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不宋抗日之雪耻唐朝工科生天下枭雄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带着农场混异界长平长平公牛传人威远侯府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章 琉球设 唐律初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首里城的晨雾还没散尽,阿麻和利就已经站在新建的县衙门前。朱漆大门上悬着块青石板匾额,“琉球县”三个大字笔力浑厚,是登州都督亲笔所题,旁边还挂着块小木牌,写着“隶属登州”——这四个字像块沉甸甸的秤砣,压在他心头,也让他莫名踏实。

“阿麻县丞,李县令到了!”尚巴志的声音从街口传来,带着难掩的兴奋。他如今是县衙的兵曹,负责管理琉球义兵,身上穿的不再是兽皮短打,而是大唐送来的青色公服,腰间还悬着块铜鱼符。

阿麻和利连忙整理好自己的唐式襕衫。这件袍子是薛仁贵特意让人做的,领口的盘扣他练了半个月才学会系,此刻手心还是有些冒汗。他望着街口那顶八抬轿,轿帘掀开,走下来个身着绯色官袍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癯,手里握着一卷文书,正是大唐派来的第一任琉球县令——李道宗。

“李大人,一路辛苦!”阿麻和利上前拱手,努力模仿着唐人的礼节。

李道宗回礼,目光扫过周围的琉球百姓,他们大多穿着改良后的唐装,头上却还裹着贝壳头帕,眼神里既有好奇,也有敬畏。“阿麻县丞客气了。”他笑着说,“陛下有旨,琉球设县,同享唐律,今日起,咱们就是同僚了。”

县衙是按大唐规制建造的,三进院落,前院是公堂,后院是官舍,两侧厢房分别用来存放户籍、土地账册。李道宗走进公堂,案几上已经摆好了李承乾的圣旨和《唐律疏议》,香炉里燃着从长安带来的檀香,烟气袅袅,竟让这海岛的县衙有了几分长安的肃穆。

“传我命令,”李道宗坐下,翻开第一卷账册,“今日起,全县推行三件事:一,丈量土地,登记户籍;二,宣讲唐律,明辨是非;三,推广稻种,教用犁杖。阿麻县丞,琉球各部的情况你熟,丈量土地的事,还得劳你多费心。”

“分内之事!”阿麻和利挺直腰板,“山北、山南、中山的土地账册,我早已备妥,只是……”他犹豫了一下,“百姓们不懂什么叫‘均田’,怕是会有抵触。”

“这便是要宣讲的缘故。”李道宗取出一幅《均田图》,上面画着男女老少按人口分田的场景,“告诉他们,大唐的均田制,不分部落,不分贵贱,只要是琉球县民,年满十六就能分田二十亩,老弱病残也有口分田,只需按律缴纳租税,田地便可世代耕种——这比部落首领说给谁就给谁,要公道得多。”

果然,丈量土地刚开始时,不少百姓犯嘀咕。山南有个老猎户,指着自家祖辈打猎的山林说:“这是山神赐给我们的,凭什么要官府来分?”阿麻和利带着李道宗派来的文吏,蹲在他家茅屋里算了笔账:“大叔,您看,按均田制,您家三口人能分六十亩田,种上大唐的稻种,一年收的粮食比打猎多三倍,还不用风餐露宿,划算不?”

老猎户捏着文吏画的收成图,半天没说话。第二天一早,他主动扛着锄头来县衙,说:“我信阿麻总管,也信大唐的官,你们量吧!”

消息传开,百姓们渐渐放了心。唐吏们带着丈量土地的步弓和算盘,挨村挨户登记,账本记得清清楚楚,哪家有几口人,该分多少田,都用汉字和琉球文各写一份,贴在村口的布告栏上。尚巴志带着兵曹的人巡逻,见有故意隐瞒人口的,按唐律罚他帮县衙挑水三日,既没动粗,又立了规矩。

比丈量土地更让琉球人新鲜的是“讲唐律”。李道宗派来的老儒每天在首里城的广场上开讲,用简单的话解释“杀人者死”“偷盗者罚”“邻里互助”的道理。有个山北的青年偷了邻居的渔网,按部落旧俗该断手,老儒却按唐律判他“赔偿渔网,帮邻居捕鱼一个月”,既惩戒了过错,又没伤人性命。百姓们都说:“大唐的律法,比部落的规矩公道。”

最热闹的还是推广新稻种和曲辕犁。大唐派来的农官带着种子,在首里城外开辟了十亩试验田,亲自示范耕种。曲辕犁比琉球人用的木犁轻便一半,一个人就能拉动,深耕的土地比人力挖的深三寸。农官们还教大家堆肥、引水灌田,说这样亩产至少能多两石。

“这铁家伙真能这么厉害?”王阿福的侄子王小三蹲在田埂上,看着农官轻松地犁地,眼睛瞪得溜圆。他爹当年就是因为犁地累坏了腰,家里才断了生计。

“不仅省力,还能多打粮食。”农官笑着把犁交给王小三,“你来试试。”

王小三笨手笨脚地扶着犁,没想到真的拉动了,翻起的泥土带着清新的气息,让他咧着嘴直笑。当天晚上,他就缠着阿麻和利,说要第一个领曲辕犁。

半年后,琉球县的变化让人咋舌。首里城的街道铺上了青石板,两侧建起了唐式的商铺,有卖盐铁的,有开酒肆的,连招牌都用汉琉两种文字书写。县衙的公堂上,李道宗和阿麻和利一起断案,百姓们抱着《唐律疏议》来申诉,不再像以前那样靠部落械斗解决纠纷。

试验田的水稻成熟时,黄澄澄的稻穗压弯了腰。农官组织百姓开镰,亩产竟真的比往年多了两石五斗。阿麻和利捧着新打下的稻米,亲自送到李道宗面前,眼眶发红:“李大人,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李道宗看着满仓的新米,笑着说:“这才只是开始。明年咱们修水渠,后年种桑养蚕,再过几年,琉球也能像登州一样繁华。”

消息传到长安,李承乾正在翻看各地的奏报。看到“琉球县户籍已定,均田推行顺利,秋收增产三成”的字样,他对裴炎笑道:“李道宗果然没让朕失望。看来,化外之地,并非不可教化,关键是要给他们看得见的好处。”

裴炎点头:“陛下推行的‘以汉化夷,以利安夷’之策,在琉球初见成效。听说不少琉球人开始学汉字,连给孩子取名都用‘唐’‘华’等字,可见归化之心。”

李承乾拿起琉球送来的新米,吩咐内侍:“煮一锅新米粥,让百官都尝尝。告诉他们,这是琉球县的收成,也是大唐海疆的希望。”

首里城的夜晚,灯火比以前亮了许多。阿麻和利的儿子阿石,正在跟着大唐来的先生学写“唐”字。小丫头握着毛笔,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忽然问:“爹,咱们现在是琉球人,还是唐人?”

阿麻和利望着窗外县衙的灯火,那里还亮着,李道宗大概还在批阅文书。他摸了摸儿子的头,认真地说:“既是琉球人,也是唐人。就像这首里城,既住着咱们的贝壳屋,也立着大唐的县衙,两样都好,才是真的好。”

月光洒在新修的水渠上,映出粼粼波光。水渠里的水,正顺着唐式的堤坝,缓缓流进千亩稻田。明年春天,这里将长满大唐的稻种,田埂上会走着学唐话的琉球人,而县衙的匾额上,“琉球县”三个字,会在海风中越发清晰——这不是谁吞并了谁,而是两种文化在海东的土地上,开出了共生共荣的花。

《大唐储君》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储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土豪系统纵横都市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征天战途鬼眼道长颜语新书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女施主请留步神医废材妃绝世战祖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闪婚之谈少的甜妻将明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天庭典狱长别笑哥抓鬼呢盛宠妻宝
经典收藏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大明孽子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袁术天下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钢铁陌世我是曹子桓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汉厨大周九皇子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
最近更新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三藏还俗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史上最强县令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锦衣血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