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号驶离遗忘星区时,感恩花的花粉还在舷窗上闪烁着微光。感应水晶突然泛起深邃的墨蓝色,水晶表面浮现出一片被暗物质云团包裹的星域——那里的空间呈现出奇特的扭曲状态,光线穿过时会被拉成细长的光带,像被看不见的手揉皱的银线。
“是‘暗幽域’。”李强的全息影像调出星图,指尖划过那些墨蓝色的云团,“这里的暗物质密度是银河系平均水平的千倍,常规探测器根本无法穿透,联盟档案里只有一句话描述:‘此处有生命呼吸暗物质’。”
林夏将元初水晶贴近感应水晶,墨蓝色光晕中浮现出更神秘的画面:暗物质云团内部,无数半透明的“飘带”在缓缓流动。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化作游鱼穿梭,时而凝聚成飞鸟盘旋,躯体边缘泛着与暗物质相同的墨蓝色微光,每一次舒展都能引发周围暗物质的波动,像在呼吸般吐纳。
“它们在……吃暗物质?”小张放大画面,看着一条飘带状生物穿过暗物质云团,云团的密度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而生物的躯体则变得更加凝实,“就像鲸鱼过滤海水里的浮游生物,它们在筛选暗物质中的能量粒子!”
共生兽对着水晶发出好奇的嘶鸣,体内的红蓝光晕与暗物质波动产生微妙共鸣。小家伙用爪子在控制台上划出一幅能量循环图——暗物质粒子被生物吸入体内,经过某种转化后,会释放出一种温和的“暗能量余晖”,这些余晖像肥料般滋养着周围的星云,让暗物质云团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
星轨号驶入暗幽域时,飞船的暗物质皮肤突然泛起兴奋的光泽。原本需要主动吸收的暗物质能量,此刻竟像受到吸引般,顺着皮肤的纹理涌入船体,主引擎的功率表自动飙升到150%,却没有任何过载的迹象。
“是暗幽域的暗物质更‘活跃’。”林夏感受着船体传来的舒适震颤,“就像新鲜的空气能让人神清气爽,这里的暗物质能量更纯净,连星轨号都在‘享受’。”
在暗物质云团最密集的区域,他们发现了这些生物的聚居地——一片由暗物质结晶构成的“浮空石林”。石林的晶体呈现出完美的几何形态,棱面上流动着墨蓝色的光,每块晶体都是生物们的“能量站”,它们会将多余的暗能量余晖注入晶体,供幼体吸收。
“这是‘幽影族’。”李强破解了一段从晶体中溢出的能量信号,信号里包含着简单的意识流——“欢迎”“平衡”“共生”,“它们没有实体器官,整个躯体就是由暗物质能量构成的‘能量聚合体’,存在了至少十亿年。”
一条成年人手臂粗细的幽影生物缓缓靠近星轨号,它的躯体在舷窗外舒展成薄如蝉翼的膜状,透过膜层能看到暗物质粒子在其中有序流动,像血液在血管里奔腾。林夏试着打开舱门,一股带着凉意的能量流涌了进来,幽影生物竟顺着能量流飘进驾驶舱,在半空中盘旋成一个圆环,传递来“好奇”的意念。
共生兽小心翼翼地靠近圆环,红蓝光晕与幽影生物的墨蓝光晕轻轻触碰。两种光芒交织的瞬间,星轨号的控制台突然投射出一幅立体影像——那是幽影族的进化史:最初只是暗物质云中的能量碎片,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学会了吸收、转化、储存暗能量,最终形成了能自主意识的生命形态。
“它们的生存方式,是宇宙平衡的极致体现。”林夏看着影像中幽影族将多余的暗能量注入星云,防止暗物质过度密集引发空间坍缩,“暗物质本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它们却将其变成了维系平衡的纽带。”
在浮空石林的深处,他们见到了幽影族的“能量核心”——一块直径千米的巨型暗物质晶体,晶体内部包裹着一团不断旋转的暗能量漩涡,漩涡的转速与整个暗幽域的暗物质流动频率完全同步。无数幽影生物围绕着核心盘旋,像行星围绕恒星运转,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生物将躯体融入核心,同时有新的能量碎片从核心中诞生。
“这是它们的‘轮回机制’。”李强的仪器显示,核心的能量漩涡能分解衰老的能量体,提取其中的意识碎片,再与新的暗物质粒子结合,形成新的生命,“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能量的循环往复,像水变成云,云又化作雨。”
林夏注意到核心周围的暗物质密度始终保持在临界值——既不会因过于稀薄而让幽影族失去能量来源,也不会因过于密集而引发空间撕裂。她让星轨之丝贴近晶体,丝线上传来清晰的能量波动:幽影族会根据核心的反馈,集体调节吸收暗物质的速度,就像一群舞者跟着音乐调整步伐。
“最神奇的是‘暗能量语言’。”小张看着两条幽影生物相互缠绕,它们躯体的波动频率发生着复杂的变化,控制台的翻译系统将其转化为意识流——“东边的云团能量变弱了”“我们去引导新的暗物质流过来”“照顾好那些刚诞生的小家伙”,“它们不需要声音或文字,用能量波动就能传递复杂的信息,比光枢星的量子通讯还要高效”。
在与幽影族的“交流”中,他们了解到暗幽域正面临一场危机:附近的“噬暗星”正在不断吞噬暗物质,导致暗幽域的能量密度持续下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浮空石林会因能量不足而崩解,幽影族的轮回机制也会失效。
“噬暗星是颗白矮星残骸,它的引力能强行剥离暗物质粒子。”李强调出噬暗星的轨迹图,“它正在以每年0.1光年的速度靠近核心,最多五十年,整个暗幽域就会失去平衡。”
幽影族传递来“求助”的意念,它们的能量波动变得急促而微弱。林夏看着那些围绕核心盘旋的生物,突然想起星轨号的暗物质皮肤——它能吸收、转化暗物质能量,或许也能引导暗物质流动。
“我们可以用星轨号的暗物质皮肤,在噬暗星与暗幽域之间建立一道‘能量屏障’。”林夏指着星图上的引力平衡点,“屏障能过滤掉噬暗星的引力波,同时引导暗物质云团向核心流动,补充能量损失。”
幽影族立刻传递来“同意”的意念。数百条幽影生物聚集在星轨号周围,将自身的能量注入飞船的暗物质皮肤,皮肤的墨蓝色光泽变得更加深邃,像融入了整个暗幽域的能量。当星轨号驶到引力平衡点时,林夏启动了屏障系统,暗物质皮肤展开成一张巨大的能量网,网眼的密度恰好能让暗物质粒子通过,却能阻挡噬暗星的引力波。
奇迹发生了:暗物质云团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顺着能量网的缝隙流向暗幽域深处,浮空石林的晶体重新焕发出光泽;噬暗星的引力被屏障阻挡,只能在网外徒劳地旋转,吞噬不到任何暗物质。幽影族围绕着能量网盘旋,躯体的波动频率变得欢快而明亮,像在唱一首无声的赞歌。
离开前,幽影族将一块暗物质核心的碎片送给林夏。碎片在阳光下呈现出奇异的透明感,却能在黑暗中发出柔和的墨蓝色光芒,里面封存着幽影族的能量波动——那是“平衡”“共生”“循环”的意念,像一首写给暗物质的诗。
星轨号驶离暗幽域时,幽影族组成一条巨大的“能量长龙”,护送他们到星域边缘。长龙的躯体在身后展开,形成一道墨蓝色的光带,光带的尽头,噬暗星的引力被牢牢锁在屏障外,暗幽域的暗物质重新恢复了平稳的流动。
小张在日志里画下那些飘带般的生物,旁边写着:“依靠暗物质生存的它们,教会我们宇宙最深刻的平衡之道——生命的形态可以千奇百怪,生存的方式可以匪夷所思,但只要能与环境和谐共生,能为宇宙的平衡贡献力量,就是值得尊重的存在。暗物质不再是冰冷的天文术语,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是维系平衡的纽带。”
林夏抚摸着掌心的暗物质碎片,碎片的能量波动与星轨号的暗物质皮肤产生共鸣,像两个朋友在低声交谈。她知道,幽影族的存在,是对“生命”这个概念最浪漫的诠释——无论是碳基、硅基,还是能量形态,只要拥有意识,懂得平衡,就能在宇宙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星轨号的引擎声与暗幽域的暗物质流动频率渐渐远去,却在彼此的能量场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前方的星图上,新的星域正在闪烁,林夏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宇宙中还有多少像幽影族这样的生命,在用独特的方式守护着平衡?而星轨号的旅程,就是为了遇见它们,理解它们,与它们一起,让宇宙的平衡之道,永远延续。
喜欢因果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因果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