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2月 4日,农历除夕。上海的雨夹雪从凌晨就开始飘落,细密的雪粒子打在出租屋的玻璃窗上,融化成蜿蜒的水痕,像谁在玻璃上画了幅模糊的水墨画。林微言站在七平米的房间中央,看着墙上的电子日历跳成红色的“除夕“字样,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面那枚榫卯胸针——这是沈知行送她的生日礼物,黄铜材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却暖不了她冰凉的指尖。
窗外传来邻居家煎蛋饺的滋滋声,混着电视里春晚彩排的喧闹。林微言打开手机外卖软件,手指在“上海老字号年夜饭套餐“的界面悬停许久,最终还是关掉页面,从冰箱里拿出最后一袋速冻蛋饺。包装袋上印着“团圆金元宝“的字样,让她想起去年此时,在青川镇的灶房里,沈知行笨拙地学着包蛋饺,热油溅在他手背上烫出红点,他却笑着说“这样才够年味“。
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请求。林微言深吸一口气,迅速把桌上的速食面桶藏进床底,对着镜头扬起笑容:“妈!你们在贴春联吗?“
屏幕里出现母亲鬓角的白发和父亲佝偻的背影,老家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林微言最爱吃的酱鸭。“小微啊,实习真的不能回来?“母亲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你爸特意去镇上买了芝麻汤圆,说要等你回来一起煮。“
林微言的喉咙发紧,目光瞟向桌上的工作证——“非遗数字化项目组实习专员“的字样刺眼得很。她上周刚接到领导通知,春节期间需要跟进纽约华人博物馆的线上展陈项目,整个团队都要加班。“妈,这是重点项目,做好了就能转正。“她强装轻松地转动椅子,让镜头避开空荡荡的墙角,“你看我买了新衣服,除夕晚上单位有年夜饭,可丰盛了。“
父亲突然出现在镜头里,手里举着个红布包:“知行那孩子昨天来送年货,给你带了这个。“红布里露出半截胡桃木书签,正是沈知行跨年夜提到的榫卯礼物。“他说等你回来亲手教你怎么拆榫卯结构,这孩子心思细......“
林微言笑着点头,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父母没说全,沈知行肯定又像往年一样,给家里送了米和面,甚至可能悄悄塞了钱。手机相册里还存着上周偷偷拍下的当票照片,那枚沈知行祖传的和田玉佩,抵押日期正是他说“工坊好转“的那天。
“妈,我要去开动员会了!“林微言慌忙挥手,“除夕晚上给你们视频拜年!“没等母亲回应就挂断通话,眼泪瞬间砸在工作证上,晕开“实习“两个字。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林微言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非遗名录。她负责整理的德记木作修复档案还缺最后几页,必须在今晚录入系统。鼠标划过沈知行手绘的榫卯结构图,线条上还留着他修改的痕迹,像极了他手掌的纹路。
这时,同事群发来消息:“紧急通知:纽约展陈系统突发故障,需全员远程支援。“林微言看着消息,突然想起跨年夜沈知行举着的“平安“木牌,此刻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里,平安二字从来都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青川镇的雪已经积了半尺厚。沈知行踩着积雪往镇卫生院走,父亲的咳嗽声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昨晚父亲咳得整宿没睡,镇医说需要转去县城做 ct,光是检查费就要两千块。沈知行摸了摸口袋里的皱巴巴的零钱,那是昨天给人修族谱换来的酬劳,还不够支付药费的零头。
路过供销社时,王主任正贴春联,见了沈知行便喊住他:“知行,县文旅局的文件下来了。“红纸上“迎春纳福“的金字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王主任却压低声音,“非遗补贴重新审核,你们的项目可能要被取消......“
沈知行的脚步顿住了。工坊墙角堆着的榉木已经开始发霉,德记木作的修复工程停在半路,老周叔的医药费还欠着,现在连最后的补贴希望也可能破灭。他想起跨年夜对林微言说的谎,那些“省级备选名单““开春新活儿“的承诺,像雪地里的脚印,很快就会被现实覆盖。
“我知道了。“沈知行扯了扯围巾,遮住冻得发紫的耳朵,“周叔的孙子要的榫卯积木做好了,麻烦您帮忙转交。“那是用最后一块胡桃木边角料做的,小孙子念叨了半个月。
从卫生院取完药出来,雪片打在脸上生疼。沈知行路过老槐树时,看见树干上系着的红绸带,那是去年他和林微言一起挂的,上面写着“岁岁平安“。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往相反方向走去——县城的当铺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像头蛰伏的野兽。
当铺的木门上贴着褪色的春联,“裕国便民“四个字被岁月磨得模糊。沈知行推门进去,铜铃发出沙哑的响声。掌柜的戴着老花镜在算账,算盘珠子噼啪作响,柜台上摆着个玻璃罩,里面的座钟指向下午三点。
“赎回上月抵押的玉佩。“沈知行从怀里掏出叠得整齐的当票,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当票上“当物:和田玉佩一块““当期:三个月““当金:壹万元“的字迹清晰可见,红色的骑缝章像道伤疤。
掌柜推了推老花镜,接过当票对着灯光查验:“沈知行是吧?逾期三天了。“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个锦盒,打开的瞬间,温润的玉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流淌。这是沈知行爷爷的遗物,玉佩上雕刻的龙凤呈祥纹是用祖传的拉丝工艺做的,当年沈知行父亲结婚时,爷爷亲手系上红绳当作聘礼。
“算算多少钱。“沈知行的目光紧紧盯着玉佩,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他记得小时候,爷爷总说这玉佩能辟邪,每次他上山砍柴前都要亲自为他挂上。
掌柜的算盘打得飞快:“本金一万,月综合费率 4.5%,三个月就是一千三百五。逾期三天按五日算,每天 0.5%的服务费,合计两百五。“算盘珠子停在““的位置,掌柜抬头看着沈知行,“加上保管费和保险费,一共一万二。“
沈知行的心脏猛地一沉。他口袋里只有修族谱换来的八百块,连零头都不够。“能不能......“他艰难地开口,“能不能先付一部分?“
掌柜冷笑一声,把玉佩放回锦盒:“小伙子,规矩就是规矩。“他用手指敲了敲柜台的铜牌,上面刻着“赎当须凭当票,足额清偿“的字样,“这玉佩是老物件,水头足,现在市价至少十五万。你要是赎不起,过几天就转绝当处理了。“
沈知行的手指攥得发白,指节抵在当票上,几乎要戳破那张单薄的纸。“如果......如果要赎当,最多能宽限多久?“他想起林微言脖子上的玉佩红绳,那是她亲手编的,说要和这块龙凤佩凑成一对。
掌柜翻了翻账本:“最多宽限到正月十五,但是利息要涨。“他用笔在纸上算着,“到时候连本带利,至少还需五万。“
“五万“两个字像重锤砸在沈知行心上。他想起工坊里堆着的木料,想起县文旅局的驳回通知,想起父亲咳血的手帕,突然觉得天旋地转。窗外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有人在贴“招财进宝“的横批,红色的纸屑飘进当铺,落在冰冷的柜台上。
沈知行慢慢叠好当票,放进贴胸的口袋。那里还揣着给林微言的新年红包,里面只有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原本想在视频时给她个惊喜。现在看来,连这点心意都成了奢望。
“我再想想。“他低声说,转身推门而出。寒风灌进领口,带着雪粒子的冰凉,让他清醒了几分。当铺门口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晃,光影在雪地上投下破碎的光斑,像他此刻的心绪。
回到工坊时,暮色已经笼罩青川镇。老周叔的儿子在院子里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震落了屋檐的积雪。沈知行推开工坊的门,看见父亲正坐在煤油灯下,用放大镜看着那张非遗补贴申请表,老花镜滑到鼻尖上也没察觉。
“爸,药买回来了。“沈知行把药瓶放在桌上,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历上,明天就是正月初一。按照习俗,他应该给林微言发新年祝福,甚至发个红包,可现在他连手机话费都快交不起了。
父亲突然咳嗽起来,手帕上溅了几点血迹。“别惦记补贴了。“老人喘着气,把申请表折起来,“张师傅在县城找了装修的活儿,问你愿不愿意去......“
沈知行没说话,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块胡桃木书签。月光透过漏风的窗户照进来,在木头上投下细密的纹路,像极了林微言的指纹。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林微言半小时前发来的消息:“知行哥,除夕快乐!等你新年祝福呀~“
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新年快乐“,却迟迟没有发送。他想起当铺掌柜的话,想起父亲的咳嗽声,想起林微言在视频里强装的笑容。这些沉重的现实,怎么能用一句轻飘飘的祝福掩盖?
远处传来零点的钟声,镇上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沈知行关掉手机屏幕,把书签放进红木盒子里。窗外的雪还在下,落在工坊的黑瓦上,覆盖了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他知道这个春节,有些祝福必须缺席,就像有些苦难,只能独自承受。
上海的出租屋里,林微言盯着手机屏幕直到凌晨。跨年的烟花在窗外绽放,照亮她桌角的当票照片。她点开与沈知行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跨年夜的“注意安全“。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推送:“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启动,重点扶持传统工艺项目“,她盯着屏幕,突然抓起外套冲进雪夜——她要去单位加班,要把德记木作的材料重新整理,要让沈知行的坚持被更多人看见。
雪落在林微言的发梢,融化成冰凉的水珠。她不知道青川镇的雪地里,沈知行正对着未发送的消息发呆;沈知行也不知道,上海的寒夜里,他的女孩正为他们共同的梦想奔跑。千里之外的思念,隔着风雪与谎言,却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悄悄汇聚成微弱却坚定的光。
喜欢汝之素年,谁予锦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汝之素年,谁予锦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