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秦淮上春山

首页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农场混异界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大唐万户侯北宋小厨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抗日之陆战狂花冠冕唐皇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医毒狂妃路子野一戟平三国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秦淮上春山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全文阅读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txt下载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6章 密电·北京总统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戌时六刻(20:30),北京总统府内已灯火通明。

夏季的夜风裹挟着闷热的气浪,穿过朱漆廊柱间的缝隙,轻轻拂动书案上的文书纸页。

秘书长梁士诒伏在案前,就着台灯昏黄的光晕,正核对着明日国务院会议的议题清单。

钢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偶有停顿,便抬手揉一揉发酸的眉心——连日里各方文书如雪片般飞来,饶是他素来以沉稳着称,此刻也觉出几分倦意。

秘书长梁士诒正准备小憩片刻,忽听得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秘书长!秘书长!

门外陡然响起,惊得梁士诒腕间一颤,墨汁在纸上洇开一团墨痕。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名电报房侍从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罕见的慌张,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手中紧紧拿着电报专用信纸,一路小跑推开书房门时,带得门轴吱呀作响。

何事如此慌张?梁士诒放下钢笔,指尖还沾着未干的墨迹。

小侍从喘着粗气,恭敬的上前,双手将写着电报译文的信封递上:回秘书长,八点十五刚过,电报处接到天津电报局加急送来奉天都督赵尔巽大人的密电!说是......说是特为呈递大总统的!

梁士诒猛地从座椅上直起身来,什么?他皱眉接过那封还带着电报房特有油墨味的密电。

梁士诒看着表面用火漆封得严实的信封,一枚朱红的印戳在灯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右下角奉天都督赵尔巽的字迹遒劲有力,墨迹未干似的透着股急切。

梁士诒打开信封时,指尖触到纸张上残留的温度——显然是刚从电报机上取下不久。

他瞥了眼封皮上天津呈发的字样,心中已泛起嘀咕:赵尔巽远在奉天,为何要通过天津呈发电报?更蹊跷的是,这封电报竟直发总统府,而不是发往国务院,为何偏偏此刻从天津辗转而来?

什么时候发送的?梁士诒压低声音问。

回秘书长,七点五十从天津电报局发出,八点十五分到京,小的怕误了事,电报处翻译封存后就立刻送来了!

侍从神色紧张的抹了把汗,电报房的老张说,这封电报加了三道密钥,非得秘书长亲自拆不可。

梁士诒不再多言,指尖轻轻摩挲着火漆印。封蜡温热,尚带着传递途中的余温,仿佛还残留着电报员封存时的力道。

梁士诒带上电报转身快步穿过回廊,玄色官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的声,惊起檐角几只栖息的夜枭,扑棱棱掠过夜空。

总统府居仁堂的书房依旧亮着灯。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宽大的办公桌上,袁世凯身着藏青色常服绸褂,正伏案批阅文件。他时而提笔疾书,时而停笔沉思,眉宇间透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不多时,梁士诒快步走入书房,脸上带着罕见的凝重,与平日判若两人。按照惯例,他本应先向卫兵通报详情,再由副官酌情禀报,但此刻他却顾不得这些繁文缛节了。

大总统。梁士诒拱手行礼,声音压得极低,奉天都督赵尔巽从天津发来加急密电,此刻刚到。情况......颇为复杂。

袁世凯放下毛笔的动作顿了顿,文件边缘在灯光下折出一道锐利的白痕。他抬眼看向梁士诒手中的信封,目光在那枚印戳上停留片刻,唇角微微抿起:天津来的?

梁士诒走近两步,将电报双手呈上,电报房说,这封电报加了三道密钥,内容......他顿了顿,与东三省政局有关。

袁世凯闻言,眉头微挑,示意梁士诒坐下详谈。待副官奉上茶水退出后,梁士诒双手呈上:大总统请过目。

袁世凯接过电报时,指尖与梁士诒相触,能感觉到对方手心的微颤。

他没说话,转身走向宽大的书案,将台灯往自己这边挪了挪。灯光映着他眼角的皱纹,随着俯身拆信的动作微微皱起——火漆印封得极紧,像是刻意要守住里面的秘密。

袁世凯打开电报后,仔细阅读起来。

目光如电般扫过那几行字迹。

起初,他神色如常,只是微微蹙眉,似在思索。但随着视线在电文中游走,他的面色渐渐起了变化——眉峰微蹙,眼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嘴角的线条也绷紧了。

赵尔巽继续担任奉天都督一职,拥护袁总统的政治主张与接受民国统治。袁世凯的声音很轻,却让梁士诒心头一跳。他凑近了些,听见接下来的句子:接受东三省政治改革,同意黑吉两省政治诉求。

赵尔巽......袁世凯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声音低沉而意味深长。

袁世凯将展开的电报全文摊放在办公桌上,灯光下,那熟悉的电报员字迹跃入眼帘——此刻却有几个字的收笔处力透纸背,像是要把这番话刻进骨髓里。

天津发的电报......袁世凯忽然开口,声音低得像是从胸腔里压出来的,他不在奉天了?

袁世凯手微微颤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双历经宦海沉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复杂神色——既有几分赞许,又有深深的疑虑,更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

梁士诒摇头:电报上未提。但......他迟疑道,据内务部密报,天津近日除了日俄等洋人外,醇亲王载沣倒是频繁活动,也只是清理皇室产业,配合清丈局赵秉文行动!

袁世凯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回电报上。

那几行字他已读过两遍,此刻却像是要把这些字句刻进心里——拥护袁总统的政治主张是面上的效忠,接受东三省政治改革是姿态的柔软,可同意黑吉两省政治诉求这句,分明是在试探中央的底线。

短短数十字,却如重锤般敲在袁世凯心头。

他深知赵尔巽此人——老成持重,一向以稳健着称,从不轻易改弦更张。如今这份电报,看似是对袁世凯的拥护,实则字里行间透着某种微妙的试探与提醒。

黑吉两省都督素来谋求“东三省平权”诉求,试图继续保持自己权倾东北的独裁地位,抵触北洋政府对东北权力的重新划分,若真放任其特殊诉求,东三省怕是要各自渐成割据之势。

这个赵公让。袁世凯忽然轻笑一声,笑声里却听不出喜怒,都提出辞去奉天都督一职了,倒是在天津改变了想法。

梁士诒垂首站着,没敢接话。他能感觉到袁世凯指尖摩挲电报纸的力度,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像是暴风雨前的闷雷。

片刻后,袁世凯猛然停住脚步,抬头看向窗外。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照在他那张威严的脸上,却照不进他眼中那抹深沉的阴翳。

来人!袁世凯沉声喝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门外侍从立即推门而入,躬身候命:大总统有何吩咐?

去通知阮忠枢、施愚、闵尔昌等幕僚都来此。袁世凯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度。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就说有要事相商,关于奉天都督的。

还有外交部的陆徵祥——日俄那边在东北最近动静不小,得让他们也听听。

是,大总统!侍从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侍从刚走,副官又匆匆进来。

副官捧着一份刚到的黑龙江密报,额角也挂着汗:大总统,东北刚送来消息,说东北日俄私下磋商,谈的是......他瞥了眼书房门,压低声音,谈的是东三省铁路修筑权的事。

梁士诒接过密报,递向袁世凯,转呈大总统揽阅。

此时袁世凯已重新坐回太师椅上,再次拿起那份电报,目光如炬地重新审视每一个字。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电报纸,节奏越来越快,仿佛在敲打着一个无形的敌人。

灯光将他修长的影子投在窗户上,拉得老长,像是一柄出鞘的剑,锋芒隐在暗处,却让人不敢直视。

……

大总统,梁士诒轻声道,侍卫都去通知了,约莫一刻钟便到。

袁世凯了一声,终于抬起目光。他手中的电报已经折好,却仍被攥得微微发皱。

灯光下,他的眼神深邃如井,看不出悲喜,只有一种历经风浪后的沉静——那是猎人在暗处盯紧猎物时,才会有的眼神。

士诒,他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是一句自语,你说,赵尔巽这封电报,到底是在表忠,还是在......试探?

至于东北,袁世凯扬了扬手中的另一封密报,看向梁士诒发出探究的目光。

袁世凯坐在太师椅上,展开从东北送来的密报,昏黄的灯光洒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上。

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行字,仿佛要从这薄薄的纸张中洞察日俄两国的狼子野心。

“日俄密谋东三省铁路修筑权……”袁世凯轻声念出这行字,声音低沉而充满忧虑。他放下密报,靠在椅背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陷入了沉思。

秘书长梁士诒站在一旁,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神色凝重。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东三省的铁路修筑权一旦落入日俄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大总统,”梁士诒缓缓开口,打破了书房内的沉默,“日俄两国一直以来都对东三省虎视眈眈。

铁路修筑权是他们控制东三省经济和军事命脉的重要手段。一旦他们得逞,东三省将彻底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我国的东北门户将洞开。”

即使民国政府摆平了奉天,黑龙江,吉林三省都督,恐怕局势已为时已晚。

袁世凯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忧虑。“日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们表面上打着修筑铁路的幌子,实则是想借此进一步侵略我国东北。东三省乃我国北方的重要屏障,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梁士诒沉思片刻,接着说道:“大总统,从这份密报来看,日俄两国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他们可能在暗中勾结,共同谋划如何获取东三省铁路修筑权。我们必须要有所防范,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

“嗯,你说得对。”袁世凯目光坚定地看着梁士诒,“我们绝不能坐视日俄两国在东三省为所欲为。东三省的铁路修筑权,必须掌握在我国自己手中。”

梁士诒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担忧地说道:“大总统,但此事并非易事。日俄两国势力强大,他们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如果我们直接与他们对抗,可能会引发国际争端,给我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袁世凯沉思片刻,说道:“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妥协退让。我们需要在国际上寻找支持,同时在国内加快整合北洋实力,才能在与日俄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大总统所言极是。”梁士诒说道,“我们可以利用国际舆论,揭露日俄两国的阴谋,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强与英美等国的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

“在国内,我们要加快民国北京中央政府对全国各地势力的整合,至于东三省的铁路建设,提高民国在东三省的铁路运输能力,刻不容缓,东三省的铁路修筑权是民国政府不容侵犯的核心利益。”

袁世凯点了点头,说道:“士诒,你考虑得很周全。一方面要在国际上争取支持,揭露日俄的阴谋;另一方面,我们要快速稳定东三省政治局势,加快对东三省的铁路建设和经济发展,增强东三省的实力。”

“同时,我们还要密切关注日俄两国的动向,一旦他们有进一步的行动,我们要及时做出反应。”

梁士诒说道:“大总统,咱们得与日俄两国进行谈判。在谈判中,要坚持原则,维护民国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灵活应对,避免与他们发生直接的冲突。”

“谈判是一种手段,但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谈判上。”袁世凯说道,“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日俄两国执意要侵犯我国的权益,我们也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与他们进行抗争。”

两人商议许久,袁世凯站起身来,在书房内踱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断,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

“士诒,你稍后去安排以下几件事。”

袁世凯停下脚步,看着梁士诒说道,“第一,通过外交渠道,向国际社会揭露日俄密谋东三省铁路修筑权的阴谋,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同情。”

“第二,加强与英美等国的联系,寻求他们在外交和经济上的支持。”

“第三,密切关注日俄两国的动向,一旦他们有进一步的行动,及时向我汇报,我们好做出相应的决策。”

梁士诒恭敬地点头,说道:“大总统放心,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尽快安排落实。”

袁世凯点了点头,说道:“日俄密谋东三省铁路修筑权,这是一场关乎民国东北主权和安全的重大斗争。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全力以赴,维护民国的合法权益和东北的和平稳定。”

梁士诒说道:“大总统英明,一定能够挫败日俄的阴谋,维护民国的东北主权和安全。”

两人相视一眼,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民国初期袁世凯除去独揽国家权势,也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与日俄等列强进行坚决的斗争。

袁世凯在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初期,其政治理想表面上倾向于建立一个统一、稳定、强盛的现代国家,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宪政和共和制度的支持。

然而,他的政治实践逐渐偏离了这一方向,最终走向专权甚至复辟帝制。这一转变既有其个人野心的影响,也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

不久,秘书处的心腹幕僚们便陆续赶到。

先是副秘书长阮忠枢,随后秘书施愚、秘书闵尔昌,以及总统府军事顾问林述庆等人。他们个个衣冠整齐,神情肃穆,鱼贯而入袁世凯的书房。

诸位,袁世凯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他走到案几前,拿起那两份电报,却没有立即递出,而是先环视众人:一份是赵尔巽,从天津发来加急密电,内容......与东三省政治局势有关。

此言一出,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阮忠枢眉头微皱,施愚和闵尔昌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梁士诒则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里装着一份关于天津清丈进展的简要报告。

袁世凯将电报递给阮忠枢:斗瞻,你先看看。

阮忠枢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终将电报递给身旁的施愚:鹤雏,你也看看。

电报在几位心腹幕僚手中依次传阅。

每传过一人,书房内的气氛就凝重一分。当电报传到梁士诒手中时,他看完后没有立即递出,而是抬头看向袁世凯:大总统,赵都督此举......

我知道他要表达什么。袁世凯摆摆手,打断了梁士诒的话,既然赵尔巽已经电报通告,表示服从民国中央政府统治,这没什么好说的,于民国而言,自然是可喜之事。

有此表态,民国将能更好的控制东北局势,也能借机影响全国。

他走到窗前,背对着众人,声音低沉:赵尔巽在电文中表面上是表态拥护,实则暗含深意。他先是强调自己继续担任奉天都督一职,这是表明立场;继而说拥护袁总统的政治主张与接受民国统治,这是表忠心;再言接受东三省政治改革,这是示弱;最后同意黑吉两省政治诉求,这才是真正要表达的——东三省,尤其是奉天,怎么会轻易放弃寻求统领东三省的权力?

书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杨士琦对此表示,“大总统,此事须慎之又慎。赵尔巽乃前清耆宿,忠君之念根深蒂固。此番表态,究竟是真心归附,还是缓兵之计?他是否因见革命党人在关内势大,故而假意投诚,以求在东北保其宗社党之根基?我等需防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务实派如梁士诒则分析道:

“杨兄所虑不无道理。但观其电报,‘拥护中央’、‘同意改革’,言辞恳切。我以为,赵尔巽乃是识时务之举。他深知,若无中央支持,他独木难支,无法应对黑、吉两省的离心倾向与日俄的步步紧逼。他这是在为自己寻一个体面的出路。其诚意有七八分,关键在于我们后续如何‘坐实’这份诚意。”

无论其初衷如何,这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切入点。应“假定其真诚,但防范其反复” 。将他“绑”在民国的战车上,让他再无退路。

“此乃天赐良机,应顺水推舟,设立 ‘东三省总督’ 或 ‘东三省经略使’ 一职,由赵尔巽出任,总揽三省军政。如此,中央只需控制赵尔巽一人,便可稳定全局。”

(此提议看似放权,实为架空黑吉两省督军,为中央间接控制铺路)

“万万不可!此议看似省事,实则养虎为患。昔日他即是东三省总督,若恢复其旧有权势,岂非再造一个独立王国?我等应采纳其电报中‘同意黑吉两省合理诉求’一点,大做文章。”

“明确提升黑、吉两省都督的地位,使其与奉天平级,均直接对中央负责。同时,成立一个‘东三省政务委员会’,让赵尔巽担任委员长,但黑、吉都督皆为委员。如此,赵尔巽只有协调之权,而无指挥之实。此乃 ‘分而治之’ 之上策。”

绝不能让赵尔巽重新成为铁板一块的东北王。必须利用黑、吉的势力来制衡他。最终方案将是名义上的“统”和实质上的“分”,即给予赵尔巽崇高的名誉地位,但同时强化黑、吉的直属中央地位。

军事幕僚林述庆提出:

“军队国军化,立即将奉天及黑、吉两省军队纳入中央陆军序列,进行统一编号、整编。”

“派遣教官与顾问:向北洋系军官组成的“军事顾问团”,渗透至师、旅一级,掌握训练和情报。”

“以‘防御日俄’为名,调北洋一至两个混成旅开赴奉天枢纽地带驻防,名曰‘协助’,实为‘监视’与‘威慑’。”

“财政为万事之本。应立即派遣‘中央财政特派员’,接管或监督东三省的盐税、关税等主要税收。同时,由中央出面,为东北的实业(如铁路、矿务)提供贷款,使其在财政上依赖中央,从根本上切断其经济独立的可能。”

“应立刻将赵尔巽拥护中央的消息,通过外交渠道巧妙地透露给日、俄两国。此举意在宣告:东北现已团结于中央政府之下,任何试图‘分而治之’或攫取特权的行为,都将面对统一的中央政府。这能极大增强我们与日俄谈判时的地位。”

袁克定兴奋地说:

“此乃绝佳的宣传材料!应通电全国,大肆表彰赵尔巽。将他塑造成 ‘顺应潮流、翊赞共和’ 的典范。这不仅能稳定东北,更能做给张勋、升允等仍在观望的前清遗老看,瓦解任何潜在的抵抗意志,其政治价值不可估量。”

袁世凯转身,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而这份电报,恰恰是在天津土地清丈的关键时刻发来的。赵尔巽原本提出请辞,却在南下途中,恰巧停留在天津境内,这说明什么?

并且,醇亲王载沣就在天津!

其中莫不是有别的隐情?闵尔昌提出质疑。

阮忠枢沉吟道,说明醇亲王在天津的行事,恐怕不只是简单的清理皇室产业与协助民国政府进行土地清丈。

双方是否有过接触?还有待商榷。

不错。袁世凯目光炯炯,土地清丈之事,本总统欲降低最小影响,悄然在天津进行。

然而南方不少革命党人,甚至我北洋内部,都有人在盯着这件事。

谨防借此串联前清势力,对民国实施的政策予以阻挠。

至于赵公让留任奉天都督,是否与醇亲王载沣有关?目前也无关紧要了,只要能协助中央政府尽快控制东北三省局势,就算有些交易,本总统也认了。

袁世凯走到案几前,拿起一份文件:这是刚刚收到的情报,日俄双方密会,欲窥探密谋东三省铁路修筑权之事!

只是不知双方私下达成了什么协议!

书房内的幕僚们闻言,神色各异。施愚倒吸一口凉气,闵尔昌的脸色变得苍白,林述庆则握紧了拳头。

大总统,阮忠枢沉稳地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慎重处理。

我当然知道要慎重。袁世凯冷哼一声,但更要周全。奉天是北方的屏障,东三省的稳定关乎全局;天津是北方的门户,皇室产业集中在那里,日俄又一直觊觎东北利益......这次,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袁世凯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我召你们来,就是要商议此事的应对之策。

第一,天津清丈之事,必须继续进行,这是袁某对全国的承诺,也是对皇室的交代。这在清丈行动中有过分欲举之行为,本总统将严惩不贷。

第二,要确保清丈过程的公正与安全,绝不能让人有机可乘,更不能让革命党人借机生事。

第三......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要密切关注奉天动向,赵尔巽的态度,关乎东三省的稳定,更关乎北洋的根基。

袁世凯走到窗前,背对着众人,声音低沉而坚定:奉天与天津,一北一南,看似遥远,实则一体。天津的土地清丈,不仅关乎皇室产业,更关乎北洋的威信,关乎民国的根基。

诸位,你们都是我的心腹,此事就交给你们去办了,土地清丈的诸多细节条例,就在此次天津土地清丈中试行。

土地清丈之重要性,于国家而言,本总统就不再多言!

——税收。

大总统放心,阮忠枢拱手应道,我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清丈顺利进行。

我等必不负大总统所托。众人齐声应道。

袁世凯满意地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他知道,天津的土地清丈,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土地改革,而是一场关乎权力、利益与威信的复杂博弈。

而这场博弈的每一步,都将牵动着整个北洋集团的神经,手底下每个将领官员都想去分一杯羹,若处理不当,甚至影响到民国的未来走向。

袁世凯静静地听完秘书处一众心腹幕僚们的七嘴八舌,目光渐渐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窗棂外那一片幽深的夜空。

明月透过玻璃斜射进来,在他那张威严的面庞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照不进他眼中那潭深不见底的幽水。

诸位的建议,袁世凯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都颇有见地。

他缓步走回书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那张电报,节奏不紧不慢,却透着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韵律。

桌上摆着几份文件,最上面的就是赵尔巽发来的密电,旁边还有一份奉天咨议局关于东三省政治改革的意见书,以及一份标着的东北军力部署图。

斗瞻,袁世凯转向阮忠枢,这位跟随他多年的老搭档最了解他的心思,你认为赵尔巽此举,是真心拥护,还是另有所图?

阮忠枢微微欠身,沉吟片刻:大总统,赵尔巽此人,老成持重,一向以稳健着称。他在奉天经营多年,根基深厚。此次致电表态,表面看是拥护总统,实则......他顿了顿,更像是寻求总统对东三省现状的认可,尤其是对黑吉两省特殊政治诉求的默许。

不外乎。

一则他有极其强烈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依恋权位不肯放弃统领东三省的欲望。

二则私下通过与前清皇室进行了勾兑,欲寻求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袁世凯点点头,目光转向闵尔昌,葆之,谈谈你的看法。

闵尔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小心翼翼地说道:大总统,依卑职之见,东北三省,尤其是奉天,原来是满清龙兴之地,又是边防重镇。赵尔巽此举,一来是向中央表忠,二来......他压低声音,也是在试探总统对东三省各都督试图自治的态度。

袁世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试探?他走到窗前,背对着众人,这些个老狐狸,是在给我出难题啊。

他转过身来,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幕僚:诸位,我请你们来,不是要听你们分析赵尔巽这个人。我要知道的是——在确保东北局势稳定的前提下,我袁某该如何在东北谋求最大的利益和发展空间!

书房内顿时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轻微。

袁世凯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东三省,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又是我国北方的屏障。赵尔巽在电报中表面上拥护中央,实则强调继续担任奉天都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不想放弃既得利益,更不想让中央过多插手东三省事务!

大总统英明!梁士诒点头附和,奉天都督一职,赵尔巽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若强行更迭,恐生变故。

是啊,袁世凯冷笑一声,所以我才要你们来商议——如何在稳定东北局势的同时,又能让我袁世凯在东北谋求最大的利益!

在经过激烈讨论后,幕僚们会为袁世凯草拟一份全面的行动方案:

复电嘉奖:以极尽褒奖的言辞回复赵尔巽,接受其请求,给予其极高礼遇。

宣布成立“东三省政务委员会”,任命赵尔巽为委员长,但明确规定其权限为“协调三省政务,推行中央政令”。

明令黑、吉两省都督享有与奉天同等的权力,直接对中央负责。

立即组建由军事、财政、外交顾问组成的“中央赴东北工作团”,随嘉奖令一同前往奉天,“协助”赵尔巽开展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宣传机器,将此事塑造为民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胜利。

总而言之,在热烈的表面下,进行最冷静、最无情的算计。

众人的目标不是感谢赵尔巽,而是利用赵尔巽,通过一套“怀柔其名,架空其实”的组合策略,兵不血刃地将东北纳入袁世凯的北洋体系之中。

袁世凯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中的水都微微荡漾:赵尔巽想继续当他的奉天都督,可以!但必须按照袁某的意思来!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知道袁世凯心中已有计较。

第一,袁世凯竖起一根手指,声音沉稳而有力,赵尔巽继续担任奉天都督一职,这个没问题。但要明确表态,不仅拥护民国,更要拥护我袁世凯的领导!不仅要接受东三省政治改革,更要接受中央对东三省的适度管控!

第二,袁世凯竖起第二根手指,黑吉两省的政治诉求,可以适当考虑,但不能损害中央权威。我可以同意他们在某些地方事务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必须明确——军事、外交、财政大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

第三,袁世凯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天津的土地清丈,看似是皇室产业的事,实则关乎中央权威!我不仅要继续进行,还要加快进度!

赵尔巽在奉天关注此事,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明白,我袁世凯对皇室尚且如此,对东三省那些心怀不轨的地方势力,又会如何?

书房内一片寂静,众幕僚都在认真记录袁世凯的每一句话。

第四,袁世凯继续说道,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我要在东北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经济体系。

梁士诒,你负责与奉天方面联络,以支持赵尔巽为名,逐步渗透我北洋势力进入东三省。金融、铁路、矿产,这些命脉产业,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央政府手中!

是,大总统!梁士诒恭敬地应道。

第五,袁世凯的目光变得深远,教育、文化、舆论,这些软实力同样重要。阮忠枢,你负责联络奉天的士绅阶层,通过办学、办报等方式,逐步影响东北民心,让东北百姓知道——袁某的中央政府,才是他们真正的依靠!

阮忠枢点头应诺:大总统放心,此事交给我来办。

袁世凯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秘书施愚身上:施愚,你负责制定一套专门适用于东三省的法律条文,在不违背民国宪法的前提下,表面给予东三省一定的灵活性,但必须确保中央的最终控制权!

明白!施愚恭敬地答道。

袁世凯满意地点头,走到书桌前,拿起那份东北军力部署图,目光在图上缓缓移动:军事上,我要逐步将北洋系的将领安插进东北军高层。赵尔巽的奉天军,表面听命于他,实则......

他冷笑一声,只要我们掌握得当,这些军队,最终都会成为袁某的北洋之师!

大总统高瞻远瞩!众幕僚齐声赞叹。

袁世凯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走到窗前,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诸位,东北不是奉天都督一个人的东北,更不是那些地方势力的东北。东北,是中华民国的东北,是我袁世凯的东北!

他转过身来,声音坚定而有力:稳定东北局势只是第一步,谋求我在东北的最大控制权和发展利益,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我袁世凯不仅要让东北保持稳定,更要让东北成为我北洋势力的坚固堡垒,成为我袁氏基业的北方根基!

书房内,众幕僚肃然聆听,心中无不震撼。袁世凯的这番谋划,不仅着眼于当下,更布局于未来。在确保东北局势稳定的大旗下,他正悄然编织着一张覆盖整个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大网。

而这张大网的每一个节点,都将成为他袁世凯谋求更大权力与利益的坚实基石。

好了,袁世凯转身,神色恢复了一贯的沉稳,都去准备吧。阮忠枢,你负责协调各方;施愚,你与内务部商议,确保清丈过程的公正;闵尔昌,你密切关注各地动向,有任何异常,立即上报;梁士诒,你......

袁世凯的目光在众人脸上逐一扫过,最后停留在梁士诒身上:你负责与奉天都督赵尔巽保持联系,随时将奉天局势情况通报政府,也把他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我。

是,大总统!众人齐声应诺,神情肃穆地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只剩下袁世凯一人。

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高升的明月,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天津的土地清丈,这场关乎权力与利益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在这场博弈中,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民国的未来走向。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成为末代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海贼之弹簧果实无限武道求索我的竹马是男配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追你没商量战星圣魔错爱首席娶个村官大小姐我真是个富二代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成仙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盛宠妻宝战龙归来林北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我的老爹是重生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爱在东南枝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
经典收藏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风水卜卦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爱妃,本王俯首称臣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不宋大明孽子男卑女尊修仙界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绝世宠臣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重生之傲仕三国嫡妃当宠北明不南渡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九两金
最近更新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朕的北宋欢乐多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奋斗在激情岁月红头册红楼梦白话文版谋杀三国精编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那时的原始纪元神女转世,平定四方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秦淮上春山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txt下载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