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杭州白府。
市舶司韩晚来访,白锦堂迎了出去,韩晚称新晋的转运使到了,要向他引荐。
白锦堂向家里人交代了一声,随他往转运使司去了。
彼时,韩晚才刚接了杭州市舶司没两年,那时还胆子小,不敢张狂。
他拉着白锦堂去见郭琇,也只不过是想向这位新上任的转运使卖个乖,“多交个朋友总不是坏事。”
郭琇见了白锦堂,照例客气了几句,虽是有些打官腔,但他的油滑却令白锦堂感到不快。
郭琇骨子里透着对庶民、商人的蔑视。
在他看来,若不是如今地方使官的辛苦,他们商人也不会有这般富庶的日子。
“你们如今这般富庶,还不是我们给的机会,你们要知道,你们赚的每一文钱,可都是有朝廷的一份,若不是我们在后面日夜辛苦,怎么能有你们的好日子?”
郭琇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在观赏字画,头也不抬,对白锦堂连看都不看一眼。
屋子里燃着淡淡的香药,味道四散开来。
白锦堂也没有回答郭琇傲慢的话,只是轻轻一笑,他察觉到,屋里燃的,是笃耨香。
二人虽第一次见面,但他的市侩、高傲和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样子,给白锦堂留下极深的印象。
-----------------
从转运使司出来,白锦堂顺路走到了秦家铺子,他心里有些烦闷,便来寻秦明羽,想与好友喝一盏茶,聊聊天,舒解心纾。
秦明羽听了他的转述,便劝他也改一改脾气,“不是我说,还是你这性子太温吞了些,没得叫那些人瞧了,眼里没个高低,还以为你一味好性子,都欺负了去。我瞧二郎就是比你聪明些,懂得抗争。不喜欢的人,抬腿便走。哪里像你,还咬着牙陪人家聊了半日。”
白锦堂笑着答道,“我何尝不想随着性子来,可是日子不能这么过呀。这一大家子人若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那事情都没人做了。我多忍耐一分,大家就能松快一分。”
说着,他接过秦明羽递的茶盏,慢慢吹去浮沫,喝了一口,“秦兄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你家庄子和铺子里的人,哪一个不是你照应着。这些憋闷,怕只有我俩互相说一说了。”
秦明羽瞧着他,脸上已满是疲惫,便劝道,“依我说,你早该将他叫回来,让他也帮着打理一些。这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全靠你一个撑着,便是铁打的,也撑不住。”
白锦堂听了连连摆手,摇头道,“这些事不要叫他沾染了,他喜欢在江湖上四处游历,也好,就让他去见一见世面。他性子太烈,若是能交几个朋友,于他也是好事。”
-----------------
此后,韩晚便不时与郭琇在一处吃酒品茶,二人越走越近。
郭琇暗示韩晚,手握市舶司,便如抱着一只聚宝盆,不如借鸡下蛋,想法子弄些货出来,给自己走走门路。
郭琇是从京里来的,认识不少人,还有皇室的门路。
这对韩晚来说自然求之不得,他听了郭琇的话,回来琢磨了几天,便指使手下,开始以各种名义将番商的货物虚报折损,又将折损下来的货暗中扣住,悄悄派人送到郭琇府上。
郭琇见了十分高兴,连声夸赞韩晚聪明机灵。
二人因此走得更近了。
在年末回京述职时,郭琇便将韩晚带去了自家的酒宴,将他介绍给曹茚和韦骥,他们又将韩晚介绍给了驸马都尉钱惟郎。
韩晚从杭州带来了贵重礼物,不外是番商运来的珍珠犀角玛瑙等物。
最要紧的,他带来了大量的香药,分别送给了郭琇和各位高官贵人。
从此,在郭琇的带领下,韩晚也正式步入了汴京的高官贵戚圈子。
-----------------
他在回到杭州之后,第一时间找来白锦堂,开始了炫耀,
“如今两浙路是最富庶的一路,上到三司,下到转运使司,都极看重我们这里。此番我进京,见了一些要员,都对我们两浙充满厚望,说不得,来年我们要多多地缴纳钱粮货物,方不负人家的期望和赞许。”
白锦堂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变着法儿地要从两浙路要钱要东西,他心里明镜似地,但脸上一点不露,仍挂着善意的微笑,耐心地听着韩晚夸耀的话。
过了没多久,白锦堂接到转运使郭琇要求折变夏粮、丝绢的要求,他默默算了一笔账,若照此执行,粮农、绢农将要少收近三成的费用。
比如:原来能够收获1000文的粮食,而今却只拿到不足700文,而粮食、丝绢的数量却一点未少。
算清了账,白锦堂放下纸笔,眼睛里写满了担忧,
“算下来,粮农绢农少了近三成的钱,若是经年累月地这样搞下去,怕要出事。三百文钱在我们这里不算什么,但却是人家一月的口粮。我家庄子每年闹水灾时,佃户总要添些衣裳药物,这三百文就是他们救命的钱。”
听了他的话,秦明羽却是一脸的气愤,他不肯折变,大骂转运使郭琇贪得无厌。
白锦堂好容易安抚住了他,二人又细细计算了一阵,决定由杭州行会出钱给粮农和绢农补贴,每年,拢共将要补贴两三万贯。按照白锦堂的计算,这笔钱可以通过番商的舶运货物贸易再赚回来。
总之,行会的各商户没有赔钱,百姓也能照常拿到钱,皆大欢喜。
-----------------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转运使郭琇竟然如此贪得无厌,不仅要求折变,还私下令杭州行会,额外再补交一批货,用以三司抵账。
这下杭州的农户不干了,说什么也不肯交。
白锦堂觉得郭琇实在太过分,便劝他不要急要收货收钱,恐引起百姓不安,“不若先按正常的市场价折算绢绵米粮,恢复国家法定赋税,这样对彼此都好。”
他的建议却使郭琇极不高兴。
本来三司给两浙路的财务压力就极大,多少双眼睛盯着,就是要瞧两浙路是否能完成三司下发的任务。
而白锦堂的建议,不仅是打自己的脸,更是在打三司的脸,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看笑话。
这样想着,郭琇便将白锦堂驳斥回去。
秦明羽等商人、农户,跳着脚地骂地方转运使司不是个东西,不仅不为一路的百姓着想,相反,还替三司变着法儿地从地方老百姓身上捞钱。
这一次,白锦堂没有答应郭琇,他咬定不松口,称这一路的粮农、绢农本就压低了价格,若再交货,大家都没饭吃了。
郭琇没有在这件事上讨到便宜,他眼珠一转,将三司给的财务压力转交到市舶司头上,他让韩晚想办法凑齐了款项,补给三司。
于是,韩晚开始穷尽心思,想各种办法来弄钱。
《开封1044》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开封1044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封1044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