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军止戈部队在湘赣边境以雷霆之势强行隔断战场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金陵城的上空炸响。
黄埔路,蒋总座官邸。
这里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侍卫们噤若寒蝉,连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发出一点声响,触怒了正处于盛怒之中的领袖。
书房内,蒋瑞元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一动不动。
他身姿依旧挺拔,但紧握的双拳和微微颤抖的肩膀,暴露了他内心汹涌的怒火。
地上,散落着刚刚被摔碎的茶杯碎片和几份被揉成一团的电文纸。
陈训恩、何敬之、陈辞修等几位心腹重臣,垂手肃立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
“娘希匹!邓贤!乱臣贼子!国贼!”
蒋瑞元猛地转过身,原本刻意保持的儒雅荡然无存,脸上是扭曲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
“他竟敢!竟敢直接派兵干预剿匪!他眼里还有没有中央!还有没有国法!”
他一把抓起桌上那份由陈念和署名的通电,狠狠地摔在地上。
“什么止戈?什么调停?分明是武装干涉!是勾结赤匪,破坏统一!他这是要造反!要学那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旁的何敬之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开口劝说。
“委座息怒。
邓贤此举确实猖狂至极,但……但其军力强盛,尤其是装甲部队和空军,非我军前线部队所能正面抗衡。王哲让第十师已被迫停止进攻,若强行冲突,恐遭不测之损失。”
“难道就任由他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任由他庇护那些共匪?”
蒋瑞元低吼道,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
“如此一来,中央威信何在?剿匪大业何存?各地那些观望的军阀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中央软弱可欺,纷纷效仿邓贤,甚至倒向华南?”
这才是让他最深层的恐惧。
邓贤的武力调停,挑战的不仅仅是一次剿匪行动,更是他蒋某人以及金陵国民政府的权威和法统。
陈辞修也是开口道:“委座,邓贤虽强,但其劳师远征,后勤压力巨大。且其此番行动,名为调停,实则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上和国内舆论面前,未必站得住脚。
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国际上揭露其助匪祸国的行径,争取英美等国的同情与支持;另一方面,调集精锐部队,向湘赣边境增兵,对其形成反威慑!同时,严令各战区加快剿匪进度,在华南军未能顾及的区域,争取尽快取得战果,以证明我方剿匪之决心与能力!”
陈训恩则从宣传角度建议。
“应立即发动所有宣传机构,全力抨击邓贤‘破坏统一’、‘纵匪养奸’、‘妄图割据’!将其塑造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同时,秘密接触华南内部一些对邓贤政策不满的人士,进行分化瓦解。”
蒋瑞元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邓贤这一手,确实打在了他的七寸上。硬拼,目前来看胜算不大,且可能引发全面内战,让华南有借口更进一步。
退缩,则威信扫地,剿匪计划彻底破产。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阴鸷地盯着湘赣地区,良久,才缓缓说道:“敬之的意见,老成谋国。电令王哲让,暂避锋芒,固守现有阵地,不得主动与华南军发生冲突。
但剿匪计划不能停!命令薛仰岳、顾墨三,加大在赣南、闽西的清剿力度!我要在邓贤反应过来之前,先砍掉共匪几条臂膀!”
“另外!”
蒋瑞元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给戴春风传话,让他的人动起来。华南军不是要调停吗?那就让他们后院不得安宁!那些逃难到华南的乱党分子,那些在报纸上胡说八道的文人,还有……琉球岛上,总有些心念故国(指金朝或对现状不满)的人吧?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一条条针对华南的明枪暗箭,从金陵这座权力的中心发出。
官方控制的报纸开始连篇累牍地刊登文章,痛斥华南“假调停之名,行割据之实”,“名为止戈,实为助纣为虐”。
外交部门也紧急约见英美等国大使,控诉华南的叛乱行为,要求国际社会施加压力。
与此同时,国众党秘密战线开始活跃起来。
几天后,羊州一家曾刊登过呼吁和平文章的报馆遭遇不明身份者打砸;一位从湘南逃难至福城、常在公开场合批评内战的知识分子,在家中被发现意外身亡;基隆港的货栈发生了一起原因不明的火灾,虽未造成重大损失,却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这些消息通过叶怀瑾的情报网络,迅速汇总到羊城和前线指挥所。
陈念和在接到后方通报时,只是冷笑一声。
“黔驴技穷,徒增笑耳。”
随后陈念和下令加强部队警戒和重要目标保卫,同时继续按计划向前推进,扩大隔离区。
而在红城的窑洞里,杨先生、朱先生、胡先生等人也在紧张地商讨着对策。
华南军的介入,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喘息之机,但也带来了新的、更复杂的局面。
“蒋瑞元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杨先生吸着烟,脸上带着一丝嘲讽,但眼神却很清醒。
“邓贤这一拳,打得他晕头转向。但我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邓贤的调停,底线是什么?他真的要建立一个联合政府?还是想借此机会,将我们和蒋瑞元都纳入他的掌控之中?”
王先生听后开口道:“不管怎么说,眼前的军事压力是缓解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休整部队,巩固根据地。同时,尽快与陈念和取得联系,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
胡先生听后点头赞同。
“我已经安排可靠渠道,尝试与华南军前线指挥部接触。我们需要明确他们的条件,以及他们在未来政治安排中的角色。”
华夏的天空,因华南的武力介入而风云突变。
金陵的怒火与暗算,红城的审慎与试探,以及华南自身内部的各种声音,交织成一幅极其复杂的图景。
华南军的止戈部队,如同投入激流中的巨石,虽然暂时改变了水流的方向,但也让自己置身于漩涡的中心。
前方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与未知的陷阱。
喜欢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