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银针绣尽山河图(柒)
第七回 情定水绘园 镜影照肝胆(上)
书接上回!
中秋将至,如皋乡野的枫叶已染上一层浅绯。
这日黄昏,冒辟疆独坐在水绘园的“寒碧轩”中,第三次展读家书。信是母亲李氏亲笔,娟秀的楷书间透着殷切期盼:“……族中长老皆言,歌姬入祠,恐辱门楣。然为娘知你素重情义,若真心相待,当以正礼相迎……”
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在窗纸上。窗外丹桂飘香,可他心中却如压着重石。自金陵归来已一月有余,族中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三叔公冒起渊,每每在祠堂议事时,必以“维护门风”为由,极力反对接纳小宛。更棘手的是,这位三叔公在族中威望颇高,其子冒襄又在朝中任职,说话颇有分量。
此时的董小宛,正独坐“影梅阁”中刺绣,身边是丫鬟琥珀。这是冒辟疆特意为她在水绘园安排的居所,院中植满梅树,虽未到开花时节,但枝叶扶疏,别有一番清雅。
她手中正在绣制的是一幅《秋江待渡图》,针线穿梭间,忽觉指尖刺痛,一滴血珠落在素绢上,恰染红了画中落日。
“姑娘可是有心事?”侍立一旁的琥珀关切地问。这丫头自金陵一路跟随而来,最是知晓董小宛的心思。
董小宛轻轻摇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外。暮色中,可见冒辟疆在园中踱步的身影。这些日子,她虽住在水绘园,却始终以客礼相待,从未逾矩。
然而园中下人的窃窃私语,她不是没有听见。昨日在回廊,她就无意中听到两个婆子在议论:“这般品貌,可惜了出身……”
次日清晨,董小宛以散心为由,独自来到瓜洲渡口。晨雾未全散去,江面烟波浩渺。她站在渡口的青石台阶上,望着滔滔江水,想起这些年的飘零身世,不禁黯然神伤。
忽然,她注意到渡口石阶上刻着些模糊的字迹,俯身细看,竟是前朝文人题的诗句:“瓜步烟波阔,金陵王气收。”字迹苍劲,似乎暗含玄机。
正当她神思恍惚之际,忽见江心波涛翻涌,一个巨大的黑影缓缓浮出水面。竟是一只千年巨鼋,龟甲大如车盖,其上纹路天然形成《河图》之象。更奇的是,那巨鼋向她点了点头,旋即沉入江中,只余一圈圈涟漪在晨光中荡漾。
董小宛心中震动,忽忆祖父曾言:“河图洛书,乃天地至理。若能参透,可知兴衰。”她立即取出随身携带的绣帕,将所见纹路细细描摹。就在她专注描画之时,忽觉身后有人,回头却见一个老渔翁正含笑看着她。
“姑娘,可是在画那只神鼋?”老渔翁须发皆白,目光却炯炯有神,“传说这神鼋每甲子现身一次,能预知天下兴衰。万历年间现身时,老朽的祖父也曾得见。”
董小宛心中一动,恭敬行礼:“还请老丈指点。”
老渔翁遥指江心,说道:“神鼋现世,必有大事。姑娘既得见此祥瑞,必非凡人。”他顿了顿,“只是这乱世将至,姑娘正值青春年华,还需早作打算。”
回到水绘园,董小宛闭门不出,以“灵纹绣”绝技,取江畔的芦花为线,晨露调色,连夜绣制《洛鼋献瑞图》。绣到第三日深夜,她忽觉心神不宁,针下的丝线仿佛有了生命,自行穿梭。
绣成之时,但见图中巨鼋栩栩如生,龟甲纹路暗合天地至理,在晨曦中泛着奇异的光泽。更奇的是,整幅绣品隐隐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恰逢这日,冒辟疆的母亲李氏来水绘园。老太太在佛堂见到这幅绣品时,董小宛正在休息。她凝视良久,忽然泪下:“此乃吉兆!昔年妾身梦鼋入怀而生辟疆,今日得见此图,实乃天意。”当即命人收拾东厢的“九畹轩”,要以正礼迎小宛入府。
消息传出,族中上下哗然。三叔公冒起渊当即带着几个族老前来理论。这日午后,众人在“思古堂”齐聚,气氛凝重。
“大嫂三思!”冒起渊须发皆张,“我冒氏乃书香门第,岂能容风尘女子入祠?若是传扬出去,我冒氏颜面何存?”
冒母端坐堂上,从容不迫:“三叔可知,当年我怀辟疆时,曾梦巨鼋入怀?今日董姑娘绣成《洛鼋献瑞图》,正是应了此兆。此乃天意,岂是人力可违?”
这时,董小宛捧着那幅绣图款步而入。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素雅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更显得气质清雅。她侧身向众族老盈盈一拜,缓声说道:“小宛我虽出身微贱,然知书达理,从未敢忘先祖教诲。今日得蒙老夫人垂青,必当谨守闺训,不负冒氏门风。”
她展开绣图,但见日光透过窗棂,照在绣图上,那巨鼋的双眼竟似活了一般,泛着灵动的光芒。更令人称奇的是,绣图中的江水仿佛在缓缓流动,隐约可闻浪涛之声。众族老见状,无不称奇,反对之声渐息。
之后,董小宛与冒辟疆完婚,正式入住水绘园。
日间董小宛栽梅种菊,夜间抚琴读书,过着看似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然而暗地里,她借着冒辟疆与江南名士往来之便,细心探听时局消息。
这日,她在整理冒辟疆的书信时,发现一封来自京师的密函,提及清军已在山海关外集结,形势危急。
这日大雪初霁,冒辟疆邀友人在园中赏雪。来自常熟的文士钱谦益、苏州的李玉、扬州的郑元勋等齐聚“寒碧轩”,围炉品茗,谈论时政。董小宛则和与钱谦益同来的柳如是在后堂备茶,暗中留意前堂议论。
“听说‘闯王’李自成已破潼关,朝廷派孙传庭率军征讨,胜负难料啊。”郑元勋忧心忡忡,“若是潼关不保,京师危矣。”
钱谦益捻须叹息:“内有流寇,外有清兵,皇上又……唉!昨日得京中来信,说皇上又罢免了两位阁老,如此的朝令夕改,令人心涣散,如何是好?”
众人议论纷纷,独冒辟疆默然不语。他信步走出轩外,在结冰的湖面上以竹杖为笔,呵气成诗,写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佳句。这诗句在雪地上银钩铁画,却透着说不出的苍凉。
董小宛听见外面的喝彩声,也出门去瞧个究竟。但见那冰面晶莹剔透,心念微动,取出随身银针,在冰棱上雕出一朵并蒂莲。她手法精妙,针尖过处,冰屑纷飞,那莲花瓣瓣分明,竟似真花般娇艳。
正当众人赞叹之际,忽听李玉惊呼道:“看,冰中有金芒!”
一道阳光透过冰莲,正好映在假山一处不起眼的石缝中,现出点点金光。冒辟疆命人撬开石块,竟取出一只鎏金木匣。这木匣做工精巧,锁孔形制奇特,似是宫中之物。
打开匣子,里面竟是阉党余孽与关外异族往来的书信。其中,甚至详细记载了江南布防及朝中大臣的隐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众生芸:王者浴血》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众生芸:王者浴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