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随着朱高炽宣布将在直沽设市舶司并开放北方重工配套产业,朝堂上原本泾渭分明的反对与支持阵营,被彻底打散重组。
江南与北方的士绅代表们各自盘算着新的利益版图,海外贸易的巨利与新兴工业的诱惑,像一块巨大的蜜糖,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官绅一体纳粮”带来的阵痛。
殿内一时陷入了奇异的寂静,所有人都明白,大势已去,再行反对已无意义,只等御座上的皇帝最终拍板。
就在这静候圣裁的时刻,太子朱棣却再次手持玉笏,向前一步。
“父皇,儿臣,尚有本奏。”
刹那间,满朝文武,包括那些刚刚还在心里拨弄算盘的官员,心里都是“咯噔”一下,头皮隐隐发麻。这位太子爷,今天是不把大明朝堂翻个底朝天不罢休啊?他还要干什么?!
就连龙椅上的朱元璋,浑浊的眼眸中也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诧异,随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
只听朱棣声音沉稳,抛出了又一个足以震动百官心弦的议题:“以往我朝官员俸禄,多以米、绢等实物为主,辅以少量银钱,折算繁琐,且各地物价不一,致使官员实得参差,清苦者众,此非朝廷优待士人之本意。儿臣奏请,改革俸禄制度!”
他清晰地说道:“自此以后,官员俸禄,以大明宝钞为主要支付,辅以定额金银,确保俸禄价值稳定、发放及时。”
这还没完,他紧接着抛出了更重磅的内容:“同时,为激励百官勤政任事,儿臣提议设立 《考成法》 !由吏部牵头,都察院监督,每年对各级官吏之政绩、德行进行考核。凡考评为‘优异’者,除本职俸禄外,可额外领取其年俸一至三倍的专项津贴,以资奖掖!”
“……”
整个奉天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如果说之前的税改、开海、技术开放是“威逼”与“利诱”结合,那么现在这提高俸禄、设立高额绩效奖金,就纯粹是“利诱”,是赤裸裸的“撒钱”!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反应!
“太子殿下圣明!殿下千岁!”
“殿下体恤臣下,实乃亘古未有之仁德!”
“臣等叩谢太子殿下隆恩!”
哗啦啦,文武百官,无论是刚才内心如何纠结的,此刻绝大多数都真心实意地跪倒一片,称颂之声不绝于耳。这一刻,什么祖制,什么特权,在实实在在、而且未来可期的巨额收入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提高基本俸禄保障生活,高额绩效激励前途,这位太子爷,太懂怎么做领导了!
这一刻,在不少官员心中,洪武朝有且只有一个太子,就是朱棣!
至于仁厚的前太子朱标?那是谁?他能像这位太子爷一样,既带来开海拓疆的宏大前景,又给出如此真金白银的实惠吗?不能!
王卓站在班列之中,看着眼前这“见钱眼开”的场面,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某个时空的全小将,心中暗忖:‘果然,只要钱到位……别说让这些文官支持改革,就是让他们此刻表演个一秒六棍……咳咳,那可能有点强人所难,毕竟年纪大了。但这忠诚度,绝对是瞬间拉满。这不是忠诚的极限,那纯粹是体力的极限啊!’
御座之上,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缓缓抬手,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盖过了殿内的喧哗:
“既然众卿家皆无异议,太子所奏诸事,咱——一一照准!”
“退朝——”
圣旨一下,乾坤定矣。
退朝后,朱元璋并未直接回后宫,而是示意朱棣、朱高炽和王卓随他前往谨身殿。
一进谨身殿,挥退左右,朱元璋原本威严的面孔就沉了下来,他斜睨着朱棣,语气带着浓浓的酸意和阴阳怪气:
“太子殿下今日好威风啊!这满朝文武,歌功颂德,称颂仁德,眼里就只有你这位太子爷了。不知道……还有谁能想起咱那苦命的标儿?”
朱棣心头一凛,立刻躬身,态度恭谨至极:“父皇折煞儿臣了!儿臣今日能有所建言,全赖父皇信任,给予儿臣历练的机会。若非父皇雄才大略,奠定基业,儿臣纵有千般想法,亦是空中楼阁。其实……父皇完全可以将这仁德之名收归己身,儿臣……”
“算了吧!”朱元璋不耐烦地打断他,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自嘲,“咱一个泥腿子出身,可没有个当皇帝的爹,给咱这份‘福气’,让咱能安安稳稳地收买人心。”
这话里的刺,扎得朱棣浑身不自在,却又不敢反驳。
一旁静立的王卓看着酸溜溜得朱元璋,赶紧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今日之举,意在使文武归心,稳固朝堂。但陛下之威德,当泽被天下万民。”
朱元璋疑惑地看向他:“哦?这话什么意思?”
王卓解释道:“回陛下,安置于南直隶各州县的‘大喇叭’广播系统,现已铺设调试完毕,不日即可启用。臣奏请,这第一次面向天下的广播,便由陛下亲临,向万民宣布农业税改革、取消丁役、官绅一体纳粮之仁政! 让天下百姓,亲耳聆听陛下玉音,沐浴皇恩,知晓是陛下体恤他们疾苦,方有此举!此乃收天下万民之心之上策!”
“由咱……去对着那铁疙瘩讲话?”朱元璋闻言,脸上竟露出几分罕见的扭捏,他摆摆手,“这不合适吧?这第一次广播,宣布税改仁政,自然是好事。但让咱这个老头子去……絮絮叨叨的,不成体统。还是让太子殿下去吧,他年轻,声音也洪亮。” 他说着,眼睛却直勾勾地盯向朱棣,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王卓在一旁看得心里直吐槽:‘好家伙,搞个广播讲话,跟历史上登基劝进似的,还得来个三辞三让?这老朱同志,明明心里想得很,偏偏还要摆姿态,真是……够虚伪的。’
朱棣被自己父亲那灼热的目光盯得后背发毛,心里直翻白眼,正要硬着头皮推辞,他儿子朱高炽却抢先一步,语气诚挚地说道:
“皇爷爷,此事由您老人家亲自宣布,再合适不过了!您是大明开国皇帝,是天下万民之主!此等关乎亿万黎民福祉的仁政,由您亲口告知天下,方能彰显其分量,体现朝廷的决心!天下百姓,谁不盼着能亲耳聆听陛下教诲,一闻玉音呢?”
朱元璋听着孙子的话,脸上那点“为难”渐渐化开,他捋了捋胡须,像是经过了艰难的思想斗争,最终“勉为其难”地叹了口气:
“唉……是这样吗?真拿你们没办法……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为了大明,为了百姓,咱老头子就……就勉为其难,去说上几句吧。”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