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华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大竞争优势,是劳动力成本极低。
根据国际比较数据,1990年华夏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月薪,仅为漂亮国的1\/40 ,这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看,华夏制造业,每小时劳动成本仅为0.2美元。
而漂亮国、倭国等发达国家,却是接近每小时13美元。
东亚\"四小龙\"为3-4美元,墨西哥的成本,是香港的一半。
从相对比例看,华夏的劳动力成本,不到德美倭等发达国家的2%,只有\"四小龙\"的7%左右,接近墨西哥费用的1\/6 。
这种成本优势,不仅体现在工资水平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华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农产品原料价格低廉。
这为轻工业品和加工食品生产,提供了成本优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华夏的土地价格和厂房租金都非常便宜,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固定成本。
虽然1990年,华夏能源价格已经开始改革,但与国际市场相比,工业用电、用煤价格仍然较低。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夏已经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特别是在轻工业和食品加工领域。
从上游的原料种植、养殖,到中游的加工制造,再到下游的包装、运输、销售。
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在一些地区,相关产业已经开始集聚。
广东的家电产业集群、浙江的纺织产业集群、福建的鞋类产业集群等。
这些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分工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90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周转量,达到亿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45.3% 。
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公路亿吨公里,水运亿吨公里 。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6亿吨 。
虽然通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但在一些沿海城市和主要出口基地,通信条件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基本能够满足对外贸易的需要。
电力供应基本充足,90年发电量达到6180亿千瓦小时,其中水电1260亿千瓦小时,基本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90年实行的外汇留成制度规定,一般商品出口收汇上缴中央50%。
其中有偿上缴30%,外贸出口企业20%,出口供货企业10%,上缴地方政府10%,企业留成40% 。
这种制度安排,既保证了国家外汇收入,又给予了企业一定的外汇使用权,提高了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在今年华夏全面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对出口商品退还各道生产环节的产品税,和流通环节的营业税,实行增值税的退还增值税 。
这一政策有效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国家还为出口企业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出口项目,国家还提供专项贷款支持。
对于出口创汇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国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这种政策激励了企业和个人,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今年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工业增长56% 。
这些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提升华夏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质量意识开始觉醒,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质量。
一些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在家电、纺织等领域,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尔冰箱在1990年首次出口德国时,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证明了华夏产品的质量实力 。
轻工业品、加工食品,和粮食出口,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巨大。
这些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仅纺织业一个行业,1990年就有约5000万工人,占全国工业就业人数的很大比重 。
食品加工业职工人数,达到192万人 。
加上相关的包装、运输、销售等行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6000万。
这些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上游原材料生产、下游销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间接就业机会。
据估算,与出口相关的间接就业人数,可能是直接就业人数的2-3倍。
出口产业的发展,对一些地区的就业贡献尤为突出。
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由于出口加工业发达,吸纳了大量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
深圳1990年外商投资工业产值106.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6.28%,工业中出口产值102.6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3.7% ,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轻工业品、加工食品和粮食出口,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出口需求的增长,带动了农业、原材料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棉花、蚕桑等种植业的发展;
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粮食、水果、蔬菜、畜牧业的发展;
家电业的发展带动了钢铁、塑料、电子元器件等产业的发展。
包装、运输、仓储、金融、保险、广告等服务业也因出口贸易的发展而繁荣起来。
特别是在一些出口集中的地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技术。
这种\"倒逼机制\",推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整个1990年的出口成就,对华夏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华夏在轻工业品、加工食品等领域,建立起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为日后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础。
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华夏企业学会了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按国际规则开展贸易,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
出口贸易的发展要求,更加灵活的经营机制、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推动了华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1990年外贸体制改革取消出口补贴、建立自负盈亏机制等措施,就是在出口贸易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
通过大规模出口,华夏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华夏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同时,通过出口创汇积累的外汇储备,使华夏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虽然1990年华夏出口产品还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这一时期的发展,为后续的产业升级积累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经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华夏逐步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从产品出口,向技术和品牌输出转变。
华夏的强势崛起,在今年奠定了最扎实的基础,反观老毛子国内,却是正在进入到分崩离析的阶段。
喜欢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