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银针绣尽山河图(陆)
第六回 秦淮隐龙纹 金鳞跃风波(下)
书接上回!
次日,董小宛以为皇室刺绣,选购宫廷丝线之名,来到城南的“云锦阁”。这是一家专门供应宫廷织物的商铺,掌柜的见是她,连忙迎入内室。
“董姑娘,您来得正好,快来,快来……”掌柜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前日内务府传来密令,要寻一种能发夜光的丝线。我想到姑娘擅长特殊绣法,特来请教。”
董小宛心中警醒:“掌柜可知这丝线作何用途?”
掌柜摇头:“只听说是田府要的,而且……”他欲言又止,“送货的小太监说,田府近日来了个红衣喇嘛,在炼制什么丹药。”
董小宛联想起柳如是的话,心中越发不安。她借口说要查了古籍才能知晓是何种丝线,转而来到金陵府衙求见推官李存义。
李推官是董府先祖的故交,见到董小宛拿出的绣图残片,脸色大变:“这……这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地的地形图!董姑娘这是从何得来?”
不待董小宛回答,他又指着图中一处修改过的针脚:“这里原本是明军要塞,万历年间被清军攻占。奇怪的是,这修改后的标注,倒像是清军布防的视角……”
这番话让董小宛心头巨震。如果《万里河山图》真的被清方势力篡改过,那么其中暗藏的危险就更加难以预料。
当晚,董小宛与冒辟疆彻夜长谈。
“这绣图中或许藏着克制清军的关键。”
若是能够参透其中奥秘,或许能挽救无数生灵……”
紧接着,她取出那日在赛舟诗会收到的字条,“这个传递消息的人,肯定知道些什么。”
窗外,忽然传来一声猫头鹰的啼叫。董小宛明白,这是她与陈圆圆约定的暗号。
董小宛推开后窗,果然见陈圆圆站在墙角的阴影里,身边还跟着一个身形矮小的黑衣人。
“这么晚了,姐姐怎么来此?”董小宛急忙将她让进屋内。
柳如是神色仓皇:“田弘遇已经知道绣图在你们手中。他明日就要派人搜查,你们必须今夜就离开金陵。”她指向黑衣人,“这是阿九,知道一些内情。”
阿九摘下蒙面,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奴婢原是田贵妃的贴身侍女。田大人与异族往来已非一日,他们想要完整的龙脉图,是为了破解大明的气运。”
“那反向龙脉图……”董小宛急忙追问。
阿九点头:“这是贵妃娘娘的主意。她得知父亲的阴谋,又不便明着反对,只好暗中设法化解。那日秦淮河上的锦鲤,也是娘娘特意安排的。”
真相大白,众人皆惊。
冒辟疆当机立断:“我们连夜出城,去我在如皋的水绘园。”
就在这时,前门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仆人阿福在门外呼喊:“董姑娘,快逃!冯可宗带人往这边来了!”
冒辟疆往街口望去,果然见火把通明,马蹄声越来越近。更可怕的是,屋顶上也传来了脚步声。
“从密道走!”董小宛说道。
她在墙上一处不起眼的雕花处按了几下,墙壁悄然滑开,露出一个漆黑的洞口。
众人匆忙进入密道,董小宛在墙上摸索着关上暗门。就在石门合拢的刹那,外面传来破门而入的声音。
密道狭窄潮湿,只能弯腰前行。董小宛在前引路,低声解释:“这院子和密道是前朝一个大臣所建,通往秦淮河畔的一个废弃货仓。”
走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前方出现亮光。出口处果然是个堆满破旧木箱的货仓,门外就是秦淮河。
柳如是道:“我在码头准备了船只。但恐怕各个关卡都有田府的人把守。”
冒辟疆沉思片刻:“我们不如反其道而行,先往城东去。我故友在那里有一处隐秘的别院,等风头过了再出城。”
就在这时,货仓外传来脚步声。众人急忙躲到木箱后,但见两个锦衣卫推门而入。
“明明看见他们往这个方向来了,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一个锦衣卫抱怨道。
另一个举着火把四处照看:“冯大人下了死命令,抓不到人我们都得掉脑袋。”
眼看火把就要照到他们藏身之处,忽然河上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那两个锦衣卫对视一眼,急忙向外跑去:“在那边!”
趁这个机会,众人悄悄从后门溜出,沿着小巷往城东而去。冒辟疆故友的别院位于乌衣巷深处,是个不起眼的小院,但内有乾坤。
“这里是先父当年与东林诸公密会之所。”冒辟疆开启墙壁上的一道暗门,“里面有足够的粮食和清水,我们可以在此暂避数日。”
安顿下来后,小宛取出三片《万里河山图》的残图,自从这半幅图被她拆解成三份之后,反而找到了更多的线索。虽然和冒辟疆探讨过多次,但终究没有什么结果。
现在,柳如是来了,她也擅长女红,或许能够从中发现一些新的线索来也说不定。
于是,诸人围着残图,开始研究。
突然,柳如是指着其中的一个地方,“这里的两三针,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这是……这是我祖母的针法!”
“难怪我觉得这绣图被人修改过,一定是祖母。她在临终前重新绣制过这幅图!”
冒辟疆凑近细看:“这么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或许已经是反向龙脉图?”
董小宛激动地点头:“祖母必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才冒险修改绣图。她临终前反复叮嘱母亲要保护好绣图,母亲再托梦给我,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就在这时,阿九忽然跪倒在地:“奴婢该死!其实……奴婢不是田贵妃的侍女。”
众人大惊,只见阿九缓缓抬头,眼中含泪:“奴婢本是董老夫人身边的丫鬟。老夫人临终前,命奴婢暗中保护姑娘,并在适当时机告知真相。”
她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这是老夫人的亲笔信,里面说明了一切。”
董小宛颤抖着接过信纸,上面是祖母熟悉的笔迹:
“宛儿见字如面。祖母时日无多,只能以此信相托。你祖父临终前窥破天机,知大明气数将尽,清军必入中原。为保华夏血脉,特将龙脉图反向绣制。若遇明主,可献图辅佐;若逢乱世,当以此图保全黎民……”
信末,还附着一首娟秀的小诗:“金龙潜渊待时飞,玉针引路破重围。但得慧眼识真趣,莫问前程是与非。”
董小宛泪流满面,终于明白了祖父母的良苦用心。
三日后,风声稍缓,众人化装成贩夫走卒,混出了金陵城。临行前,董小宛特意绕道至董家祖坟,拜别祖母。
墓碑前,她发现一束新鲜的玉兰花。花中夹着一方素笺,上面画着一个小小的银针标记,与那日程老七所用的一般无二。
“看来,有人还记得董老夫人。”冒辟疆轻声道。
长江之上,扁舟一叶。
董小宛站在船头,任江风吹动衣袂。她手中紧握那幅历经三代人守护的绣图,心中升起前所未有的决心。
远山如黛,流水如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众生芸:王者浴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