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岛“明饵”落网的消息传来,石原知道,时机到了。
夜幕已然降临,喧闹的晚宴进入了高潮,博物馆侧门的工地也因夜晚停工而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几盏孤零零的安全灯发出昏黄的光晕。
“青龙呼叫‘意外’。舞台已清空,观众即将离场。执行最终布景。”石原对着麦克风,下达了冰冷的命令。
两道黑影,如同融入了夜色本身,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停工的建筑脚手架区域。他们对巡逻保安的路线和监控死角了然于胸,动作迅捷而精准。
其中一人如同灵巧的猿猴,迅速攀上高层脚手架,抵达预定位置。
这里,下午踩点时他们已选定了一块因更换而暂放在支架上的、有轻微裂纹的原有装饰石材,重量足以造成致命伤害。
他迅速从工具袋中取出一个精巧的混合装置:他将石块安置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其支撑核心是一块正在缓慢升华的干冰块。
干冰的体积经过严格计算,预计将在晚宴预计结束的时间点左右完全气化,从而失去支撑。这是一个基础的、无电子元件的被动倒计时。
但真正的杀招,隐藏在干冰块旁边的一个微小凹槽内——一枚比纽扣还小的微型高频振动马达,以及与之连接的、仅有一次性使用能力的微型电池和接收器。
这套微型电子装置被巧妙地伪装和绝缘,即便干冰的低温也不会影响其瞬间启动。
它的作用,是确保“意外”的发生分秒不差。
当林恩的身影在侧门出现,走向死亡区域时,地面上的另一名行动成员会发出信号。石原将通过高倍望远镜确认目标位置,然后按下遥控按钮。
信号发出,微型马达会瞬间启动,产生的高频振动将轻而易举地破坏干冰支撑那本就脆弱的平衡,让石块精准坠落。
完成任务后,超负荷的电流会瞬间烧毁马达和接收器的核心电路,使其变成一块无法追溯的焦黑残片,混杂在坠落的砖石中,毫无意义。
完成这一切后,两名“意外”组成员如同出现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撤离,消失在曼哈顿的夜色中。
收到手下“布景完成,舞台就绪”的加密汇报后,石原浩司的脸上,终于难以抑制地浮现出一丝冰冷、残酷而满足的笑容。
这整个杀局,几乎无懈可击。
干冰的升华提供了合理的“意外”时间窗口,而隐藏的振动马达则确保了致命一击的精确性。
即使事后最仔细的调查,也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场不幸的巧合:一块因施工和老化而松动的石材,在夜间温度变化下,恰好在目标人物经过时脱落。
“真是...一场令人痛心的、纯属意外的建筑安全事故...”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充满了讽刺。
在林恩这样年轻、张扬、沐浴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企业家与石原这种在阴影中行走了一辈子、信奉隐忍与精准的老派特工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在石原内心深处,对林恩的成功带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屑。
让这个象征着美国式浮华与运气的小子,死于一场如此卑微、如此可笑的“工地意外”,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石头夺去性命,无疑是对其明星光环和最彻底的嘲弄,也是对他所代表的那个喧嚣时代最尖刻的讽刺。
他调整了一下望远镜的焦距,镜头牢牢锁定了博物馆侧门下方的红地毯区域,等待着那条大鱼,在“胜利”的喜悦中,一步步游向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宴会厅中央,大卫·格芬作为今晚筹款活动的核心发起人,站在临时搭建的演讲台上,进行了一段简短却极具感染力的致辞。
他感谢了所有到场嘉宾的慷慨支持,展望了美国翼翻修完成后将呈现的崭新面貌,最后,他以一段充满力量的话语作为结尾:
“…艺术,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画作,或是立在基座上的雕塑。它是我们文明的脉搏,是我们共同记忆的载体,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宣言。
今晚,我们聚集于此,不仅是为了修复一堵墙、更新一个展厅,更是为了共同守护并传递这份属于全人类、更属于我们脚下这片新大陆的璀璨遗产。
让我们携手,确保大都会博物馆这座艺术的灯塔,永远照亮纽约的天空,照亮世界的前路。谢谢大家!”
台下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名流们举杯致意,气氛融洽而热烈。然而,这喧嚣对于林恩而言,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渐渐变得模糊而遥远。
晚宴的气氛正值高潮,但林恩已无意流连。
他此行的核心目的已经达成:高调亮相,吸引潜在对手的全部注意力,并为长岛实验室的收网行动提供掩护。
长岛的行动确实已经“成功”结束,人赃并获。
但此刻,一丝疑虑悄然浮上他的心头——对方的手段,究竟在哪里?
他的团队已经进行了堪称极致的严密防备:公寓和所有车辆进行了反窃听和爆炸物排查;
前来博物馆的路线经过了精心规划,避开了所有桥梁(避免被撞下桥的风险)和可能进行高速追逐或制造车祸的路段;
甚至对晚宴上可能出现的、由“熟人”或陌生人制造小骚乱、试图将他引向偏僻区域的陷阱也做了预案。
然而,一切风平浪静。预期的攻击并未出现。难道对方真的如此不堪一击?难道自己过于谨慎,以至于草木皆兵了?
他微微侧头,压低声音对身旁的詹妮佛·康纳利说:“这里有点闷,我有些累了,想先回去休息。”
不远处,詹妮佛的母亲艾琳·康纳利正与一位颇有风度的中年男士相谈甚欢,隐约能听到她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
“…是的,LINK先生顶层公寓里的不少艺术装饰和古董摆件,都是由我的画廊提供和鉴定的,我们合作非常愉快…”
对方立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哦?是那位LINK先生?真的吗?”
“当然!”艾琳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我们是关系很好的邻居,今天还是一起来…”
詹妮佛见状,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只得快步走过去,低声在母亲耳边说了几句,巧妙地打断了这场可能泄露更多信息的社交谈话。
林恩则走向大卫·格芬,进行最后的告别寒暄。
“大卫,再次感谢你的邀请,今晚的盛会令人印象深刻。”林恩与格芬握了握手,语气真诚而恰到好处。
格芬笑容满面,用力回握:“你能来才是最重要的,林恩。你的支持意义非凡,”他眨了眨眼,“我随时等你电话。”
“当然,到时候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林恩微笑着应承,举止得体,他自然知道知道格芬指的是索尼哥伦比亚唱片的事情。
《纽约1990》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纽约1990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纽约1990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