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
陈阳兴奋地记录着数据,“十里外的微弱异动都能感知到,这个范围完全能覆盖忧乐沟的外围区域,以后咱们就能提前预判危险,做好准备!”
二狗子也对着陈阳叫了两声,像是在邀功,随后又操控灵毯调整高度,测试不同高度下的感应范围,展现出极强的配合度。
与此同时,陈默带领的第二组子弟正在规划巡逻路线。
他们骑着灵毯,从九重山顶出发,沿着忧乐沟的山脊飞行,途经豆腐堰、青冈洞、撞杆山等关键地点,每到一处便标记灵脉节点的位置,记录灵毯在不同地形下的操控难度。
灵毯在山谷中飞行时,二狗子能借助山谷的风息调整速度,让灵毯保持平稳;在开阔地带飞行时,又能加速前进,大幅提升巡逻效率。
“按照这个速度,咱们半天就能完成一次全沟巡逻,比以前徒步巡逻快了三倍不止!”
陈默兴奋地说道,“而且站在灵毯上视野开阔,能清晰看到沟内的灵脉纹路,一旦发现异常,还能立刻通过灵息传递消息,太方便了!”
陈雨带领的第三组则在研究符文融合。
她们将陈家传承的“灵息传递符文”拆解,提取出最简洁的“警示”“支援”“安全”三种符文,用符文丝线绣在灵毯边缘。
当子弟们用意念激活符文时,灵毯表面的风脉符文便会呈现出不同的闪烁频率——快速闪烁代表“紧急支援”,缓慢闪烁代表“发现异常”,稳定发光则代表“一切安全”。
“成功了!”
陈雨惊喜地喊道,“现在咱们不用靠近,就能通过灵毯的符文闪烁知道前方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应急响应的效率!”
小白猪也凑过来,用柔和灵息净化灵毯表面的杂息,让符文的光芒更加清晰,确保信号传递不会受到干扰。
在训练的过程中,四大意灵与子弟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老山羊总能在灵毯载人时,提前在地面激活地脉节点,为灵毯提供稳定支撑;小白猪则会跟在灵毯旁,随时净化空气中的杂息,确保灵毯的感应精准;风巅虎在空中警戒,一旦发现空中的异常风息,便会及时通知二狗子调整灵毯的飞行路线。
一周后,“多功能防线”正式投入使用。
每日清晨,巡逻队便骑着灵毯出发,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巡逻,灵毯上的晶石时刻感应着灵脉异动,符文则传递着实时消息。
每当灵毯经过陈家祖地时,族人们都会驻足观望,眼中满是自豪——这道由灵物与人类共同打造的防线,不仅守护着祖地的安宁,更承载着陈家传承的希望。
一天午后,灵毯上的风系晶石突然亮起,发出轻微的嗡鸣。
正在巡逻的陈阳立刻警惕起来,二狗子也操控灵毯朝着异动方向飞去。
靠近后才发现,是一只迷路的灵鹿误入了忧乐沟的灵脉核心区,灵鹿身上的灵息扰动了周围的风脉,才触发了预警。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陈阳松了口气,随后对着二狗子说道,“咱们把灵鹿引导到外围区域,避免它继续干扰灵脉。”
二狗子会意,操控灵毯缓缓靠近灵鹿,用柔和的风息引导灵鹿的方向,老山羊也在地面激活地脉灵息,形成一道“引导通道”,最终成功将灵鹿送出了灵脉核心区。
这件事让子弟们更加意识到“多功能防线”的价值——它不仅能抵御危险,还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守护着忧乐沟的灵脉与生灵,真正实现了“守护”而非“排斥”的理念。
月平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感慨。
他知道,这道“多功能防线”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证明了灵物与人类并非简单的“操控与被操控”关系,而是平等的伙伴;它也让陈家子弟们真正理解了“人灵共生”的含义,从内心深处接纳灵物,与灵物共同守护祖地。
夕阳西下,巡逻队骑着灵毯返回九重山顶。
灵毯悬浮在四方守护阵的上方,泛着的五彩光芒与阵形的光柱相互呼应,形成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四大意灵围绕在灵毯旁,时不时用灵息互动,子弟们则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今日的巡逻经历,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陈松年长老看着眼前的景象,轻轻捋了捋胡须,对着陈青山族长说道:“族长,你看如今的景象,不正是先辈们所期望的‘人灵和谐,共护祖地’吗?有了这些年轻子弟和灵物,陈家的传承定能永远兴盛,忧乐沟的灵脉也能永远安宁。”
陈青山族长点头微笑,目光落在月平身上,满是欣慰:“是啊,月平这孩子不仅培育出了优秀的灵物,更带领子弟们践行了‘顺性养灵’的理念,这才是陈家最宝贵的财富。未来,咱们还要继续探索人灵共生的更多可能,让祖地的守护体系更加完善。”
月平也站起身,看着远方的晚霞,心中充满了坚定。
他知道,这道“多功能防线”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灵物等待唤醒,更多的灵脉等待探索,更多的挑战等待面对。
但只要四大意灵与陈家子弟同心协力,坚守“人灵共生”的理念,就一定能守护好这片祖地,让陈家的传承永远闪耀,让忧乐沟的生机永远延续。
夜色渐深,星辰升起。
灵毯依旧悬浮在九重山顶,泛着的光芒如同守护祖地的明灯,照亮了忧乐沟的每一寸土地。
四大意灵与子弟们的身影渐渐融入夜色,却留下了一道永不熄灭的“守护之光”,见证着陈家与灵物共同书写的“共生传奇”,这个传奇,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忧乐沟最珍贵的记忆。
老山羊与二狗子自初次在忧乐沟的灵脉节点相遇,便在日复一日的灵息互动中形成了近乎本能的协作关系——老山羊的地脉灵息如同沉稳的大地,每一次释放都带着与九重山地脉共振的厚重频率,为二狗子的风辅灵息提供稳固的能量支撑;二狗子的风辅灵息则如同灵动的气流,能精准捕捉到地脉灵息中的淤滞点,用细密的风丝将其疏导开来,二者如同地脉与风息的天然互补,缺一不可。
这种协作并非刻意训练的结果,而是灵物间基于属性共鸣的自然选择。
在以往的灵脉守护中,老山羊负责激活地脉节点,二狗子则围绕节点展开风息探查,二者的灵息范围恰好形成“内外覆盖”——老山羊的地脉灵息覆盖地面三尺范围,二狗子的风辅灵息则延伸至空中五丈区域,任何靠近灵脉节点的杂息,都会先被二狗子的风息察觉,再由老山羊调动地脉灵息将其净化,这套“空地协同”的模式,已成为忧乐沟灵脉防护的基础环节。
此前共同应对小白猪的灵粮争夺时,二者虽未爆发激烈冲突,灵体却皆因灵息的剧烈波动而略显滞涩。
老山羊体表的羊皮,作为其伴生的地脉灵具,在灵息碰撞中出现了细微的灵纹紊乱——那些原本呈“山川状”排列的金色灵纹,此刻如同被打乱的织锦丝线,部分纹路出现了轻微的扭曲,导致羊皮与地脉灵息的共鸣效率降低了近三成;
二狗子的灵毛织就层也因灵息防护的过度消耗,表面的灰色风息变得稀薄,露出了内里黑白相间的本源毛发,毛发间原本均匀分布的“二”字形风纹印记,此刻也有部分变得暗淡,影响了它对风脉灵息的感知精度。
但这些皆非实质性伤害,真正需要耗费心力恢复的,是二者因灵息波动超出常态而受损的“灵识意志”——灵识如同意灵的灵魂,如同人类的精神力,一旦出现裂痕,即便灵体修复完好,也难以发挥出原本的能力。
老山羊的灵识中,原本清晰的地脉感知图景,此刻出现了些许模糊的“噪点”,导致它无法精准定位地脉节点的能量流动;二狗子的灵识则因风息防护的过度透支,出现了短暂的“感知疲劳”,对微弱风息的捕捉能力下降,原本能察觉十里外的风息异动,此刻仅能覆盖五里范围。
作为诞生于意灵界的特殊存在,它们的形体变化、能力施展与灵息感知,皆遵循着意灵界独有的“灵识法则”,而非普通生物依靠生理机能运作的规律。
若以人类对生物的认知来评判意灵,只会陷入“以形取能”的误区——老山羊看似温顺迟缓,四肢短小,却能调动方圆十里的地脉灵息,其灵识与地脉的联结强度,远超陈家任何一位擅长地脉意术的子弟;
二狗子体型小巧,如同普通的家犬,却能捕捉到空气中最细微的风息异动,哪怕是一粒尘埃被风带动的轨迹,也能被它的灵识清晰捕捉;
风巅虎虽具猛虎之形,体型威猛,真正强大的却是其蕴含风脉本源的灵识,它的灵识能与忧乐沟的风脉网络直接共鸣,甚至能短暂预测风脉的流动方向。
意灵强弱评判的核心,从来不是种族归属或体型大小,而是灵识的凝练程度与对天地灵息的掌控力。
在这方由灵韵与本源能量构筑的意灵界中,灵识如同深埋地下的根基,支撑着意灵的存在、成长与能力演化,是一切力量的源头,也是意灵区别于普通生灵的根本所在。
如同人类的修行者,真正决定实力的是心境与修为,而非外在的体魄,意灵的成长,本质上就是灵识不断凝练、与天地灵息联结不断加深的过程。
据陈家传承的《意灵培育秘典?灵识篇》记载,心神食粮是现阶段已知唯一能直接滋养灵识的介质——其蕴含的“灵韵精华”,呈淡白色的液态状,藏于灵粮内部的微小气孔中,在被意灵吞食后,会化作无数道细小的灵能流,如同春雨滋润干涸的土地般,渗透进灵识的每一道纹路,修复灵识裂痕,提升灵识的凝练度。
书中还特别注明,心神食粮的灵韵浓度与培育时的地脉环境密切相关,九重山顶的灵脉节点培育出的灵粮,灵韵浓度比山下高出近五成,是滋养灵识的最佳选择。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水不暖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