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揣着部队给的玉米蛋白粉样品单子,在村里的老药厂门口站了好一会儿。
这药厂还是前几年公社办的,后来效益不行就闲置了,门楼上的“向阳村制药厂”牌子掉了半块,玻璃蒙着层灰,推开铁门时“吱呀”响得能惊飞树上的麻雀。
“苏瑶,这破地方能行?”
二柱子跟在后面,踢了踢门口的碎石子,
“里面的机器都锈成疙瘩了,别到时候连个玉米糊糊都磨不出来。”
苏瑶没接话,掏出钥匙打开里间的实验室——
还是上次做玉米淀粉时收拾过的,靠窗的实验台擦得还算干净,就是角落里的萃取机蒙着块破布,布上落满了灰。
她走过去掀开布,机器外壳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铁皮,摸上去凉冰冰的,倒还没怎么锈。
“先把机器擦出来再说。”苏瑶从包里掏出块粗布,蘸了点从泉眼挑来的水,往机器上擦。
灰被水一浸,成了黑糊糊的泥,蹭得她手上全是。二柱子也没闲着,找了把扫帚,把地上的枯叶和碎纸扫到一起,堆在门口等着一会儿烧。
擦到萃取机的控制面板时,苏瑶停了下来。上面的旋钮掉了一个,剩下的两个也转不动,指针卡在“50c”的位置。她试着用手掰了掰指针,没动静,又找了把小螺丝刀,一点点撬开旋钮的缝隙,往里面滴了两滴机油——还是上次修拖拉机剩下的,没想到这会儿派上了用场。
“你这是干啥?滴机油能管用?”二柱子凑过来看,眼里满是怀疑。
“试试呗,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机器当废铁。”
苏瑶拧了拧旋钮,这次居然能动了,虽然有点卡,但至少能调温度了。
她松了口气,继续擦机器内部的进料口,里面还沾着些陈年的药渣,得掏干净才能用。
收拾到天黑,实验室总算有点样子了。
苏
瑶锁上门,跟二柱子往村里走,路上琢磨着:明天得去镇上买袋玉米,再找县农机站的人来看看萃取机,别到时候开起来出故障。
第二天一早,苏瑶就背着竹筐去了镇上的粮站。玉米要选颗粒饱满的,不然出粉率低。
她抓了把玉米在手里搓了搓,颗粒硬实,没什么坏粒,就跟粮站的人说要五十斤。
扛着玉米往回走时,路过农机站,她又进去找了个老师傅,好说歹说才请对方下午去村里看看机器。
老师傅来的时候,苏瑶已经把玉米倒进了粉碎机。机器“嗡嗡”转起来,玉米被磨成了细粉,飘得满屋子都是。老师傅围着萃取机转了两圈,用扳手拧了拧螺丝,又试了试温度旋钮,说:“机器没大毛病,就是加热管有点老化,得换根新的,不然温度上不去。”
苏瑶赶紧让二柱子去镇上买加热管,自己则蹲在实验台边,把磨好的玉米粉过筛。细粉落在白纸上,黄灿灿的,像撒了层金粉。她抓了点粉在手里捏了捏,很细腻,应该能萃取出不少蛋白。
下午,新的加热管换上了,萃取机终于能正常运转了。苏瑶把玉米粉倒进进料口,调了温度——先从 50c开始试,萃取时间定了 1个小时。机器“轰隆”响起来,她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眼睛盯着控制面板,时不时记着温度变化。
1个小时后,苏瑶关掉机器,打开出料口。出来的液体有点浑浊,颜色发浅黄,她用勺子舀了点,闻了闻,有股淡淡的玉米香。她把液体倒进过滤布,慢慢挤压,滤出来的粉很少,还很粗。
“这咋回事?咋出粉这么少?”二柱子凑过来看,皱着眉头。
苏瑶也有点纳闷,想了想:“可能是温度太低,萃取时间不够。”
她又倒了些玉米粉进去,把温度调到 55c,时间延长到 1个半小时。这次等得更久,她索性在旁边支了个小炉子,煮了点玉米粥,边等边喝。
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出粉率虽然比上次高了点,但还是达不到预期。苏瑶没气馁,又试了 60c、2个小时——这次她没敢离开,守在机器旁边,每隔十分钟就看次温度,生怕又出岔子。
机器停下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苏瑶打开出料口,这次的液体比之前清亮些,过滤出来的粉也更细了。
她把粉摊在纸上,放在窗边晾干,心里盘算着:
明天得测测溶解度,看看能不能达到太空营养液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苏瑶就拿着晾干的蛋白粉去了实验室。她找了个玻璃杯,倒了半杯水,又加了点蛋白粉,用筷子搅拌。蛋白粉飘在水面上,半天都没溶解,杯底还沉了些颗粒。她皱了皱眉,想起灵泉水——之前用灵泉水种庄稼效果好,说不定用来泡蛋白粉也管用。
她从家里拎来桶灵泉水,按 1:100的比例兑了水,又加了点蛋白粉。
这次搅拌了没几下,蛋白粉就溶解了,杯子里的水变得很均匀,没有颗粒。苏瑶心里一喜,又找了个量杯,仔细测了测溶解度——85%!比用普通水泡的 65%高了不少。
“成了!”苏瑶忍不住喊了声,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正在外面劈柴的二柱子听见,赶紧跑进来:“咋了苏瑶?是不是出啥好消息了?”苏瑶指着杯子里的蛋白粉溶液,眼里闪着光:“你看,用灵泉水泡的蛋白粉,溶解度到 85%了,符合要求了!”
二柱子凑过去看了看,也笑了:“还是你有办法,这下部队的订单有指望了。”
苏瑶点头,心里却没放松——
溶解度够了,还得看看营养成分达不达标,得送样去省检测中心测测。
她把蛋白粉装在小袋子里,写好标签,又找了个硬纸盒,把袋子放进去。准备去省检测中心的时候,张婶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裹着几个鸡蛋和一块腊肉:“苏瑶,你去省里路上吃,别饿着肚子。”苏瑶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暖暖的。
去省检测中心的路不好走,苏瑶坐了两个小时的拖拉机,又转了趟公交车,才到地方。检测中心的人接过样品,说要等三天才能出结果。苏瑶没着急回去,在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顺便去农资站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萃取设备,想着以后扩大生产能用。
三天后,苏瑶拿到了检测报告。上面写着蛋白质含量 80%,氨基酸组成也符合要求,尤其是用灵泉水泡过的样品,溶解度达到 85%,比普通样品高了不少。
她拿着报告,心里乐开了花,赶紧坐车回村——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民们,也为后续的订单对接做准备。
回到村里的时候,夕阳正照着村口的老槐树。
村民们都在村口等着,看到苏瑶回来,赶紧围上来:“苏瑶,检测结果咋样?”苏瑶举起报告,笑着说:“合格了!咱们的蛋白粉能做太空营养液了!”
大家一下子欢呼起来,二柱子还放了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村里回荡。
苏瑶看着大家的笑脸,心里也很开心——虽然研发过程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总算有了结果。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优化生产流程、联系包装厂家、准备订单合同……
喜欢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