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天海市,晨风已带上了些许黏腻的暖意。
清晨五点五十分,艾米又一次准时出现在“膳时记”后门,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
苏浩泽和金子明已等在门口,金子明手里除了日程表,还多了一把大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带来些许凉风。
“早,艾米女士。”苏浩泽将一个温热的陶瓷杯递过来,杯口飘出淡淡的酸甜香气,“天热了,这是店里早上熬的酸梅汤,乌梅、山楂、甘草熬的,开胃生津。趁还没完全凉了赶紧喝,提提神。”
“oh! thank you, mr. Su!”艾米感激地接过,温润的酸梅汤入口,酸甜适中,瞬间唤醒了有些慵懒的味蕾,也驱散了清晨的闷热。
她一口牛肉包子,一口酸梅汤解决了今天的早餐。
早餐之后,苏浩泽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开始晨课,而是将艾米带到预备室。
预备室的窗户敞开着,偶尔有带着青草气息的微风吹入,冲淡了室内干货和香料的混合味道。
他示意艾米坐下,金子明随即递上一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资料。
“艾米女士,”苏浩泽开口,声音在安静的早晨显得格外清晰,“明天下午,团队将召开新品的研发讨论会。这次的主题是‘应季食材的药膳’,核心是‘清热解暑、健脾祛湿’。这是相关的背景资料,你先看看,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艾米接过资料,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温热。她低头细看,资料条理清晰,但充斥着“清补”、“祛湿”、“性味”等专业词汇。
她一边看,一边不自觉地用笔在旁边的笔记本上画着:一个水滴形状代表“祛湿”,一个太阳图案代表“清热”,用箭头连接着冬瓜、苦瓜、荷叶、老鸭、薏米等食材的简笔画,旁边标注着“清爽?”“开胃?”“如何不苦?”等中英文夹杂的疑问。
她画得专注,甚至没注意到苏浩泽正静静观察着她。
苏浩泽看着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他注意到她画的那张凌乱却充满联想的“思维导图”,虽然专业术语匮乏,但对食材特性和口感目标的直觉捕捉却相当敏锐。
他没有打扰她,只是对金子明低声交代了几句,让他去准备一些新鲜的苦瓜和荷叶样本,方便艾米更直观地理解。
半个多小时后,艾米才长舒一口气,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正好对上苏浩泽平静的目光。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苏先生,资料我看完了,有些地方还不太懂,但我觉得……夏天的食物,首先要让人看起来清凉,吃起来舒服,对吗?”
苏浩泽微微颔首,嘴角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没错,食客的第一感觉往往最直接。你能抓住‘清凉’和‘舒服’这两个关键,很好。具体的搭配和技法,明天的讨论会上再深入。今天下午,你可以去后院看看新送来的苦瓜和荷叶,闻闻味道,摸摸质感,有了直观感受,想法会更具体。”
这种引导式的教学,让艾米感觉不是在被动接受任务,而是在被邀请参与一个有趣的探索过程。
第二天下午,讨论会在二楼的茶室进行。
为了驱散暑气,周晓倩特意在角落煮了一壶薄荷菊花茶,淡淡的清凉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苏浩泽、陈厨、金子明、周晓倩以及两位核心厨师围坐,艾米被安排在靠近窗户、通风较好的位置,面前放着她的笔记本和那杯冒着丝丝凉气的花茶。
克尔·陈的团队在远处安静地架设好设备。
会议伊始,陈厨率先表态,声音洪亮:“要我说,初夏汤品,‘冬瓜薏米煲老鸭’最是稳妥!冬瓜解暑,薏米祛湿,老鸭滋阴,经典搭配,功效明确,老少咸宜。”他顿了顿,“菜品嘛,‘苦瓜炒蛋’或者‘凉拌苦瓜’,清爽开胃,也符合时令。”
一位年轻厨师忍不住开口:“陈师傅,经典是没错,但会不会……有点缺乏新意?‘冬瓜薏米老鸭汤’几乎每家店都有。苦瓜的做法也略显普通,很多客人还是接受不了它的苦味。”
另一位厨师补充:“是啊,能不能试试‘荷叶香菇蒸滑鸡’?荷叶清香,能解暑热,蒸的做法也清爽。”
大家各抒己见,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稳妥”还是“创新”,以及如何化解苦瓜的“苦”这个难题上。
苏浩泽没有急于表态,他耐心地听着每个人的发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轻轻摩挲,目光偶尔扫过沉思的艾米。
他看到艾米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词,在“苦瓜”旁边画了个大大的问号,在“荷叶”旁边画了片叶子,并标注了“香!”,在“鸡”和“鸭”之间画了条连线,似乎在进行某种比较。
当讨论再次陷入僵局时,苏浩泽适时开口,声音平和却具有掌控力:“各位的想法都有道理。初夏药膳,关键在于平衡。功效上要‘清’而不‘寒’,‘补’而不‘燥’。口味上要‘爽’而不‘寡’,‘新’而不‘怪’。
我们要做的,是在经典的基础上,找到那个能让人耳目一新、又能直击夏日需求的‘点’。”
就在这时,艾米看着本子上那个关于“苦瓜”的大问号,和旁边标注的“香!”字,又联想到昨天触摸新鲜荷叶时闻到的清香,她忽然想起了家乡夏天那种带点微苦却异常清爽的草本茶。
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轻轻举了一下手,声音带着些许不确定:“对不起,打扰一下……我有个可能不太成熟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让她脸颊有些发烫,“我们一直在讨论怎么让‘苦瓜’不那么苦……但是,有没有可能,我们不刻意去掩盖它的‘苦’,而是……而是利用这种‘苦’带来的‘回甘’和‘清爽’的感觉,把它变成一种特色呢?”
她顿了顿,努力组织着语言:“就像……就像我家乡夏天,人们会喝一种带点微苦但很清爽的草本茶,喝完之后喉咙很舒服,感觉很清凉。”
她越说越顺畅,手指不自觉地比划着,“还有,能不能把这种‘苦’和一种很清新的‘香气’结合起来?比如……荷叶的香味?我记得资料说荷叶也是清热的。如果把苦瓜和荷叶的味道放在一起,是不是能产生一种……非常夏天、雨后的感觉?”
她看向苏浩泽和陈厨,眼神带着期待和紧张:“比如,做一个菜,用荷叶的清香包裹着鸡肉,再搭配一点点……嗯……处理过的、只留清苦回甘的苦瓜?或者,在汤里也加一点点荷叶的香气,让汤喝起来更有层次感?”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陈厨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眉头紧锁,似乎在认真思考这个大胆的提议。
几位年轻厨师也露出思索的表情。
苏浩泽眼中骤然闪过一道亮光,他身体微微前倾,重复着艾米的话:“‘苦’尽甘来……‘荷’香清夏……”他语速加快,带着明显的兴奋,“艾米,你这个思路非常妙!我们一直在想如何‘克服’苦瓜的苦,却忘了食物本身的特性可以转化为独特的优势!你点到了关键——风味的平衡与层次的构建!”
他立刻转向陈厨,语气变得果断而充满探索欲:“陈师傅,您看,如果我们尝试一道【荷叶苦瓜蒸鸡片】如何?鸡肉性温,可平衡苦瓜的微寒,苦瓜清热,荷叶解暑增香。
关键在于预处理:苦瓜极致薄切,盐渍冰镇,大幅减轻苦涩,只留清苦后甘。鸡片提前腌制滑,用新鲜荷叶包裹蒸制,最大程度锁住香气,让荷叶的清香、鸡肉的鲜甜和苦瓜的回甘层层递进!这道菜,口感清爽,香气独特,寓意‘苦尽甘来’,正合初夏‘清补’之意!”
陈厨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眼中也露出了感兴趣的光芒,他缓缓点头:“嗯……这么一说,倒是另辟蹊径了。薄切冰镇处理苦瓜,是个巧法子,能大大改善口感。荷叶的清香也确实能提升清爽感,和鸡肉的鲜味搭配,有搞头!关键是预处理要到位,火候要精准。”
这位严谨的老师傅,一旦认可了方向,立刻进入了技术层面的思考。
苏浩泽得到肯定,思路更加开阔,又看向汤品:“汤也一样!经典的冬瓜薏米老鸭汤,可以尝试加入少量新鲜荷叶同煲,出锅前捞出,只取其清香,不使其味过浓。这样汤色依然清亮,在原有甘醇厚重的基础上,增添一抹若有似无的夏日清凉气息,更显清爽!可以叫【荷叶冬瓜薏米老鸭汤】,作为经典款的夏日升级。”
思路一经打开,讨论立刻热烈起来。
大家开始具体探讨苦瓜薄切的厚度、盐渍冰镇的时间、荷叶的选用和用量、蒸制火候的掌控……
艾米坐在角落,看着自己基于感官的联想竟然启发了整个团队,内心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喜悦和巨大的满足感。
她注意到苏浩泽在引导讨论时,不时会看她一眼,那眼神带着鼓励和肯定,让她倍感温暖。
会议持续了近两小时才结束。两款新品的方向基本确定。
众人散去后,苏浩泽特意让艾米留一下。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为茶室铺上一层暖金色。
周晓倩重新沏了一壶新茶,茶香袅袅。
“艾米,”苏浩泽的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你今天提出的‘苦尽甘来’和‘荷香清夏’的思路,非常好。你带来的,正是我们这些常年泡在厨房里的人有时会忽略的、最直接的食客视角和风味联想。这种基于感官的、跳跃性的思维,非常宝贵。”
艾米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我只是随便想想。”
“有价值的创意,往往源于‘随便想想’。”苏浩泽认真地说,“你对食材特性的直觉捕捉很准确。接下来,新品进入试制阶段,这会比之前的练习更复杂,也更有趣。你会接触到更多食材的处理技巧和风味搭配的奥秘。”
他看着她,目光中带着信任和期待,“做好准备,接下来,你要真正开始接触‘创造’的味道了。”
这时,陈厨也走了过来,脸上虽然还是没什么太多表情,但眼神缓和了许多,他对艾米说:“丫头,脑子活,想法不错。不过,想得好不如做得好。接下来试做,才是真功夫,有你忙的了。”
这话听起来像是告诫,但艾米听出了其中隐含的认可和接纳。
克尔·陈导演也兴奋地走过来:“苏总,艾米,今天的讨论太精彩了!从瓶颈到突破,艾米的视角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正是文化交流最动人的部分!我们非常期待记录接下来的试制过程!”
艾米的心被巨大的喜悦和责任感填满。
她知道,她不仅提出了被采纳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她赢得了参与核心创造过程的入场券。
她看向苏浩泽,眼神坚定:“苏先生,陈师傅,导演,我会努力的!我一定会认真学,用心看!”
苏浩泽微笑着点了点头:“好。那就从明天开始。你先跟着陈师傅,从认识和处理这些新材料开始——如何挑选苦瓜才能苦味适中?如何剥下完整的荷叶才能保留最大香气?这些都是学问。”
晚风拂面,带着夏日特有的温热,艾米走出茶室。
她回想刚才会议上激烈的讨论、苏浩泽的肯定、陈厨隐含的认可,心中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
然而,期待之余,一丝忐忑悄然浮现:创意被认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真刀真枪的试制,才是真正的考验。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食材和更复杂的工艺,她这个“创意提供者”,能否跟上大厨们的节奏?
她又将如何将自己提出的“感觉”,转化为餐桌上的“美味”?
喜欢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