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公牛传人铁甲轰鸣内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绛色大宋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冠冕唐皇汉世祖寒门天婿:穿越后我是女帝克星大唐再起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章 长安受降 倭使称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的三月,朱雀大街两侧的榆叶梅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雪。可今日,街上的行人却无心赏景,都伸长脖子望着皇城方向——倭国的使者团正从鸿胪寺出发,要去太极殿朝见天子,这还是头一回有倭国皇子亲自当使者,带着降表来长安。

中大兄皇子穿着一身崭新的唐式襕衫,青色的袍角扫过石阶,脚步却有些发沉。他身后跟着二十名倭国大臣,捧着沉甸甸的贡品箱,箱里装着倭国最珍贵的硫磺、百炼倭刀,还有从琉球海域采来的大珍珠。队伍最前面,内侍举着“倭国使臣”的牌子,引得沿途百姓纷纷驻足,指指点点。

“听说了吗?这就是倭国的皇子,来给咱们陛下磕头的!”

“可不是嘛!白江口一仗把他们打服了,连苏我氏都被天皇自己斩了,这是真心归顺了!”

“快看那些贡品,听说那柄倭刀能劈断铁甲呢……”

议论声像潮水似的涌来,中大兄皇子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他自小在奈良城被称为“神童”,何曾受过这等围观?可中臣镰足临行前的话在耳边回响:“皇子此去长安,不是为了颜面,是为了倭国的将来。低头一时,方能安稳一世。”

太极殿的铜环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中大兄皇子跟着内侍走进殿内,顿时被庄严肃穆的气氛压得屏住了呼吸。殿柱上盘着鎏金的龙纹,御座上的李承乾穿着十二章纹的龙袍,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带着俯瞰众生的威严。两侧的文武百官身着绯紫官袍,腰悬金鱼袋,目光齐刷刷地投过来,让他几乎抬不起头。

“倭国使臣觐见——”内侍的唱喏声在殿内回荡。

中大兄皇子深吸一口气,按照事先演练了百遍的礼仪,双膝跪地,行三跪九叩之礼。额头碰在冰凉的金砖上,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地面的纹路,像在叩击自己那颗骄傲的心。

“臣,倭国中大兄,奉国王孝德之命,叩见天朝上国天子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汉语带着一丝生涩,却字字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随行的倭国大臣心上。

李承乾微微颔首:“平身吧。听说你带来了孝德的国书?”

“是。”中大兄皇子起身,双手接过内侍递来的国书,高高举过头顶。国书用最上等的和纸书写,上面的汉字工工整整,开头便是“倭国国王臣孝德,谨叩首上天子陛下”,字里行间满是臣服之意。

内侍将国书呈给李承乾。天子缓缓展开,目光扫过“愿遣子弟入唐学习,仿唐制改革,禁绝海盗,永为藩属”等字样,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抬起头,看向中大兄皇子:“孝德有这份心,朕知道了。只是,空口无凭,如何让朕信你们?”

中大兄皇子早有准备,再次跪地:“陛下明鉴!臣此次带来三样信物,以表诚意。其一,是苏我氏私藏的海盗名册,共计百余人,现已全部缉拿,听候陛下发落;其二,是倭国沿海驻军的布防图,愿将博多湾等五处军港交予大唐监督;其三,臣愿留长安为质,待倭国新政推行稳固,再由太子替换。”

他话音刚落,倭国大臣便捧着名册、布防图上前。裴炎接过,仔细翻看后,对李承乾低声道:“陛下,名册与布防图皆属实,苏我氏余党确已肃清。”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转向阶下的中大兄皇子。这年轻人虽面带紧张,眼神却很坚定,倒是块可塑之才。他放下国书,朗声道:“孝德既知悔改,朕亦非刻薄之人。传朕旨意——”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封倭国国王孝德为‘海东郡王’,世世承袭,永为大唐藩属。”

“准倭国遣子弟入国子监学习,朕将派国子监博士、工部工匠各五十名,赴倭国协助推行新政。”

“倭国沿海驻军须调回内地,博多湾等五处军港由大唐派驻‘监使’,监督海防,禁绝海盗。”

“所赐印信、袍服,由中大兄带回,以示天恩。”

每一条旨意都清晰地传进倭国使臣耳中。他们再次跪地叩首,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颤抖:“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承乾看着他们,忽然问道:“听说你们带来了贡品?”

“是。”中大兄皇子连忙示意,倭国大臣打开贡品箱。硫磺堆得像小山,泛着淡淡的光泽;百炼倭刀被抽出来,寒光四射,刀刃上的纹路细密如织;最大的那颗珍珠足有鸽卵大小,在殿内的光线中流转着七彩光晕。

“硫磺可制火药,倭刀可作兵器,珍珠……”李承乾拿起那颗大珍珠,对着光看了看,“倒是颗好珠子,就赏给后宫吧。”他话锋一转,“不过,朕也有回礼。”

内侍很快捧来赏赐:一套《唐律疏议》,一部《农桑辑要》,还有十套精美的曲辕犁模型。“这些东西,比珍珠有用。”李承乾的声音温和了些,“学好律法,国方能治;用好农具,民方能富。你回去告诉孝德,大唐不要倭国的珍宝,只要海东太平,百姓安康。”

中大兄皇子捧着赏赐,眼眶微微发热。他原以为大唐天子会借机苛责,没想到竟如此宽厚,这份气度,让他真正明白了“天朝上国”四个字的分量。

朝见结束后,李承乾特意留下中大兄皇子,在御花园设宴。席间,天子没谈朝政,只问他倭国的风土人情、百姓生计。当中大兄皇子说起倭国农民因无好犁杖,亩产不足大唐一半时,李承乾立刻命人取来真正的曲辕犁,让工匠当场演示用法。

“这犁省时省力,一亩地能多收两石粮。”李承乾笑着说,“朕已命人多造千具,随你们的船带回倭国。若用得好,以后每年都给你们送新的。”

中大兄皇子起身离席,对着李承乾深深一揖:“陛下仁德,臣……铭记在心。倭国上下,必不负陛下厚望。”

消息传回倭国,孝德天皇捧着“海东郡王”的印信,激动得彻夜未眠。他当即下令,将博多湾军港的守军全部撤回,腾出营房供大唐监使居住;又在奈良城划出地块,建造国子监分院,专门供遣唐子弟学习。

大唐的监使抵达博多湾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当地百姓自发地在路边摆上清水、鲜花,孩子们穿着唐式童装,跟着监使的队伍奔跑,喊着刚学会的“大唐”。监使们也不含糊,立刻着手清点军港,制定海防章程,还教当地渔民使用大唐的捕鱼工具,引得倭人啧啧称奇。

长安的国子监里,很快多了二十名倭国子弟。他们穿着与唐生相同的襕衫,跟着博士读《论语》,学算术,甚至还学会了吟诗作对。中大兄皇子则常去鸿胪寺,向裴炎请教治国之道,笔记记了厚厚几册,上面全是关于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心得。

这年秋天,倭国的第一批遣唐使带着新政推行的奏报回到长安。奏报上写着:“均田令下,百姓大悦,垦荒三千亩;唐式农具推广,秋收增产五成;海盗绝迹,商旅往来不绝……”李承乾看后,将奏报传阅众臣,笑道:“看来,海东真的要太平了。”

裴炎附和道:“陛下以德服人,以威护之,方能让倭国真心归附。这比打十场胜仗都管用。”

太极殿外的榆叶梅早已落尽,枝头结满了青绿色的果实。中大兄皇子站在树下,望着皇城的方向,手里捏着一枚刚从倭国送来的新茶饼。他想起临行前孝德天皇的嘱托:“在长安,要学的不仅是制度,更是大唐的气度。”

此刻他终于明白,大唐的强大,不仅在于楼船与床弩,更在于那份“海纳百川”的胸怀。臣服于此,不是耻辱,而是走向新生的开始。

夕阳西下,将皇城的影子拉得很长。中大兄皇子转身,朝着鸿胪寺的方向走去。他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不仅是倭国的未来,更是海东与大唐永世和平的希望。而这份希望,就写在那份递上太极殿的降表里,刻在“海东郡王”的印信上,融在长安街头那阵阵唐音与倭语交织的笑谈中。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储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宿主她甜入心扉闪婚之谈少的甜妻圣骑士赵大牛盛宠妻宝战皇将明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欲行都市天神诀我的老爹是重生我的美女总裁总裁前妻很抢手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战龙归来林北娶个村官大小姐天庭典狱长土豪系统
经典收藏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支点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抽个美女打江山纨绔帝业重生之傲仕三国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山谷长人茶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钢铁陌世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男卑女尊修仙界捕快摸鱼指南我在大明得长生逍遥小地主我是曹子桓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阿尤布王妃
最近更新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玉符传奇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大明辽国公冰临谷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大周第一婿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带着漫威回北宋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