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吐不快:“你是个废物蠢货,你那个兄弟也是个一根筋,我机关算尽,都把饭喂到他嘴边了,可惜他不争气。”
“但凡他当初别逞英雄,留秦焕去和晟国人在大泽城周旋,你我今日就不用跪在这里听旁人的审判了。”
“别的人,为了一个微末小官的职位,都会如饿狼扑食,死死咬住,偏他……”
“放着大好河山不要,去讲什么义气?”
“现在好了,别人踩着他尸骨,坐拥天下权柄,你们宣氏一族却要被屠族灭种了。”
“哈……哈哈哈!”
话到最后,滕氏这看似癫狂的笑容里却带着苦涩。
她算计一场,一辈子步步为营,花费的心血啊……
竟然竹篮打水了!
当年,大泽城那边战事胶着。
晟国若退一步,就会失去北方战场,在淮水以北再无立足之地,是以他们对大泽城虎视眈眈,死咬不放。
秦焕身为起义军的首领和精神支柱,当仁不让,需要亲自坐镇,稳定军心。
滕氏伪造宣崎的帅令,在大泽城军民困守多日,最是人困马乏的契机,骗开守卫最薄弱的一边城门,引晟国军队入城。
腹背受敌之下,大泽城防线岌岌可危。
她自己不好出面,就安排宣峪去劝说宣崎,用的无非是那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说辞。
那可是生死关头啊,而且一旦秦焕战死,宣家的未来就是一眼看得见的。
她蛮以为宣崎自己就会知道怎么选……
结果——
呵!
成就帝王霸业的契机就在眼前,他居然选择舍生取义?
甚至,秦焕还是被他暗算后,叫心腹绑着强行带走的。
天知道,在逃亡路上,她有多少次忍不住想要冲上去,亲手将秦焕杀了,将那唾手可得的皇位抢回自己手里。
然则,没几日,宣崎战死的消息传来。
她没了仪仗,只能被迫消停。
这些年,她也无数次劝慰自己,这个国公府的爵位已经是万万人不及的富贵……
可——
曾经伸手差一点就碰触到月亮的人,还会觉得星光耀眼吗?
她就带着一份失之交臂的遗憾,不甘心了大半辈子。
本以为要带着这份不甘心进棺材的,谁曾想,安逸过了大半辈子,最后阴沟里翻船,被宣睦这个在她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的狼崽子掀了老底。
滕氏一口气说完,心里郁结多时那口气,才觉喘顺了些。
她闭了闭眼,再次直视皇帝:“没错,他们说的都是真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
说着,她眼神里就带出鲜明的嘲弄:“你欠宣崎的那条命,打算怎么还?”
众所周知,英国公府的爵位,就是皇帝对宣崎救命之恩的报答。
现在,英国公府一门烂成这样,滕氏还做出这样丧尽天良,大逆不道之事……
不杀了英国公府满门,大泽城死难者的亲友岂能罢休?
甚至,罪魁祸首虽然是滕氏,可滕氏是宣家妇,宣崎的大嫂,她作恶时宣崎虽然不知情,但无可否认,还是和宣崎有关。
是宣崎的存在,催生出了她的野心!
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下,宣崎在边关的赫赫威名怕是也要因此大打折扣,甚至要从一个血战不退,保家卫国的英雄,沦为那场祸端的导火索。
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滕氏,深谙人性之恶。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记仇不记恩的。
何况宣崎之前被推崇得太高,登高跌重。
造神之路漫漫艰辛,要将一尊神只拉下神坛,推翻进泥泞,那就真的只需要一点点瑕疵即可。
滕氏直言不讳自己的私心和罪行,这样大肆渲染,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宣崎的报复!
她瞧不上宣峪,却恨极了宣崎当初的选择。
“你说错了!”
皇帝刚要说话,殿外突然一道朗朗声线,自万丈光芒沐浴中直闯而入。
众人循声回首。
一道高挑挺拔的身影,身姿笔直,步伐稳健,大步走了进来。
待到她自殿外刺目的光影中走出,踏入殿内,文武百官狐疑诧异之余,皆是一脸茫然。
这人,风尘仆仆,却不显狼狈。
身上穿的是正一品武将的甲胄,品阶比宣睦还高半阶,可满殿上下,竟然无人认得他。
彼此交好的官员,又开始私底下疯狂打眉眼官司。
无声的对话,无非就是这两句——
“喂,这人谁啊?你认识吗?”
“没见过。”
龙椅上的皇帝,眼睛眯了眯。
他曾多次传旨,宣召赵青霄进京受赏,都被推辞拒绝,甚至很多时候都称不上婉拒,但即便他和自己这位驻边大将素未谋面,此时此刻出现的人,他也一眼知道是谁。
赵青进殿,目不斜视。
“真正欠宣崎将军一条命的人,是你,是宣峪,是英国公府每一个人,也是大泽城上下的百姓。”她并未给帝王见礼,而是旁若无人,径直走向滕氏,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你为一己之私,里通外敌,引晟国军队屠城。”
“宣峪这些年,心安理得躺在至亲兄弟的尸骨上安享富贵,不思进取。”
“你们英国公府和宣氏一族的每一个人,都在吸食他血肉生存,你们都欠他的。”
“而他当年誓死守卫的,是他身后手无缚鸡之力的大泽城百姓,并非独独为了护持哪一个人。”
“他舍身取义的‘义’字,是天下大‘义’,绝非你这等狭隘奸佞之人所谓的兄弟义气。”
“你是个心中没有廉耻,不懂恩义的人,你的眼里只有你的荣华富贵,但是大泽城治下,受过他恩惠庇佑的人,他们都有良知,也都能明辨是非。”
她在大泽城这些年,不是白混的。
除了守城,就是教化民众,时刻提醒他们当年宣崎为守城做出的牺牲。
某种程度来说,她的确是在造神,她的人生太短暂,她要叫宣崎的名字流传于历史的长河,她要世人口口相传,都记得他是那样好的一个人。
所以,她现在能拍胸脯保证,滕氏这事儿绝对动摇不了宣崎在大泽城军民中间的威望!
赵青目光一一扫过满朝文武。
她第一次出现在这个朝堂之上,站在这间巍峨的宫殿当中,目光清明而坚定。
“我,赵青霄,幼时失怙,流离失所,得宣崎将军搭救,免于一死。”
“这些年,我承袭宣崎将军衣钵,遵从他的遗志,收复大泽城,替他守卫城中百姓安康,立誓纵死不退。”
“宣崎将军及其部众,当年洒在城门楼上的热血,时至今日,大泽城内的每一个子民都记得。”
“如若因为将军早逝,而导致后面他没能有机会约束教化好这些所谓的家人……”
“那么臣请陛下,将宣峪和他娶的这个恶婆娘踢出宣崎将军的族谱,给他们单开一本,叫他们自己玩去!”
“不该叫这样的奸佞小人,辱没了宣崎将军生前身后的名声!”
滕氏尚且没什么太大的反应,英国公又啊啊乱叫起来。
他挣扎不动,额角青筋凸起。
滕氏做出那样的事,他们全家乃至全族都要被连累,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还指望着,皇帝能看在他不知情,尤其看在他是宣崎亲哥的面子上,对他和他的血脉网开一面。
现在他无比庆幸,滕氏在嫁给她之前就坏了身子,不能生育,以致他的子孙都非滕氏血脉。
赵青这话,如是晴天霹雳,简直是在切他的生路!
而满朝文武的关注点则是——
这居然就是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赵青霄?
还有,她进来之后就对皇帝不理不睬,看似是慷慨陈词替宣崎将军正名,没顾上,可他们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像是故意的……
不跪拜,不见礼,即使最后这一声称呼,也透着迫不得已的敷衍和勉强。
这这这……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功高盖主?
滕氏对当年的宣崎恨铁不成钢时,他们没什么感觉,但怎么觉得要是宣崎侥幸活到现在,这赵青霄要当他的马前卒,帮他反了?
? ?二更。
?
英国公:陛下,您难道已经忘了我弟弟吗?我弟弟他在天有灵……
?
庄林:停停停,这是宜修的台词,老登你拿错了剧本了!
《折金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折金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折金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