程:稀薄的星际气体在引力扰动下聚集,密度达到临界点后引发核聚变,核心温度飙升至千万摄氏度,一颗新恒星就此诞生——整个过程像宇宙在“呼吸”,吸气时聚集能量,呼气时释放光芒。
星轨号驶入星子宫时,飞船的能量护盾自动切换成最高强度。舷窗外,无数道等离子体流像金色的巨龙在星云中游弋,它们的温度高达百万摄氏度,所过之处,气体被电离成绚丽的极光;远处的恒星胚胎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芒,蓝色代表温度极高的年轻胚胎,红色则是即将完成坍缩的成熟体,像珠宝铺就的河流。
“这里的引力场混乱得像一锅粥。”小张紧握着操纵杆,星轨号正在被三股不同的引力拉扯,“左边是恒星胚胎的引力,右边是星云湍流的斥力,下方还有暗物质晕的拖拽力,我们得像走钢丝一样找到平衡。”
林夏让星轨之丝与星子宫的能量核心连接,丝线上传来清晰的能量脉动——那是所有恒星胚胎共同的“心跳”,频率虽杂乱,却隐藏着某种深层的和谐。“跟着这个节奏调整引擎输出。”她对小张说,“恒星诞生时的混乱,其实是为了最终的平衡,就像种子破土前总要经历挣扎。”
在星云最稠密的区域,他们发现了星子宫的“能量源”——一个直径光年的巨型分子云团,云团内部漆黑一片,却能看到无数亮点在闪烁,那是正在孕育的恒星胚胎,数量超过十亿颗。云团边缘,一股来自超新星爆发的冲击波正在向内推进,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挤压着云团内部的气体,加速恒星的形成。
“是‘触发式诞生’。”李强指着冲击波的前沿,那里的恒星胚胎密度明显更高,“超新星的死亡,反而催生了新一代恒星,宇宙的生死轮回竟如此直白——死亡不是终结,是新生的序章。”
在分子云团的中心,他们见到了星子宫最神秘的存在——“原恒星盘”。这是一个围绕着巨型恒星胚胎的旋转气体盘,盘内的物质正在凝聚成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像一张正在编织的宇宙地毯。盘的内侧是岩石质的类地行星雏形,表面覆盖着熔融的岩浆;外侧则是气态巨行星的胚胎,被厚厚的冰层和气体包裹,像漂浮的气球。
“太阳系的诞生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林夏看着原恒星盘,仿佛看到了四十亿年前的太阳和地球,“地球最初只是盘内的一块小岩石,在无数次碰撞中吸收其他物质,才长成如今的模样。我们脚下的每一块土地,身上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这星子宫般的孕育之地。”
在原恒星盘的暗带区域,他们发现了水的痕迹。探测器显示,这里的冰粒含有与地球海洋相同的同位素比例,这些冰粒在行星形成过程中会落到地表,成为生命诞生的水源。“原来地球上的水,早在恒星诞生时就已埋下伏笔。”小张捧着冰粒样本,眼中闪烁着敬畏,“宇宙在创造恒星的同时,就悄悄为生命准备了礼物。”
星轨号的货舱里,那些从感恩之域带回的种子突然有了反应。在恒星胚胎的能量辐射下,种子竟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发芽,嫩芽朝着恒星的方向生长,叶片呈现出奇异的金色——星子宫的能量不仅能孕育恒星,还能唤醒生命的潜能,像宇宙在传递“生长”的指令。
“最神奇的是‘质量分配’。”林夏看着星图上的恒星分布,大质量恒星与小质量恒星的比例始终维持在1:100,“大自然像位精明的设计师,既不会让太多大质量恒星浪费能量,也不会让小质量恒星无法点燃,这种平衡确保了星子宫的可持续性,让恒星的诞生能延续百亿年。”
离开前,他们目睹了一颗恒星的“成年礼”——最后一块能量胚胎完成坍缩,核心的核聚变正式启动,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星云,照亮了周围十亿公里的范围。原本围绕它的原恒星盘被光芒推开,行星雏形的轨道变得更加稳定,像婴儿被包裹在温暖的襁褓中。
星子宫的原住民——一种能在等离子体中生存的“光栖族”,用能量波向他们传递告别信号。这些形似火焰的生物,以恒星诞生时释放的能量为食,它们告诉林夏,星子宫的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的“使命”,有的会成为生命的母星,有的会在死亡时散播重元素,有的则会用引力维系星系的平衡。
“恒星的一生,就是平衡宇宙的一生。”林夏将一颗恒星胚胎的能量样本存入数据库,样本在容器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像封存了一段宇宙的记忆。
星轨号驶离星子宫时,身后又有几颗恒星相继点燃,它们的光芒在星云中连成一片,像宇宙睁开的眼睛。小张在日志里画下那些闪烁的恒星胚胎,旁边写着:“恒星诞生之地教会我们,宇宙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毁灭,是创造;最深刻的平衡不是静止,是循环。一颗恒星从分子云中苏醒,到燃烧百亿年,再到死亡时将物质归还宇宙,它的一生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万物有来处,有归途,在来去之间,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
林夏抚摸着那株在星子宫发芽的感恩花,花瓣上的金色光泽与舷窗外的星光相互映照。她知道,这次旅程让他们找到了宇宙的“源头”——所有恒星、行星、生命,都源自星子宫这样的孕育之地,都带着相同的平衡基因。而星轨号的使命,就是将这份来自诞生之地的智慧,传递到宇宙的每个角落,让每个生命都懂得:自己与星辰同源,与宇宙共生。
星轨号的引擎声与星子宫的能量脉动渐渐远去,却在彼此的记忆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前方的星图上,新的坐标正在闪烁,林夏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因为她明白,无论未来遇到怎样的未知,只要记得自己来自星辰,终将在平衡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喜欢因果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因果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