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城破的狼烟尚未散尽,甘宁登陆吴郡的急报又至。这两道消息如同淬毒的利箭,狠狠扎进了建业宫城的心脏。
孙权手中的军报微微颤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吴权的兵锋会如此迅疾。那个北方的雄主,竟连一刻都不愿等待,在血洗广陵之后,便驱使着缴获的舟船,如贪婪的水蛭般吸附在长江北岸。
“报——!”
传令兵浑身尘土,跪倒在殿前,声音嘶哑得几乎撕裂:“陛下!北汉皇帝吴权……亲率大军自东陵渡江!太史慈、张合、典韦皆在其列,旌旗蔽空,舟船连绵百里,已……已登陆丹阳!”
丹阳!
这两个字像重锤击打在每个人的心头。那是吴国的根基,是丹阳精兵的故乡,是建业最后的屏障。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孙权的脸色由青转白,又由白转青。他强撑着帝王威仪,声音却泄露了一丝颤抖:“传令,即刻召开御前会议!”
就在群臣惶惶不安地聚集在大殿时,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如同雪崩般传来。
老内侍连滚爬爬地冲进殿内,涕泪横流:“陛下!张公……张公他……听闻北汉渡江,急火攻心,吐血数升……已然薨逝了!”
“什么?!”
这一刻,整个大殿仿佛被冻结了。张昭,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尽管时常与孙权争执,却是江东文臣的脊梁。他的突然离世,不仅让吴国失去了最德高望重的老臣,更像是一个不祥的预兆——连最后的支柱都倒塌了。
孙权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又颓然坐下。他的手紧紧抓住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恍惚间,他仿佛又看到那个总是板着脸、却始终忠心耿耿的老臣,在朝堂上与他据理力争的模样。
“元叹……”孙权无声地念着张昭的表字,只觉得胸口一阵刺痛。
压抑的寂静被打破后,朝堂上顿时陷入激烈的争论。
宗室老将孙贲第一个站出来。这位以勇武着称的将军双目赤红,声音如雷:“陛下!丹阳乃我根本,建业更是社稷所系。臣愿亲率死士,在秣陵与吴权决一死战!我江东儿郎,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他的话语点燃了部分武将的血性,殿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然而,建城侯孙静颤巍巍地站了出来。这位年迈的宗室重臣须发皆白,脸上写满了忧虑:“陛下,贲儿勇气可嘉,然今之势,非逞血气之勇之时啊。”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痛:“北汉水陆并进,势不可挡。我军新败,士气低落。长江天险已失,建业门户洞开。此时若再浪战,恐有倾覆之危!”
说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让所有人色变的建议:“老臣以为,当效勾践旧事。立即遣使议和,暂避锋芒。哪怕称臣纳贡,也要先稳住吴权。同时急令陆逊放弃南阳,火速回援!只要保住江东根基,日后未必不能徐图恢复。”
“不可!”孙贲怒目圆睁,“向那北汉称臣,我等还有何面目去见先主?”
两派争执不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孙权身上。
孙权瘫坐在龙椅上,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战?以北汉新胜之锐,吴军颓败之师,胜算几何?若是战败,不仅社稷不保,恐怕孙氏血脉都要断绝。
和?向那个步步紧逼的敌人低头称臣,他孙权如何对得起父兄基业?更何况,以吴权的野心,真的会满足于称臣纳贡吗?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群臣:主战者慷慨激昂,却难掩眼底的惶恐;主和者老成持重,却透着无奈的屈辱。
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赤壁之战前的那个夜晚,周瑜在他面前分析敌我形势时的从容自信。可现在,公瑾早已不在,子敬也刚刚殉国,伯言远在南阳……
“陛下!”孙贲跪地叩首,“请给臣五万精兵,臣必在秣陵与吴权决一死战!”
“陛下!”孙静也颤巍巍地跪下,“社稷存亡,系于陛下一念之间啊!”
孙权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少年时随兄长转战江东的豪情,赤壁之战大破曹军的辉煌,建立帝号时的意气风发……还有,张昭那张永远严肃的脸。
良久,他缓缓睁开眼,声音沙哑得可怕:“传令陆逊,放弃南阳,即刻班师。”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殿内炸响。孙贲猛地抬头,眼中尽是不敢置信。
“但是,”孙权的语气突然变得坚决,“议和之事,休要再提!”
他站起身,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挺得笔直:“朕可以战死,但绝不会向吴权屈膝。孙策的弟弟,还没有这么不堪!”
这一刻,那个曾经在赤壁之战前拔剑斩案的孙权仿佛又回来了。他环视群臣,一字一句道:“孙贲听令!朕命你为前军都督,即刻整军,前往秣陵布防!”
“臣,领旨!”孙贲重重叩首,声音哽咽。
当群臣散去,空荡荡的大殿里只剩下孙权一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走到殿门前,望着西边即将沉没的落日,喃喃自语:
“兄长,仲谋这次,可能真的要来见你了。”
远方的天际,最后一抹霞光如血般鲜红。
喜欢四国争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国争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